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艺术家-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堆小萝卜头围在院长身边,睁大眼睛看着外头两张陌生的面孔,按照院长早先教过的话给两人问好。个头稍矮的男生忽然举起手来,问道:“你们是从神秘的东方来的客人吗?”
院长给他们讲的睡前故事里有东方的河水东方的龙,听说东方的龙和他们不一样,龙是好的妖怪。他很想见见传说中个性善良会喷火又会下雨的龙。
年长的老人慈爱地笑笑,摸摸小男孩的头道:“你也知道东方吗?”
男孩看看院长,又看看其他小伙伴,接收到他们的眼神后重重点了头,“知道。”随即又神神秘秘捂住嘴,“听说东方有很多神仙,和上帝一样的神仙,是真的吗?”他发誓,自己绝对没有贬低上帝的意思。
老人身后的年轻女孩忍不住笑了起来。
院长也笑了,让孩子们分出一条道路,邀请两人进入院内:“外头风大,我们进去说话。”
小孩喜欢听故事,有着东方面孔的年轻女孩便拿着之前捐到孤儿院的绘本讲起了山海经。院长和秦女士去了办公室商谈后续对孤儿院的援助。
秦女士捐助孤儿院也是突发奇想,但既然开了个头,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她资产颇丰,子孙后代又争气,这点钱捏在手里不如造福社会。
“您把孩子们教的很好。”
院长苦笑:“不全是我的功劳。来这做义工的年轻人很多,他们才是孩子们的老师。我老了,也许再过十年,连给他们讲故事的力气都没了。”
秦女士想到自己的年龄,也不再说话。
谈好下一批物资的捐助问题,院长松了一口气,带着秦女士在孤儿院转了转。
但秦女士经过办公室书柜时,被一张照片吸引住了目光。
“您也对这张照片感兴趣吗?是两个来自中国的善良孩子。”院长简单介绍了一遍事情经过,这才像是想起什么,一拍手突然问身边的老人,“对了,冒昧问一句,您是哪个国家的移民呢?”
院长只知道这两位是东方人,却不知她们是哪国人。
秦女士看着照片里笑起来有着单侧酒窝的女孩,伸出手去摸了摸,压抑着情绪吐出两个字:“中国。”
院长诧异,语气带着兴奋:“那可真是缘分。”她果然和中国有缘。
秦女士笑了:“是缘分。”
“对了,可以告诉我,那位奥兰多的联系方式吗?我有些事情想问他。”


第49章 
转眼又到了十一月。
戚茹穿着去年过年时买的棉袄将自己裹成团,在外头小花园里背单词。
上辈子她还在二中念高三时,班上来了个北方的转学生。原以为北方来的同学更抗冻,没想到他一个男孩子来了南方,三天两头受冻生病,还传染了周围同学。
据他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靠一身正气。若是在他老家,十一月初便能实现全市供暖,而南方人还在抖腿驱寒。
戚茹以前不以为然,越长大越觉得上辈子那位同学说得对。小孩常出去疯跑还不觉得,长大了不爱动弹,便觉得湿冷的气息一阵一阵往骨子里钻。
在临安,冬季的室温比室外更低,更多人选择出门而不是呆在家里。电暖扇越烤越冷,不如晒太阳。
老街那头的房子面积小,房间多,在卧室里不觉冷,碧桂园这边的房屋面积大,家里又没有大件家具,看起来便冷清得很。外头花园好歹有些绿意,时不时还能缓解眼部疲劳。
“cabinet,camellia……”戚茹背着背着停了下来。
茶花,戚家院子里正好有两盆。
小黄期末考进步大,来找戚茹庆祝时发现戚家院内空空,他之前带去学校那些根本养不活,索性从自家花圃里让园丁移了两株。一时得意忘形忘了告诉他爹,气的他老子给他停了一个月生活费。
一盆白宝珠一盆粉玲珑,都挂上了花苞,预计十二月底便能开花。她想起小黄小绿越来越浅的发色,忍不住笑起来。
刚开始笑,戚奶奶便和师父一块回来了。
“小七,怎么坐在外头?傻笑什么呢,冻木了?我那厨房煲了羊肉汤,暖暖胃去。”
戚茹一张小脸埋在陆妙送的围巾里越发显瘦,白倒是白,可惜没什么血色。徐宏见天给她补气血,就是不见长肉。
戚奶奶见孙女翻书的手指冻的通红,方才排练广场舞的兴奋劲也低了下来。
“你也出门活动活动。要不和奶奶一块跳舞去吧,活动中心也有小姑娘在那,多动动才壮实。”碧桂园内部的公共设施很多,比如专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健身房,住户只要缴纳很小一笔费用便能享受。
“奶奶,壮实能用来形容女孩子嘛!”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因为上辈子过于肥胖,戚茹内心一直渴望自己成为骨感美人。没有刻意控制饮食,身体却总会传达出她已经吃饱的信号。
她这么一说,戚奶奶就开始抹眼角,“你看看你,一双手没二两肉,这骨头都突出来跟鸡爪子似的。家里又不是吃不起饭,叫我下去了怎么和你爸妈交代呢?”
和老年中心那帮老头老太太们呆久了,戚奶奶也学来不少新鲜招数,总能让戚茹心软。
“行行行,我今天吃两碗米饭,师父的羊肉汤我保证一个人喝光。”她没反驳奶奶,也没告诉她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她这样的。
微博上的手控党不少,见到她骨节分明的白皙双手,常嗷嗷叫喊着要偷回家养起来。何况她除了瘦点,身体却不差。一直坚持瑜伽和跑步锻炼,每年的学校体检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
“都给你喝,师父喝酒就成。”徐宏倒是乐呵,端着砂锅来戚家做饭。
明天便是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初赛,考场就在一中,两位老人倒是不担心戚茹的成绩,主要是怕学校太冷,考一场试会冻坏学生。考试时间太长,中途又不让休息,若是题目太难,连搓手哈气跺脚都是一种奢侈。
“妙妙考试应该快结束了,我们等她一会吧。”
初中和高中的初赛时间不一样,地点却相同。陆妙参加初中部的竞赛,就近来戚茹家作客。
十一点半左右,戚家迎来了客人。
“冷死了冷死了,戴着无指手套都冻得慌。幸好鞋底垫了暖宝宝,要不我就在考场上回不来了。”
“呸呸呸,哪有咒自己的。烤烤火,奶奶给你们做饭去。”随着陆妙来戚家的次数增多,戚奶奶也把陆妙当做孙女疼,多少抛去了对大户人家的成见。
两位老人厨房做饭,陆妙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从书包里摸出一本试卷让戚茹给她批改。
“试题越来越难,今年的作文题不是写信也不是描述爬山旅游之类,我还是第一次写这种辩论类题目。善意的谎言好还是一切说真话好,我可是从没撒过谎,我怎么知道?”陆妙指着最后的作文题皱眉。
戚茹用蓝色的水笔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边,她不能保证客观题全对,只是给陆妙做个参考。
“客观题错的不多,听力我没看,是你拿手项我就不管。作文即便偏题,进决赛也不成问题。”戚茹给她分析了几个显而易见的错题之后大概估分,和陆妙预想的没有太大差别。
“小七姐,初中组的题目变难,高中组应该也是。你要多注意作文,说不定也是从来没见过的题目。”
陆妙好心提醒。
戚茹知道自己的水平,并不担心,摸了摸她冰冷的手笑了。
第二天,陈霜在一楼理科班教室门口等戚茹。
考试要求提前二十分钟进考场,时间充裕,即便忘了准考证,戚茹都能跑回家取。因为刚从家里出来,戚茹身上还带着暖呼呼的热气,嘴边还有一小圈白渍。
因为她一直长不高,戚奶奶硬要她每天早上喝牛奶,冬天必须喝热的。
陈霜忍不住往戚茹身上靠了靠,“你身上好暖和。住得近就是这点好,我的腿都冻坏了。我妈说反正不是上课,打算让我穿棉拖来着,亏她想的出来。”
和一直住校的方芽不同,陈霜周末是要回家的。大老远从北市区赶来,哪怕坐汽车也赶不走寒意。
戚茹没忍住,伸出腿给她看。
“不是吧,你真穿棉拖鞋啊!不过你这双怪好看的。”
这是陆妙给戚茹的建议,她昨天考试就穿的居家棉拖,一到教室就给自己换上了,身体重要,哪管旁人异样的眼光。戚奶奶一听,二话不说去市场买了双新棉拖,类似虎头鞋全包脚踝的那种。
方芽来的最晚,她直接从宿舍来,要不了几分钟。
“你们来的好早,考场都没开门。”方芽搓着手,把笔袋放在窗台,双手合十往手心不断哈气。
戚茹就带了一只水笔一只铅笔塞在口袋里,连橡皮都没带。她做题认真,速度分配平均,一套试题做完离交卷一般也只剩五分钟,所以一向不检查。
陈霜看她穿的少,摸了摸她露在外面的一节手腕,‘啊’一声收回了手,“天哪,太冰了。外套短了里面就穿件长的,哪能把手露在外头受冻。”
哈气搓手的动作就像慢镜头播放,越来越慢,直到停止。方芽嘴角一翘,垂下眼皮,“嗯,我知道的。早上起得太急,忘了。”
戚茹心里叹了一句。
戚茹初中没有申请贫困生补助原因有二,一是戚奶奶不允许,二是因为那点补助杯水车薪,戚家暂时没有大困难,不如留给更加需要的人。
一年八百的补助,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也许够用,不用学杂费,但是高中学费一年两千,外加食宿,连学费都不够。一中的奖学金倒是丰厚,但一般都是理科生拿,文科生只有年级前三才有,方芽不在此列。
方爷爷不如戚奶奶,卧病在床算不上劳动力,一家人过的愈发艰难。也许这身装扮,已经是方芽能穿上的最好的了。
“忘了就忘了吧,改天记得穿。要不然戴手套也行,听说现在商店里有专门卖给学生的连着手腕的长手套,还是无指的,十块钱左右就能买到。考完试你可以去逛逛,小商品市场的东西更便宜,就是有点远。”
方芽点头,垂着眼皮踢脚尖。余光瞄了瞄戚茹脚上的黑色长耳兔棉鞋,没有作声。
陈霜正想说她妈妈整理了一批旧衣服要捐去红十,她可以拿出几件给方芽。她妈妈的衣服都是好料子,款式虽老,保暖不成问题。
被戚茹拉住,让她暂时别说。
也许其他贫困生会因为陈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