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悟道。

    并州城北路,李彻等人率领着数万残兵败将,采取稳守不攻的策略,勉强将雍虞闾带领的突厥西路大军挡在了并州城北门以外,致使突厥西路大军在攻下雁门关半个月内都无法进逼至并州城下。而在并州城东路,果如杨广所料,窟合真亲率东路大军,于两天后再次从东向西,对驻扎于并州城东的隋军发动了猛烈进攻,杜彦、周摇两位行军总管按照杨广战前做出的部署、安排,据垒固守,稳扎稳打,专等突厥后方乱起,再率兵主动出击,展开全面反攻。

    并州城外的两路战事相持了十几天之久,隋军和突厥两方的人员伤亡都达到了万人以上,终于等到了突厥后方乱起的那一天。

    不过,与杨广事前所料不同的是,突厥东路军主将窟合真率军对并州城东隋军营垒久攻不下之时,突然接到来自定州城内留守部队的禀报,声称有一小股隋军从东面幽州方向偷袭了突厥东路大军向关外撤军的要道――砂城,切断了他所率大军的退路。

    窟合真得报后丝毫不敢大意,立即传命染干继续率军向并州城东的隋军发动猛攻,而他自己则率领着三千铁骑一路疾驰,返回定州,赶来解砂城之急。

    待窟合真带领定州留守的一万突厥军队,将一座弹丸之地的砂城团团围起,派出斥候进一步打探得知,率军偷袭砂城得手的正是隋朝幽州总管李祟本人。

    带领区区两千人马就敢来偷袭砂城,这位幽州总管李祟敢情是活够了吧?窟合真得报后冷冷一笑,随即下令对砂城发动了猛攻,想要在三两天的时间里全歼城中守军,重新夺回砂城。

    哪知,李祟带来的兵马虽少,论起作战顽强来却远胜过攻城的突厥军队,窟合真指挥人马,一连攻了七天,也没能攻下一座小小的砂城,不由得有些气急败坏了。

    这时,有帐中亲信的谋士给窟合真出谋划策:“特勤,据某所知,隋朝的这位幽州总管李祟是其朝中太师李穆膝下的三公子,如果特勤能许他以高官厚爵,劝他归降我突厥,诱他献出幽燕等州,岂不强于攻下一座并州城?”

    窟合真起初尚有些犹豫,认为一举攻下砂城,擒获李祟指日可待,犯不着使用计策劝降于他,待之后两日仍是攻城不下,遂不免回心转意,采纳了谋士建言,派人进城来见李祟劝降。

    李祟连日来坚持每天上城督促军士守城,身负多处刀箭伤,满面征尘地接见突厥来使,眯着眼睛听罢其人的来意,嘿嘿一笑,有意刁难他道:“你回去告诉窟合真,除非他把特勤的位置让给我来做,否则我是决计不降的。倘若他舍得让出特勤的官位于我,就请他本人于今晚定更时分亲自到砂城北门外等候我率军出城归降吧。”

    突厥来使明知李祟并无降意,但也不敢隐瞒,出城后如实向窟合真转达了李祟提出的投降条件,窟合真闻听后仰面大笑道:“破城之时就在今晚。”

    当晚定更时分,窟合真亲自率领三千铁骑,来到砂城北门外埋伏,静待李祟出城归降。不料,定更天刚过,突然从城头上抛下一阵滚木擂石,紧接着李祟率领城中守军齐声呐喊着从北门杀出,不待窟合真回过神来,他所率领的三千突厥铁骑竟被从城中冲出的隋军杀得大败。

    然而,毕竟李祟所率人马太少,待围困砂城的突厥大队人马闻讯赶到,李祟率部尚未来得及撤回城内,就被团团包围了起来。

    “射死他们,一个活口都别留!”窟合真恼羞成怒地下达了命令。

    刹那间,无数的羽箭射向围中的隋军,包括李祟在内,数百名隋军将士眨眼间人人都被射成了箭垛一般,尽数倒在了突厥人的脚下。
………………………………

第429章 两路转机同现

    幽州总管李祟得知突厥大军突破砂城长城,攻陷定州,从东路包抄进攻并州的消息后,因急于驰援并州,遂仅率领两千隋军奇袭了砂城,结果反被闻讯赶回的突厥东路军主将窟合真率军包围在砂城,苦战多日,终因寡不敌众,李祟本人及两千隋军将士皆战死在砂城。

    李祟所部虽然全军覆没于砂城,却极大地激发起了定州城内百姓反抗突厥占领的决心和信心,就在窟合真率领定州守军从隋军手中重新夺回砂城的同时,定州城内,却多有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焚毁了多座突厥大军的粮仓,接应从范阳、渤海等地陆续赶来的官军偷袭突厥营垒,斩杀小股的突厥军士,使得留守定州城内的突厥军队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消息传至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杨广正欲传令三军将士一鼓作气,杀退来犯之突厥军队,进而转守为攻,趁势向定州发动进攻,不料在这时,据守并州城北路的李彻差人给杨广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隋军行军总管燕荣已率领所部人马成功地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雁门关,切断了突厥西路大军退往关外的通道。

    原来,燕荣于突厥大军攻占雁门关,并尾随败退下来的隋军向并州进军的当晚,在马邑附近未能有效地阻拦住雍虞闾大军,遂心生一计,当晚撤回马邑军营,便命军中将士从马邑互市找来许多突厥商户的袍服,令数百名隋军军士们装扮做突厥客商的模样,抄小道赶往雁门关,向占领雁门关的突厥军队诈称是从马邑互市逃往关外的突厥商户,诈开了城门,混入了雁门关。

    在获知李彻率领隋军,成功地将突厥大军挡在并州城外的消息后,燕荣便亲率所部一万隋军,反其道而行之,从马邑出发北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至了雁门关外,与先前混入城中的内应里应外合,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雁门关,将留守城中的突厥军队赶到了关外。

    燕荣在夺下雁门关后,派人送信给李彻,请李彻与自己南北夹击,将雍虞闾所率近十万大军全歼于雁门关与并州之间的地带。李彻得报后,因自己麾下只有五万多残兵败将,论兵力不足以对十万突厥大军展开反攻,所以立马差人禀报杨广,请求杨广调集驻守并州隋军主力北上,与自己兵合一处,展开对突厥大军的反攻。

    东、北两路同时出现重大转机,反倒使杨广欣喜之余感到有些为难起来了。

    按照自己原先的设想,一俟定州乱起,就表明驻守东线诸州府之隋军西进驰援并州,正是东西夹攻,夺回定州,将突厥东路大军赶出关外的大好时机。而与此同时,没想到燕荣也出奇兵,一举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雁门关,直接切断了突厥西路大军退往关外的退路,如此一来,东、北两路都出现了克敌制胜的重大转机,偏偏驻守于并州附近的隋军总计不过十一二万兵马,且经雁门关一役,又折损了近两万多人,以不到十万人马,想要同时在东、北两个方向对突厥军队发动反攻,不免有些力不从心。

    正当杨广在大帐中左右为难,心存犹豫之时,忽听帐外有人哭哭啼啼地叫道:“三哥啊,你死得好惨啊。王爷,我要率军前往定州,为我三哥报仇雪恨。”

    “金才,帐外是你吗?进帐来说话。”杨广十几天前从城中赶往城东隋军大营的次日,段达就率领骠骑营将士赶到城东大营护持杨广,只有李浑一人,因负有清查内奸的重任,被留在了并州城中监视会琳和尚的动向,此时辨认出帐外是李浑在啼哭、叫嚷,杨广心头一沉,猜想他必是得知了三哥李祟阵亡于砂城的消息,这才赶来向自己请命,欲率军前往定州,为李祟报仇,遂命他进帐来说话。

    杨广话音未落,果然见李浑失魂落魄地撞进帐来,一头扑倒在自己面前,痛哭流涕道:“昨晚末将忽做一梦,梦见我三哥浑身是血,谆谆叮嘱我,在他身后,要好生照顾我那李敏侄儿,不想今日一早,就听到了三哥殉国的消息。王爷,求你允准末将率军赶往定州,为我三哥报仇雪恨吧。”

    杨广忙起身将李浑扶起,劝抚他道:“金才,我也是才得到禀报,知道李总管已在砂城殉国的消息,正欲发兵定州为李总管报仇,只是。。。。。。”说着,瞥了奉李彻之命前来传信的斥候一眼,将其余的话咽回了肚里。

    “末将今日就在王爷大帐中候着,什么时候王爷决意发兵定州,末将愿充做先锋,随时率军出征。”李浑立马察觉出杨广心怀犹豫,不依不饶地坚持道。

    “传两位总管来帐中会商紧急军情。”杨广左思右想,仍觉难以下定决心,集中兵力先攻哪一路,遂向侍立于帐口的军士吩咐道。

    杜彦和周摇两位行军总管奉命来到,听杨广介绍罢北路出现的重大转机,再看看泣不成声,执拗于帐中不肯退下的李浑,也感到事关重大,难以仓猝做出决断。

    两人都明白,单就解并州之围的角度而言,集中兵力南北夹攻,击退突厥西路大军,似乎更紧要些,然同时放弃了反攻定州,却很可能使得突厥东路大军也随之改变策略,放弃包抄并州,改而进攻东线,于整个河北战局极为不利。

    思忖多时,杜彦方试探着抱拳说道:“元帅不是早就将此间军情上奏朝廷了吗?如若朝廷已向并州发来援军,末将倒以为,可选择首先反攻定州,将突厥东路大军驱逐出关外,反之,如果朝廷援军久不能至,则似乎先解并州之围方为妥当。一切但凭元帅定夺,我等皆愿听从将令行事。”

    早在赵才探知突厥此次南侵的兵力部署之后,杨广就向长安告急求援,但尚未得到长安的回信儿,听杜彦此说,摇了摇头,应道:“目下形势,只能立足于现有兵力行事,不能指望朝廷发援军北上。倘若如此,依杜总管之见,是否应先增兵北路,解了并州之围,再做打算呢?”
………………………………

第430章 以一贯之

    杨广话音未落,李浑已再次翻身扑倒在他脚下,声嘶力竭地叫嚷道:“王爷欲增兵北路,莫不如答应末将亲率三五十敢死之士,潜入定州,杀了胡酋窟合真,替我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