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明-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明军经常派军到河南地界骚扰,左若过河时洪承畴并不在意。
  直到左若过河后的三天,又连番有三万大军过河,明军这么大的动静终于惊动了襄阳城。
  洪承畴抛去谨慎,一天派出十几波斥候出城。清兵骑兵本来就多,蒙古人的骑术又胜过汉人,明军斥候渐渐被驱离襄阳城。襄阳城内也有善泳的水鬼不惧冰冷的江水,查探明军水师动静。
  自入冬以来,明军撤围,襄阳城与大同城的多尔衮消息传播顺畅。
  清兵两大主力被牵制在大同和扬州,河南兵马守城尚可,是万万不敢与明军野战。洪承畴暂时猜不出明军目的,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有人耐不住寂寞,勒克德浑终于逮住机会,前来请命:“前来围攻襄阳的明军只有十三四万人,过冬时又退走了几万人,如今精锐都往河南去了,正是襄阳城奇袭明军的机会。”
  洪承畴本还有这个心思,听勒克德浑这么一说,反而警醒,不正面答复他,只是摇头。每个诱惑都可能是陷阱,他反复思想,觉得此事没有想象中简单。
  勒克德浑大怒,骂道:“你还要我龟缩到什么时候!他们汉人只知道缩着脖子做人!”
  洪承畴不敢与他争吵,只是不同意勒克德浑的出兵计划。他是个知兵事的总督,但他的长处在于能协调各部势力为己所用,不是卢象升那样善于奇袭的总督。
  左若率军出发后次日,翟哲离开宜城,进驻襄阳城外的山寨。荆州忠贞营部已在李过和高一功的率领下北上,他抱有万中存一的机会希望襄阳守军能够出动,甚至不惜把消息透露给吴三桂。
  相比攻取襄阳,山西那三万义军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短短数日,清廷能在河南动用的兵力除了本地驻军外,最靠近河南的只有吴三桂的关宁骑兵和襄阳城的四万人。不知道多尔衮会不会冒险。
  众军虎视眈眈向襄阳。
  左若急行军一路往北。
  张天禄、李来亨和袁宗第率军在南阳北上,掳掠百姓南下,封锁各处路口,让清虏不知他们所在,一直保持离左若军三天的路程,也在时刻准备南下。
  渑池渡口。
  义军开始渡河,起初只有几千人,往外散开查看动静。几个月来,渑池早成了高危之地,中原百姓多年来深受流贼之苦,年龄稍大者对当年渑池的祸乱记忆犹新。
  洛阳是河南府城,近一个月来,河南半数的清兵已经集中在此城。
  义军一过河,立刻有斥候回城禀告,两万清兵倾巢而出,杀向渑池。尚可喜率三千汉八旗将士督军,他在山西不止一次与义军交过手,知道那些人不堪一击。
  大军辰时出城,午时左右,南阳城的信使飞驰而来。
  南阳府内明军猖狂,三日前左若率军越过南阳北上,过了一天南阳知府才得到消息,信使纵马狂奔。四条腿果然跑的比两条腿快,终于赶在左若之前到达洛阳城下。
  吴三桂当真一点消息也没透露给尚可喜。翟哲初次与他接触,许下的诺言全是勾起人心中痒痒的东西。
  “报,报!”信使一路狂奔到尚可喜阵前,“王爷,明军北上了!”今年年初,投靠清廷的明军总兵不断反正,多尔衮为了拉拢汉人封了一批王,吴三桂和尚可喜都被封王。
  前营兵马让开道路,信使到达中军。
  尚可喜安慰喘气说不清楚的信使:“不要着急,缓缓说来!”
  信使又重复了一遍:“明军两万三日前踏雪北上,不知在路上何处。”
  尚可喜打了个激灵,命大军停下脚步。


第531章 结局或序幕?
  路上一路畅通,尚可喜一面派人过河向吴三桂求救,一面龟缩回洛阳城中。
  三天里,左若率两万买明军护送三万义军呼啸南下,赶在除夕之前渡江进入湖广。这里不像山西那么冷,更温暖的是人心。
  “这真是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翟哲听金小鼎诉说,他麾下这个其貌不扬的亲兵终于走出来了。乱世中,这样或者那样的人崛起,如同这样或者那样的人死去那般平常。
  “还有一半人在太行山!”话到嘴边,金小鼎又咽了回去。了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后,他知道那些人的首级是留给吴三桂的功劳,否则那位平西王怎会轻易罢手。翟哲只说要金小鼎,没说要郝阳友。
  这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也是不能再提的禁忌。
  “辛不辱大将军之命!”
  “走,我们出去看看吧!”金小鼎随翟哲走出宜城县衙。路边的角落里堆积了残雪。铁甲亲卫随行护送,翟哲难得穿了一回铁甲,大将军的装饰最威武。
  城外的帐篷里乱哄哄的。这里条件简陋,但与山西相比,近乎天堂。
  “大将军到!”火把通明,照亮了偌大的营地。各个角落传来掺杂哽咽的欢呼。翟哲现在对人心的把握已近乎炉火纯青,只是这么一瞥,这些人会牢记大将军的面容,否则他们只知道金小鼎。
  翟哲不说话,他无需说话,这里的人都知道他是晋人。
  巡视一圈归去,金小鼎同行。翟哲还没想好怎么去封赏他。金小鼎北方之行,可谓功劳卓越。以死间逼反姜镶,以大将军的名义统领义军,以潞州牵制吴三桂,再带三万人南下。
  山西最大的收获在吴三桂,当然这三万人同样重要。
  一直以来,翟哲对军队的构成非常留意。
  收复江南后,他再也没在浙东征兵。军中最忌讳拉帮结派,江南人在军中比例过高对北伐不是好事。他们对北方太陌生,不像这些山西人,或者是忠贞营中的陕西人,做梦都想杀回老家。
  在金小鼎归来后,襄阳城虽然还没有被攻破,战争好像变成一件很不重要的事情。
  将士都不再关心那座依然耸立在几十里外的坚城,他们谈论更多的是赏赐和家人。
  翟哲心里清楚的很,江南明军的潜力已经被用到了尽头。百尺竿头,再难进一步。而襄阳城就是那百尺竿头。
  江南的朝廷是一个怪胎,大将军府也是一个怪胎,连陈子龙的江南总督府也是不伦不类。一切都是权宜之计,他本想取下湖广后再整顿内部,但现在看来襄阳城不会再让自己如意。
  自古难有内政不明,将军在外能打胜仗的。多尔衮在清廷是皇父摄政王,说一不二。而他翟哲只是大将军,控制朝政名不正言不顺。陈子龙为江南总督后,他借机让其在江南推行新政,但不得不说,军中每个人感受到了他与宗茂的不同。
  宗茂像亲爹,陈子龙像后爹。
  这不是说陈子龙事情做得不好,而是缺少如宗茂那般对士卒的亲近。两人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两人的差异,陈子龙是十年寒窗考中进士,宗茂是随着汉部骑兵同时成长的总管。
  心中有想法的不仅仅是军中人。
  陈子龙是复社士子,所用的都是江南文士,几社的何孚远、夏允彝等人都身居高位。当年方以智和宗茂在大将军府首次招收的幕僚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包括翟哲自己。
  东林党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浙东子弟有一部分如黄宗羲同属东林党,但有另一部分则被看做浙党,当年同属阉党份子。像姚启圣这样连举人都没有考中的文人更不入那些人的法眼,这一点陈子龙也没能免俗。
  多少年来,大明官场的习俗就是重进士,不中进士永远无法进入核心圈。
  大将军府到目前为止,对武将回报甚为优厚,如逢勤、左若都已经封侯,李志安、孟康等人也已经封伯爵,但对文士幕僚的回报一直不够。如柳随风跟随翟哲十几年,还只是个无品级无官职的长史。
  为了团结更多的江南乡绅,翟哲一直很小心不打破旧有圈子的习俗。在宗茂做出极端举动,让他得到大将军之位后,他再退一步,全是为了湖广战事铺路。
  现在,这一切该结束了!
  除夕夜就在眼前,翟哲在考虑该什么时候回归南京。
  没有攻下襄阳回南京,是种遗憾,更是隐患。但他从未遇见过最完美的事情,就连在草原娶最心爱的女人还要经历一场血宴。
  “我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返回南京的契机。”
  因为朝廷决定战场。
  除夕日前十天,大将军传令,命在宁波府禁足近一年的宗茂离开家门,前来湖广,同行的还有暗营统领季弘。大将军府麾下武将好像要在湖广共聚这个春节。他们的家人都留在江南,这不得不让人嗅到一种阴谋的味道。尤其是宗茂,他虽然一直在宁波不露面,但有无数人的目光在盯着他。他的起复几乎是必然!
  与此同时,逢勤率江北兵马渡江而回,阎应元奉命守御加固的泰兴县城,在江北留下一颗钉子。
  人在湖广,翟哲先处置湖广的事情。
  为了安置从山西返回的义军,堵胤锡紧急从长沙调集来粮食和棉衣。何腾蛟被押送到南京后迟迟没有定罪,所以堵胤锡仍然只是湖广巡抚,不是湖广总督。
  依翟哲敏锐的嗅觉,这件事很不寻常。皇帝可以不配合,但内阁至少要给他一个交代。马士英有胆识,但一直唯他马首是瞻。
  除夕之前,翟哲终于下令,命金小鼎从三万义军中挑选两万人编为正军,驻守随州府,同时从亲兵卫中抽调两百人到其军中训练士卒,尽快让那些人熟悉明军的号令,熟悉长枪、鸟铳和火炮等各种战法。但他没有任命金小鼎为随州总兵。
  军士征战一年辛苦,为了过好这个除夕,翟哲和堵胤锡都动了心思。准备了大批酒肉犒赏。
  南京城内的朝廷毫无反应,皇帝和内阁从不派人来湖广,这里的战争好像与他们毫无关系。


第532章 复起
  大将军要回南京了!
  翟哲没有动,南京城内先有传闻。
  春节过去,襄阳城仍然坚如磐石。翟哲不想再等下去了,他预设的时间节点已到,江南重地不可能让陈子龙长期独掌。
  宜城府衙前,一个身材壮实,身穿长衫的年轻人快步行走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