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9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地的华夏管理者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一声抱歉,他们的那些不动产已经毁于战火,要赔偿可以去找日本人。
    不说那些在快速投靠向华夏人的土著人极力反对那些澳洲白人侵略者重新入主澳洲,让他们心有顾忌不敢回家园。家园的彻底损毁。也让他们熄灭了那一丝侥幸的心理。
    而那些借助着战争损失拆卸清理出来的大量的材料被一一整理,一边修补着城市的创伤,一边用于重要防御区域的工事建设。
    若是想建造防御工事,除了从分基地考虑外。为了掩人耳目和加大速度,也需要就地取材。
    盟军在撤离澳洲的时候,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和足够的炸药把一些工厂炸毁。
    日本人虽然修复了一些,但在最后的疯狂后,也玉碎了一把,再次破坏,使得澳洲当地的钢材和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生产能力不足。
    海运送来各类建筑材料由于受到日本海军的封锁。现在不现实,空运成本的限制更不现实。
    考虑到不过分压迫英美和日本人的神经,华夏向澳洲空运移民的规模在缩减,现在一天只有二十几架大力神在运转,运送物资和千人规模的移民。
    外人虽然惊诧于之前华夏的大手笔,但也估算出了运输机的损坏程度,难以长时间维持,尤其是华夏那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恐怕后劲不足,更不用说运送那些建筑材料了。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除了个别行动中。需要运送建筑物资,紧急修筑防御工事或者临时机场等设施外,也绝不会大规模的长期应用。
    华夏军队还有80万大军坐镇澳洲,暂时没有不长眼的来找麻烦,在不用抢时间的情况下,绝不会这么败家。
    澳洲的水泥厂、钢铁厂还在慢慢的修复,还有分基地的堡垒建筑功能,虽然澳洲的防御体系依旧不完善,但从所谓废墟中抽调出来的钢材、木材和砖石,配合土壤。很快就能搭建起一处处防御工事,补上缺少固定工事堡垒的短板。尤其是在海岸线上。
    “完了!他们真的想长期待下去,不走了!”探查到华夏在沿海修筑起的一串串堡垒,任何一个人都想到了华夏人要长住的打算。日本人和英国人以及澳大利亚人都忍不住哀嚎。
    依照现在华夏军队驻扎澳洲的陆军规模,他们本来就心中没底,若是再有了那些堡垒工事的辅助。岂不是再难有收回澳洲的希望了。
    澳大利亚政府和英国政府和华夏在澳洲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
    即使柯廷也亲自跑去华夏,但却被澳洲土著人的某个代表恶心的不行。
    傍着华夏大树的土著人这一次丝毫不让的咬住了澳洲白人也是侵略者的理由,坚决不松口。
    华夏乐的继续拖延时间。
    而要动手,跑到安定的新西兰的澳大利亚人,没有能力面对庞大华夏军队,老窝还在冒烟的英国人也只能把账留到以后。他们如果腾出手来,会依靠他们曾经世界第一的海军力量让华夏在澳洲吃足苦头,甚至有英国人想到会一直折腾到华夏人亲手把澳洲换回来。
    一支强大的海军的骚扰和攻击足以撕破脆弱的海防线这个缺口,最后让对手不断淌血致死。
    但现在华夏人却在极力的补上这个短板。
    在有了飞机后,尤其是表现过几次大规模空降行动的华夏,加上一个大陆对海洋需求的要少一些的情况下,只要用海边工事和堡垒顶住舰队对重要部位的袭击,就有可能陷入僵持的局面。
    这显然不是那些有望收回澳洲的英国人、澳洲人所看到的。华夏人的防御越强,就意味着他们心中的希望越是渺茫。
    日本人心中有些苦涩,若是他们像华夏人这样拼命的先构筑完善防御体系,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华夏人撵走。
    但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他们也吸取教训,开始在东南亚大肆的建造防御体系,对付美国人和华夏人的冲击。
    瓜岛上也不例外。
    日本人已经打定了主意,即便是让美国人的战舰收复了周围的海域,也要让他们在岛上付出沉重的代价。
    “华夏人转攻为守,要极力的保住澳洲。连军队都参与了土木工程,恐怕也就难以抽调大规模的军队对付我们了。这也算我们的幸事!”同样一个澳洲白人绝望的举动,日本人看到了华夏的战略已经偏向了防御,只能在吃不到葡萄的酸涩中安慰自己道。
    “华夏人已经被到处是牛羊的澳大利亚给迷住了。这个国家对土地的狂热超乎想象,而从他们的官员可以随意剥夺私人财产的影响下,他们深信拿到手的才是最好的。这个国家缺乏足够的进攻意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乌拉尔山止步了!若是那些苏俄人,当年的白令海峡都没有挡住他们。”美国人也对这个情报很是欣慰。
    “我们拿到了华夏内部的一份资料!”由于美国和华夏的关系还不错,众多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亲美人士也在华夏政府中身居高位,接触到高级情报的机会反而比过街老鼠一样的亲日派更多一些,“来自他们那位年轻的孟的最高指示,就是暂不参与我们和日本人的战斗,一力巩固澳洲!”
    “他们确实在忙着巩固!这份资料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澳洲大陆,还面对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及中亚。华夏人手中已经有了足够广阔的土地需要他们去巩固消化,若是只顾着贪婪的吞吃,或许就会像日本人那样,最终连本土都快要顾不上了!”
    单纯一个固守澳大利亚的借口还不足以让美日放下南方的戒心,华夏军队还在严寒来临前的十月份,完成了对朝韩半岛的最后一击。
    在孟享大婚上,又有不长眼的外国记者提到了孟享的那句话,并问出朝韩半岛是不是华夏领土的话语,当然这一次他没有直面孟享,也得不到孟享的直接回答。
    但两天以后,华夏大军暴起横扫朝韩半岛的最南方,把那里盘踞的15万日本人半数消灭,半数彻底赶下海的消息传来后,事实给了最好的答案。
    虽然还有妙香山等原边界山地地区的日军在冈村宁次的带领下残留,但众多朝韩人为了立功,为了交纳足够的投名状,摆脱以前的日奸或者亲日分子身份,在华夏军队的组织和装备下,拿着和日本人差不多的武器装备一队队的去消磨了大部分的日军。
    在战死、处理逃兵和日奸等情况下,付出了180万青壮朝韩男人的生命后,盘踞在那里的日军已经只剩下了不足6万,缩守在一些易守难攻的地方。若不是孟享还需要他们来消耗不听话的朝韩人和伪满人,早就清理干净了。
    这些人的存在已经不妨碍大局。整个朝韩半岛已经被华夏收入囊中,止步于朝韩海峡和日本人隔海相望。RQ

第900章 可能性不大

    “华夏人在北方的行动会不会又是在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鉴于华夏一贯喜欢声东击西,罗斯福曾经担心华夏在北方的行动是在掩人耳目,“毕竟华夏在朝韩半岛的行动,只会牵扯他们一小部分精力!”
    “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他身边的众多智囊们也不会打包票,但美国人得到的华夏情报越多,就越觉得华夏暂时没有继续在澳洲附近扩张的可能。
    “朝韩半岛只是一部分,华夏军队在北方的最终目标是库页岛。华夏正在为登陆库页岛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这会滞缓他们在南方的行动!”马歇尔的参谋团做出了判断。
    “可华夏军队的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千万,他们具备南北两线作战的能力!”任何地方都有争论和矛盾,不管是个人原因还是政治原因,总有人会跳出来反驳。
    “但也不要忘了,他们刚刚打完一场长途的澳洲战争,接下来要如何继续面对南北两边都是登岛作战的局面?而且库页岛是一个堪比大陆国家的巨型岛屿。”马歇尔直接回击道。
    攻略澳洲看似轻松,却是真正的举国之战。
    虽然陆地战役只进行了半年,但为此准备各类物资和计划却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跨洲战役即使对美国都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更不用说华夏这么一个初级工业国了。
    是的,初级工业国。
    随着华夏的崛起,各国渗透向华夏观察获得情报也就越重视。无论华夏的秘密基地和秘密武器通道再怎么掩饰,都无法掩盖华夏整体工业落后的局面。
    虽然随着孟享的工业奠基,使得华夏的工业不断在跳跃式发展,即便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欧洲国家,但对比美国,无论是总量还是工业水平都差了一大截。在美国人眼中,还远不是威胁。
    跟何况,华夏的军工产业只是在起步阶段而已。
    即使知道华夏背后有山寨公司扶持。并提供了装备了千万军队的精良装备。但搞工业出身的美国人对此也不是太在意。
    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追寻山寨公司的足迹。
    全球可疑的地方都找了一圈,最后他们大致对山寨公司有了一个评估。
    从全球钢铁和能源的消耗上来估算,山寨公司的威胁并不是太大。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卫星,而且还有各大国的壁垒,使得美国人的触角伸不到世界各地,不可能发现隐藏在丛林或者岛屿上的秘密交工基地。但冒着大烟筒的钢铁生产却是很难瞒住人的。
    美国人和英国人联手下,全球的钢铁生产大致能估算出一个总量,钢铁的消耗去向也能大致得到一个估计。
    在这种生产和具体走向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生产原料可能包含在未知用量中的山寨公司的规模也就大致被推算了出来。况且,那些未知用量中,还得包括各个国家中秘密工程,以及诸如保护伞等公司的消耗。
    而他们对于石油和煤炭的控制又是能大致估摸出一个生产和消耗的对比。
    在仔细测算比较下,显示出山寨公司生产能力不足,自然构不成太大威胁了。
    至于山寨公司向德国和华夏支援的武器。因为很多交易都是绝密的,英美得到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