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翔苍穹-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这一年让位的)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对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其实这个 

也是 因为中国古代的许多防老术效果并不好,一些〃丹药〃之类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饮茶可能是唯一能够长年不厌、裨益多多的嗜好。 

比如 在范仲淹的《斗茶歌》里面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关于茶的信息。范仲淹 是北宋 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其诗为: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苏东坡茶墨结缘传美谈苏轼,是一位品茶、烹茶、种茶样样都内行的大诗人,创作出许多千古茶诗、词。然有关他的故事也被传为美谈。有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墨人骚客斗茶取乐,苏东坡的白茶取胜,免不了乐滋滋的。当时茶汤尚白。司马光便有意难为他,笑着说: 

〃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苏东坡想了想,从容回答说: 

〃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司马光问得妙,苏东坡答得巧,众皆称善。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陆羽鉴水茶圣不仅在茶的历史、生产和鉴赏上有独特的功夫,而且,对于烹茶用水也十分讲究,对水的品鉴十分精到。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鉴水的一段故事。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到维扬(就是今天的扬州)与相逢。李季卿一向倾慕,很高兴,便说: 

〃陆君善于品茶,天下闻名,这里的扬子江南零水又特别好,二妙相遇,千载难逢〃。因而命令军士执瓶操舟,到江中去取南零水。趁军士取水的时间,把各种品茶器具一一放置停顿。不一会,水送到了。用杓在水面一扬说:〃这水倒是扬子江水,但不是南零段的,好象是临岸之水〃。军士说:〃我乘舟深入南零,有许多人看见,不敢虚报〃。陆羽一言不发,端起水瓶,倒去一半水,又用水杓一看,说:〃这才是南零水〃。军士大惊,急忙认罪说:〃我自南零取水回来,到岸边时由于船身晃荡,把水晃出了半瓶,害怕不够用,便用岸边之水加满,不想处士之鉴如此神明。〃李季卿与来宾数十人都十分惊奇鉴水之技,便向讨教各种水的优劣,并用笔一一记了下来。 

明代唐寅的诗怀画义唐伯虎 

,他是一位热衷于茶事的画家。他曾画过大型《茗事图卷》、《品茶图》。这位桃花庵主,经常在桃花庵圃舍同诗人画家品茗清谈,赋诗作画。画家在诗中,颇有风趣地写道,若是有朝一日,能买得起一座青山的话,要使山前岭后都变成茶园,每当早春,在春茶刚刚吐出鲜嫩小芽之时,即上茶山去采摘春茶;按照前代品茗大师的烹茶之法,亲自烹茗品尝,闻着嫩芽的清香,听着水沸时发出的松鸣风韵,岂不是人生聊以自娱的陶情之道吗? 

清照角茶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词清丽婉约,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他的丈夫赵明诚,是个金石学家,两人情意甚笃,相敬如宾。 

赵明诚去世后,留下了一部《金石录》著作的〃后序〃是李清照所作。在〃后序〃中对丈夫生前的事迹和两人以茶助兴共同学习的往事作了动人的回顾。其中的一件生活趣事,描写得极为传神:〃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夫妇治学严谨,博闻强记,青灯黄卷之中,孜孜以求,相互激励,一杯清茶,成了他们辛勤为学的见证,一杯清茶,为的一生平添了一段清奇的风韵。 

卢仝 是唐代诗人。他的 

一生。爱茶成癖,他的一曲《茶歌》,自唐代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不衰,至今茶家诗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及。卢仝《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的诗中,他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感受,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篇广阔的精神世界。《茶歌》的问世,对于传播饮茶的好处,使饮茶的风气普及到民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后人认为唐朝在茶业上影响最深的三件事是:陆羽《茶经》、卢仝《茶歌》和赵赞的〃茶禁〃(对茶征税)。卢仝《茶歌》自宋以来,几乎成了人们吟唱茶的典故。诗人骚客嗜茶擅烹,每每于〃卢仝〃〃玉川子〃相比。〃我尽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未相及。〃(明·胡交焕);〃一瓯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玉川子。〃(清·汪巢林)品茶赏泉兴味酣然,常常亿〃七碗〃、〃两腋清风〃代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宋·苏轼);〃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宋·杨万里)。 

古代茶学家蔡襄蔡襄,官至端明殿学士,他也精于品茗、鉴茶,也是一位嗜茶如命的茶博士。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茶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蔡襄的《茶录》以记述茶事为基础,分上下两篇。上篇茶证:〃论茶的色、香、味、藏茶、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器论:〃论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茶录》最早记述制作小龙团参入香料的情况,提出了品评茶叶色、香、味的内容,介绍了品饮茶叶的方法。是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茶书。 

而宋代大家朱熹的茶诗(朱熹1130…1200年,宋代著名理学家,)同样让人感慨; 

他也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著作,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以茶论道,他写的《咏武夷茶》、《茶坂》等诗后,使武夷茶名声大振。据说,朱熹在寓居武夷山时,亲自携篓去茶园采茶,并引之为乐事。有诗云: 

携赢北岭西,采撷供名饮。 

一啜夜心寒,羝跌谢蠹影。 

题名为《茶坂》此外朱熹的《咏武夷茶》也一直流传至今。 其诗为: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皎挥氩?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是唐代著名的诗僧。 

他善烹茶,作有茶诗多篇,并羽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他不仅是诗僧,又是个茶僧。佛教禅雄强调以坐禅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皎然推崇饮茶,把饮茶的好处说得更神,他有一首饮茶歌《饮茶歌送郑容》,诗云: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常说此茶怯我病,使人胸中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皎然在诗中提倡禁市饮茶,说茶不仅可以除病怯疾,荡涤胸中忧患,而且可以踏云而去,羽化飞升。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