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和尚的白粥馆-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施主仔细地打听了景点所在,戒嗔详细地告诉了他去的方法。考虑到茅山上多是些自然生态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指示牌可以辅助徐施主认路,唯一有点特色的,是山顶上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怕徐施主找错地方,戒嗔特意找了张纸,画了一张山顶的地图,告诉徐施主山顶上有棵怪树,景点就在怪树的附近,只要能找到那棵树,就很容易找到那处景点了。

第二天一早,徐施主拿着戒嗔画的地图兴冲冲地上了山,到了中午,又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他告诉戒嗔,在山上确实看到了戒嗔说的怪树,也找得很仔细,但没有看见那处景色。

戒嗔有些意外,询问了徐施主去的路程,听他的描述,仿佛没有找错地点。那几天,恰好戒嗔不忙,便决定陪徐施主再上一次山。跟在徐施主后面上了山后,徐施主顺着路走到怪树旁边,径直向前走了过去。

戒嗔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徐施主一直没有找到景点的原因,因为景点在怪树右侧,而不是前方。

徐施主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朝错误的方向去了。

想来也有点儿遗憾,徐施主小小的错误,使得他多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确实,有时候成功越是在眼前,我们反而越要小心,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反而更容易失去谨嗔的心。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做事情的人没有能力完成,而是我们在岔路上越走越远,反而错失了本可成功的机会。

第89个 张小施主

淼镇上有个姓张的小施主,平日偷鸡摸狗的事情做得挺多,名声也因此变得很坏。有次张小施主偷了镇上一位老施主家的鸡,一直被追打到山上。

淼镇里的居民中最讨厌张小施主的是童奶奶。童奶奶在镇子里开了家布店,张小施主以前经常和另外几个施主去童奶奶的店里闲逛。他们中间总有一个人负责和童奶奶搭话,而另一个人则挡着童奶奶的视线,剩下的人开始偷布。童奶奶对镇上这群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恨之入骨,不但防着他们朝自己的店铺下手,还经常关注他们的动向,时不时地提醒其他人。

那天清晨童奶奶悄悄地告诉戒嗔,提醒我们这些天小心点儿张小施主,还说张小施主最近一直在天明寺的附近转悠。

童奶奶的话让戒嗔有点儿意外也有点儿紧张,因为在不久之前,戒嗔还听淼镇里的一位施主说,张小施主最近有改邪归正的趋势,已经很久没有干坏事了。

可是据童奶奶的说法,张小施主很可能又开始重操旧业了。

戒嗔开始留意张小施主的动向,结果连续几天在天明寺的附近都看到了张小施主。戒嗔回去告诉了戒傲他们,每个人都忧心起来。天明寺里的庙产并不多,那些香炉、木鱼什么的,就是被偷去也没有用途,而且这些物件,张小施主显然是看不上的。唯一担心的就是戒言,它肥肥嫩嫩的,容易遭人惦记。

每当张小施主在寺前出现时,寺里的大小和尚如临大敌,有人看着功德箱,也有人盯着戒言,生怕被偷了去。

一日,二日,三日,危险终未来临,戒言还在寺里吃着胡萝卜,香炉和木鱼也都在原地。

戒嗔忍不住靠近张小施主看个究竟,原来张小施主出现在寺前,目的是在山里寻觅一种野菜,倒不是看上了寺里的东西。

这一下,戒嗔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本应宽容的和尚开始对人产生偏见了。是否在每个人的心里,总觉得自己有些与众不同,高雅点儿,清高点儿,但是实际上遇到事情时,处理事情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第90个 吵架的女施主

淼镇里有所小学,前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太好。镇民们都说,这里毕业的学生到外地上中学后经常拖后腿。

小学的校长因此很头痛,于是向镇里申请了支持,打算从师范学校招收一些高水平的教师,以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品质。

就这样,毕业于省里师范大学的吴施主被招进了学校。据了解吴施主的人说,吴施主当年在上学的时候便是班上的尖子生,原是不可能轻易进乡镇小学教书的,后来镇小学的校长花了挺多精力去说服她,再加上目前就业环境确实不好,所以吴施主才到了镇里教书。

事实证明校长的眼力是不错的,吴施主的口才很好,教学方法也新颖,被吴施主带过的学生对她的反映都很不错。

在学校里吴施主很受重视,大家都预言说,吴施主以后一定有很不错的发展。

吴施主除了教书好以外,人品也不错,对人很热心,如果有什么事情找她帮忙的话,她一定全力以赴。当然吴施主也有缺点,比如她的性子很直,脾气也不算好,看到别人有什么做得不对的事情,即使和她无关,她也会立即上前纠正,正因此,镇上很多人都和吴施主吵过架。

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吴施主自己心里也很郁闷,因为和吴施主吵架的不仅仅是那些做错事的人,甚至有时候曾经受过吴施主帮助的人,也不领她的情。

有天,吴施主又和镇上的人争执了一场,争辩中,对方叫吴施主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吴施主回到家里,觉得有些不对,她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整整一夜,女施主细细思索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找不到任何理亏的地方。

为此吴施主特意上山请教了智缘师父,她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一告诉了智缘师父,每说一件事,便问智缘师父,她的观点是不是正确。

智缘师父边听边点头,认同了吴施主的所有观点。

吴施主越发觉得自己无辜,智缘师父这时说:虽然每件事情你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处理事情的方法有很大的问题。不懂得顾及别人自尊心的劝告,即使做得再多,说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光有正确的见解是不够的,若我们不懂得谦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些见解将很难被人接受。

智缘师父的话让吴施主若有所思,离开寺里后,再和人交流的时候她就稍微注意了点儿说话的方式,与镇民的关系渐渐地也有所改善。

第91个 倒下的树

记得有一年,茅山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雪停了之后,戒嗔发现山里的好几棵大树都被积雪压垮了,反而那些矮小不起眼的草木,受到的影响不大,大雪融化之后,那些被冰雪覆盖的草木,很快便恢复了生机。

戒嗔曾经感慨,强壮的大树也有自身的弱点,暴雨来临的时候,强健的枝干,反而成了冰雪摧残的靶子。

当然,戒嗔也发现,真正强健的树木依然是可以屹立不倒的,比如后山那边的一棵老树。老树的枝干生得极其粗壮,即便是遭受了如此大风雪的侵袭,天刚放晴,它就恢复了本来的样子,好像全然没有经历过风雪的感觉。

前些日子,戒傲师弟有次外出,回寺里的时候,样子很狼狈,不但衣服被划破了一个大口子,左边面庞还有几道擦伤的痕迹,有一道深点儿的伤口,还有血渍。

戒傲的样子吓了戒嗔一跳,仔细打量戒傲,他身上没有尘土,不像是在山上摔了跤,反而像是和人打了架,互相撕破了衣服,抓破了脸。

当然戒嗔知道,戒傲出去打架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戒傲生性好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家人,但平日还是很守寺规的,一般来说不会出去无端生事。

所以说,如果这件事的唯一解释就是打架的话,那么更大的可能就是戒傲师弟单方面被打了。

不过后来戒傲解释说,刚才路过山下的时候,有棵树倒了,自己没闪过去,被倒下的树枝划伤了。

去房间翻出了点儿药给戒傲,戒傲边擦药边向戒嗔介绍事情的经过。

戒嗔越听越奇怪,奇怪的不是有树会倒下,而是倒下的那棵树,是后山那棵最粗大的。戒嗔不明白的是如此强健的树,连暴风雪都可以扛过,为什么忽然就倒了。

再向戒傲追问一些细节,他所能诉说出的,也只是自己用矫捷的身手躲过了重重危险,逃过了更大的危机,至于大树倒下的原因,就一无所知了。

戒嗔觉得很是好奇,于是去后山的时候便特别留意了。可能是事发突然,所以知道树倒下的人并不是很多,也没有施主上山把那棵倒下的树运走。

戒嗔看到那棵大树依然歪倒在山边,曾经茂盛的枝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得枯黄。

上前细看,大树粗壮的树干上密密麻麻都是虫蛀的印子。树干中间断裂之处,已经被虫蛀空了。

原来这棵在风雪中屹立不倒的大树,却被小小的蛀虫击倒。

其实在生活中,小事物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多一些,就像光彩四射的银饰很快便会在空气中锈蚀,湖水边曾经棱角分明的石头,也会被岸边的微波一天天打磨得圆滑。

“小”的危机有时候比“大”的来得更让人忧心。

第92个 齐施主的日记本

有一次,天明寺里来了一位香客齐施主。在来往于天明寺的香客中,这位齐施主算是个人条件相当突出的一位。他在城里的一家大企业工作,单位的待遇相当不错,比起同龄人,齐施主的收入要高上许多许多。

按理说,拥有这样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工作,齐施主的日子应该很惬意快乐才对,可是齐施主的样子很不快乐,戒嗔看到他一个人坐在佛堂的角落,心事重重的样子。

那段时间,齐施主住在淼镇里,只要有空他便会跑进寺里来坐坐。找了一个机会,齐施主对智缘师父说,期望师父可以帮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烦恼。

师父答应了齐施主的要求,于是齐施主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一本日记。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齐施主的生活,记载着他这几年在大企业的日子。齐施主一页页地把日记翻开给智缘师父看,一边诉说着他生活中的苦恼。

齐施主的烦恼让戒嗔很纠结,因为戒嗔发现,齐施主的那些烦心事并不是单一的,他涉及的内容太多,有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甚至还有一些家庭生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