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李彻紧急率军出城,迎战西路雍虞闾所部人马,敌我两军却在并州城北门以外,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殊死较量。

    李彻率领驻留在并州城内不足一万兵马出得并州北门,放眼四望,到处都是被突厥铁骑一路追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的隋军将士,乱军之中一时也找不见张威、王韶两位行台仆射。

    “尔等随我齐声呐喊:众军迅速向大纛靠拢,誓死保卫晋王,保卫并州!”李彻向随他出城的一万名隋军将士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一万名隋军将士放开喉咙,向城外仓皇逃窜的同伴们齐声呐喊:众军迅速向大纛靠拢,誓死保卫晋王,保卫并州!

    这一招果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路败退至并州城外的隋军将士听到同伴、战友的齐声呐喊,大多误以为晋王亲自率军出城迎敌来了,于是便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突破重重阻挡,怒吼着向李彻所在的方位冲杀了过来。

    而与此同时,雍虞闾也察觉出李彻身后竖立着的那杆大纛旗是此役胜负的关键所在,于是便传命集中军力向李彻所在之处发动猛攻。
………………………………

第427章 血战并州(下)

    在雍虞闾的亲自率领下,数千名突厥铁骑呐喊着朝李彻所在的位置冲杀了过来。

    “大隋众将士听令,以我身后大纛为阵中心,就地结成方阵迎敌!”李彻眼见雍虞闾率领着的数千铁骑转瞬间即接连突破了隋军的两道防线,冲至距自己不到百步的地方,不慌不忙地下达了他的第二道将令。

    跟随李彻出城迎敌的一万名隋军将士齐声呐喊着将李彻所下达将令传至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每一名隋军军士耳中,数万名隋军军士经过两年多来的日夜操练,早就对方阵战法烂熟于心,听闻就地结阵应战的命令,立马在李彻周围方圆几达两里的范围内结成了一座数万人组成的巨大方阵,将雍虞闾率领的数千铁骑与突厥大队人马分割了开来。

    李彻见结阵成功,不由得心中大喜,拍马舞刀,带领一万隋军,迎着已被围在方阵之内的雍虞闾所部便杀了过来,想要趁其立足未稳之机,一举将其全歼于阵中。

    雍虞闾因急于杀退并州城外的隋军,及早完成对并州城的包围,故而一马当先,率领数千铁骑直扑向了隋军大纛所在的位置,待至发觉隋军数万人已结成了一座巨大的方阵,将自己所率数千人马围在了方阵之中,他也没将这座由残兵败将仓猝间结成的方阵放在眼中,将手中的凤翅镏金镗往空中一举,依然马不停蹄地奔着李彻身后的隋军大纛冲杀了过来。

    李彻与雍虞闾迎面撞了个正着,二人也不搭言,手中兵刃相交,战在了一处。两马盘桓,方战至十几个回合,李彻就觉对方势大力沉,再战下去,自己决非其对手,正要拔转马头,跳至圈外,传命众将士结成阵中之阵,将雍虞闾所部困于阵中,这才发觉自己带出城来的一万名隋军竟然招架不住数千突厥铁骑的凌利攻势,已被突厥铁骑冲杀得失去了队形,溃不成军了。

    此时,从雁门关败退下来的数万隋军在李彻的指挥下,已结成了一座巨大的方阵,实现了对突厥先锋人马的分割包围,但被围困于方阵中的数千铁骑在隋军的重重包围下丝毫不惧,在雍虞闾的亲自指挥下左突右冲,犹如插进隋军大阵中的一把尖刀,搅得隋军阵中片刻不得安宁。

    与此同时,被挡在隋军方阵外的突厥大队人马发现已方主将被困于敌方阵中,不顾一切地向隋军方阵发进了猛烈的进攻,想要打乱隋军阵脚,解救雍虞闾所部脱困。

    并州城外,隋军和突厥双方多达十几万大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战在了一处。从当日晚间直至次日晌午,隋军方阵几度被突厥大军攻破,又都顽强地将攻入阵中的突厥人赶了出去。而李彻面对雍虞闾所率数千突厥铁骑的横冲直撞,除了率军退至大纛处死守以外,也无力将其歼灭。

    好在张威、王韶、李雄等人在隋军结成方阵后不久,就先后赶到隋军大纛处与李彻实现了会合,协助李彻稳住了阵中的局面,使得雍虞闾所部始终也冲杀不到大纛近前,使敌我双方算是暂时战成了平局。

    雍虞闾率领数千突厥铁骑在隋军方阵中冲杀了多时,虽然砍杀隋军无数,却难以冲杀至隋军大纛近前,直至次日天光大亮,方才被迫率军选择向正北方向突围而出,在阵外大队人马的接应下,退出了隋军方阵,随即下令全军于并州城外安营扎寨,和隋军展开了对峙。

    隋军一方,李彻因虑及已方新败,士气低落,能勉强将突厥大军挡在并州城外已实属不易,于雍虞闾率部破阵而出后,便传命三军稳守阵脚,自己则与张威、王韶、李雄等人相见已毕,各自清点、收拢所部人马,一面于并州城北五里处扎下联营,一面派人飞马传信杨广,禀报战况,静候他的进一步指令。

    雁门关一役,隋军伤亡人数几达突厥伤亡人数的五倍,称得上是一场完败。从雁门关至并州城的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隋军将士的累累尸骨,场面惨不忍睹。

    待到第二天傍晚,之前奉命出关打探军情的隋军斥候营管带赵才赶到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当面向杨广报告了突厥此次大举南犯的兵力部署情况。

    据隋军斥候探知,沙钵略此次悍然毁约南侵,几乎动用了他麾下的所有兵马,共计发兵三十万,兵分三路:由他本人率领十万人马,驻扎于白道州居中接应;西路十万大军由雍虞闾指挥,企图攻占雁门关,从北面包围并州;东路十万大军则由窟合真指挥,染干充当先锋,选择从砂城突破长城后,攻占定州,从东面包围并州,两路大军完成对并州的分路包抄后,一举攻下并州,做为其在关内的据点,并待秋收季节,对河北等地大肆抢掠。

    当日早些时候,杨广接到李彻等人从城北发来的军报,得知雁门关惨败,突厥西路大军已攻至并州城外的消息后,本欲返回并州城中,及至听赵才当面禀报罢突厥此次兴兵南犯所做的军力部署,却又改变了主意,留在了并州城东的隋军大营。

    “王爷,目下突厥东路大军已被我军杀退,是否应速发援军接应城北,逼退突厥西路大军,以解燃眉之急?”行军总管杜彦见杨广欲行又止,不禁提醒他道。

    “沙钵略派出东西两路大军,欲分路包抄,围困我并州,如今雁门关已经失陷,突厥西路大军进逼至并州城下,此时分兵增援北路,倘若突厥东路大军去而复返,再次来攻,又当如何应对呢?”杨广目光灼灼地盯视着面前的舆图,头也不抬地反问道。

    站在一旁的行军总管周摇顺着杨广的目光望去,但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舆图上定州的位置,脑筋一转,开口说道:“城北有两位行台仆射及齐安公率领人马与突厥对峙,几日内我料突厥大军尚不至进围至并州城下,尔今所虑者,其实仍在于东路,只是据斥候禀报,突厥东路大军也有十万人马,而我军东路兵马仅有其半数,以如此兵力对比,要想转守为攻,从其手中夺回定州,彻底迫使其分路包抄并州的企图落空,恐怕不是件易事啊!”
………………………………

第428章 李祟殉国

    杨广不意自己的心事被周摇说破,抬起眼来瞄了他一眼,冷冷地应道:“单从并州一地我军的军力而言,周总管之言不无道理,但你别忘了,幽州总管李祟麾下还有三四万兵马,倘若他得知定州失陷的消息,从幽州率兵自东路向定州发起进攻,而我大军从西路夹击,突厥纵有十万大军,又有何惧哉?东路转守为攻,更为紧要的作用在于,河北道治下现有兵力,十之七八皆驻扎于并州附近,一旦突厥人发现我方之兵力集结不均之弱点,东路军挥师东进,改合围并州为攻取幽州,到了那时,竭尽我军全力,保下并州一座孤城,又有何用?故而,在获知突厥此番南侵,是东西两路并进的消息后,本王确有意发东路大军进攻定州,首先将突厥东路大军杀退至长城以外,进而既解了并州城燃眉之急,又可确保我河北境内大部免受突厥兵祸屠炭。目下唯一不能确知的就是,幽州我军是否已得到了定州失陷的消息,会否倾其全部兵马猛攻定州。”

    杜彦、周摇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注目审视舆图移时,俱抱拳冲杨广说道:“元帅着眼于全局战事,高瞻远瞩,不类我等,只观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方才所言,确是反败为胜之道。我等不才,愿亲提一支兵马,从突厥人手中夺回定州。”

    杨广一双眼睛仍没有离开舆图,摇了摇头,说道:“昔日在长安时,我曾听长孙先生讲解过突厥用兵战法,彼等于一战落败后,决不肯轻易罢兵服输,必定会卷土重来。此时便贸然转守为攻,以我军现有之军力,为时尚早,不如稍待些时日,再视情形而定吧。”

    杜彦先听杨广说到要发兵和李祟所部东西夹攻定州,继而见他又断然否决了自己要求带兵出征的请求,不解其意,正要开口问个究竟,被周摇暗地里拉了他一把,在他耳边小声劝道:“王爷已有成竹在胸,你我二人不必多问,尽管听王爷的将令行事便可。”

    周摇声音虽小,却仍被杨广听了个一清二楚,抬头冲二人一笑,说道:“我其实也无十成的把握,不过是迫于并州与幽州之间的消息通道已被突厥人完全隔断,出于稳妥考虑,只能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罢了。两位总管须当谨记,唯有突厥东路大军再次进犯并州之时,一旦察觉出其后方生乱,我军方可出动进击。”

    “王爷是说,如今我军既难以与幽州李总管取得联系,事先约定东西夹攻定州的时间,索性就等到定州战事重起时,再转守为攻,从西面对定州发动进攻吗?”杜彦恍然省悟道。

    并州城北路,李彻等人率领着数万残兵败将,采取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