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藏人-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瞎子突然说了一句话:“七小子,你想过吗?他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把咱们拖进来到底是为啥?”

    “为啥?”

    瞎子说:“你觉得为啥?还不就是为了底下这个大家伙!你觉得,你还真走得了?”

    想想也是,那帮人处心积虑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总算把我们两个像赶鸭子一样,赶到了这里,怎么可能那么轻松就放走?

    我问瞎子:“那怎么办?”

    瞎子磕了磕枪里的水,嘟囔着:“操,浸水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又朝我说“还有啥办法,只能进去呗!”

    我的脑子一时没转过来,问:“进哪?” 百度嫂索@半(。*浮)生 鬼藏人

    瞎子冷笑着:“进哪?进这个怪物老巢呗,要不是它吃了咱们,要不然咱们杀了它!”

    按照瞎子的说法,那怪物既然还需要大蛇输送鲜血,应该还没多大,不然早就出来猎杀大蛇了,还用那么麻烦?

    还有,那怪物只需要蛇血,而不是其他血,说明它应该比较类似蛇,或者说起码跟蛇的习性差不多,应该也是一个冷血的爬行动物。

    我握紧那只匕首,心里也有些紧张,以往都是小跟班,现在真的开始了组队杀怪模式,而且还算是一个中坚力量,让我既激动,又有些紧张。

    瞎子围着巨大的巢穴转了一圈,这巢穴看起来杂乱无章,像是随便堆了一大堆木头堆成的,真正仔细分析起来,才发现很有规律,那木头桩子全都对着外面,像是一个挺着大尖刺的巨型刺猬,让人根本没办法攀登。

    瞎子坐在地上思考了一会儿,突然说:“小七,你觉得炸掉这玩意需要多少炸药?”

    我说:“你要炸掉它?”

第446章 采北珠() 
我有些吃惊,那人参娃娃的事情,我可是从穿开裆裤时就开始听,不过一直觉得是编排的故事,一株人参怎么还能变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可是瞎子却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这是真事,他就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

    他说的是十几年前,他年纪还轻,跟着爷爷去长白山捕鹰的事情。

    其实他们家原本是大山深处的猎户,后来因为一件大蛇屠村事件,爷爷就带着他背井离乡,辗转了好多地方,后来定居在吉林渔楼村,跟人学习捕鹰。

    之所以学习捕鹰,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蛇群屠村时,曾把还在摇篮里的赵大瞎子掠走过,放回来时,他身上就多了一块蛇形的疤痕。

    瞎子爷爷很担心,这印记是不是埋下的一个定时炸弹,以后大蛇群还会跟着这个印记找回来,所以他让瞎子从小学习捕鹰,鹰是蛇的克星,有了大鹰在身边,多少是一个保护。

    捕鹰很辛苦,要在荒凉的大山腰支鹰网,挖个窝棚,人趴进去,一动也不能动,吃饭、喝水都在里面,白天黑夜埋伏着,有时候甚至要趴一个星期。

    俗话说,“鹰有鹰道”,这是说鹰的飞行迁徙有规律,从哪儿飞走,就会从哪儿飞回去,捕鹰是先观察鹰道,然后在它必经之路上支网,捕鹰。

    捕鹰最好是秋天,用老猎人的话讲就是“处暑鹞子寒露鹰,过了霜降打海青”,找一块半山腰的空地,支上三边网,里面放一个活鸽子。

    这鹰眼最锐利,从高空一眼就看到了下面的鸽子,一个俯冲就飞下来捉鸽子,这时候人在窝棚里看得准准的,伸手一拉,鹰网扑下来,就把大鹰给活捉了。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捕鹰时。

    那一年,霜降了,瞎子早早的扛着鹰网,带足干粮,背上列强,去了大山深处,打算捕一只大鹰,海东青。

    这大鹰是有人预定的,预定的人是一个满族人,姓金,瘦骨伶仃的,外号叫做老金。他之所以要鹰,而且只要海东青,还有一段故事。

    老金祖上是女真的采蚌人,专门采北珠的能人。采北珠,就是从海里捞取珍珠蚌,撬开珠蚌,取得珠子。

    这北方的珍珠和南方的不一样,有一个名号,叫做北珠,非常珍贵。

    采北珠也和采南珠不一样。南珠主要靠南海的民,采北珠要靠女真人。

    北方采珠,采珠人要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去大海边观察,这时候月光明媚,亮如白昼,那大海深处的大海蚌吸收日月精华,全都打开了蚌壳,精光四射,老远都能看到。

    这采珠人看到了珠蚌,并不是立刻下去采,而是要耐心等到十月,不然人一下水,那蚌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一个也留不下。

    这东北的十月,大海全被冰封住了,这时候才要凿开冰层,喝足了烧酒,下水捞蚌取珠。这珠蚌捞上来,也不是都能用,要剔除个小的,不圆鼓的,有瑕疵的,差不多捞出来一百只蚌,才能有获得一颗好珠子。

    可想而知,这北珠有多难采,每一年采珠子,都会冻死冻伤好多人。

    后来,这采珠人无意中发现,当地有一种天鹅,最喜食这种珍珠蚌,它啄食了蚌肉,将那珠子藏在嗉子里。

    这种天鹅非常谨慎,人类根本捉不住它,但是自然界却有一种生物以它为食,就是海东青。海东青最喜欢捕捉天鹅,以天鹅脑髓为食。

    所以要想捉这种珍珠天鹅,首先就得捉海东青,只要驯养了海东青,它就会帮人类捕捉珍珠天鹅,那采珠人也不需要天寒地冻潜水采珠了,好歹能保住一条性命。 '^'半(。*)/'浮*(生'~' www。ban浮sheom 更新快

    所以在当时,一只海东青能顶几条人命,不光是因为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喜欢把玩,在民间它也有非常高的身价,也有这个原因。

    这老金的祖上,就是一个采珠人,当然懂这种海东青采珠之法。

    但是这海东青哪那么容易捉,所以老金就成天赖在瞎子家,赶都赶不走,死活求着瞎子给他弄一头鹰。

    瞎子拗不过他,只好跟他约法三章,在得到海东青后,必须要对它好,而且不能养过三年,三年一过,必须要放走它。

    那老金一听海东青游戏,当时心花怒放,别说约法三章,就是三百章都同意,当即决定今年霜降一到,就跟瞎子上山捕鹰。

    他们到了半山腰,发现根本不行,到处都是游人,在那野餐、聚会,鬼都被吓住了,哪还有鹰?

    继续往里走,走到平时捕鹰的地方,却发现山上到处都是拦鸟的细网,陷阱,野兽夹子,别说是硬,就是一只麻雀都不放过,这地方怎么会有鹰来?

第448章 黄皮子()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也来了兴趣,纷纷问他这人参娃娃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把头招呼大家坐在,在篝火里点了一卷莫合烟,长长地吸了一口,慢慢吐出来,在地上磕了磕烟袋,说:“其实啊,这个人参娃娃的事情,确实存在。这大山里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啥东西年头长了,都能成精怪。就拿咱们东北的五大仙来说,大蛇、刺猬、柳树都能成仙,这人参又是地精,咋就不能成精了?”

    大家也都点头,说人参娃娃成精绝对可能,就是不知道为啥它留不下脚印。

    冯把头没回答这个问题,反倒悠悠地说:“在咱们东北,传得最邪乎的是黄仙,就是黄皮子,黄鼠狼。有人说黄皮子能换命,你要是杀了它孩子,它就会施个咒,和你换命,自己在大树杈子上吊死,临死也要拉着你。

    “换命这事情,好多人应该没见过,也不知道真假。这事情,我见过一次。那时候我还小,住在牡丹江那边,大山脚下,荒地多,天一黑就能听见狼嚎。那边地广人稀,一个镇子也没多少人,家家户户都藏着几杆猎枪,农忙时种地,农闲了就上山打猎,日子过得也不错。

    “我们家隔壁,住着一个哑巴,姓徐,独门独户,里外就他一个人。这徐哑巴人残心眼多,看着别人打猎,也想跟着上山拣点洋落。但是你想呀,一个哑巴怎么围猎,指挥也指挥不了,搞不好一枪上去把人给打了?没办法,我爹就想了个主意,叫他挖陷阱、下套,逮一些山跳、野鸡,对付着过日子。

    “有一年,这哑巴上山套野兔,就有外乡人过来找他,问他会不会逮黄鼠狼,他们大量收购。这两个人是哈尔滨一家毛病场的,特别下山来收购黄鼠狼。黄鼠狼是做毛笔的好材料。毛笔说是狼毫,其实是黄鼠狼毛,尤其是黄鼠狼尾巴,是做上等毛笔的首选。要是没黄鼠狼毛,就用兔子毛,那品质就差了。”

    “没想到,两个人在各个收购站走了一圈,一只黄鼠狼都没收到。东北人信萨满,拜五大仙,尤其是黄仙,谁敢触它的霉头?后来,他们经人指点,说黄大仙没人敢动,这玩意会换命,捉这玩意会断子绝孙,除了绝户,没人敢招惹它,除非去找徐哑巴。他反正就是绝户,又是个哑巴,只要给钱,没啥不敢杀的!”

    “那哑巴比划了半天,和他们谈好了价钱,就开始上山捉黄鼠狼了。捉黄鼠狼和捉山跳不一样。这玩意会锁骨,圆珠笔粗的小洞,它都能钻出去,用网根本网不住。下套子也没用,这玩意狠,要是被夹子夹住,或者套住,它就会直接咬断腿跑掉。捉黄鼠狼,得用专门的工具,用木猫,或者竹筒子。

    “巧的是,我爹当年教他捉狐狸、山跳后,一时间嘴欠,跟他说过如何捉黄鼠狼。首先是木猫,木猫其实是一个木头做的捕捉器,一个长形的木箱子,两边是平衡的活扣,里面吊一块肉,黄鼠狼只要一吃肉,那活扣失去平衡,吊门会自动放下来,给黄鼠狼扣进去了。

    “还有更简单的,直接找一个半米多长的大竹筒子,中间打通了,在最里面放一只烤得半生不熟的喜鹊,然后把竹筒子埋在地上,筒口和地面齐平。这样,黄鼠狼味道肉味,就会锁骨钻进竹筒子,等吃完喜鹊后,才发现那竹筒子又滑又窄,根本没法转身,就给卡在里面了。这两种办法的好处在于,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