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尘暴-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儿子的,那些地,你就别种了。浇不上水,种也是白种。白受那些苦做啥?吃粮不够,我给你买。他听着儿子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就点了点头,算做应承了儿子。他表面虽是应承了,可他的心里,还在拧着一股子劲,总觉得红沙窝村不会这么完的,还有救,肯定会有救的。直到村人真的要搬走时,他才真正觉得红沙窝村不行了。

蹲在沙梁梁上,向下看去,村子就像在沙窝窝的怀抱里,沙窝窝要是使劲一揽,就会把整个村子全埋了。老奎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说过,这里来过一个风水先生,说红沙窝是一块风水宝地,要出贵人的。小则是个州官,大则会是宰相。大家听了,半信半疑,谁也不去认真理会。多少年过去了,也没有出过什么达官贵人,人们也不再提及风水先生的话。直到他的儿子开顺当了官,村里的老人们才又提起来了那个风水先生的话,说那位算命先生真的神,几十年前,他就料定了红沙窝村会出贵人的,现在果真出了。他听了,就笑笑。心里自是高兴,嘴上却说,他哪里是大人物呀?他还不是风水先生说的那个大人物。那人就问他,你说开顺不是风水先生说的大人物,谁又是大人物?老奎无言地笑了笑,过了半天才说,谁知道以后还会出什么人?说过了,笑过了,那事儿却长久地在他的心里甜蜜着。现在,这块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风水宝地,眼看着就要被黄沙掩埋了,那种痛,是钻心的。

他不想看到村人离别的场面,但是,又忍不住远远地瞅了一眼。就这一眼,他看到了一缕轻扬在村子上空的浮尘,缥缥缈缈的,如烟似雾。当这缕浮尘,像云一样飘飘袅袅地进入到他的视野里时,又被不知觉地溢满在他眼窝里的泪水浸淹过,便幻化成了滚滚的红浪,向他席卷了来。仿佛地,他又看到了当年逃荒的人流,像浪一样向他卷了来。他禁不住打了个寒噤,由不得闭上了双目。他已经无法想象出,当年他是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将庞大的人群挡了回去?那时候,只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知道人进沙退,只要守住这个沙窝窝,风沙就别想吃掉他们。没想到,守了几十年,与风沙斗了几十年,人还是没有斗过风沙,人最终还是被风沙赶走了。

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了漂浮在上空的人声,有大人的叫喊声,还有小孩子的哭闹声,与那飘荡在村子上空的浮尘汇聚在一起,就有了厚重的感觉。

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出来了,手脚利索的,就帮着搬东西,装行李,老人们帮不上忙,就一个个站在村口,翘首观望着,眼里垂着浑浊的老泪,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的耀眼。不知谁的车上的音响里,有一个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吼了起来——“我爱你,我的家,我的故乡,我的天堂……”歌声仿佛穿透天宇,直逼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也有爱,也爱家,也爱故乡,但是,故乡却像一艘正在渐渐沉没的船,迫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故土,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谋生,这辈子,恐怕再也回不来了。故乡、家,将会成了一个遥远的影子,永远地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留在了他们的魂牵梦萦里。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揪住了,泪水就在眼里打起了转转。直到东西装好了,要告别的时候,才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车上的哭,车下的哭,男人哭,女人哭,有的无语凝咽,有的放声大嚎。想到了前路迢迢,想到了生别死离,就哭成了一团。县上、镇上来的干部,也忍不住背过身去,悄悄地抹起了泪水。

天旺也在这些送行的人群中,他的目光在车窗中逡巡着,逡巡着他要找的人儿。其实,那个人儿也在寻找着他,当他们的目光相撞时,那目光中,已经装满了太多太多的内容,即便是一颗泪珠,也包含了诉不尽的千言万语。她在他的眸子里,看到的是一种痛苦,一种痛惜,一种牵肠挂肚的不忍。亲爱的人儿,当年我从八个家草原迁徙到后山时,仿佛丢失了什么宝贵的物品,今天,我从红沙窝村迁徙时,我的心却丢在了这里,如果还有来世,我依然会等着你!她看到了,他的泪,终于被她的目光碰破了。“如果我是你的眼泪,我会顺着你的脸颊流到你的嘴里,因为我想吻你;如果你是我的眼泪,我将不再哭泣,因为我怕失去你。”但是,她还是没有控制住,那泪水,顺着她的鼻翼流淌了下来。既然今生已经失去了你,就没有道理不让我哭泣。泪水便一下模糊了她的双眼,也模糊了他的双眼。他从她的眸子里,看到了生活的无奈,看到了对爱的眷念和不舍,还看到了,一缕漂泊天涯的沧桑。亲爱的人儿,错过了你,是我一生的痛。我知道,今生今世已经无力挽回,我只有把这种美好,永远藏在心底,等我老了,动弹不得了,再想起,依然会滋润着我生命的根须。

车开了,车下的,牵着车上人的手,哭诉着不肯放手,车上的,摇动着手臂,撕心裂肺地嚎。车缓缓地走动了,车一走,后面就荡起了一层呛人的尘土,将送行的人和车上的人分隔开来。

她向他招了招手,他也向她招了手。泪眼朦胧中,他仿佛又看到了飘荡在雪原上的那抹红。渐渐的,这抹红便胀满了他的眼帘,目光所及处,成了一片红,一片红色的云雾,正滚动着,向遥远的地平线移动了去……

59

走的人终于走了,留下的人,还得活。生活的艰辛,慢慢地冲淡了别离后的难受,日子又像老牛破车一样缓缓地拉动了。

春种刚结束,地下水略微回升了一些,如果到了大面积灌溉的时候,必然还要降下去。水就跟人体内的血液一样,抽完了会再生,但是,要是不加遏制的一味攫取,终有一天,必然会枯竭的。石头琢磨了很久,想着如果能在红沙窝村搞一个节水灌溉工程就好了,就像城里浇草坪一样,电闸一拉,喷头在空中旋转着,水就像下雨一样哗哗地喷出去,这样既节省了水,还能保证庄稼吸收充足的水分子。这样的情景石头在电视上多少看到过,有的农村因缺水,就这么做,效果自然很好。但是,这样做,得在地上压多少管道,要花费多少钱呀。这钱又从哪里来?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去找找科委,看看他们能不能再支持一下。

科委的周主任看到石头来了,很热情地招呼了他。当石头把这个难题交给他后,周主任并没有马上表态。呻吟了半晌,他才说,这个思路倒不错,是个好思路,但是,现在资金有些困难,怕是难以列入计划。石头一听周主任肯定了这个思路,也没有完全拒绝他,就大胆地说,周主任,如果今年列不上,列到明年的计划中也行。我们今年移走了三分之一的农户,大大减轻了土地负担,但是,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红沙窝村就难保了。我们红沙窝村不像别的村,它是一个风口子,如果不堵住这个风口子,风沙就会直接威胁到番县城。我们守着这风口口也不容易呀,你能支持了,就多支持一点。你前几年支持让我们搞起了沼气灶,彻底告别了烧驴粪蛋的历史,红沙窝村的老百姓一说起来,没有一个不感谢你的。周主任说,别这么说,我花的也是政府的钱,要感谢,也只能感谢县委县政府呀。这样吧,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再找找王县长,他在你们沙镇当过书记,你应该熟悉他。他现在分管我们科委,让他出面说句话,我这里也好办了。石头听了,高兴地说,谢谢周主任的指点,我这就找他去。

石头来到县政府,王县长正好在办公室,王县长毕竟在沙镇当过书记,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见了石头,也很亲切,问这问那,石头就一一做了回答。石头在回答的过程中,就讲到了红沙窝村的现状,讲到了想搞一个节水灌溉工程,希望县长能给予支持。王县长说,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应该给予肯定。我听说你们村搞了一个工程队,搞得很不错嘛。你们自己挣的钱怎么舍不得花?光靠政府不行呀。石头就笑着说,我的王县长,工程队虽是搞起来了,头几年挣下的钱都还贷款了,这几年挣的,又更新了设备。我们实在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要有,我哪敢麻烦你县长?王县长就说,好你个石头,什么时候也学会了哭穷?我干脆把你调到县扶贫办,让你专门给我要资金去算了。石头说,不是哭穷,真的有难处呀。王县长说,不管你是真哭还是假哭,你们要是能出一半,我再同科委的周主任协商一下,看能不能从技改项目目拨一点。你要是铁公鸡的尾巴,一毛不拔,那就算了。石头听了就高兴地说,好好好,听县长的,我们出一半,县上支持一半,等到秋收后,地上干净了,人闲了,就可以动工。

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地里的庄稼一天天地长成了,金黄的麦穗摇曳在微风乍起的波浪里,红红的辣椒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田野,这个时候,田野就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幅油画。这是红沙窝村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就在这个季节里,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一步步到位了,直到秋风吹落了白杨树上的片片黄叶,掠走了残留在田野上的最后一缕瓜果的飘香味,节水灌溉工程终于在红沙窝村正式施工了。

红沙窝村又沸腾了。秋后的田野里布满了白灰溜下的管道线,整齐得就像学生娃娃们开运动会用的跑道。一切规划好后,全村的男女老少,能动弹的,统统上了地,在自家的田地里,挖着管道。老奎也在地上,一锨一锨的,不紧不慢地挖着。秋日的阳光挥洒在他的身上,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此时的老奎,也和村人一样的高兴。他知道,这个工程,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工程,建成后,必将对红沙窝村的水资源节约,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不由得从心底里敬佩起石头,觉得有这样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来当村支书,是红沙窝村的福气。现在当村领导,可不像他们那一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