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眼下美国人还没有开始动员,就算已经开始全国动员,转入战时轨道,但是美国人也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各方几乎同时来临的压力,使得杨震心中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现实逼人。面对着严峻的现实,他也只能。

    还有一点原因,也逼得原本打算坐镇幕后的杨震不得不亲自出面。就在此次会战结束的头一天,英国军事代表团找到李延平,同意抗联提出的抗联先不出兵东南亚。而是如果日军入侵英属东南亚殖民地,抗联则在发起攻势,牵制南下日军的建议。

    为了增加抗联的战斗力,可以更多的牵制南下的日军。英国政府同意在十一月之前,将其原来答应的将其在北非缴获的意大利坦克,全部转交给抗联。同时额外增加一百五十辆北非英军换装下来的马尔蒂达二型坦克,以及十字军型巡洋坦克。

    不过英国人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在德军的反坦克能力远高于日军的情况之下,希望抗联能够将美国人准备援助给他们的美制坦克,转交给英国人使用。英国人将使用自己的坦克,一比一的替换这些美制坦克交给抗联。

    作为补偿,英国人将转让给抗联一批飓风式战斗机。如果抗联可以接受,他们还可以将因为散热器的原因,无法投入北非作战,只能在本土使用的盟约者巡洋坦克,提供给抗联五百辆。

    考虑到抗联很难接受以性能优异的多的美制坦克,替换这些不咋地的英制坦克。而在眼下,英国人又不想过于得罪抗联。英国代表特地点出,这五百辆坦克是免费提供给抗联的。包括所有的运费在内,全部由英国人承担。

    二,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交通线的问题。英国人希望抗联能够尽快的与苏联人达成协议,开放交通线。以保证这些装备能够在日军南下之前,全部运到抗联手中。英国人已经亲自出马在莫斯科与苏联人谈判,但是希望抗联能够尽可能的退让一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成协议。

    另外英国人还建议,抗联能够选拔出一批飞行员以及地勤人员,到英国接受远程轰炸和地面导航,以及防空作战的培训。以准备为未来,对某些敌对方面实施战略轰炸。这个敌对方面是谁,大家自然是心照不宣。

    对于英国人的这个建议用意,杨震很清楚他们打的很精的如意算盘。抗联派出人员去英国培训,即便是派出老飞行员,也至少得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训练。如果派出一批新飞行员,那么时间还要延长。

    英国人现在开这个口子,无疑是别有用心的。培养一批远程轰炸机飞行员,绝对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而相对英国飞行员来说,文化和知识水平都较低抗联飞行员,所需的时间之内能更长。

    眼下虽说东南亚空气之中的战争硝烟味道,不是傻子都能闻的出来。但是毕竟屯兵于泰国边境的日军,还没有南下英属马来亚。并不想两面受敌的英国,还是尽可能的不想惹怒日军。在他们看来最起码能拖住一段时间,让他们的大英帝国喘口气是最好的。

    而相对于大量的军事援助来说,培养飞行员对英国人来说即符合自身的利益,又不会触怒日本人,使其入侵的计划提前。因为现在自身也处于战争中,还需要美国援助的英国人,拿不出太多的装备,给距离自己整整半个地球远的抗联。

    同时提供现役的装备,也容易给日本人南下进攻东南亚英属殖民地,以很好的借口。培养飞行员,就没有这个担心了。一是培养飞行员的时间不可能太短,而且在远离中国的英国本土。

    这些飞行员到英国去,直接往军事基地里面一关,可以做到严格的保密不说,还可以避免刺激日本人。也可以在自身装备不足的情况之下,堵住某些人的嘴巴,让他们找不出挑剔的理由来。大大的减轻了英国人在军备上的压力,也让美国人的脸上更好看一些。

    而一旦日本人如果真的南下入侵英属东南亚殖民地,那么英日两国也就等于公开撕破脸,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到时候这些飞行员一培训完毕,或是英国人提供一批重轰炸机,或是由美国人提供一批重轰炸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

    削弱日本人的战争潜力以及军工生产,减轻东南亚英军的压力。就算做不到这些,但是也可以将南下的日本航空兵吸引回本土,减轻英国人在东南亚的空中压力。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如果日本人没有南下,那么将抗联的飞行员往回国一送也就万事大吉。反正只要不给他们英国的飞机,这些英国人培养出来的飞行员,爱轰炸日本人就去轰炸,对英国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即便是被俘了,英国人到时候也可以来一个一推六二五死不认账。到时候日本人,也拿他们的大英帝国没有办法。

 第二十二章 战略上的短板

    甚至英国人心中未必没有与中国公开撕破脸皮,将这些人往自己损失惨重的重轰炸机部队里面一塞,部分解决自己远程轰炸机飞行员因为伤亡率过高,导致合格飞行员数量始终不足的想法。

    反正在英国人看来中国人距离英国十万八千里,满洲周边也没有英国的殖民地,他们也威胁不到英国人的任何利益。只要没有了日本人的威胁,英国人是不会在意中国人的想法的。这一切对于英国人来说,只是浪费了一些航空汽油而已,几乎是无本买卖。

    只是英国人的这个新算盘打的很精,却不知道相对于他们在装备上注定有相当一部分,只能是象征性的援助,杨震最看重的却就是英国空军现在独一份的远程轰炸能力。尤其是作为岛国,所特有的越洋轰炸能力。

    德国人轰炸英国,都是直接从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起飞,其作战半径并不算远。可以说渡过一条并不宽的英吉利海峡,就是英国本土。但是英国人要想空袭德国,就需要飞过整个北海和大半个波罗的海,或是飞跃大半个西欧。

    英国人对德轰炸整个航程,远在德国人之上。相对德国人来说,对于导航和飞行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而无论是导航技术,还是英国人现在所具备的远程轰炸能力与经验,却是抗联整个战略最急需的,也是最欠缺的。

    目前抗联进行的轰炸,基本上都是战术轰炸。即便是伊尔四这种勉强可以作为战略轰炸机使用的飞机,都是用来进行战术轰炸,几乎没有进行过战略轰炸。没有办法,眼下可进行战略轰炸的目标,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城市。想要轰炸,这真的是投鼠忌器。

    除了上半年一次对旅顺日本海军基地的一次空袭,以及上半年对朝鲜清津钢铁基地几次空袭之外,抗联的航空兵即便是有再大的雄心,也只能暂时收敛着。没有办法,要是真的采取大规模的空袭,先不说现在的资源能不能撑得住。单就是一枚炸弹下去,死的更多的都是中国人。

    日本人对中国城市可以不分青红皂白,按照他们的战略需求轰炸。死多少中国人,他们自然不在意,甚至只能是更加的高兴。但是中国人自己,却是不能对我不分,将自己的骨肉同胞也做为轰炸目标。

    因为那样一来,恐怕更高兴的是日本人。战略轰炸的主要作用,除了摧毁敌方的战争资源,以及维持战争下去的潜力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从心理上,摧毁敌国百姓的战争士气,彻底的瓦解其国民维持战争的决心。

    别看日本人占领东北已经整整十年,但是他们很清楚,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与他们并不是一条心。目前的恭顺,只是高压下的一种态势而已。中国人从来没有和他们一条心过,今天离开关东军刺刀的保护,明天这个满洲帝国政府就得倒台。

    那个在刺刀之下建立的满洲国,只是一丛漂在水上的浮萍而已,是没有根系的。一个浪头来了,就一切皆空。如果中国人的轰炸,能瓦解这种抵抗的心态,对于关东军来说自然是上上之选。

    至于在轰炸之中,死伤多少中国人,跟他们并无半点关系,更不会影响日本人打下去的决心。他们不会为了中国人的死亡数字,而有丝毫的动摇。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死的越多越好。

    抗联如果将满洲境内的城市,也作为轰炸目标,不仅不能起到瓦解地方士气的作用,反倒是寒了中国人自己的心,更容易激起中国人自己内部的纷争。相对于这一点,即便是轰炸南满工业基地,对削弱关东军作战潜力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更大的反作用,使得这个好处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上半年航空兵出动伊尔四轰炸机,对鞍山昭和钢铁厂、本溪湖钢铁厂、奉天兵工厂、抚顺石油炼化厂的几次空袭,都曾经挨过杨震的狠批。那里的炼钢和军械生产工人中的中国人,对于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无价之宝。日本人可以不心疼,但是中国人自己不能不心疼。

    你这一通炸弹下去,你就能保证炸死的都是日本人?误伤了一个技术工人,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如果不是战略上的需要,外加暂时的鞭长莫及。但凡有一点可能,杨震恨不得将这些工人都搞过来。还能批准他们去狂轰滥炸?

    这么一通狠训下来,航空兵在制定计划和执行的时候更是束手束脚。在制定轰炸目标时候,当然只要是中国的,都不敢在放到计划里面去。一号那次发的火气,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可还是让航空兵记忆犹新,

    而对朝鲜的空袭,毕竟那里有价值的战略目标数量不多。所以抗联航空兵的战略空袭能力,并没有与战术作战能力那样,在实战的锻炼下,得到飞速的提高。虽说不能算是没有,但在太多的方面也是一片空白。而远航程的导航能力,更是抗联目前最大的一个弱点。

    日本本土周年的形势与英国一样,都是四面临海的岛国,进出都需要飞越大海。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