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学概论(第4版)-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 《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1950年4月19日)。

  【53】 《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1950年4月19日)。

  【54】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

  【55】 载《人民日报》华东版,1998年10月12日。

  【56】 载《工人日报》1999年1月27日。

  【57】 杨涛:《从巨能钙事件看媒体的合理怀疑权》,载《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

  【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4页。

  【59】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24页。

  【61】 《列宁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62】 《列宁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63页。

  【63】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96,98页。

  【6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6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66】 《中国新闻年鉴》,1995年版。

  【67】 《中国新闻年鉴》,1995年版。

  【68】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第十五章

  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选择是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第一节 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我们在第一章讲过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就把过去发生的事实(历史)、重复出现的事实(人们所熟知的、司空见惯的)以及虚假的“事实”排除出新闻之外。这个新闻,不但包括了大众新闻传播工具所传的新闻,还包括亲身传播、群众传播所传的新闻。对大众新闻媒体来说,光有新闻定义还不能解决问题。戈公振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就指出,把新闻看作是“发生事件之报告”,这是正确的,“但于报学之处置上,有散漫而不明显之憾”【1】。所谓“散漫而不明显”,意思是说,大千世界每日每时发生的事件实在太多,把新近发生的事件都报道,报纸不胜负担,而且也做不到。因此,光有一个新闻定义还不能解决报纸所面对的难以尽数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还得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选择。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

  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如果说文学的基本任务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那么,新闻的基本任务就是从大千世界每日每时变动的无穷事实中挑选事实。新闻学关注于挑选事实。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选择事实上。

  从整个社会来看,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把关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大窗口。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关系着人们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美国作家西奥多·怀特把新闻媒介的这一效果称为“报纸……安排公众讨论的议程”【2】,日本的新闻学家把它称为“变事情为事件”【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区的一举一动都揪着亿万人的心,人们为每一名获救者激动得泪流满面,为每一名遇难者难过得茶饭不思。

  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

  新闻采访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在新闻现场亲眼目睹,一是听别人介绍。在新闻现场,记者目光所及,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东西,不可能把一切都记下来,必须有所选择。被采访对象在介绍情况时,滔滔不绝地讲述,可能向记者提供了许许多多事实,记者就得不断地进行筛选,哪些事实无关紧要,哪些事实重要;凡重要的事实,记者就得抓住不放,追问下去,直到全部弄清为止。你说我记,不加选择,笔记本上记得满满的,结果,无关紧要的事情记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事实却记得不清楚,这样的记者是不称职的。

  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为此,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作一番梳理、挑选:哪些事实应该淘汰,留下哪些事实写入新闻稿;哪些事实非常重要,在新闻稿中要突出;哪些事实只需一笔带过。“有闻必录”只能是一笔流水账,写作前不挑选事实,那就必然主次不清、轻重不分,同样不合要求。

  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一篇新闻稿能不能用,当然要考虑到写作技巧。但取舍一篇新闻稿的标准,首先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新闻稿中的事实。新闻工作有句行话,叫“稿件的分量”。“稿件的分量”指的是新闻稿中事实,“有分量”是指这篇新闻稿所提供的事实重要,可以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发表。事实有分量,写得也好,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新闻稿。有些稿子,写作技巧不怎么好,但提供的事实十分重要,编辑经过文字加工,可以公开播发;有些稿子,尽管写得很漂亮,但提供的事实并无多大价值,好比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也无法被编辑看中。

  当一名记者、编辑,仅有生花妙笔是远远不够的,首要的,是有挑选事实的过硬本领。我们经常所说的“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地判断事实的价值的本领,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选择的标准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像有许多把筛子,对事实进行一次一次筛选,最后记者才把符合要求的事实写成新闻稿。

  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

  一、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我们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为此,要淘汰下列事实:①虚假的“事实”;②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③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④空话连篇的“事实”。

  新闻选择通过“新闻定义”这一标准的筛选,去掉假的、旧的、空的事实,留下真的、新的事实。

  二、新闻价值

  为了弄清新闻价值对新闻选择的作用,我们必须先把共同兴趣的问题弄清楚。我们在前面讲过,新闻事业与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最大的区别是:新闻事业所面对的社会大众,他们分属不同的阶级、阶层,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爱好。一张报纸印出来,要大家都来买,都愿意读,那就不能仅仅满足个别人的需要,必须满足社会大众的共同兴趣。否则,报纸就没有销路,连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也不可能了。“共同”的范围越大,报纸的销路也越好。从这一点上讲,报纸是依赖共同兴趣而生存的。在一些新闻学术文章、专著中,共同兴趣有的称共同需要或共同关心、共同关注,都是一个意思。

  大众传媒既然有阶级性,那么怎么可能满足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受众的共同兴趣呢?既然肯定了共同兴趣,岂不丢掉了阶级性吗?其实,共同兴趣和阶级性并不相互排斥。所谓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而阶级性是指新闻单位对事实的选择和阐述。例如,一个重大战役在进行着,不论敌我友各方无不关心,一般老百姓和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政治集团都关心。不管属于什么阶级,对这场战争是反对还是赞成,不论站在交战双方的哪一边,都得随时了解这场战争的进程,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策。故而,持各种不同政治态度的报纸都会刊登这场战争的消息。阶级性,则是指对战争的态度(希望甲方胜利还是希望乙方胜利),表现在对这一事实的表述上:甲胜,拥护甲方的报纸欢呼“战果辉煌”,拥护乙方的报纸则千方百计掩饰败绩,“完成歼敌任务,转进新阵地”、“由于气候不佳,运输困难……”两个立场两种说法,但不能改变甲胜乙败这一事实。刘志清写于1930年6月16日的散文《一个伟大的印象》【4】有一段写当时红军武装抢报的事:

  上海的报纸是不容易输送到他们底手里的。有一次,现在的第四军,因为山上二十几天得不到报纸,心里是非常地焦急,后来探得某一城的某处,有几份报纸,于是就在当夜,开了一团兵,走了六十几里的长路,攻进城,取得了这几份报纸回来。

  1930年,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并没有机关报,即使有,也不可能发行到偏僻的县城去。可以肯定红军取来的报纸是属于资产阶级办的报纸。红军为什么对这几份报纸这么有兴趣,“开了一团兵,走了六十几里的长路”去取,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报上刊登的新闻来了解形势。这些报纸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观点评论形势,红军不感兴趣,只对新闻中所传播的事实感兴趣。可见新闻的共同兴趣是建立在读者对当前变动事实的共同关心的基础上,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提倡共同兴趣会把阶级性丢掉。

  我们可以说,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