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静师兄一人独居的局面。”

    李靖自幼和佛家有些因缘,虽未亲临寺院修行过,却也根据独语的讲述想像得出当初天台山上二僧论法,获胜一方吸引来一应僧众拜倒门下,落败一方则面临众叛亲离窘境的场景,低头思忖了片刻,又向独语问道:“独静大师身负绝世武功,虽与智觊大师辩论佛法落败,也不至于落得目下身边没留有一两名弟子陪伴的地步吧,这其中是否还另有缘故?”

    “唉,贫僧本不愿提及此事,既然将军问及,也没什么不可说的,索情一并都对将军说了吧。”独语仰面长叹一声,答道,“独静师兄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皆拜他早年所收的两名不肖弟子所赐。这十数年来,独静师兄在门下弟子纷纷转投智觊门下的情况下,从未依仗一身世人难以匹敌的功夫对智觊师弟有过伤害,也从未阻止过一名其门下弟子转投智觊师弟门下,仅凭这一点,将军,难道还不足以令朝廷赦免他的无心之过吗?”

    李靖经独语一语点醒,加之回想起这段时间凭借自己的一身功夫,尚在独静手下过不到十几个回合的实情,不禁连连点头附和道:“果如大师所言,独静大师确不失为一正人君子,有道高僧。”

    “惜乎独静师兄在习武一道上的争胜心太过,全然没有研习佛法上的恬淡随性,以至于为门下不肖弟子所误,这些年又不肯听人劝解,几乎身陷邪道而无力自拔了。”独语慨叹至此,面现黯然之色,“贫僧自十三岁时起,就与独静师兄同门修行,对这件事的原委知之甚深,今日将其中原委尽告知将军,唯望将军能体察独静师兄的苦衷,将来在晋王面前替独静师兄多担待些。”

    李靖听得他话中有话,忍不住脱口问道:“但不知大师所指独静大师早年所收的两名不肖弟子都是何人?”

    “认真评说起来,这两人在独静师兄所收的不下百名弟子中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两名弟子,正因如此,他二人一旦误入歧路,被卷入到世事的纷争之中,也就将独静师兄拖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了。这两个人都姓萧,一人是陈朝大将萧摩诃的同胞兄弟,名叫萧无垢,据说早在八九年前就已命丧长安牢狱之中了;另一人则是后梁宗室出身,名叫萧如水,如贫僧猜料不差,此次将军所指独静师兄从东殴城劫持两名顾氏女子一事,幕后主使便是此人。”

    李靖出世时,萧无垢早就被关自在给灭了口,因此他对萧无垢这个名字并没什么反应,只是在随后听到独语说出萧如水这个名字时,不禁大吃了一惊,急忙追问道:“大师所说的这个萧如水,可是在‘雁巢’中担任大护法的萧如水,他可是朝廷目下通令缉拿的头号要犯哪!”

    独语面沉似水,缓缓点了点头,答道:“正是此人。这两人自从十几年前艺成下山后,一度多年沓无音讯,大约在两三年前,有一次独静师兄自外云游回山后,在与贫僧的闲谈中忽然提及要为死去的门下弟子萧无垢报仇,早晚有一天要手刃隋朝的大将杨素,方解心头之恨,当时贫僧惊诧之下,急忙向他详细探询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他却不肯多透露一个字了。如今想来,大约在那时他和萧如水之间又有了联系。那件事之后,贫僧将独静师兄要为徒报仇之事告知了智觊师弟,智觊师弟要贫僧留意看管好独静师兄,切莫使他卷入到两朝之间的纷争,可以独静师兄一身的功夫,贫僧又怎么拦得住他呢?去岁听说杨素率军前来江南平叛的消息后,独静师兄不辞而别下了山,智觊师弟担心他去找杨素寻仇,也带着灌顶二人追下了山,虽然没有找到独静师兄,所幸的是也没听说独静师兄前去找杨素报仇的消息,可谁知智觊师弟再次下山寻找独静师兄至今未回,而独静师兄竟公然与朝廷为敌,将将军捉来羁押在了此洞中。”


………………………………

第791章 人藏到了哪里

    李靖从独语的话中听出他既不愿与朝廷为敌,且对独静心怀同情的复杂心情,沉思移时,开口对他说道:“大师,目下最紧要之事便是尽快找到被独静大师挟持的两名顾氏女子,以使末将完成晋王殿下交与末将的差使,其它诸事尽可待此事了结后再做计较。不知大师能否助末将从速查找到这两名女子的下落?”

    “将军尽管放心,只要将军所说的两名女子确系独静师兄挟来天台山附近藏匿,贫僧就是命人掘地三尺,也要将这两名女子找到,交与将军。只是,尚请将军暂且不要将此事向官府报告才是。”独语深知师兄独静这回给天台寺招来了大祸,毫不犹豫地向李靖表明态度道。

    “在大师派人找到两名女子的下落前,末将决不会离开此洞半步,以免为独静察觉,给大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李靖微微一笑,宽慰独语道。

    “那就委屈将军了,贫僧这就去安排人手,下山查找两名女子的下落。”独语得了李靖的保证,起身就要离开,却被李靖开口拦住了。

    “大师,能否命人给末将送一幅天台山附近详细的舆图来,末将这几日在洞中闲来无事,也可熟悉一下天台山的地理形状?”李靖因考虑到即便独语出动天台寺合寺僧人,也未必能找到了尘等人的下落,遂请独语送一幅天台山的舆图来,以使自己能够根据舆图来推断出独静藏匿了尘等人的确切地点。

    独语见李靖果然没有擅自下山去向官府报信的意思,遂欣然答应了李靖的请求,于当日晚间便派人悄悄来山洞给李靖送来了天台山附近详尽的舆图,并再三叮嘱李靖将舆图妥善藏好,以免叫独静有所察觉。

    就这样一连过了三天,李靖在洞中反复参研独语命人送来的那幅舆图,已将天台山周围方圆数十里的上百座村落默记在心,了然于胸。而与此同时,独语在派出寺内得力僧众四下查找了尘等人下落的同时,亲自出面,以陪同独静参详佛法精义为由,设法将独静稳在了后山天台寺中,使他抽不出空来单独来山洞盘问李靖。

    堪堪到了第四天午后,独语才趁独静在寺中歇晌的空当,急匆匆地来到羁押李靖的那座山洞,向李靖报告了这几天查找了尘等人的结果。

    “果如将军所说,这几天贫僧旁敲侧击,从独静师兄口中业已问明了,独静师兄确受人所托,于一月前带了两名女子回山,只是无论贫僧如何劝解,他都不肯将这两名女子的藏身之处向贫僧说出。且这三天来,贫僧每日都派出不下百位寺中僧众到山上山下各处查找此两名女子的下落,然而至今一无所获。能否请将军再在洞中委屈几日,贫僧愿竭尽全力,尽快助将军找到两名女子?”独语为安抚李靖的情绪,顾不得佛门的清规戒律,亲自给李靖带来了许多酒肉吃食,请求他再宽限自己几天。

    “不是末将信不过大师您,实是由于这几天来末将在此洞中已将大师派人送来的那幅舆图反反复复查看了不下数十遍,深知天台山连绵上百里,附近可供人藏匿、安置的地方众多,单凭寺中百十位僧人,四下寻人之不易,况且末将还担心时日一长,一经被独静大师有所察觉,只恐危及了尘等二人的性命。大师,您若信得过末将,就请大师设法稳住独静,同时由末将亲自到山下各处查找了尘等人的下落,如大师担心末将会趁机去向当地官府报信,不妨派人跟随末将同去,不知大师意下如何?”李靖既要恪守向独语亲口许下的承诺,决不将天台寺僧人挟持了尘等人的消息报告给当地官府,且急于找到了尘等人的下落,遂按捺着焦急的心情,同独语商量道。

    “这,恐怕不妥吧。将军初来乍到,对天台山周围的地形不熟,即便将军亲自参与寻人,三两天之内只怕也难以得偿所愿吧。请将军放心,贫僧定会加派得力人手,尽快找到将军所要之人的。”独语显然担心李靖会因一时间查找不到了尘等人的下落,去向官府报信、求援,由此给天台寺招来大祸,于是便极力劝阻李靖道。

    “我见这几天独静大师再未来过此洞中,想必独语大师定是采用了稳军之计,将他稳在了寺中。”李靖情知如自己执意要出洞寻人,势必引起独语的猜疑,遂及时转移话题,一面笑着恭维着独语,一面手指面前展开的那幅舆图问他道,“但不知这几天里,大师派出的人手都查找了哪些村落、地方,不妨趁今日的机会告知末将,以使末将为大师参酌一二。”

    独语见李靖不再坚持亲自出洞找人,暗地里松下了口气,略一思索,遂指着舆图上标划着的数十座位置偏僻的村落对李靖说道:“将军请看,贫僧因考虑到独静师兄挟持的是两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大半不会像对待将军这样将其藏匿于荒山野洞中,而这些村落地处偏僻,每处村落中又有不下十几、数十户山民聚居,应是藏匿其挟持女子的最佳去处,故而贫僧便命人先从这些村落查找起,然也正因这些村落地处偏僻山落之中,贫僧所派之人前往查找起来,颇费时日,目前只查找了不到半数的村落,尚未发现其中有外来女子……”

    李靖不待独语把话说完,即手指舆图上沿海座落的十几座村落,打断他道:“这些沿海的村落,不知大师可曾派人前去查找过?”

    “将军的意思,是那两名被挟持的女子有可能藏在这些沿海的村子里?”独语抬眼瞅了瞅李靖,摇摇头,说道,“虽然贫僧也料定,一月前在各处陆路要冲皆被官军查禁的情况下,独静师兄多半是取道海路携将军及两名被挟女子返回天台山的,但将军有所不知,天台山附近的这些沿海村落中百姓大多是以出海捕鱼为生,平日里村落中人流不断,最是不易藏匿外人,独静师兄决不会将两名挟来的女子藏匿到这些村落里的。”


………………………………

第792章 李靖的推断

    李靖两眼微微眯起,直盯着独语,也微微摇着头说道:“大师只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