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妃,肯定是要跟王后搞好关系的,学着中原女子的样子对孙云琦盈盈一拜,道:“臣妾知道错了,请王后责罚。”

    这话说的孙云琦和黛昱竹面面相觑,就这么两天的功夫,传说中的冷若冰山的哈密公主就被收服了?咱家王爷的魅力也太大了吧。

    朱楧见自己一后一妃的表情,知道她们的大脑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她们解释清楚,但这件事实在是说来话长,太过曲折离奇,中间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情节,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能先尴尬地干咳一声,道:“王后,爱妃,这件事本王之后再跟你们解释,我们先回宫吧。”

    随后,便带着一干人等返回了张掖,临行前问了救他们的老伯的姓名,并表示一定会有重赏。

    王爷找到了,这对于肃国的文武官员和后宫来说是莫大的喜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一行人大张旗鼓的返回了张掖城。

    迪丽娜扎还是回到了驿馆,毕竟她跟朱楧的事情还没有公开,在大庭广众之下冒然的卿卿我我不太妥当,传回哈密之后,难免授人以柄。她可不想当她提出投靠肃国时,那些主张投靠回鹘的人拿这件事情说她徇私。

    朱楧回宫后,首先安抚了自己三个惊魂未定的老婆,然后就派人将六曹判书、五将军府将军、监察院都监察御史都叫来,商议军国大事。因为他知道,哈密一旦主张投靠肃国,回鹘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肯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

    来到王宫的几位肃国大员听到朱楧宣布迪丽娜扎决定与肃国结盟后,全都一脸惊愕,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快,这才两天的功夫,这件军国大事就谈下来了?看来男人和女人谈判还是一对一比较好,有别人在场,说话不太方便。

    兵曹判书管子玉第一个站出来,作了一揖,道:“启禀殿下,哈密既然决定投靠肃国,那回鹘知道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才是啊。”

    朱楧端坐在大王座上,右手轻轻地搭在扶手上,一脸威严的说道:“这正是本王宣众卿进宫的原因,希望众卿好好商议商议,我们肃国该怎样应对回鹘的二十余万大军。”

    虽然这件事属于军事范畴,但既然朱楧叫其他人来,那就表明了他们都可以参与军国机要,这么好的机会若是浪费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吏曹判书纪君用向左跨出一步,忙向朱楧作了一揖,抢先道:“启禀殿下,臣以为我肃国此刻应扩军备战,加紧修建北边的防御工事,好在将来能集中力量对付回鹘。”

    这条战略也是管子玉想说的,没想到被纪君用抢先了,但管子玉并不打算就此和纪君用抬杠,毕竟人家是王府里的老人,自己只是个新来的,根基不稳,只能作了一揖,道:“臣以为吏曹判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号称天官的吏曹判书和号称大司马的兵曹判书都同意了这个战略,群臣也就没有别的意见了,纷纷作揖附和道:“臣等附议。”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朱楧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朱楧霍的一声站了起来,手按宝剑,王气侧漏地说道:“既然众卿都附议,那本王就下令从今日起,我肃国处于战时状态,所有人都必须为战争服务,违令者严惩不贷!”

    群臣慌忙跪倒在地,齐刷刷地叩头道:“殿下英明,臣等遵旨!”

    朱楧的虎目扫视了一遍群臣,最后落到了后将军范朝西的身上,一脸正色的说道:“后将军,我肃国目前有多少兵力?”

    后将军范朝西,忙跪直身子,作了一揖,高声唱道:“回殿下,我肃国共有十二个卫,一个镇夷千户所,加上王府的护卫和围子手所以及殿下从囚徒之中挑选的精壮,共计八万八千八百二十名军士。之前与西藩诸贼大战时受的损失已经全部弥补,各卫所都是齐装满员的状态。另外,按照殿下的法令,我们在被征服的诸贼中又选取了一万兵力,因此我肃国目前所有的兵力加起来是九万八千余人。”

    九万八,偏偏是这个数字,要对付回鹘还是恨少啊。朱楧又将目光停留在户曹判书张文远的身上,威严道:“户曹判书,我肃国现有多少户口?民户有多少?”

    身为户曹判书,肃国的人头账和钱粮账张文远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当即跪直身子,拱手道:“回殿下,我肃国共有户三十万,男女口一百零三万人。其中,民户有二十一万户,男女口八十六万人。”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肃国能有这番景象还是令朱楧很欣慰的。朱楧微微地点了点头,随即以不容置喙的口吻说道:“传令下去,民户之中,一甲之内出两名成丁从军,其所需粮草器械由该甲十户人口共同负担。所出成丁必须为该甲之内最为精壮之人,若是徇私舞弊,则必追究甲长、保长责任。另外,一甲之内还仍须出一名成丁或两名健妇修筑边墙,他们的口粮,由国家发放。”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扩军备战(三)

    一旦出现了战争,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保甲制度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朱楧掌握住全国的人口资源,随时激发国家最大的潜力来应对敌军,而不是像汉朝末年那样人口和土地都落到了地方豪强手里,打个黄巾军还得靠各州县自己募兵,最后落了个群雄割据的局面。

    按照朱楧的法令,肃国还可以再征兵四万两千人,加上之前的九万八千余人,肃国的兵力可以瞬间达到十四万余人,再加上哈密的联军,足以对抗回鹘了。

    十户出两人从军一人修墙是朱楧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对明史比较熟悉的他知道明朝末年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时,为了对付越来越壮大的民军,曾令陕西人三户出一丁从军,当时的陕西民众虽然有怨气,但没有人造反,可见这是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

    诸葛亮治理蜀国时,蜀国上下也就九十多万人,而他却能发动十几万人北伐,用的就是朱楧的这个办法。刘备死之前让他的儿子多读法家的书,说是可以增益人智,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修边墙的事,朱楧也不打算再等了,耽误农时就耽误农时吧,不就浪费点粮食吗,反正现在国家的仓库里也有不少存粮,安全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和回鹘大战期间,瓦剌突然率兵攻打肃国的侧翼,而肃国又没有任何防御措施,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此令一出,肃国顿时进入了战争模式,每个人都在为将来的战争服务,农夫努力种地纳粮,士兵努力操练本领,就连妇女也在努力为将士们生产粮秣。肃国上下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干场景。

    朱楧下令,第一批士官选拔要加快进行,时间定在了三月的下旬,好为将来的战争早日培养出骨干。

    根据朱楧的估计,肃国能符合他所设定的条件的人应该在八千到一万左右,这一万来人集中起来虽然是一把尖刀,可以在关键的时刻直插敌人的心脏,但朱楧却对他们另有用途。

    按照朱楧的计划,所培养出来的士官并不集中使用,而是下放到新招募的部队里充当战斗骨干。

    防盗模式: 阅读完整章节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扩军备战(四)

    这几天,迪丽娜扎除了待在驿馆里,还时不时地出去走动走动,朱楧并不限制她的自由,反而派了一些卫兵来保护她的安全,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朱楧对他们哈密的士兵已经不太信任了。天知道迪丽娜扎身边还有多少卧底?

    迪丽娜扎被这几日的所见所闻给彻底震惊了,肃国上天一片热火朝天,全都在搞整军备战的事情,就连女人和孩子也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军队,简直就是全民都陷入了一片战争的狂潮。

    迪丽娜扎虽然冰雪聪明,但是仍然搞不清楚朱楧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将她印象里害怕战乱的汉族人变得这么热血、这么求战心切。她开始暗暗庆祝自己的选择,因为她这一片求战的狂潮中看到了肃国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和哈密的依靠。

    这一天,是迪丽娜扎辞行的日子,哈密王纳忽里已经派人来答应了与大明肃国互市的条件,也就是说他答应了与肃国结盟。

    迪丽娜扎的使命也就此完成了,作为哈密国的公主兼使臣,迪丽娜扎必须回哈密复命,顺带请求自己的父亲将自己嫁到肃国来和亲,好使哈密和肃国永结盟好。

    朱楧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来为迪丽娜扎送行,一来是做给哈密的其他人看的,表示肃国对哈密的重视,二来是表示自己对迪丽娜扎的情分。

    迪丽娜扎对此了然于胸,但由于种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二人只能心照不宣,不能说出来。朱楧决定将迪丽娜扎送到城外三十里,二人并排走在最前面,肃国和哈密的官员则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跟在后面。

    朱楧一路上与迪丽娜扎频频互视,肚子里有千言万语但是不能说出来,三十里的路感觉一眨眼就到了。朱楧不能再向前送了,再送的话就超过礼制的要求了,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朱楧深情地看了一眼迪丽娜扎,一脸温柔地说道:“邵安公主此行又是一千余里,一路上一定要当心啊,本王等你的好消息。”

    迪丽娜扎自然知道他说的好消息其实指的是两件事,一件事结盟,另一件就是和亲,报之以甜甜一笑,道:“大王放心吧,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因为这不仅对哈密还是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

    朱楧很想上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但考虑到这么多人看着只好忍住,从袖子里掏出一件东西悄悄地塞到迪丽娜扎的手里,然后依依不舍地说道:“珍重。”

    迪丽娜扎只感觉那件东西既光滑又坚硬,但碍于这么多人在场也不好拿出来看,一样依依不舍地对朱楧说道:“告辞。”随即,带着一行使团踏上了回哈密的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