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随内心:乔布斯,从每一次失利开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成就。(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辅导员不仅十分赞赏这个想法,表示支持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如果丹尼尔愿意,可以顺道研究下戴维·鲍伊。)在同一年,史蒂夫正在自家车库里埋头装配苹果一代机。忙里偷闲时,他就在后院用吉他弹奏鲍勃·迪伦的曲子。自少年时代开始,史蒂夫就把鲍勃·迪伦奉为偶像,那时,他还用老式卡带机听鲍勃·迪伦的盗版磁带,一听就是几小时。伊丽莎白·霍尔姆斯一直认为,史蒂夫爱上琼·贝兹(JoanBaez)主要因为琼曾经是鲍勃·迪伦的爱人。
公司故意取了个含义模糊的名字NeXT。史蒂夫把无穷的精力和执著的精神都用来创立完美的公司。他有心想为学生设计电脑,不过他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就定下具体计划未免有点傻,因为苹果公司的诉讼案还未解决,他们也还没找到合适的地点,不知道用何种方式与老东家抗衡。因此,他们的产品还没有清晰的定义。
史蒂夫似乎有取之不尽的钱,也有用之不竭的时间,所以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他付了10万美元给耶鲁大学70多岁的艺术老教授和设计大师保罗·兰德(PaulLand),邀请他为NeXT公司设计商标。这笔设计费高得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NeXT公司刚刚起步,还没几个雇员,没有产品,也没有赢利。兰德给出的方案是一个黑色立方体的图像,以28度的角度斜立着,上面用鲜艳的橘色、黄色、绿色和紫色写着“NeXT”。兰德把设计交给史蒂夫看,同时还配上了小册子,解释那个显眼的小写字母“e”代表了“教育(education)、优秀(excellence)、专业(expertise)、杰出(exceptional)、激情(excitement)以及e=mc2”。小册子上说这个商标“自由不拘泥,感觉友好,同时又让人自然地联想到防痨邮票,还有橡皮图章的权威感”。史蒂夫看了这番解释后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上前拥抱这位教授。全美的媒体都对这一商标设计进行了大量报道。从中不难发现,公众仍然痴迷于乔布斯,对他的下一步动作充满好奇。迪尔克里克路上的办公室本来就造价不菲,美观大方。可史蒂夫非要把原来的装修全部换掉,爽快地把钱砸在办公室的改建上。如果一开始连理想的办公环境都弄不好,还怎么思考,怎么工作,最后怎么真正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灵感!如果想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东西,身边的东西就得是高质量的!史蒂夫在大厅建了螺旋形楼梯,给两层楼都铺了漂亮的实木地板。他买来了美国著名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的巨幅黑白照片,用来装饰墙壁。史蒂夫买的沙发和椅子都是最柔软、最上乘的黑色真皮制作的。另外,房间里还有玻璃墙,甚至连厨房台面都是用上好的花岗岩铺成的。史蒂夫创造了优雅美观的办公环境,不过,同事在屋顶上建了个晒太阳的平台,还放了一个不协调的充气儿童泳池,他们称之为“硅滩”,这多多少少破坏了史蒂夫一手营造的完美环境。商业媒体都很想知道史蒂夫下一步怎么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刚起步的科技企业能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承载那么多人的期待。
1968年英特尔公司创建时,几乎没有引起任何美国媒体的注意。即使它的共同创立人鲍勃·诺伊斯(BobNoyce)发明了硅芯片这一革命性产品。整个20世纪70年代,《华尔街日报》才不会劳心费神报道像英特尔公司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对于已经自成规模,发展良好,并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史蒂夫是第一个像摇滚明星一般的商人,媒体渴望一窥史蒂夫新公司的庐山真面目,这样的态度就好像追星的青少年,梦想能混进明星的录音棚一探究竟。上市的公司,报纸编辑才会不惜笔墨。然而,史蒂夫是第一个像摇滚明星一般的商人,媒体渴望一窥史蒂夫新公司的庐山真面目,这样的态度就好像追星的青少年,梦想能混进明星的录音棚一探究竟。1986年年初,丹尼尔·莱文致电《商业周刊》的科技记者凯蒂·哈夫纳(KatieHafner),邀请她来迪尔克里克路的NeXT公司总部见见史蒂夫。丹尼尔这步棋走得非常精明。想和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从凯蒂这样的记者着手最合适:她刚刚从前任德博拉·怀斯(DeborahWise)那里接过这份工作,入行不久,对硅谷商圈还心怀敬畏。就在不久前,德博拉为苹果公司撰写了一篇文章,尽管当时公司已经危机四伏,但她还是极尽吹捧之能事。《商业周刊》把它作为封面故事,下面配以醒目的标题—“苹果公司双剑客”。封面上的乔布斯和斯卡利站在一起,笑脸盈盈,背景是落日的余晖。德博拉想极力表现两人还是和谐的团队,但其实那时他们已经开始激烈的交锋了。这篇文章引起了极大的尴尬,特别是短短几个月后,斯卡利就把史蒂夫踢出了公司。
记者都喜欢乔布斯,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形容史蒂夫最合适的词莫过于“魅力过人”。当他想赢得一个人的心,不论是面对新入行的记者、有意拉入伙的管理人员、潜在的客户,还是前来谈生意的战略伙伴,史蒂夫都会表现得极其有魅力。那双电眼能把人瞬间迷倒,恐怕只有好莱坞明星才有这种本事。第一次见他的人会发现,史蒂夫会一直用目光交流,眼神锐利而执著,像在搜寻些什么。他会直呼你的名字而不加姓氏,说完一句话或重提一句话时,也会加上你的名字,显得亲切随意。这样万众瞩目的流行文化偶像能对你如此关注和认可,谁都会觉得受宠若惊。史蒂夫非常善于一对一的交流,硅谷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与之媲美。没有人能做到他那样,能用饶有趣味又略带刺激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高科技,他的听众可以不是工程师,不是公司经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了解科技的乐趣。重点不是史蒂夫说话的内容,而是他说话的方式。他讲话带着独特的韵律和语调,彰显了一股激情,令人难以抗拒。这种语言天赋往往只有口才极佳的政治家或传道者才具备。约翰·F·肯尼迪是这样,比利·格雷厄姆(BillyGraham)也是如此。史蒂夫说话极富感染力。你见到他,刚听上两句,就会被彻底迷住,就算是一辈子围着他转也愿意。史蒂夫这招男女通吃。毫无疑问,他身上还有一些性感的特质。“他调起情来特别大胆,但不让人讨厌。”一位著名的女记者后来这样回忆道。当时这位女记者才20多岁,又是单身,由于采访关系,经常接触史蒂夫。“他的行为举止总有一点点越界。”
《商业周刊》新任科技记者凯蒂·哈夫纳,那年也20多岁,是貌美的单身女郎。那天她应邀来到迪尔克里克路,史蒂夫表现得非常殷勤,甚至约她一起出去吃午餐。当他们穿过NeXT公司的停车场时,看见那里停着一辆保时捷,是那种最低端的型号。
“这种保时捷是给牙医开的吧。”史蒂夫非常不屑地说道。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史蒂夫的车前。他的车也是一辆保时捷。“这种保时捷牙医可开不起。”走到这里,凯蒂还击了。
他们开车前往斯坦福校园,在中心的学生餐厅享用了一顿美妙的午餐。史蒂夫表现得如此机智迷人,凯蒂心中赞叹不已。而正当他们要离开时,凯蒂提起了最近刚刚见过约翰·斯卡利,对方还向自己谈起关于苹果公司新产品的创意。
史蒂夫听完,脸上殷勤的笑意很快隐去,毫不遮掩自己的愤怒之情。“你开什么玩笑?”史蒂夫脱口而出,“就是新产品砸在了头上,他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儿。

史蒂夫30岁时有一辆黑色保时捷,当时他忍不住开出去炫耀一番,好像一个少年得到了一辆改装的跑车一般。但根据老硅谷不成文的准则,昂贵的车就象征着性格上的瑕疵。亚瑟·罗克(ArthurRock)是史蒂夫之前的良师,他就不赞成买保时捷。亚瑟是旧金山名声显赫的风险投资家,他在很早就投资了苹果公司。亚瑟就是这个领域的传奇,他是精明的金融家,早在40年前就帮助创立了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Semiconductor)。这家公司制造了第一个微芯片,把圣塔克拉拉谷变成了众所周知的硅谷。
与乔布斯一样,亚瑟·罗克也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亚瑟对要投资的企业家有自己的准则,那就是对象有成功的潜力。如果某家公司刚起步,主管就开起了昂贵的豪华车,那么对不起,交易终止。亚瑟愿意把钱放心地投给像鲍勃·诺伊斯这样的人。鲍勃早前是飞兆半导体公司的合伙创始人,后来又成为英特尔公司的合伙创始人。鲍勃的同事经常开玩笑说他开的是“世界上最老掉牙的汽车”,那是一辆20世纪40年代的福特汽车,零件都快散架了。这辆车实在太令人尴尬了,所以同事都要求鲍勃把车子藏在停车场的后面,这样就不会吓到来访的客人。这样的企业家正符合亚瑟·罗克的要求:即使很富有,也不乱花钱。
史蒂夫创立苹果公司之初,也怀有同样的节俭心态。不过,他的思维模式一直在变化。这一点从史蒂夫和另外5个创始人去奥斯汀、得克萨斯开教育通信会的经历就能看出来。这次会议是全国性的大会,主题是关于电脑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苏珊·巴恩斯坚持要节约开支,买经济舱的机票。史蒂夫同意了。但他们坐上飞机时,史蒂夫对机舱服务很不满,不断地向倒霉的乘务员抱怨,仿佛这家航空公司是这些乘务员开的。“这么恶心的食物你也好意思拿上来?”史蒂夫说道。
后来,丹尼尔·莱文穿过机舱,一位多次遭到史蒂夫抱怨的机组人员搭讪道:“我们听说史蒂夫·乔布斯在飞机上,哪一位是他?”
丹尼尔指了指那位帅气但又可憎的乘客。
那个机组人员顿时流露出失望之情,说道:“那正是我们担心的。”史蒂夫·乔布斯从节俭的商人成了随意消费的审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