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陵风流-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从出身去推断他们心中所求。就如你下面第一火的火长袁恢,出身陈郡袁氏,曾经是风光显贵的一等世家,但是如今倾颓了,从甲姓落到丙姓,袁恢作为嫡次子,他来参军是做什么?你如果给不了他所求的,他何以归附你?要么踩着你上去,要么投身一个能给他所求的上官。”

    这道理是剖得极白了,慕伏听得心服。

    萧琰又道:“出身不一样,相处的方式也就不一样。我们不能和农户出身的士兵讲深刻的道理,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但对士家和大族出身的兵官,这一类人往往有心智,就要与之为谋,不仅要让他们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让他们的智谋用在带兵上,带出精兵也就不难了。”

    慕伏觉得听萧琰这么一讲,他对于曾经架空熊武的袁恢似乎不那么忌惮了,怎么用他心里也有些眉目了。

    他起身向萧琰长揖行了一礼,道:“多谢指教。”

    萧琰受了他这一礼。

    慕伏坐下后,扬了下眉毛,看了看萧继,又看向萧琰,道:“教会我这些道理,你不怕我以后比你更强?”

    萧琰笑了声,道:“你可读过诸葛武侯的《将器》?”

    慕伏摇头。他的老师虽然是吐谷浑中少见的智者,学问渊博,文武皆通,但汉人的学问太广博,穷尽人的一生也未必能读尽,而且汉人的兵书也不是随便能读到的,书肆里只有《孙子兵法》,其他兵书是不能售的,只有帝国武学和那些世家才收藏有历朝历代各名家著的兵书,慕伏的老师也只得到其中一部分,诸葛亮的兵书就是他没读过的。

    萧琰道:“诸葛武侯说,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洞察其奸,为之众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迎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此十万夫之将。”

    她眉毛扬起来,“将道如武道,日慎一日,进修充实,奋进不断,才可遇强恒强。若手下都是一帮弱鸡,再强不过是鸡中的战斗鸡,何为苍鹰、山虎?”她眉眼烈烈的笑起来,“你强,我只会比你更强!”

    慕伏心中激荡,铿的拔出刀,拍在案上道:“好,看咱们谁比谁强!”

    萧继也拔出刀,豪气道:“为了十万夫将,一起更强!”

    萧琰拔刀,伸前。

    萧继、慕伏的刀尖先后搁上去。

    三人扬眉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小伙伴队伍结成了~

    ……

    最近这一个月会比较忙,尽量更新。真心佩服两个小时就能写一章的神人呐!这脑子要不要思考的?好吗,某打字慢,思考也慢(泪目)~

第七十九章 道门() 
庭州;五月十八。

    萧琰离开后的第二天;道门的人就来了。确切的说;是道门联络他们了。玉虚观的道人登门送上邀贴,约请萧琮、沈清猗夫妇光临十九日的法会。

    玉虚观是庭州城香火最鼎盛的道观,每月都会举行法会,有的是道诞日、降现日法会,有的是讲经法会,而端午之后十九的法会,是品茶听琴讲玄论道的法会,邀请的当然不是一般的信众;而是庭州城内的名门士家,正巧萧琮在庭州巡军,不邀请他那才奇怪了。

    所以,十九日这天,庭州的士家和官宦在道观见到萧世子夫妇,都是会心一笑,纷纷上前见礼,均想道:二十一日昙光寺举行法会,大概世子夫妇也会莅临。

    大唐佛道二教兴盛,世家对道佛二门虽然各有偏倚,但都不会只迎一家而拒另一家,纵然兰陵萧氏现任家主崇佛天下皆知,但观世子携妻参加道观法会,便知萧氏也如其他世家一般,是左手道右手佛了。

    玉虚观的论道法会在申时二刻散场,士宦均离去后,观主请萧琮夫妇到住持静室用茶。

    朴素明净的静室内盘坐着一位黑眉长髯的道人,起身单掌稽首。

    玉虚观观主介绍道:“这位是无量观住持功德法师。”

    萧琮和沈清猗皆肃然,合手行礼。

    “无量”在道门和佛门用语中是无限多、极大之意,道门的无量观在凡人信众中并不出名,因为它是是道门的内观,只收武道、丹道和术道弟子,多建在深山僻地,不为普通信众所知,而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玉虚观这种香火鼎盛的道观,是道门的外观,既在普世传经讲道,供信民上香求拜神仙,以弘扬道法广纳信众,同时也是道门与外界的联络点。

    萧琮和沈清猗对这位功德法师行礼肃然,不仅因为他来自道门内观,还因萧蒙从静室外传来的秘语:【功德法师,洞真境宗师,道门河西北道总负责人。】

    三人落座,玉虚观主退出。

    功德法师先稽首行了一礼道:“太清掌教因在闭关中,半月后方可出关,奉玉清、上清掌教法旨,先迎道玄子法骨入庭州无量观。世子和夫人义举,道门感激。”

    萧琮和沈清猗闻言暗惊,听功德法师这意思,太清掌教竟是要亲临庭州?转念一想,又释然了,以道玄子在道门的地位,他的遗骨由道门一宫掌教亲迎,也不是惊讶之事,何况还有道玄子的遗物,那才是最重要的。

    萧琮回礼肃然道:“愚夫妇遇袭之地,发现孙先生遗骨,此乃偶然,亦是天意,孙先生法骨回归道门,理当如此。”

    功德法师向外稽首一礼,“此事就有劳萧九宗师了。”

    萧蒙自外传音道:【理所应当尔。】

    道门的人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进入将军府迎回遗骨,那就等于昭然天下了,由萧蒙带出去,两位洞真境宗师交接,便不会为人所知了。由道门此举看,似乎并不打算公开道玄子陨落之事,萧氏自然是要配合的,至少在与道门谈妥利益之前,走漏消息并不符合萧氏利益。

    道玄子遗骨遗物送出后的第三天,无量观又通过萧蒙递来一份邀帖,这份邀贴是邀请沈清猗到喝茶论丹道。

    丹道是药道的一种,或者说是药道的高端,因为道门的丹药不是治病,而是延寿,当然不是长生不老或不死药,这是传说中的仙丹,道门没说自己会炼仙丹,但是延寿几年十年的丹药却是有的,不过代价很高,就算有钱也很难从道门求到这种药,还得有道门看得上的地位和交换价值,这也是道门兴盛的原因之一,越是位高权重的越怕死,谁不想多活几年呢?掌握了延寿丹道的道门自然是被皇族和世家都要交好的了。

    道玄子在三清宫地位尊崇的另一个原因,即:他还是执掌道门丹道的丹鼎殿的殿主。

    道玄子在人间行走,得到他指点的大夫郎中不计其数,记名弟子也有几十个,但真正的弟子只在三清宫内,沈清猗是他唯一承认的道门外的正式弟子。无量观邀沈清猗去谈论丹道,这是将沈清猗视为道玄子的真正弟子了。

    “……或许是考较。”沈清猗沉吟后道,道玄子留给道门的遗书应该写了传医道于她,或许还是“传道弟子”,无量观主约她谈“丹道”,是谈药道,考较她是否承担得起“药王的医道传人”这个身份和责任。如果承担不起,道门显然不会认可她是道玄子在医道上的传道人。

    这个邀约她是必须去的。

    萧琮沉思道:“若是考较,那就是三清宫丹鼎殿的人过来了。”擅丹道者,必擅药理,若是丹鼎殿出来的人考核沈清猗的药道当然是合适的。

    “这一去,恐时日不短。”沈清猗道,“军中伤药之事先不提,当前应该做的,也是紧要的,是制定军中治伤和医护的清毒条例。我将条例拟出来后再去无量观。”

    她给萧琮解释道:“外伤溃烂不治是毒邪侵入伤口而致,治伤中医具不净和伤后护理不当都是毒邪入侵的主因。比如,医帐、医具、用药、伤员用品都必须保持干净,毒邪就藏于肮脏不净之中。就像时疫,多从乡村和贫民坊起,而士家贵人每日净身,居地又多洁净,便少有染时疫者,这就是毒邪不入洁净之地之故。”

    萧琮也是读过医类杂书的,想一想就明白了,点头道:“好。”

    沈清猗便回函,仍由萧蒙递送无量观,说先处理庭州事务,预计五日后赴约。

    五月二十八,沈清猗在萧承义率领的五名侍卫和五十名牙兵护送下,“去天山访友”。

    无量观建于庭州与安西都护府交界的天山北脉,距离庭州城一百多里,道观建在人迹罕至的半山,峰崖陡峭,林木森森,连樵夫打柴都不过那边,少有人知这里隐有一座道观。

    三清宫丹鼎殿果然来了人,而且是一位炼师。

    沈清猗心中一凛,只有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才可称为炼师,是丹道道士的高阶。她原以为,道门过来考较她的是一位资深炼士,毕竟疗伤治病的医药之道在道门看来只是小道,用不着一位炼师出手——难道道门竟重视她到这等程度?

    沈清猗按下心中疑虑,与这位丹阳子炼师坐论药道,这一谈就是十余日过去。

    山中不知寒暑,六月半的天时仍然很清凉,感觉不到一丝暑热。

    六月十五,萧琮在庭州巡军结束,践行宴后大队伍出城。出得城南二十里,无量观功德法师携两名登极境巅峰的道士在树林中相候,萧琮在萧蒙和十几名侍卫护送下,转北往天山,车马大队伍仍然往南向高昌州行去。

    萧琮在山中待了两日,沈清猗和丹阳子论药道时,他和功德法师谈论玄道,彼此都有得益,相处颇为融洽。

    又过了几日,无量观主请两人到后山悬空亭喝茶。

    一位玉冠鹤氅的道人已经坐在亭内饮茶。

    功德法师向他稽首一礼,“掌教。”

    萧琮和沈清猗心中同时一凛,这就是太清掌教了。

    两人同时行礼,萧琮道:“愚夫妇见过太清掌教。”

    “贤伉俪请坐。”道微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