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792章 李靖的推断

    李靖两眼微微眯起,直盯着独语,也微微摇着头说道:“大师只怕是错了。咱们不妨换做独静大师的角度,替他想想,就不难得出结论,正是这些沿海的村落才最可能是他藏匿挟持女子的所在。我料当日独静大师为官军所迫,不得已只得取海路返回天台山,以他出家人的身份,要挟持末将一名男子同行自不会引起旁人的猜疑,但要弃船登岸后再挟带两名年轻女子同行,必然引来沿海村民的猜疑,于他妥善安置了尘等两人极为不利,所以据此判断,他最有可能就近将了尘等两人秘密安置在沿海的一座村落之中,此为其一;

    其二,了尘既为晋王亲点,命末将将她带往广陵之人,一日查找不到她的生死下落,各州府衙署的官军便一日不会放松陆路各处的把守、警戒,在这种情况下,托请独静大师挟持了尘之人欲要从天台山附近将她二人转移往它处,也必然会走官军力所不及之海路,这样的话,将了尘二人就近藏匿在沿海的某处村落中,最易随时转移,省却了许多麻烦;

    其三,躲在幕后托请独静大师挟持了尘之人既已得到官军封路的消息,又知独静大师别无它处可去,必会挟持了尘取海路返回天台山暂且躲藏,多半会提前在天台山附近沿海的村落中安排下接应人手,帮助独静大师将了尘二人就近安置在村落之中,这也是独静大师在挟持末将返回天台山后,再也未曾出山前往过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明知自己的使命已尽,无须再过问以后的事了。

    据此三点,末将须提醒大师的是,了尘二人不但极有可能就被藏匿在沿海的某座村落里,而且多半是处在歹人的羁押之下,大师如派人前往沿海一带寻人的话,需指派寺中精擅武功之僧众前往,以免为歹人所伤。”

    独语起初对李靖所说的了尘被藏匿于沿海村落的判断颇不以为意,待到李靖条分缕析地向他侃侃道出做出此一判断的三点依据,硕大的脑门上不知不觉间已沁出了一层细汗,急忙抬手抹了一把汗,面有羞赧地起身说道:“多谢将军替贫僧指点迷津,贫僧这就依将军的判断派人前往沿海村落细细查找两名被挟女子的下落,就请将军耐心在此听候贫僧的佳音吧。”

    李靖随着独语站起身,低头想了想,拉着独语的手,叮嘱他道:“倘若寺内僧人此番发现了两名女子的下落,请大师务必交待彼等切莫危及两名女子的性命;倘使发现歹人已将两名女子移往它处安置,也请务必打探出两名女子的确切去处,从速告知末将。末将愿向大师再次承诺,即便日后确需向当地官府禀明一切,方能解救出两名女子,末将也定会极力为天台寺开脱,免使佛寺及寺内所有僧众受此事件牵累的。”

    果如李靖几天来反复审视舆图,经过冥思苦想推断的那样,这回独语根据李靖的判断,对查找的范围和重点及时做出调整,由首先深入大山重点在偏僻的山村找人转向重点在沿海的村落中查找了尘等人的下落,没过一两天便在一月前独静头陀取海路返回天台山登岸的一座沿海渔村找到了了尘和顾姿儿两人的下落。

    所幸的是,躲在幕后托请独静挟持了尘等二人返回天台山的那人还未下令将人质转移往它处安置,使得独语派出寻人的武僧较为顺利地打跑了看守二人的几名歹人,从村落中解救出了了尘、顾姿儿两人。

    但是,事有不巧的是,就在天台僧人护送被救出的两名女子返回天台寺来向独语报喜的同时,已有多日未到洞中探视李靖的独静头陀不顾独语的一再劝阻,摆脱了独语的纠缠,悄悄来到了羁押李靖的山洞,再次向李靖逼问其师承渊源,并拟待李靖再次拒绝改拜自己为师之后,对他施以辣手,结果了他的性命。

    独语因放心不下李靖,在独静独自一人前往后山秘洞探视李靖走后不久,也亲自尾随着独静,悄悄来到了羁押李靖的山洞洞外,竖起两只耳朵,紧张地窥听着洞内二人的交谈。

    当独语紧贴在洞外,窃听到李靖再一次断然拒绝回答独静探问自已师承渊源,并不屑改拜独静为师,独静悍然向他吼道:“小子,今天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再要不从,就休怪我手下无情了”,吓得独语急忙冲洞内高叫一声:“师兄手下留情,切不可伤了李将军。”随后,三步并做两步跑进了山洞,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李靖,向独静苦苦求情道。

    独静见独语现了身,眼珠转了两转,改冲着独语横眉怒目问道:“我道你为何突然有了恁多闲功夫,前几天整日在后山寺中陪着我谈经论佛,原来你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存心伙同这小子对我不利,是不是?”

    事到如今,独语瞒无可瞒,遂站在李靖身前,合掌向独静解释道:“师兄息怒,李将军已答应小弟,只要能找到两名被挟女子的下落,决不向官府报信,为难本寺与师兄,请师兄从本寺安危大局着想,今日便放李将军下山去吧。”

    “如今这天台寺中是智觊在做住持,又不是我,我用得着从什么狗屁大局着想吗?”独静念及这许多年来都是独语在寺中关照自己,对他尚留着几分情面,把眼一翻,手指李靖,对独语说道,“只要你能劝说这小子改拜我为师,我便不杀他,如何?”

    “我呸,这世上哪有人追在人家屁股后面要别人拜自己为师的,你偌大一把年纪,羞也不羞?”李靖冷不丁从独语身后探出头来,狠狠地啐了一口,质问独静道。

    挡在他身前的独语生怕李靖年纪小,口没遮拦地激怒了独静,慌忙转过身欲劝说李靖住口,却不防李靖早已打定了主意,要趁今日独语在场之际逃出洞去,遂于独语一回身之际,“噌”地一下从他身后跃出一丈开外,不依不饶地向独静挑衅道:“前些天小爷没使出真功夫,今日你若能胜得过小爷,我便乖乖地拜你为师,从此以后守在你身边,给你养老送终,怎么样?”


………………………………

第793章 凌波三纵

    独静鼻子都被李靖气歪了,“呵呵”冷笑着答道:“好啊,小子你可不许后悔啊。”话音方落,陡然跃向李靖,伸手便来擒他。

    “独语大师,对不住您,末将要先行一步了。”李靖前些时日虽屡屡败在独静手下,却也趁机摸透了他的招式、路数,见此情形,忙抱拳冲独语道声歉,第一次在独静面前使出第二位师父所授之“凌波三纵”的功夫,紧提一口气,闪身避过独静,飞也似地向洞口方向窜了出去。

    书中暗表,这“凌波三纵”的轻功原系李靖师从的第二位师父,也是后世并为风尘三侠中的虬髯客张仲坚的师父——一位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昆仑奴传授给他的保命功夫。数年前李靖尚未出世时,曾于长安城中得遇这位世外高人,蒙他相中,爱惜李靖是块习武的奇才,遂以乞食为借口试探李靖的人品如何,结果小李靖慷慨相助,不但热情邀这位昆仑奴到自己家中住下,还赠以若干钱货,助昆仑奴返回故国。昆仑奴在李靖家中住了三天,见李靖始终对自己礼敬有加,并不嫌弃自己只是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叫化子,甚感满意,遂在三天后临行前传授给李靖这“凌波三纵”的功夫,并特地叮嘱他,今后如遇自己无法战胜的强敌,即可使出“凌波三纵”来保全性命。不想今日李靖为求从独静手下脱身,灵机一动下想到了这路轻功,遂于独静大怒来擒拿自己之际首次使出了“凌波三纵”,居然顺利地避过了独静的招式,率先跑出了山洞。

    于独静而言,实则并无伤及李靖性命之心,他不过是因门下众弟子纷纷追随智觊,心中寂寞,一月前初遇李靖便瞧出这位英俊少年天赋异禀,是块可遇不可求的习武奇才,同多年前长安街头的昆仑奴一样,心中动了收下李靖这位徒弟的念头。后来携李靖返回天台山,有意屡屡试探他的功夫来路,惊奇地发现李靖身上的功夫多半出自少林,且年少技高,便暗自猜测李靖的授业恩师定是位少林高僧,因而联想到了曾在江陵打败自己得意徒儿萧如水的白发梁默,怀疑李靖与梁默是同门师兄弟,这才不断逼迫李靖说出其师承渊源,好替徒儿萧如水报当年江陵被擒那一口恶气。

    今日乍一见李靖一改往日的功夫路数,首次使出“凌波三纵”的轻功步法,如蜻蜓掠水般率先跑出了山洞,独静心中着实吃了一惊,来不及细想李靖小小年纪,心机竟如此之深沉,连日来在自己面前有意隐瞒了这一路高超的轻功,奋力紧随其后,也赶出了山洞。

    李靖虽顺利地逃出了山洞,毕竟对天台山的地形不甚熟悉,且昆仑奴所授“凌波三纵”的轻功更宜在平地施展,因此出了山洞没过多时,堪堪就被独静追至身后,眼瞅着难以逃脱了。

    正在这时,从沿海渔村解救了尘、顾姿儿两人返回天台山的几名武僧刚好取道山洞旁的一条小道经过。

    李靖眼尖,一眼瞅见不远处山道上迎面走来的一群光头和尚中有两名年轻女子的身影,心中一喜,陡地停下脚步,回身用自己的身躯挡住随后而至的独静的视线,大声冲他喝问道:“独静和尚,你不是一心想打探我的师门渊源吗?今日小爷不妨对你明言,我的授业恩师非止一位,个个武功都在你之上,你可识得我方才施展的是哪路功夫吗?”

    李靖的本意,是想提醒护送了尘等二人回山的天台僧人及时隐藏行踪,以免使独静发觉了尘等二人已获解救,半道出手截下她二人,却不料护送了尘等二人回山的这几名武僧事先并未经独语大师嘱托,要他们将下山寻找、解救了尘等二人的事情瞒着独静,尔今一听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人呼叫师父的法号,竟不约而同地跑了过来,纷纷来参见独静。

    这一来,独静自然发现了几名徒弟身后还站着了尘、顾姿儿两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