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戚茹拉住,让她暂时别说。
也许其他贫困生会因为陈霜的帮助而欣喜,但方芽生性敏感,也许会认为这是施舍,而不是帮助。她曾拒绝过班主任妻子送来的鞋,更别说其他人了。
她们只能在学业上多指点一下,偶尔一起分食零食,别的不能多做。
考试很快开始,三人不在一个考场,各自散去。陆景行和她也不在一起。
听力,客观题,作文,戚茹一样一样细心做下来,涂完答题卡正好听见监考老师报时间。
“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分钟,没填答题卡的同学赶紧先填答题卡,做不出来的题目不要纠结了。检查名字和考号有没有写错,别把成绩算给别人了。”
戚茹停了笔,撑着脑袋看外面的风景。无数次的经验告诉她,不能检查改答案。
——改过之后的永远是错的。
和去年一样,初赛过后便是民乐考级,考级之后再是英语决赛。戚茹已经把业余十级考完,这一次去省会的只有陆景行一人。
但他一回来就带来一个消息。
“电视台举办民乐之星,要去报名吗?”


第50章 
“民乐之星?”
好直白的名字。
陆景行点头,“我去锦川大学逛了一圈,发现他们宣告栏里贴了报名海报。主办方是G省电视台,承办方是锦川大学音乐学院,海选在各个县市的文化宫。因为不是全国范围内,分的组别不多,只有少年组和青年组,有年龄限制。”
因为有心让戚茹参加,陆景行记下了很多东西,甚至特意开口找大学生问过了一些注意事项。
戚茹有些心动。她的目标是中央民族乐团,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乐,让更多人喜欢上民乐,演奏经验必不可少。
一直以来她都是在私底下练习,除了考级就是校乐队的演奏,场合小,观众少,演奏的曲目也不难,于她而言较为简单。但电视台不一样,因为是官方节目,请来的评委一定是专业级的,事后会给出专业的点评和指导,不像考级,连问话都没有直接给过。
海选时观众肯定不多,甚至有些是请来的托,但若是她有能力晋级决赛,面对的便是整个省的观众,甚至于全国的观众。她不求能像当初阿炳一样,一首曲子感动万人,只要有一半人认为她的水平还不错,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改变对二胡的刻板印象,她的目的便达到了。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去报名。”她的身份首先是学生,如果参加一项比赛需要占用她原本用来学习的大量时间,她不会去的。
“海选有三天,每周的周末在各个县市,临安的在一月。一时说不清,具体资料在网上也有,我一会搜给你看。”
戚茹见他难得说这么多话,问道:“你去吗?”要不然为什么了解的怎么仔细。
出乎意料的,陆景行摇了摇头。
“我不去。”
戚茹本想追问,但想到陆家的琴房,了然点头。
虽然竹笛和钢琴双管齐下,但明显的,陆景行的钢琴水平比起竹笛来又要好上许多。他的民乐有林启光教导,起步就比旁人高,可他从四岁开始在美国学钢琴,第一任老师是孟肯的弟子,第二任老师则是得过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一位女钢琴家。
别看他一直和戚茹切磋练习,可不在林宅的时间里,他会呆在琴房练钢琴,他第一首自编曲是用钢琴谱写的,而非传统民乐。
“行吧,我和师父商量看看。”电视台里有徐宏的朋友,他应该更清楚自己该不该去参加这场比赛。如果作秀成分大,办节目是为了捧内定的人,想必徐宏不会让自己去参加。
参加比赛的事情暂时按下不表,初赛的成绩在一个雪天公布出来了。
陆妙说的没错,初中部的试题难度加大,出题人对高中部也一视同仁,又刷下去一部分基础不牢,不懂变通的同学。
但优生班和普通班学的东西不一样,教学资料也不同,平时练习的试题各科老师精编,专为优生班学子编出的高难度试题,练的多了,各种竞赛也不在话下。
文科女生似乎天然就比理科生英语要好,程余班上五十九人,有三十九个参加了竞赛,三十人进入决赛,是年级里独一份。
所以他进教室宣布消息时,怀里抱着一个大箱子,说是给同学们的奖励。
“这次竞赛的难度很大,但同学们的成绩超乎预料,原以为要有二十多人被刷下第一关,你们给了我惊喜,也让我意识到,也许我的教学能力不太差?”
同学们都笑起来。考试失利的那几个同学也没有气馁,毕竟是实力不够,怪不得别人。
“考的不好我不罚,考的好我有奖。”程余停顿了一会,暗自观察完同学们脸上欣喜的表情之后,咳了两句,“那,一会班长把这箱试卷发下去,参加决赛的同学每人一本,好好做呦。”
原本兴冲冲打算领礼物的学生们都张大了嘴,不能接受箱子里是试卷的事实。程余对学生顶好,常送学生们一些好东西。比如秋天晒干的新疆大枣,冬天补气血的茯苓夹饼,夏天的冰棒,可从来没送过试卷。
“老师你太狠了。”
“我可以把这个奖励转送给同学吗老师?”
胆子大的女生笑道。
程余给她们一个‘你说呢你要是不想要以后什么东西都别想得到’的表情。
陈霜撇撇嘴,拉着戚茹低声道:“程老师太狠了,我还打算周末和我爸妈去一趟香港,但你听到吗,一本试卷,一本!不是一张!”
决赛在十二月的第三个周末,现在是十二月的第一周,只剩两周,时间紧张,程余再不在意竞赛成绩,也该让学生们紧张起来。
“如果想去玩的话,那就趁这几天抓紧写,临安离香港又不远,这点时间又睡不着,你还可以在飞机上看看书做做题。”陈霜出行方式很单一,她们家出行只选飞机。
一是有钱,二是安全。实际从事故发生概率来说,飞机是世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方芽正眼巴巴看着班长分发试卷,没有听见前面两人说话。
程余趁班长发试卷这段时间,又宣布了加一场月考。
“离上次月考只过了十五天,按理没有这么快进行下一次考试。但其他学校牵头说要要来一次联考,难度不大,不会有超纲题目,主要是摸底,测试大家这半年的基础如何。校长已经同意,试题明天就能印刷完,所以和你们说一声。大约就在下周一考试,周末是要复习还是要出门玩,看你们自己的。”
底下又是一片哀嚎。
陈霜彻底趴在桌上,“得了,不去了。”
她的生日就在这周日,好不容易征得家里同意,让她去香港迪士尼玩一趟,泡汤了。
戚茹不解道:“你这么想去?”
“对啊,我生日。”陈霜垂头丧气。
“……”戚茹有些无语,“你从没和我说过你生日在哪天。”
陈霜连惊讶的语气都摆不出来,“是吗?可能忘了吧。”她好像只大概说过一个月份,没有具体到日子。
方芽拿到试卷后粗略翻了一遍,在桌肚里找了个干净的角落放进去后才分出心思听两人说话。她的同桌和她一样是个安静的,成立六人学习小组后,她也和前后桌熟了起来,这会撑着脑袋看着陈霜的背影,感受到她身上传来的忧伤。
“没关系,去不成香港还有我们啊。不就是一次旅行吗,什么时候去都行,这次生日我们给你过。要不然你这周别回家,我们在宿舍替你过,再去食堂叫两个小炒,校外新开了一家蛋糕店,定做一个蛋糕方便得很。”
她提出的建议很没新意,因为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过的,学习为重,也想不出什么热闹的法子。即便想出了,热闹的地方也不是她们能去的。
戚茹倒是参加过小黄小绿的生日宴,玩乐的方式大胆新奇刺激,但他们都是大家族的子弟,生日宴是用来交好人脉的工具,你来我往的机锋让戚茹不喜,常常只是坐在角落吃着糕点,随大流祝福一波便自己离开。
她不化妆不打扮穿着寒酸,倒也没人特别注意她。小黄倒是想把她介绍给自己朋友,架不住她自己不乐意。
方芽因为进了决赛而欢喜,也积极出主意,“要不然自己直接做蛋糕啊,听说那个蛋糕店有手工体验活动。自己做多好玩。”她从没自己动手做过蛋糕,听其他同学的描述似乎很有乐趣。而且只收材料钱,比买成品要便宜一半,分摊到大家头上成本更少。
陈霜坐直身体,思考了十秒钟,点头道:“好。按你们说的来吧。这周不回家,我在宿舍也能好好复习。”
戚茹本想说点什么,看大家兴致这么高,又把话吞在肚子里。
原本打算让陈霜和方芽来自己家做蛋糕,家里有师父给她买的烤箱和模具,材料齐全。但她和其他几位同学不熟,暂时不打算邀请她们来家里玩。
她住在碧桂园这件事,在十五班除了班主任之外,只有陈霜和方芽知道。
***
加拿大,渥太华。
奥兰多走在繁华的街头,抱着胸前的相机漫无目的拍摄着。他不知道镜头里有些什么,只是无意识按着快门,等到没电关机,他才在一家咖啡店门口坐下。
口袋的加元让他止步门外,他连一根法棍都要掰算着吃,星巴克不是他能消费起的地方。也许出租屋里的开水和速溶更适合他。
他忽然想起了中国,临安街头一块钱一个的炸糕和五毛钱一个的馒头。当初请他去拍摄的那对夫妻走过许多小巷,他也跟着吃过不少临街小吃。当时并不觉得,如今想来,他却想去华人街走一趟了。
他这么想着,刚挪动一步,裤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陌生的,来自蒙特利尔的号码。
“hello?”
对面是一道苍老的女声。
“hello……so,can you tell me ”
奥兰多看着已经休眠的相机,沉思起来。


第51章 
高二十五班大部分同学是九六年生人,极个别人大一岁或者小一岁。
戚茹所在的学习小组六人都是同样年纪,不巧的是大家月份相隔较远,竟是排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陈霜这次生日办的有些轰动,惹得其他宿舍来看。
“隔壁好热闹,她们不复习在干嘛?吵吵闹闹。”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周一便是联考,大部分人都选择窝在寝室复习。会考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