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9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山寨公司向德国和华夏支援的武器。因为很多交易都是绝密的,英美得到的情报不足,无法估算到那么大的数量。即使知道了诸如华夏装备千万大军的数量,也会认为是山寨公司长期积攒下来的,或者不是一家所为。
    毕竟当时的华夏的武器曾经受到过德国、苏俄的援助,甚至众人都猜测背后不乏一些美**火公司的私下里的作为。
    而且,山寨公司对世界其他地方推销的军火可都是纯正的基地山寨货,都是现在有样本的性价比极高的廉价货。加上众多影子公司在其中的掺杂,谁也无法判断出这些性能优良的武器是山寨货,而把这些产量算到山寨公司头上。
    甚至还有人会猜测,山寨公司不过是一个超级军火中间商。顶着一个名义,掩藏背后的秘密。
    这么接近事实的理由也有人认可,只是方向却指向了各大国中的那些为了超额利润可以出卖包括国家在内一切的军火寡头们。
    总之,在众多数据和科学推断基础上得出了华夏主要武器供货商山寨公司的威胁不大的结论后,这个美国人把华夏的威胁降了一级。
    美国人比对了华夏的经济和财政收入后。发现华夏虽然有千万军队,但却根本养不起。
    或许当初的先锋军的首脑那位孟将军,挖到了某位皇帝的陵墓,或者是超级海盗的藏宝,亦或者是像传言最多的那样捞到了海底沉船。以及挖到了超级大金矿,甚至是得到了某位低调的从不为人所知的亿万富翁的遗产,这才凭借着这笔财富建起了那支先锋军,进而武装起了千万的军队。
    但不要忘了,那些老本又吃尽的时候。
    按照华夏国防军透明的军饷以及各种福利待遇来推算,即便是美国的那些亿万富翁也供应不起这千万军队。何况还要加上各种武器的损耗。
    要知道华夏的军工产业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他们靠的主要是大撒真金白银下的进口。
    这种太阿倒持,受制于人的方式,根本不是强国之策,在没有传出华夏政府有什么卖资源举动的情况下,建立在国家财政收入和隐形财富基金基础上的脆弱的资金流很可能随时断裂,形不成太大的威胁。至少在华夏能把军工产业发展起来,自己自足前,华夏被认为是外强中干。
    就连曾经让美国人也吓了一跳的排名世界第三的华夏钢铁生产总量,在仔细分析搜集情报后,也成了美国人彻底把华夏的威胁再降低一个等级的理由。
    华夏人的钢铁生产大致可以估计和对外宣布的差不多,而用在铁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建筑、民生工业等其他民用钢铁消耗项目上的钢铁数量就把这一些基本消耗了,留给军工的钢铁数量极少,难以把本国的军工产业养大。即使华夏时有不错的军工产品出现,但没有钢铁就没有产量,就没有足够的底气。
    或许华夏的基础设施和大量的进口机器会为华夏日后的强大奠定基础,成为美国的威胁,但现在华夏的威胁远不如德国人大,即使华夏的军队表面看上去十分强大,但无法持久,美国人自信耗也能耗死他们。
    毕竟这个时空的人即使能想象到红警基地这个金手指的出现,这类幻想小说一样的存在也无法成为美国高层严肃科学推理的依据。
    所以,华夏被美国人定位在威胁性不大的初级工业国上。
    就战争对工业实力的依赖,世界上有烧成灰都能埋死人的各类著作来证实,华夏的工业和经济支撑一场澳洲战役已经是很吃力了。
    而登陆作战的消耗更是惊人,尤其是已经确定了华夏要对库页岛行动。而库页岛上15万日本军队和三十多万日本移民在从某些渠道上得到了友好的提示后,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甚至搁置了和苏俄在库页岛上纷争,让库页岛北方残存的5万多苏俄军队也参与到了这次的守岛战役中来。
    当初大量残存的苏俄军队从远东撤向库页岛,据岛而守。但随着欧洲战事的紧张,陆续被抽调了回欧洲,只留下十万左右。
    但随着日本人在南方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后,不再需要苏俄提供的木材和石油,加上自信心的膨胀,在库页岛上发起了摩擦越来越大,准备吞掉整个库页岛。
    苏俄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同样面对华夏败北,但面对日本人却是不在劣势。
    双方摩擦了几回,都没有赚到多少便宜,但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彻底撕破脸。毕竟双方还有一纸协约,虽然那个擦屁股都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华夏。
    华夏迟迟没有解决库页岛,就是因为这上边牵扯到苏俄和日本两个国家。
    在9月份最终和苏俄敲定了库页岛也属于华夏不平等条约割去的领土列入收回名单中后,华夏才有了这最后的攻势。
    苏俄军队再次撤离,但却以部分军人是岛上居民适应了岛上环境,难离故土为借口,演了一场由下而上的自发的退出苏俄军队序列留下的戏码。这些人却和日本人串通了起来。
    再加上库页岛上众多的防御工事和登陆的艰难地形,都使得这次登陆作战可能会十分的艰苦。
    尤其是严寒的天气,使得海上登陆的难度极大,华夏需要抽调更多的空降力量。
    在经过了澳洲大规模空降后的折损后,华夏恐怕大多数空中力量都要用在这里了,哪里还能顾及到南方?
    在驻澳洲华夏军队没有足够登陆船只,又没有空降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来北上或者东进出击?RQ

第901章 我们的策略成功了

    “最要紧的是,华夏现在要裁军”马歇尔说的这句话,就连罗斯福都动容
    华夏之所以为众多老牌帝国所忌讳,就是那已经宣扬出去的千万大军
    到目前为止,除了华夏还没有一个国家能轻松的达到就连苏俄预备役齐出,目前军队总规模也不过才到八百多万而已当然若是加上填在战争无底洞中的炮灰数量,肯定要大大的过不过,就目前来说,华夏陆军的人数第一,绝对是傲视全球
    而且,华夏陆军的装备精良,不是单纯凑人数弄出来的千万大军
    “我们的策略有效果了?”莱希面露喜色道
    在意识到华夏的威胁来自何处后,美国人就有意识的对之进行了谋划
    最有效的莫过于从内部让华夏自废武功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喜欢从对手的内部先瓦解砸钱扶植代言人,分裂对手的实力只是浅显的一方面,后世用金融等经济手段诱导以及甚至文化渗透为隐蔽
    他们采用参谋团和智囊团的体系化的分析推算下,远比不少华夏人自以为是的内斗厚黑智谋有效多了
    不说后世都知道的金融危机割羊毛的故事,单单那个努力削减本国人口的政策,从时间来看,基辛格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美国对华政策都有相关附加条件的内容影响
    要不然也不会在华美关系最为密切的时候,有那么多相关的过激行为
    没有美国人在背后的推动,一些政策本可以加和缓的,不会耽搁多少为减缓地球压力的时间
    华夏老祖宗们数千年的政治斗争史是足够深厚,可惜成才的那些精英们需要面对的不是西方契约式的平等权利义务,还需要为最后的万人之上的**而在蜗牛角上内斗终生或许有些人就像以前的伪清一样,知道外来者不会贪图那蜗牛一角
    当然,现在美国人还没有那么老道,目前最为老奸巨猾的英国人现在两者却合起来一起对付华夏,借势推力
    华夏公布人口突破五万万后也有相关学者对华夏人口担忧过但华夏正在向北方和西方扩张,而且经历过战乱后的人口削减,现在的大势不是未来那种内外生存环境压力大,需要妥协,而是需要鼓励生育,满足扩张要求不用孟享亲自跑出来否定,也没有多少人响应兴风作浪
    现在的华夏人口也没有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恐怖的十几亿,英美唯独紧张的是那千万的军队总数
    百人取二对华夏的庞大人口基数下,毫无影响英美能借助的大势,就是华夏军费开支庞大和扩张的民生需求以及始终不足的国家财政产生了矛盾
    随着华夏百姓逐步的解决吃饭的问题,向往好生活水平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的需求问题逐渐明显,即使联合政府不断的大规模投入,但毕竟不可能一朝解决即使有钱支付,也没有足够的相关人员配备不满的声音在遇到庞大的军费开支数目后,就爆发的加激烈了
    于是一帮精英就先跳出来发表自由言论
    在没有经过魏仁在后世对精英的一番身心大洗礼前这个年代的精英们,尤其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依旧保持着上千年延续下来的士的心理优越性即使中央党时期的那些呼唤思潮的文人们内心里也鲜少会把泥腿子拉到和他们一个层次,即使偶有,也是救世主的姿态来拯救愚昧的迷途羔羊,施舍怜悯
    尤其是那些留洋的人士,是在内心高人一等的同时,在那个全盘西化的大风潮带动下,免不了带着些亲近相关文化的色彩
    亲近一向没有谋夺华夏领土的美国人的人士是占了不少,在美国人的推动下,自然有不少人肯跳出来摆阵
    也不能说其中某些人叛国或者不爱国就像后世,如果美国人掏出大把的绿钞收买**丝们让他们捏造当朝的言论,相信很多人会拒绝,但如果只是加工事实俱在的牢骚,相信会有很多前头还在骂着美国人的人乐意效力一手拿着隐形的补助一手去针刺时弊,当鲁迅一样的斗士
    阵势一旦摆开,自然就会越来越多的人士加入进来,支持双方论点
    有了足够的弹药后,议会的那些大佬们就开始出手了
    老蒋打头的中央党势头迅猛率先开炮
    无论是那个政党执政都会有许多的缺憾和不满,孟享的一些改革措施也伤害到了不少人的利益,这样下来,中央党虽然元气大伤,但作为仅次于公民党的华夏第二大政党依旧获得了不少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