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隋行-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他们急于砸毁战车,突破阵墙,冲进阵中,全歼隋军的同时,一杆杆长枪从阵中突然刺了出来,直刺向突厥骑兵胯下的战马。由于没想到阵中的隋朝军队还留有这么一手,不少突厥人骑坐的战马纷纷中枪扑倒,眨眼间数十名突厥骑兵就被负伤的战马撂翻在地,有的直接被阵中的隋军用长枪刺穿身体,死于非命,有的则被后来冲上来的已方战马踩踏负伤,一时间惨嚎之声不绝于耳。

    带队的突厥头领在后面不远处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陡地把手中长剑一举,用突厥话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向阵中投掷火把,烧死他们。”

    这支突厥铁骑选择在夜间越过长城,抢掠灵石堡,本就忌讳点燃火把照亮,引起晋阳城中的隋军注意,此时听到头领下达了投掷火把,烧死敌军的命令,才纷纷摸出随身携带的引火之物,刹时间点燃了上百束火把,奋力向方阵之中掷去。

    方阵之中的鱼俱罗显然没料到突厥人会采用向阵中投掷火把的办法逼自己就范,眼见得被突厥骑兵投掷到阵中的火把瞬间引燃了两辆战车,且阵中的火势越来越大,麾下的将士也有身上着了火的,发出阵阵惊叫,鱼俱罗这回真红了眼,也不顾自己肩上还带有箭伤,双手把排云刀朝空中一举,大吼了一声:“阵形散开,骑兵列队,随我冲出阵去,灭了这群突厥人。”

    充做杨广近卫的这支三百人组成的骠骑营中,骑兵统共只有五十人骑,段达调头追赶杨广一行又带走了二十骑,因此现在阵中的隋军骑兵总数不过三十人骑,而阵外的突厥铁骑数量多过隋军十倍不止。

    即使是这样,听得主将下达了进攻命令,阵中的这三十名隋军骑兵没有一个有半点儿迟疑,各催战马,手举马刀,齐声呐喊着跟随鱼俱罗冲出了方阵,直扑向阵外的突厥铁骑。
………………………………

第287章 惨胜

    鱼俱罗素有万夫不挡之勇,此时又因见突厥人使出了卑鄙的手段,欲用向方阵中投掷火把的方法强逼隋军阵型大乱,不攻自破,激起了他胸中真火,竟不顾敌我双方骑兵数量极为悬殊,亲率三十人骑,冲出了方阵,直扑敌方头领。

    包围在方阵四周的突厥铁骑猛然见敌方阵中冲出一支骑兵,发疯似地径直杀向已方头领所驻马的位置,当即纷纷纵马紧追了上来,不多时已将鱼俱罗和三十名隋军骑兵团团围在了当中,槊砍刀劈,欲将鱼俱罗等人立时剁为肉泥。

    鱼俱罗舞动掌中这口排云大刀,左劈右挡,前砍后撩,虽然接连砍翻了十几名突厥骑兵,却终因寡不敌众,眼睁睁地看着随自己冲出阵来的隋军骑兵一个个死在了突厥人手中的马槊、弯刀之下,眨眼间已所剩无几,不由得心底一凉,暗自叹道:想不到我今晚会命丧此处。

    不行,就是死,老子也得拉个垫背的陪我一道去死。鱼俱罗双眼一瞪,挥刀砍翻了两名拦住他去路的突厥骑兵,纵马冲出了包围圈,挺刀扑向立马于阵外的突厥头领。

    突厥骑兵一见鱼俱罗杀红了眼,不顾一切地扑向已方头领,也都拚了命。有七八名突厥骑兵奋不顾身地从马背上跃起,拚死命抱住了鱼俱罗,合力将他拖下了战马。

    也就是鱼俱罗,要换做寻常的隋军将领,被突厥人如此玩命儿地拖下了战马,多半是九死一生,凶多吉少了。

    可是,鱼俱罗偌大的身躯虽然冷不防被几名突厥骑兵合力拖下了战马,急切间却没有自乱阵脚,借着对方数人往下一坠之力,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死死将拖自己下马的几名突厥骑兵压在了身下。

    可怜这几名突厥骑兵,为救自己的头领,被足有二百多斤重的鱼俱罗压得骨断筋折,当时就断了气。

    饶是如此,鱼俱罗一旦被拖下了马,要想再次冲破对方的包围圈,直扑对方的主将,可就比登天还难了。蜂拥而至的突厥骑兵在鱼俱罗周围组成了数道包围圈,严丝合缝地将他独自一人围在了当中。

    鱼俱罗一经落地,即十分迅捷地翻身从平地跃起,顺手抄起了自己那杆排云大刀,横抡着在自己身前身后扫了一圈儿,迫得周围的突厥骑兵纷纷后退,一时间没有人敢留然敢靠近他。

    即便如此,可鱼俱罗心里也清楚,这回再想突破重围,可就难了。

    眼瞅着自己改用火攻的办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驻马于阵外的那位突厥头领脸上不禁泛起了得意的笑容。随即,他见鱼俱罗孤注一掷,竟然率领阵中仅有的二三十名骑兵破阵而出,奔着自己所站的方向疾驰而来,并且在只剩下鱼俱罗一人的情况下仍坚持与自己手下的数百骑兵挺刀对峙,心下不免感叹:隋朝军队中竟也有如此不畏一死的将领。

    由于在镇外已与鱼俱罗统领的隋军相持多时,突厥头领唯恐晋阳城中的大批隋军随时都有可能赶来增援,因此不欲在此耽搁过多的时间,随即向层层围住鱼俱罗的手下下达了从速斩杀鱼俱罗,全军撤退的命令。

    突厥骑兵得到头领格杀勿论的军令,一拥而上,就要以众欺寡,将包围圈中的鱼俱罗乱刃分尸。

    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策马立于包围圈最外一层的数十名突厥骑兵只觉胯下的战马突然莫名其妙地变得躁动起来,旋而,一股焦糊气味窜入了这些突厥骑兵的鼻腔之中。

    他们扭回头一看,惊得嘶声吼叫起来:“马尾巴怎么着了?”

    当他们发现自已胯下骑坐的战马被人烧着了尾巴时,已经为时过晚了,一匹匹被点燃尾巴的战马像发了疯似的四下横冲直撞,霎时间就将数百名突厥骑兵组成的层层包围圈冲了个稀里哗啦,溃不成军。

    鱼俱罗本已抱着杀一个是一个的必死想法,一心准备着多拉几个突厥骑兵和自己结伴上路,此时突然见突厥阵中起了躁乱,忙趁势舞开掌中大刀,就近砍翻了一名突厥骑兵,夺下他胯下的战马,翻身上了马,挥动大刀,掉头向已方的队伍中冲杀过去。

    那位突厥头领不意陡生变故,手下自乱了阵脚,使得已成案上之肉的鱼俱罗活脱脱地突围而出,退回了隋军队伍当中,气恼之余,已知今晚势难达成目的,喝令三军制服受惊的几十匹战马,匆匆撤出了灵石堡。

    鱼俱罗死里逃生,退回到隋军队伍当中,缓过一口气来,这才发现,方才出阵那一通拚命厮杀,自己带去的三十名隋军骑兵已全部阵亡,连他自己身上也添了好几处伤口。

    “鱼将军,我这一招以毒攻毒,火烧马尾巴的计策如何?”

    鱼俱罗正在神伤之时,突听马前有人向自己问道,他低头一看,原来是鲜于罗带着二三十名手持火把的军士正笑吟吟地立于马前,望着自己。

    “方才是你,救了我?”这时,鱼俱罗才算彻底明白过来,是鲜于罗率领一干军士,趁突厥骑兵全力合围自己之际,烧着了突厥骑兵的马尾巴,才使自己逃得了一条性命。

    鲜于罗虽然对兵法一道不甚了了,可贴身护从杨广经年,脑子里的鬼点子却不少。当突厥人改用火攻,点燃了当做阵墙之时,他就躲在一旁,暗中寻思如何破解突厥骑兵强大的攻势。待到眼见鱼俱罗孤注一掷地率领阵中全体骑兵冲杀出去,反被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层层包围起来时,眼望突厥骑兵胯下那一匹匹战马,鲜于罗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于是,他便亲率二三十名步军,分散潜行,悄悄溜到了最外一层包围圈的那数十名突厥骑兵马后,点起火把,烧着了数十匹战马的马尾巴,使得突厥阵脚大乱,成功地救出了鱼俱罗。

    “侥幸,侥幸啊。”

    鱼俱罗强打起精神,集合所余人马,清点双方伤亡情况,发现突厥此次趁夜来袭,前前后后被自己率部斩杀的统共不到四十人骑,而自己这方,不但身为三队管带的裴虔通被突厥人掳走,三十名骑兵全部阵亡,即连步、车、弓其他三个军种也多有伤亡,统查下来,灵石堡外和突厥铁骑这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即便结成了方阵对敌,骠骑营伤亡的人数也几乎达到了对方的三倍之多。

    所以,当次日晌午,杨广一行抵达灵石堡时,等候在此,与他们会合的只剩下了不足一百五十人。

    与突厥仅此一战,号称精锐的晋王骠骑营就几乎折损了一半人马。
………………………………

第288章 霸城

    隋唐时期提起并州,通常有两层含义:

    其一,并州和关中地区的雍州、关东的豫州、梁州等地并列为华夏十三州,其治府在晋阳。

    其二,单指并州城,也称晋阳城。

    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乱后,西汉武帝一朝开拓下的华夏疆域大大缩水,并州逐渐成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重镇,军事、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杨广奉旨以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的身份出镇并州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并州城更是一度作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欢、高洋父子长年驻跸,遥领朝政的别都,被冠以了一个听起来霸气十足的别称:霸城。

    待至北周武帝宇文邕亲率十万大军,以弱胜强,一举攻灭了宿敌北齐,俘获并诛杀了北齐后主高纬、高恒父子不久,北周朝廷内部又爆发了内乱,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首的三总管先后起兵反对杨坚,声噪一时。当时,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的政治倾向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北朝朝局的走向。正是由于李穆坚定地站在了杨坚一边,才使得杨坚很快稳定了关东,继而任用韦孝宽、高颖等人发兵剿灭了叛乱,稳固了他的政治地位。

    因此,在杨坚代周开隋之后,不仅将李穆封为三公之首的太师,恩荫李氏满门上下一百多口,而且立即将自己的次子,晋王杨广封做并州总管,急欲牢牢地把这座北境重镇掌握在自家人手中。

    单从地理位置而言,并州城(晋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