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Borg and Heinrichs; Uncertain Years; p。76。

  12月14日,解放军包围北平,守将傅作义统辖24万沙场老将,却派人洽降,展开漫长的秘密谈判。傅要求蒋准他辞职,但蒋拒绝了,告诉傅别把胜负看得太严重。他说,输可以给我们教训、使我们更坚强,“亦不为革命历史之羞”①。傅回头继续和毛泽东秘密谈判。太原方面,老军阀阎锡山和10万部队深沟高垒,固守在36公尺厚的城墙里②。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12 and 31; box 47; folder 7。

  ② Hooten; Greatest Tumult; pp。112; 113; 120。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558748532。jpg〃/''/p'

  1948年底在北平遭解放军围城的傅作义向蒋介石辞官不成,与毛泽东展开秘密谈判

  同样是12月中旬,杜聿明所部仅剩13万人,被包围在安徽、河南交界处。杜的其他兵团还有10万之众被切割成小股兵力、遭到歼灭或投降。出乎意料的是,指挥这个战场的邓小平并没有猛攻杜聿明已被包围的部队;这些国军部队住在帐篷或露宿于零度以下的天候中,靠空投补给存活。委员长要求杜聿明别试图突围南奔长江,而是要往北进攻,进行最后决战。他说,别想避开敌人,要摧毁敌人。他又说,这个攻击将是一举扭转情势使之有利于我的关键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6; 1948; box 47; folder 7。

  蒋晓得杜聿明部队,甚至傅作义、阎锡山部队的命运已定,但是基于军人的使命,以及退往台湾需要更多准备时间,蒋需要杜“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蒋可能也不希望在历史上留下隔江分治中国的骂名。此外,他不肯全面退守长江可能也是因为不想让大军落入副总统李宗仁手中。蒋一旦下台,李必将继位,或许会期待能争取到美援。无论如何,蒋明白排除了在中国大陆某地划界固守的方案。圣诞节时杜聿明报告说,他的部属“吃树皮、草根,为了取暖只好烧房子、衣服和家具”。可是,这13万忠贞部队,只有1万人降敌①。

  ① Hooten; Greatest Tumult; p。148;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26; 1948; box 47; folder 7。

  白崇喜从武汉行辕致电委员长,指出长江以北军事作战已经全面溃散;他又派出密使,要求蒋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也提出同样的计划,公开谈论委员长的辞职。自从抗日以来,蒋、白即发展出亲密关系;因此由白提出此议,肯定令蒋愕然。12月31日他在日记写下:“桂白逆谋之毕露,内外几乎皆受其买空卖空虚伪煽惑之影响。”①但是就在同一天晚上,即新年除夕,他发表声明宣称:“对当前国是,能共商合理合法之解决,则中正决无他求,即个人之进退出处,均惟全国人民与全体袍泽之公意是从”②。同时,蒋夫人努力奔走、试图争取美援,却一事无成。蒋承认大陆局势已“成不可收拾之势”,但仍“泰然处之”。在他儒家克己复礼的思绪下,他甚至认为在这场大灾祸能不忧惧,“不可谓修养之无进步也。”也就是说,他变成更好的人了③。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31; 1948; box 47; folder 7。

  ②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 1949。

  ③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31; 1948; box 47; folder 7。

  至于美国方面的解决方案,司徒雷登现在主张以中共为主成立国共联合政府,他认为中共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改革元素”。此时驻华使馆外交官的观点和他们过去同事的看法截然不同,司徒报告说,他们“真心”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任何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基本上并无不同;中国若出现共产党为主的政府,将会与美国的利益作对①。但是不论是哪个建议,华府都相信美国的干预即便规模再大,终究还是会失败。

  ①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294。

  蒋在年终检讨写下:“各地败战消息如雪片飞来,华北和关内岌岌可危。”得知开封、郑州之间铁路已断,蒋下结论说:“国家已亡。”可是,他仍说自己“须臾不敢放松”。自励即使时局动荡,仍能重建浙江到江西的铁路,以及若干座水坝。他说:“我们必须完成一些东西,不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不觉有过,我已尽了全力。”①虽然他考虑退守台湾的想法已逾2年多,这一年来也认为退守台湾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自从兵败东北,其实退守台湾早已成定局。

  ① Chiang Diaries; January 1; 8; and 11; 1949; box 47; folder 7。

  即使如此,蒋在新年元旦日记中正式检视他留任的理由,以及他应该下野的理由。留,只有模糊、不确定之得;走,则是因为——“甲,痛恶现在党政军积重难近,非退无法改造,不得整顿;乙,打破半死不活之环境;丙,另起炉灶,重定革命基础。”他告诉白崇喜,任何和平方案一定要中共保障是江以南仍能继续维持中华民国的法理架构和生活方式。他说,为达成此一目的,任何牺牲——包括把你、我当“战犯待戮”,都不碍事。当然,他晓得这情况发生的机率等于零。1月中旬,他已把海、空军总部移到台湾;到了6月,国民政府空军在1月仍剩下的千架左右飞机,已有5/6进驻台湾①。上海及江南若干工厂和兵器厂,也已开始把最好的设备拆卸、运往台湾②。

  ① “战犯待戮”,见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七,1949年1月11日,p。3581;海、空军总部迁移,见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Probable Developments in China; ORE45…49; June 16; 1949;〃 in Tracking the Dragon: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Mao; 1948…1976 (Pittsburgh: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4); p。15;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七,1949年1月4日,p。3571。

  ②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p。297…298。

  这些动作根本无从隐瞒,但遵循《孙子兵法》的蒋兵不厌诈,仍需部署欺敌之计。目标是混淆视听,让毛认为固然台湾是蒋最后的避难所,但是他还有其他选择,包括在华南或西南若干地方坚守待变。毛的确担心,一旦蒋下台、李宗仁继位,美国会以大量援助支持新政府,甚至出动战机和部队试图在长江以南维持一个非共的中国。毛焦虑地传话给斯大林,据情报,美国有意动用原子弹和日本部队对付解放军①。斯大林可不担心。透过他的英国间谍菲比(Kim Philby)和其他管道,他颇能掌握英、美对华政策的可能范围——华府方面根本没人提到这样的军事干预,即使最支持委员长的“中国游说团”也没出现这种声音。

  ① Michael M。Sheng(盛慕真),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Mao; Stal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64。

  从上海往南的大陆各港口已经兵荒马乱。政府官员、商人及其眷属挤上货轮、渡轮、拖船等各式船只,跨越台湾海峡。大批部队带着武器装备也挤在码头候船。台湾的基隆、高雄港塞爆了。委员长下令少帅张学良和爱妾赵一荻也收拾行囊迁到台湾①。许多有钱人则觉得台湾前途未卜,没逃去台湾,而是逃到香港或其他地方(主要是美国)。蒋经国一度考量把太太、小孩送到香港或英国,但是他没有钱,而且不肯接受宋家的援助②。

  ① 一位和张学良亲近的华裔美籍友人告诉我这件事。

  ② 1996年5月22日,夏功权(蒋介石的飞机驾驶和侍从武官)在台北受访;1996年5月22日,蒋经国的媳妇蒋徐乃锦在台北受访。

  蒋经国的青年军干部,现在已以政工人员之姿回到军中复设的政治部工作。他们负责査察、过滤数十万前往台湾的老百姓。蒋经国还有其他特殊任务。1月中旬某天夜里,他持父亲手谕,率领一群武装政工人员带着卡车队来到上海中央银行。蒋经国先去载了央行总裁俞鸿钧,俞恭敬地打开金库,看着士兵把金块、银币、外国钞券一箱箱搬上卡车。不久,海军一艘舰艇载着大笔财物沿黄浦江而下,驶往厦门——不是台湾。这是中国财物运往台湾两船次的第一批。经过厦门再转台湾,是委员长要让毛泽东搞不清他要退守何地的策略之一①。

  ① 1996年5月22日,夏功权在台北受访。

  1948年底,经国也负责把第一批为数上千的北平故宫博物院藏品,用两艘海军船舰运到台湾。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之后,蒋介石下令将19000多箱故宫珍藏,先运到上海、转南京,再溯长江、过三峡而至重庆,藏在四川山区。1946年,它们回到南京,但迄未开箱。1949年1月,经国又督导另外两次运载任务,连同这批藏品的典藏人员一起送到基隆港。总计约有3800箱运到台湾,占全部藏品的22%,不过它们是故宫收藏的精华①。

  ① 同上注,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npm。gov。tw/。

  二

  1月6日,解放军终于对困守在安徽青龙集、又冷又饿的杜聿明部队发动攻击。杜聿明拍电报给委员长说,他已尽了全力,准备做最后的反攻。他提到因为最近捐了一颗肾给他的兄弟,导致肾脏疼痛。蒋答复说他身边没有其他具备作战经验和斗志的高阶将领可以替换杜①。接下来几天,杜聿明部队在共产党征集民伕所挖的同心圆壕沟中,和共军进行激烈的白刃战。1月9日,杜以电报报告,他的精锐部队已全部摧毁,他和残部只能“战斗到底”。蒋告诉杜,次晨会派一架飞机去接他出来。可是,次日黎明,蒋获悉解放军已犁庭扫穴、围捕杜及其残部。在第二次缅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