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430章 以一贯之

    杨广话音未落,李浑已再次翻身扑倒在他脚下,声嘶力竭地叫嚷道:“王爷欲增兵北路,莫不如答应末将亲率三五十敢死之士,潜入定州,杀了胡酋窟合真,替我三哥报仇吧。”

    杨广眉头一皱,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行军总管周摇,征求他的意见道:“周总管,我素听六叔称赞你用兵稳健,未虑胜,先虑败,颇有大将之风。但就目前形势观之,不知你持何主见啊?”

    “禀元帅,方才杜总管之言,确属实情。比较突厥东西两路兵马的战力而言,似乎西路军雍虞闾所部更胜一筹,对并州城造成的威胁也远大于东路军窟合真、染干所部,但末将想提醒王爷注意的是,即便我东路军大部增援北路,与已占据雁门关燕荣所部南北夹攻,能速战速决,将雍虞闾所部近十万大军歼灭于雁门关与并州之间吗?”周摇没有正面回答杨广,而是先反问道。

    “纵使无法全歼敌军,至少也能解了并州之围吧。”杜彦抢先争执道。

    “十几天前,元帅定策,指挥我军大败突厥东路先锋,迫使其败退定州,自那时起,并州就已无围,又何来解围之说呢?”周摇微微一笑,提醒杜彦道。

    “那,依周兄之见,是欲劝元帅从东路发起反攻喽?可你别忘了,此次突厥兵分两路来犯,是以雍虞闾所率之西路大军担任正面主攻部队,而窟合真所率东路军不过是从侧面配合罢了,眼下放着北路出现的大好破敌良机于不顾,舍近求远,欲首先选择于东路发起反攻,你不觉得于用兵之道颇有不合吗?”杜彦说着,竟动起气来。

    “杜兄莫恼,且听我细细道来。”周摇冲杨广抱了抱拳,向杜彦解说道,“燕荣总管虽已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雁门关,看似我军已将雍虞闾所部围在了雁门关与并州之间,然倾我军全力也不易将其全歼,反而待拖至时日已久,驻守关外白道州之沙钵略主力一旦获知雁门关失守的消息,发兵来攻,我军极易腹背受敌,重新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既然如此,不如索性网开一面,利用雍虞闾急于率军撤至关外的心理,放其出关。同时,集中我军主力,自东路向定州发动反攻,将窟合真所率东路突厥大军驱逐出关外,以免其转而进攻我河北道东线诸州。如此,方可收事半攻倍之效,全线打退来犯之敌,确保关内诸州无虞。早在十几天前,元帅就定下了这一作战大略,于今之际,须当以一贯之,坚定不移地实施之即可,不必因北路小胜而动摇了既定方针。”

    杨广听得周摇建言,要放雍虞闾一路突厥大军出关,集中全部兵力,对定州展开反攻,顿觉思路豁然开朗,忙向他追问道:“雍虞闾肯主动撤至关外,自是本王求之不得之事,但不知周总管有何妙策,才能迫使突厥西路大军撤出关去?”

    “此事倒也不难。但须效仿此前王爷修渠引水出关的做法,给雍虞闾造成我军增兵北路,欲将其所部人马全歼于关内的假象,尔后秘令燕荣总管让一条出关的道路给突厥大军,放其出关即可。到时雍虞闾唯恐其归路被我军切断,只怕连雁门关都顾不得再占,就会马不停蹄地撤出关外去喽。”周摇颇为笃定地答道。

    “欲纵故擒?反其道而为之,周总管之言甚善。然则如此计被雍虞闾识破,又当如何?彼时我大军已挥师东进,并州城所留兵马不多,倘若雍虞闾不退反进,强攻并州,该当如何应对?”杨广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盯着周摇问道。

    “此次挥师东征定州,重在东西两路夹攻,而非单只仰仗军力的多少,因此,齐安公及两位行台仆射所领之原班人马无需调往东路,仍留在北路威慑敌军,庶几并州可以无忧矣。”周摇从容答道。

    “好,好,好。”杨广一口气连说了三声好,拍案而起道,“本王虽能料敌先机,却不如周总管善分轻重缓急,思虑周全,方才听周总管一席话,使本王毛塞顿开,颇有拔云见日之感。李浑听令。”

    李浑精神一振,挺身抱拳应道:“末将在。”

    “命你率领三千骑军,绕过正面敌军营垒,先行赶赴定州与东线我各路人马取得联络,为我大军向定州发动反攻做好准备,不得有误。”

    “末将谨遵将令。”

    “杜彦听令。命你率领本部人马,将染干所率突厥主力拖在原地,不使其回援定州,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接连传下两道将令,杨广随后把目光转向了周摇,问道:“周总管,我意,由你率领本部人马充任此次反攻定州的主将,但不知仅凭两万兵马,能否打败东路突厥大军,将其逐出长城以北?”

    周摇看看杜彦,抱拳答道:“只要杜总管率军能将染干所率突厥主力拖在原地三日,末将便能从突厥手中夺回定州。”

    “染干此次去而复返,麾下有窟合真带来的近七万兵马,若说单凭我一军之力欲将其歼灭,末将无此能为,但要将其全军拖在原地三日,不使其回援定州,还是能够做得到的。”杜彦慨然答道。

    “那就好。段达,传我的命令,北路人马统由李彻率领,张、王两位仆射回城据守,大张声势,逼迫西路突厥大军主动撤回关外,传命雁门关燕荣所部,但遇突厥大军攻城,只许败,不许胜,放其出关。”

    杨广向段达下达了关于北路如何诈逼雍虞闾撤军的军令,这才转过身,冲周摇说道:“我此番随你一同出征,反攻定州,将突厥人逐出关外。”

    一听这话,帐内诸人不无大惊失色,周摇抱拳劝道:“还请元帅返回并州,静候末将佳音,此次反攻定州,若不能将突厥人赶出关外,末将情愿提头来见。”

    他平素为人、谈吐一向谨小慎微,此时也是被杨广突然提出要随他一同出征给逼急了,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

第431章 掳民而归

    杨广对周摇的劝阻未加理会,转向杜彦问道:“待得我军收复定州之后,若染干所率突厥主力回撤救援定州,你该当如何?”

    “末将正欲请元帅的示下,末将率军将突厥东路主力拖在原地三日后,又当如何?”

    “我料染干此番被沙钵略重新启用,是对其父子的一种试探,正因如此,一旦我军收复定州,染干心中所想,必是怎样保全其麾下人马,全身而退,而无心与我军争夺城池,鉴于彼所率人马要多于我军,而定州又非其率军撤出关外必争之地,故不妨也放他出关便是。周总管,你以为怎样?”

    “元帅所言甚是。穷寇莫追,既然难以将其全歼,不如放染干出关,以免生后患。”周摇见杨广随军出征的决心已下,情知再要多劝也是无益,只得抱拳答道。

    东线战事的进展未尽如杨广、周摇等人预料的那样,李浑率领三千隋军骑军赶到定州城外时,只见定州城头上已竖起了隋军的旗帜。

    李浑叫开城门,率军进入定州城,但见城内已是空城一座,非但看不到突厥军士的影子,即连城中居住的百姓也都没了踪影。

    李浑经向东线驰援定州,提前入城的隋军将佐打听,才得知,窟合真所部不知为何,突然从定州撤军出了关,并且临从定州、砂城等地撤军前,强迫两座城中的百姓随他们一同迁往了关外。

    李浑虽对未能为其兄长李祟报仇雪恨感到遗憾,但对军机要务丝毫不敢懈怠,忙命军士报信给杨广,称东路突厥大军已主动撤出关外,定州已成为一座空城,请示杨广下一步该如何采取行动。

    杨广接到李浑差人送来的军报时,他与周摇率领的隋军两万人马已行进至距定州仅四十里的地方,对窟合真不惜抛下染干所率七万大军,突然离奇地从关内撤出一事,杨广一时之间也颇感摸不着头脑。

    “兵事非同儿戏,沙钵略倾其部族全部人马,大举南侵,如今胜负未分,却突然撤去一路人马,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突厥发生了内乱,沙钵略后院起火,所以才迫不及待地传命东路撤军。”周摇从杨广手中接过军报,仔细看罢,笃定地说道。

    “窟合真掳民而归,抛下了染干一支孤军尚在并州东郊,他就不担心染干所部被我东西夹攻,一举全歼于关内?”杨广当即对周摇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末将料想,染干想必已提前得知了窟合真率军撤出关外的消息,并且其所部七万人马多半已择定了出关的退路,故而才滞留并州附近至今,以起到掩护窟合真从定州撤军的作用。即便如此,元帅,末将以为,这也给我军创造了一个全歼染干所部的绝佳时机。”

    杨广本想率军出征,打败突厥军队,收复定州,出一出被沙钵略父子戏弄的恶气,接到李浑军报后,不免有些气馁,及至听周摇建言要全歼染干所部,眼前不禁一亮,连连点头道:“不错,染干孤军深入并州,正可东西两面夹攻,将其全歼。周总管,现在就下令全军回撤并州,与杜总管合兵一处,全歼敌军吧。”

    “元帅,窟合真绝非泛泛之辈,他既能抛下染干所率东路军主力,先行撤出关外,必定已为染干所部择定了一条全身而退的撤军路径,咱们两路人马加起来,仍少于染干,欲要一战而全歼敌军,非得好好谋划一番,方能做到,切不可操之过急呀。来人,拿舆图来。”

    有军士拿来舆图,杨广和周摇站在舆图前仔细看罢多时,周摇指着并州城东的一条通往雁门关的小道对杨广说道:“倘若果如末将先前所料,窟合真突然从关内撤军,是出于沙钵略的命令,那么临行前,窟合真多半已经获知了雁门关已被我军收复的消息,他如传命染干于他撤出关外后率军从此小道斜插向北,与雍虞闾所率西路军会合,强攻雁门关,破关而出,则燕总管麾下一万人马决计是阻挡不住两路突厥大军十几万人马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