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犹不敢相信萧萧所说是真是假,颤声冲她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我听。”

    “婢女方才是禀告王爷,皇后娘娘允准了王爷和安姐姐的婚事,已敕封安姐姐做了承衣刀人!”萧萧喜极而泣,语带哽咽地重复了一遍。

    承衣刀人是王公嫔妃中品秩最低的一等,然而,令杨广喜出望外的是,安若溪虽只被母后独孤伽罗敕封做了承衣刀人,却与先前侍女的身份大不相同,俨然已位列自己的嫔妃行列了。自己犹在苦心孤诣地欲借逼诱突厥大可汗摄图亲赴长安朝见父皇一事来劝说母后允准他迎娶安若溪,哪知却突然喜从天降,这一愿望转眼间竟变做了事实!

    “先生请回,一切但依先生所言行事就是。”杨广忙不迭地打发走了长孙晟,回过头来迫不及待地问萧萧道,“快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第464章 意想不到的旅伴

    萧萧高高扬起手中拿着的一封书信,答道:“我是从送信来的小厮嘴里才听了个信儿,就慌忙来给王爷报喜了。这是王妃写给王爷的亲笔信,王爷一看便知端的了。”

    杨广迈步走到萧萧近前,伸手从她手中抢过萧厄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就立在原地,展开信来细细观瞧。

    萧厄在这封亲笔信中一共告知了杨广三个消息:其一,她们母子在长安宫中一切都好,请杨广放心。萧厄信中专门提及,父皇杨坚对新得的这位皇孙颇为喜爱,待孩子百日一过,就亲自替他取名,唤做杨昭,并下诏册封他为河南王;其二,皇帝皇后做主,为秦王杨俊择定了天下五大高姓的博陵崔氏女为妻,不日就要为杨俊在大兴宫举行成婚仪式,同时,杨广最小的妹妹杨阿五也被册封做了兰陵公主,许配给了郢国公王谊的次子;最后,萧厄才在信中简略地告诉杨广,安若溪已怀有身孕,因其腹内怀着的尚不知是男是女,故母后下旨,准杨广纳其为嫔妾,暂敕封为承衣刀人,候其生产后,再另行封赏。

    杨广将信中有关安若溪的寥寥两行字反复看了多遍,头脑中头一个闪现出的念头即是:原来是得知安若溪怀了自己的骨血,母后才开恩允准了自己纳安若溪为嫔妾!

    可他随即转念又一想,仍觉此事存有诸种不明之处:母后独孤伽罗是历史上有名的强梁皇后,父皇杨坚至今后宫凋蔽、妃位虚设,大哥、太子杨勇偏宠云昭训,冷落太子妃元氏,为此曾屡遭母后当面申斥,而安若溪因当年侍奉过前朝的千金公主,一向不受母后待见,几次三番地将她调离自己身边,依母后一惯的行事做派,怎会单凭安若溪有孕在身这一件事,就答应了自己和安若溪的婚事来了呢?

    “萧萧,你现在就去把王妃派来送信的小厮传来见我。”杨广仍旧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书信,头也不抬地吩咐萧萧道。

    过不多时,萧萧带着萧厄差来送信的小厮来到了晋阳宫正殿。

    不等那小厮跪下冲自己行礼,杨广就迫不及待地向他问道:“快把你所知道的有关娘娘恩准本王纳安若溪为妾一事的前后经过一字不落地说与本王来听。”

    那小厮哪会想到杨广传他至此,单单问到这一件事,跪倒在地,低头想了一会儿,方抬头回道:“禀王爷,小的对王爷所问之事知之甚少,只在离京前听鱼府掾提说过一句,似乎是王妃感念安姑娘在她产下皇孙,不,河南王后不久就入寺乞福百日的情分,在娘娘跟前替安姑娘说了许多好话,娘娘才开恩,允准了这门亲事。再多的,小的实在不知了。”

    萧厄曾亲手挽救过安若溪的性命,如今又竭力搓合成了自己和安若溪的这门亲事,莫非她真是仙女下凡,是老天对自己的一份莫大恩赐吗?杨广听了送信小厮的话,不由得由衷感慨道。

    “王爷,王妃还叮嘱小的传口信给您,说娘娘思念王爷,近日就要命人来召王爷返回长安了。”送信小厮临了向杨广禀报道。

    意外地得知了母后开恩,准自己正式纳安若溪为嫔妾这一天大的喜事,反倒愈加坚定了杨广尽力促成摄图亲赴长安朝见这一件大事的决心。

    他采纳长孙晟的建议,委婉谢绝了宇文般若的邀请,又送窟合真从并州南下,前往长安出使,自己则专一静候于并州城内,盼望着长孙晟能早些为他带来更大的惊喜。

    又过了一个月左右,果如萧厄所言,在皇后的一再叨念下,隋高祖杨坚派宫中宦者赶赴并州,召杨广回朝述职,杨广好言劝抚奉旨召自己回朝的宦者耐心在并州多住上些日子,向其声称不日自己就要亲带一份大礼返回长安,进献给父皇母后。

    那宦者浑然不知这位年仅十五岁的皇子、亲王肚子里打的什么盘算,勉为其难地答应杨广,至多在并州住上十天,促请杨广在十日内处置罢行台一应紧要政务,好尽快随自己返回长安向皇上交旨复命。

    堪堪到了第十天一早,那宦者在馆驿中起了床,梳洗已毕,正欲赶往晋阳宫面见杨广,催促他时日已到,须当尽快随自己动身启程,不料一出门,迎面正碰上满脸笑容的鲜于罗奉了杨广之命,前来请他到晋阳宫正殿,商议回京述职之事。那宦者正合心意,遂跟着鲜于罗来到了晋阳宫正殿。

    一脚踏进晋阳宫正殿的门槛,那宦者不禁为之一怔,只见偌大的一座宫殿中密密麻麻站立了足有数百位河北道行台的文武吏员,分列两行,肃立无语。

    “公公请到这边来稍坐上一坐,人马上就要到了。”杨广居中端坐于殿内,望见那宦者走进殿来,热情地冲他招呼道。

    那宦者瞧殿内这阵势,情知即将有大事发生,心怀忐忑地遵命走到杨广下首边,并不敢就此落座,小心翼翼地问杨广道:“王爷,这是在等谁呀?”

    杨广伸手示意宦者放心在自己下首坐下,微微一笑,答道:“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

    “请恕咱家孤陋寡闻,不知王爷率领恁多行台僚属,在此等候突厥大可汗,所为何事呀?”那宦者乍着胆子又问道。

    “公公敢情忘记了?今日便是咱们约定的动身回京的日子,恰逢突厥沙钵略可汗也要前往长安朝见父皇,不如咱们就结伴而行吧。”尽管杨广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邀摄图一同前往长安就像是邀约两三知已好友到郊外踏青一般轻松自然,但在那宦者耳中听来,却好似平地里炸响了一阵惊雷一般,惊得他呆若木鸡,坐在那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依稀听到殿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随即,只见车骑将军长孙晟全副戎装,陪着身材魁梧的突厥大可汗摄图走进殿来。


………………………………

第465章 铁勒来袭

    突厥,准确地说,这时应称其为东突厥大可汗摄图费尽心机地诈称身染重病,以推脱亲赴长安朝见大隋天子杨坚,可他万万没想到,长孙晟已先于他着手策划逼他南下了。

    两个月前,长孙晟作为颁赏副使,随杨广一同来到紫河镇面见摄图之时,当他了解到杨广欲诱逼沙钵略可汗摄图亲赴长安朝见大隋天子,长孙晟就派出多名心腹军士扮做突厥人的模样,悄悄从紫河镇继续北上,一路上放出风去,称隋朝皇帝赏赐了数以万计的粮米、钱帛给摄图部族,摄图欲凭借隋朝皇帝颁下的重赏率军北上,将铁勒诸部驱逐出漠北。

    消息传至漠北铁勒诸部,铁勒诸部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部落酋长阿拔当即决定,先发制人,不待突厥人来攻,首先率领部落数万勇士南下,向突厥人发起进攻,从突厥人手中抢掠回隋朝重赏的粮米、钱帛。

    四年前被摄图发落至漠北防范铁勒诸部的突利可汗处罗喉得知阿拔率部南侵的消息后,曾试图派人前往铁勒诸部,廓清谣传,劝说阿拔罢兵休战。无奈为时已晚,阿拔部落的数万勇士就像数万头杀红了眼的猛兽一般闯进了突厥北境领地。

    处罗喉只得一面率本部兵马奋力抵抗铁勒入侵,一面派人报信给其堂兄摄图,请求摄图速发援军北上增援。

    其时,正值南陈高僧普济大师抵达紫河镇因果寺传经布道,被可贺敦宇文般若强拖去听高僧讲经的摄图在因果寺中收到铁勒大军来犯的紧急军报,来不及召回在外率军操演的儿子雍虞闾,亲率三万突厥铁骑从紫河镇出发,北上迎敌。

    摄图大军与阿拔率领的铁勒勇士于都斤山以北的独洛河畔遭遇,展开了一场骑军对骑军的殊死较量,阿拔率领的铁勒骑军面临摄图与处罗喉兄弟所部的南北两路夹攻,丝毫不惧,以百骑为一作战单位,凭借着手中的强弓硬弩,在独洛河畔广袤的大草原上,向突厥铁骑发动了一轮接一轮的进攻,打得摄图麾下的三万铁骑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所幸有处罗喉率领本部人马紧紧尾随在后,牵制,袭扰阿拔所部,才使得摄图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守都斤山,勉强止住了颓势。

    因阿拔率军进攻至都斤山,已侵入突厥境内纵深近千里,孤军深入,粮草给养日渐匮乏,不利于与突厥人相持过久。于是,阿拔便派人前往都斤山面见摄图,向其索要隋朝皇帝颁赏给他的所有粮米,钱帛,作为从突厥境内撤军的条件。并且公开向摄图叫嚣,如果摄图不答应他们提出的撤军条件,则会在旬月间攻下他的牙帐所在地——紫河镇,将摄图部族驱赶入相邻的隋朝境内。

    摄图愤然拒绝了阿拔提出的过份要求,本欲传命雍虞闾率军增援都斤山,与阿拔所部周旋到底,却在此时又得到军报称,西突厥阿波可汗得知铁勒攻入东突厥境内的消息,已派人和阿拔取得了联络,欲联手攻灭摄图部族,统一突厥东西两部。

    倘若阿波此时率军从西面发动进攻,摄图部族就将面临两面受敌、同时展开两线作战的险境,胜算尚不足一成。为免于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