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邓小 平时代-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版社,2000),1978 年 12 月 10 日,  页 228…230;SWCY; 3:237…239。 
'15…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4),1979 年 1 月 6 日,页 465…467;萧冬连:〈1979 年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争论〉, 
《党史博览》,2004 年第 10 期,页 4…10。 
'15…10'Denis  Fred  Simon;  〃China's  Capacity  to  Assimilate  Foreign  Technology:  An 
Assessment;〃   in   U。S。   Congress;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China   under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Selected  Papers;  2  vol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2); 1:523; Chae…Jin Lee; China and Japan: New Economic Diplomacy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4); pp。 47…49。 
'15…11'《陈云年谱(1905…1995)》,1979  年 3  月 14、21…23  日,页 240…243;SWCY; 
3:248…254。  全文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汇编》(上下册)(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2),上册,页 109…147。〔本段由作者摘编枣中文版编者注〕 
'15…12'董辅礽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下 
册,页 8;Barry Naugton;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IT 
Press; 2007)。 
'15…13'Gene  Tidrick  and  Chen  Jiyuan;  eds。;  China's  Industrial  Refo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2。 
'15…14'邓力群:《十二个春秋(1975…1987):邓力群自述》(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 
页 143。邓力群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是会议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对无锡会议的记述见 Joseph 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Debate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4); pp。 62…68。 
'15…15'邓力群:《十二个春秋》,页 144。 
'15…16'董辅礽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册,页 8…9。 
'15…17'允许各省「分灶吃饭」(父母去世后兄弟常常会分灶各自吃饭)的过程,见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162…175。 
'15…18'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pp。 92…96。 
'15…19'容生:〈邓力群谈陈云经济思想〉,《争鸣》,1981 年 5 月 1 日,第 32 期,页 43…44。 
英译文见 JPRS: China Report; Political; Sociological and Military Affairs; no。 200 (JPRS 78410); 
June 29; 1981; pp。 35…40。 
'15…20'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上册,页 776。 
'15…21'本刊特约记者:〈改革初期的工业学大庆活动:访袁宝华同志〉,《百年潮》,2002 年第 
8 期,页 9。有关康世恩的情况,见温厚文:《康世恩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 
'15…22'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pp。 100…109。 
'15…23'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办 公 厅 研 究 室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文 献 资 料 汇 编 
(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页 785。 
'15…24'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p。 100。 
'15…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页 1561、 
1600。 
 
 
'15…26'《陈云年谱(1905…1995)》,1980 年 11 月 28 日,页 262…263。邓小平在 1979 年 
10 月 4 日对经济工作的批示中同意陈云的意见,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9 年 10 月 4 
日,页  563…564;Deng  Xiaoping;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1975…1982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4; 2nd ed。; 1995); pp。 201…208。 
'15…27'《陈云年谱(1905…1995)》,1980 年 12 月 16 日,页 263…265;SWCY; 3:275…280; 
董辅礽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册,页 25。 
'15…28'SWDXP…2; pp。 335…339。  邓小平在 11 月 28 日的讲话中也强烈支持了陈云的调整政策。 
见《陈云年谱(1905…1995)》,1980 年 11 月 28 日,页 262…263;《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980 年 11 月 28 日,页 695…696。 
'15…29'Lee; China and Japan; pp。 49…50。 
'15…30'《邓小平年谱(1975 …1997)》,1980 年 9 月 4 日,页 670。 
'15…31'Lee; China and Japan; p。 62; Ryosei Kokubun; 〃The Politic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China: The Case of Plant Cancellations with Japa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05 (March 1986): 19…4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81 年 2 月 12 日,页 712。作者也 
利用了 1983 年 8 月与大来佐武郎的交谈。 
'15…32'Okada  Takahiro;  〃Interview  with  Okita  Saburo;〃  Chuo  Koron  (April  1981): 
116…121;   Saburo   Okita;   Saburo   Okita:   A   Life   in   Economic   Diplomacy   (Canberra: 
Australia…Japan Research Centr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3); pp。 118…121。 
'15…33'Lee; China and Japan; p。 64;  《人民日报》,1981 年 3 月 13、14、15 日;《邓小 
平年谱(1975…1997)》,1981 年 3 月 18 日,页 722。 
'15…3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81 年 4 月 14 日,页 732…733。 
'15…35'宝山钢铁厂的发展见 Lee; China and Japan; pp。 30…75。 
'15…36'2004 年 11 月与 Sugimoto Takashi 的交谈,他是会讲汉语的新日铁官员,因与中方谈判 
钢铁厂引进事宜在中国住了数年。 
'15…37'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orld Steel in Figures; 2009;〃 at www。worldsteel。org; 
accessed April 13; 2011。 
'15…38'Roger Garside; Coming Alive: China after Mao (New York: McGraw…Hill; 1981); 
p。 366。 
'15…39'Susan Greenhalgh; Just One Child: Science and Policy in Deng'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p。 229。 
'15…40'《邓小平年谱(1975 …1997)》,1979 年 3 月 23 日,页 497。 
'15…41'SWDXP…2; p。 172; March 30; 1979;《邓小平年谱(1975 …1997)》,1979 年 7 
月 28 日,页 539…540;Grennhalgh; Just One Child; p。 357 n6。 
'15…42'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页 72、 
78。 
'15…43'王立新:《要吃米找万里:安徽农村改革实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页 
28。 
'15…44'吴象等:〈万里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改革〉,载于光远等编:《改变中国命运的 
41 天: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亲历记》(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页 281;Dali L。 Yang;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William L。 Parish; ed。; 
Rural Development: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5)。  对农村 
政策变化的全面描述,尤其是研究部门的作用,见 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pp。 19…56。 
 
 
'15…45'万里的女儿万叔鹏曾随父亲访问过安徽最贫穷的农村地区,她多年后谈到自己当时的所见所 
闻时仍然心存不安。2003 年 10 月与作者的交谈。吴象等:〈万里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改革〉, 
页 281…289。另参见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香港:开益出版社,2001);万里:《万里文选》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口述史》(北京:中共党史 
出版社,2006)。 
'15…46'吴象等:〈万里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改革〉,页 283。 
'15…47'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80…82。 
'15…48'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83。 
'15…49'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80。 
'15…50'吴象等:〈万里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改革〉,页 284…286。 
'15…5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8 年 2 月 1 日,页 261…262。 
'15…52'杜星垣(当时是赵紫阳在四川的副手):〈民意如潮,历史巨变〉,载于光远等编:《改变 
中国命运的 41 天》,页 218…223;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83。 
'15…53'《人民日报》,1979 年 1 月 31 日,China News Analysis; no。 1149 (March 2; 1979); 
in Jürgen Domes; Socialism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Rural Societal Policies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London: C。 Hurst; 1980); p。 102。 
'15…54'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89。 
'15…55'凌志军、马立诚:《呼喊》,页 81。 
'15…56'Domes; Socialism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pp。 81…106。 
'15…57'刘长根、季飞:《万里在安徽》,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