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特战兵魂-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师团虽一路顺利攻下田家镇,但因损耗过大,又无后援,无法向武汉方面挺进。

改变战略,把主力投入第6师团方向,自然有利于11军争得头功,早日进入武汉。但作为一名军人,他知道这种破坏战役协同的后果。合围如果不能达成,几十万中国军主力将从掌心溜掉,即使拿下武汉,军事目的也只达成了一半。

但不改变战术,南浔方向看不出能击溃薛岳这20多个中国精锐师的迹象,战事久不能决,拖了全军的后腿,对他这个老军人来说也是耻辱。

司令部里,冈村宁次绕室彷徨,前思后想,就是拿不定主意。焦躁烦恼,使他对薛岳既痛恨又无奈,怎么偏偏碰上这么个冤家对头。

淞浦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来,尤如当头一棒,几乎把他打倒。这是他几十年指挥生涯中从未有过的惨重失败,从未遭受过的耻辱。

正在这时,身边的参谋长看出了冈村的彷徨,于是道:“要能先进入武汉,就立下头功。有了头功,眼前的一切过错也就不为过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冈村宁次立即打定了主意。加强第6师团和半壁店方面波田支队,如果11军的这两支先锋部队能先进入武汉,11军在整个会战中就是有功的。

冈村宁茨是个不错的军人,但仍未能摆脱名利世俗。南浔方面虽仍与薛岳部接触,但冈村已完全放弃了击溃薛兵团的企图。主力被大量调整至稻叶第6师团和波田支队帐下。

田家镇的稻叶师团,先后3次得到加强的兵力超过万人。补充的新锐,战斗力甚至已超过第6师团本身。

随即,第6师团牛岛旅团开始沿广济——浠水大道攻击前进。

自田家镇失守后,上至武汉的蒋委员长,下至第5战区的军、师将领,都已成惊弓之鸟,意识到武汉终难再保,各军残部都带着警觉的双眼,防止被日军包抄,陷入合围。

所以一个小小的牛岛支队,就撼动了江北第5战区的数十万守军。这也算是武汉会战后期一大奇观。

10月18日夜,一路未遇激战的牛岛支队到达界岭。一夜猛攻,即突破中国守军防御。

22日,身材粗矮强壮的牛岛满少将趾高气扬地率队继续开进。

冈村宁次的贪功让整个合围孙连仲、李品仙两大军团的计划破产,东久迩十分恼怒,带着第2军直直的朝武汉抢攻去,绝对不能叫冈村宁次先进入武汉。

冈村与东久互相争功,完全置大局于不顾。导致中国第5战区几十万大军顺利的越过平汉线。

常言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冈村既然争得头功,先进武汉,就必然有第6师团的孤军突进,最终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冈村宁茨虽然出色,但仍难免世俗名利的缠绕,并最终为此所累,失去了一呜惊人的战争良机。

至于东久迩,身为助攻军司令官,所部攻势凶狠,反客为主。但第2军身为助攻部队,没能与冈村的主攻军密切携手,仅以匹夫之勇独自猛攻,也是缺乏远见的近视战术家。

田俊六大将,虽为武汉战场最高统帅,但协调两军不力,任由第11军中路突进而未加节制,只是一味默许,导致全局失调,结果使李宗仁再次循徐州足迹,从日军铁网中安全澈出数十万大军。

国军一方,李宗仁虽未能再扭转武汉战局,但再次安然撤出被围大军,也算是再创奇迹。而这奇迹是冈村、田俊六、东久迩这些统帅目光浅近,胸无大略所带来的。

看来李宗仁是中国军虎将,却也是一员福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都能有惊无险的安全撤离。

武汉会战,尤其后期,数十个中国师都有过与上级失掉联系,与日军缠斗在一起险遭全军覆没的经历。但日军太注重功利,太看重近在咫尺的武汉空城,因而无论是冈村,还是东久迩,都一次又一次错失歼灭中国整军、整师的机会。

武汉后期是一场大乱战。无论对中国军还是对日军,乱战中奇异的场面层出不穷。

比如,日军俘虏了国军一大批俘虏,可一转眼俘虏就不见了,看守俘虏的鬼子全部都死翘翘。

比如,罗山失守,信阳弃守,宋希濂部队已经没了后路,可一夜之间,已经跳出了包围圈。就连东久迩都敢到莫名其妙。

再比如,第五战区的指挥部设在东村。李宗仁莫名其妙的感觉不安,连夜带着指挥部撤离东村。两小时不到,日军2千骑兵赶来,李宗仁逃过了一劫。

…………

武汉外围是混乱不堪,我乱,敌更乱;而武汉城还忙碌着开会紧急军事会议,准备撤离武汉的事宜。




第782章 胜利?失败?

广州的沦陷对武汉会战影响是巨大的,乃至整个全国抗日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委员长想到一片火海的广州和哭喊奔逃的军民,他那张削瘦的脸上还是流露出缕缕伤感和痛苦。

一年了,这一年丢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以致委员长最初丢土失地时的伤感、痛苦,如今已变成了麻木,似乎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可是广州的失陷,还是使委员长受到了震动。他不会忘记国民革命起于广州,他的发迹直至日后统治江山,都与这座中国最南端的大城市密不可分。

可如今,一切都从他手中一个接一个地滑落出去,落在了东瀛蕃邦的手里。这深深地刺痛了他那颗民族气度未泯、泱泱大国尤盛的心。

烦恼,痛苦,折磨着委员长辗转反侧,竟夜未眠。

上午,军委会就召集尚在汉口的军界要人,探讨武汉的命运。这问题此刻已是刻不容缓,日军震耳的战炮和咔咔作响的军靴声正一步步逼向武汉三镇。

此刻长江以北,日军第3、第10师团和日前由华北方面增援而来的一个骑兵旅团已攻占应山,正马不停蹄地扑向武汉西北面的安陆;武汉东北,第13师团已拿下宋埠,他们身后的麻城,是兵强马壮的第16师团。而蒋委员长一直密切注视着的稻叶第6加强师团已抵近黄陂,直窥武汉三镇。

江南战局也好不了多少,打不完的波田支队,依仗江中日舰,直逼武昌城,看来是非圆首进武汉城的梦想,而第9师团、第27师团,则直插占阳新、攻崇阳、抵达贺胜桥,咸宁地区,粤汉线被截断,已是早晚的事。

滇军精锐184师在排市阻击战遭到重创,孙渡的58军、张冲的新三军全部是新兵,根本不堪一击。

日军像一团越聚越浓的乌云,从东、南、北三面向武汉猛压过来。武汉近郊,随着外围天险和沿江要隘的纷纷陷落,已是到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境地。武汉已成兵家死地。

蒋介石汲取了上海、南京血的教训,早在9、10月,就已开始有步骤地分批撤离党、政和地方政府机关,疏散百万民众。10月中旬,武汉几乎已成空城。

正因为此,今天到会的高级将领很少。除军令部长徐永昌,从前线返回不久的白崇禧、陈诚外,再就是武汉警备司令郭忏等几名中将、少将。会场也像战场,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壮观。

战况到此,放弃武汉已是明摆的事。但蒋委员长对城市的眷恋,或者说对自己权威、脸面的眷恋,又往往使他很少能痛痛快快地放弃一座城市。上海如此,南京如此,徐州也是如此。但到头来,不但城池不保,还要殃及军民。血的教训已使众将领寒透了心。

坐在蒋委员长身旁的武汉卫戍司令陈诚比起别人尤其担心。如今武汉外围各部队已经失控,只要能跳出日军的合围圈就算万幸。

蒋委员似乎看出众将的心思。他口一张,说道:“诸位,武汉我准备放弃了。”

此话一语惊人,却惊得众将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从众将变得轻松的脸上,他也分明看出了一切。

“诸位,武汉会战,已近5月。寇军受到空前未有之消耗,我军战略企图已达。而且,日军偷袭广州,华南数地失守,粤汉线已被切断。因此,武汉之战略地位已失。如我军免强保持,则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留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根基。”

陈诚不失时机却是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委员长高见,武汉死地,断不能与日军死拼。”

委员长扫了陈诚一眼,继续说道:“今日武汉,厂矿、机关、团体、学校、难民诸项都已按计划撤退完毕,武汉只是一座空城。放弃武汉,及战略需要。但政治上,吾人决不能让敌寇坦然踏上我神圣故地。诸位不会忘记吧,武汉乃具革命传统之地。因此应予一部兵力作象征性抵抗。”

说罢,转向白崇禧和陈诚,问道:“健生、辞修,你们说说,留多少兵力为妥呢?”

陈诚不愿再为这种门面上的事乱分兵,当下应付道:“可留1旅兵力。”白

崇禧对这类事显然也没兴趣,当下点点头,敷衍了事。

会议结束后,陈诚当着众人面建议道:“委员长,武汉战事日紧,军委会已撤退完毕,您和夫人还是尽快离开武汉吧。”

委员长看看众人,不置可否地答道:“这个我自有安排。”

24日,武汉统帅部正式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外围部队,计划定了集结地点:长江以南各军撤至湘北及鄂西一带;长江北岸部队,第33集团军撤至荆阳门、宜城一带,第32集团军撒至襄阳、樊城、钟祥一带,第11集团军撤至隋县、唐县镇、枣阳一带布防。汤恩伯第13军进入桐柏山,刘和鼎第39军进入大洪山担任游击,第21集团军及徐源泉第10军统由廖磊指挥进入大别山担任敌后游击。第5战区长官部移往樊城。

下午,军委会召集了尚滞留在汉的中外记者数十人,举行了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

会上,发言人代表中国政府强调指出:“中国军自动放弃武汉是出于战略需要。中国政府抗日决心并无改变,而且更加坚定。只要日军在中国一天,中国抗战就将一天不止。中日战争将长期化,直至中国彻底驱逐侵略者为止。”

蒋委员长离开武汉前,没忘记了警告东京。当然,这发言也是他向全国、全世界作出的一种姿态,

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