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藏人-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又滑又窄,根本没法转身,就给卡在里面了。这两种办法的好处在于,都是活捉,不会伤害到它的皮毛,才能卖上价钱。”

    “那徐哑巴收拾起这两个法子,捣鼓了好几天,又是木猫,又是竹筒子,在半山腰上一口气下了十好几个,没多久就捉了不少。那些收山货的人高兴得直拍手,当场点了几张大票子给他,并说明了,他们是收皮子的,不是搞养殖,这活的黄皮子他们不要,只要皮子。”

    “那徐哑巴也不含糊,把那些黄皮子挨个摔死,皮子扒了,给了收山货的人,自己将肉小心收拾了,割掉骚袋子,在井水里拔了拔,去了骚味,放足了花椒、大蒜,整整炖了一大锅,吃得满脸肥油。”

    说到这儿,冯把头解释着:“其实吧,这黄鼠狼其实是个好东西。血是大补,特别补肾,得了肾病的,生喝几条黄鼠狼血,那肾病自己就好了。那肉也能治病,补血的,得了白血病的人,就得吃这玩意儿,据说很管用。当时那一大锅肉煮出来,馋得狗都吸溜鼻子,口水哗哗往下流,那哑巴端着半锅肉要送给我们,我爹却连门都不开,在家里直擦枪,说这个黄皮子可千万别招惹,别看这徐哑巴现在吃肉吃得欢,等回头那老黄皮子找上来就完啦!”

第450章 黄皮子上身() 
那徐哑巴当时的样子,像是被人死死勒住了脖子,憋得他两眼直翻,两腿乱蹬,口吐白沫,看起来随时都会死去。

    当时围观的人虽然多,但是也没有一个人敢上去。

    这黄大仙上身的事情,在东北流传很广,好多人从光屁股的时候,就开始听老人绘声绘色讲述这类故事,现在更是亲眼看到了,饶是那再胆大的人,哪敢向前踏进半步?

    这时候,有人推开人群,闯了进来,却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他从身上取下一副褡裢,里面插了不少银针,他麻利地取出银针,撩开那徐哑巴的上衣,唰唰朝他身上刺了下去,那徐哑巴渐渐停止了抽搐,僵硬的身子也渐渐放缓了,接着喉咙里咯噔一声,喘过来了点气,看着没那么难受了。

    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有人认出来了,这老头原来是一个老中医,惯会使一手银针,看来他这是用银针救了徐哑巴一命。

    没想到,那老头依旧眉头紧锁,盯着那徐哑巴看了许久,接着招了招手,说:“快把他放倒,衣服脱掉!”

    大家此时已经把他当成了活神仙,哪个敢不从,当时就过来两个人把徐哑巴放倒在地,脱掉了上衣,给老神仙诊治。

    没想到,待徐哑巴的上衣一脱下来,周围的人全都“啊”了一声,后退了几步。

    当时我年龄小,也凑了过来,想去看热闹,却被人群给挡在了外面,根本挤不进去,这一下人群往后一退,却正好把我给露了出来,看得真真切切。

    原来在徐哑巴的肚子上,鼓起了一个玻璃球那么大的肉疙瘩,那肉疙瘩非常古怪,它像是活了一样,在徐哑巴的皮肤下游走,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在那边,看起来非常诡异。

    那老中医眉头紧锁,拈起一根银针,捕捉着那个肉疙瘩的游走轨迹,试了几次,都扎不中它,最后扭头说众人说:“快去打一桶水,浇在他身上!”

    东北的井水都是地下水,大夏天都很寒得要命,和冰块一样冷,更不要说现在。可是那老神仙发话了,大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照他的吩咐,将一桶冷水朝那徐哑巴兜头浇了过去。

    按说正常人被那冷水一浇,死人都会蹦起来,但是徐哑巴却只是身子猛然一怔,接着就不动了。

    这时候,我在旁边看得真真切切,就在冷水浇过去的一刹那,那徐哑巴身上诡异的肉疙瘩突然停滞了一瞬间,就是在这一瞬间,那老中医一针下去,不偏不倚正好给它扎住了。

    那银针一针下去,再拔出来,顿时有一股黑血从徐哑巴身体里喷射了出来,恶臭难闻,熏得我们都捂住了鼻子。

    随着那黑血排出,原本那鼓起的肉疙瘩也渐渐小了下去,徐哑巴终于恢复了呼吸,脸色也正常了起来。

    大家刚松了一口气,就看见那徐哑巴突然直挺挺地坐了起来,接着眼睛往上一翻,露出了布满血丝的白眼球,看起来非常诡异。

    后来我才知道,这人一旦翻出了白眼球,那就是被邪物附身了,这人也不是他了。

    大家也都知道大事不妙,蹬蹬蹬往后退,这时候,更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那徐哑巴手脚并用,脊背弓起,舔着舌头,在地上迅速爬了一圈,动作非常熟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形的黄鼠狼。 鬼藏人:www。*banfusom

    接着,他蹲坐在地上,盘着腿,用手捋着脚脖子,用一种古里古怪的老头强调哭诉起来:“杀千刀的噢!我又没妨你,你为啥要吃我的子孙!杀千刀的噢!我又没偷你家的鸡,你为啥要吃我的子孙!”

    虽然当时的气氛非常诡异,但是看到这样一个老爷们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人群人还是有人忍不住笑了。

    有人小声说:“是黄皮子上身,在哭了,待会儿就要东西了。”

    冯把头敲了敲烟袋,解释着,这种黄皮子上身哭诉的情况,在东北也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守灵时,守灵时孝子贤孙要在旁边守夜,特别忌讳被一些带毛的动物接近尸体,容易发生诈尸。

    这所谓诈尸,并不是人变成了僵尸,蹦蹦跳跳地追人,而是被动物上身,尤其是黄皮子,最爱上人身索要东西。

    那黄皮子上死人身后,就会驾驭着人的尸体,在棺材里冲撞,放它出来后,它就会控制着人身体,盘坐在棺材上,跟人提条件,不满足它,它就满地打滚,不从人身上下来,非常难缠。

第452章 采参行规矩() 
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所谓的黄皮子上身换命,竟然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这黄皮子也没有那么神秘,其实就跟毒蘑菇一样,会让人产生幻觉,并不是被毒死,而是被产生的幻觉给活活吓死了。

    所谓的人被鬼害死,其实跟这个是一个道理,并不是“害死”,而是被鬼给活活“吓死”了。

    大家就问,把头,那咱们现在碰到的小孩是不是也是幻觉,跟那个黄皮子一样?

    把头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那个小孩其实就是幻觉,并不存在,所以他虽然跑过草木灰,却根本没有脚印留下来。

    有人就问:把头,那怎么办?

    把头一下子站了起来,说:你傻啊!你忘了我刚才说的,那幻觉只能在它身边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咱们周围就有一株老人参,只要挖走它,咱们就发财啦!

    大家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来了精神,一个个也不瞌睡了,纷纷在那表决心,说既然这里出了山宝,也是山神爷爷怜爱则个,谁还去干那捕鹰捉鸟的事情!只要把头一声吩咐,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他们都是前仆后继,万死不辞!

    那老把头摆摆手,说,别急,别急!这采参哪有那么容易的,都有规矩,有道,得按着路子来才行!

    好在这把头从小在山上长大,年轻时也跟人采过参,这采参行的规矩他都懂,当下就告诉了众人一些采参的规矩。

    采参分为拉帮和单棍两种。

    单棍就是一个人单独挖参,拉帮就是大家一起,像拉网一样,一个人负责一块儿地方,在山上找参,也叫做放山。

    放山要由参把头带着,先寻找一片看起来有参的山头,然后大家分开寻找。

    野山参生长在原始森林深处,一般在海拔六百米到一千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在山东坡、南坡的腐质土下。

    参把头会顺着这个高度开始转山,边分析着周围的地形、山势,这出人参的山也有说法,叫做“上有紫气,下有人参”,说的就是出人参的地方,一般风水大势都好,只要这种灵气足的地方,才能出大参。

    此外还要看看,这山上有没有人参鸟,这人参鸟是一种灰色身体、红嘴角、红眼睛的小鸟,叫声比较奇特,声音很像“王敢哥哥、李五”,传说这鸟才吃人参种子,它所在的地方,一般都会有人参。

    最后还要看看,这山上有没有大蛇,如果发现大蛇皮,那这山上出现大参的概率就大了,采参人说“大参必有大蛇护”,说的就是那大参旁边,一般都守着老蛇,那老蛇会在老参旁修行,靠着人参气强身,轻易不会离开。

    放山时,每个人配一条手杖,叫做索龙棍,这棍子主要用来拨开茅草,寻找茅草里的人参,也用来防身。

    放山一般不说话,大家在山上找一会儿,就要用棍子敲敲树干,表明自己的方位,也表示自己没有遇到危险。

    采参行里,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切口,比如人参不叫人参,叫“棒槌”,人参大小也有专门的名字。遇到蛇,也不能叫蛇,要叫它钱串子。碰到钱串子,要“请”走它,不能伤害它。

    此外,每个人身上,还都要带着一套棒槌锁,就是一根红线,两头各拴着一个铜钱。这棒槌锁是锁人参的,发现人参后,要第一时间用棒槌锁给它“锁”住,不然它就要遁地跑掉了。

    锁住棒槌后,就要放开喉咙喊山,叫;“棒槌!棒槌!”

    别人就要问:“什么货?”

    这是问的人参的品相,就要按照人参的大小分一下等级,回应一下,才能开始挖参。挖人参不能见铁器,一般是用鹿骨,或者鹿角,连汗毛粗细的根须都不能挖断,一棵老参挖出来,往往要需要好几天。

    人参苗第一年只有一片小叶,叫做“三花”。到了第二年,五个小叶才能长全,出现一片完整的复叶,俗称“巴掌子”。三年参会有两片复叶,叫“二甲”。 '^'半(。*)/'浮*(生'~' www。ban浮sheom 更新快

    三花和二甲不值钱,一般不会采,会留着它继续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