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蒋认为,事件很可能是中共策划的阴谋①。参谋总长陈诚劝他不要增派部队赴台湾,改为派遣高级官员代表团与地方仕绅会谈,并改组省政府,俾能多起用台湾人。但是,由民间领袖组成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却要求政府撤销台湾警备司令部,且“缴卸武器,由该会保管”。蒋写下,这此一要求“已逾越地方政治范围”②。然而这只是毫无实权的委员会在口头上的要求而已。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2月28日,p。3148。

  ② 二二八事件起因和解决的文件,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3月10日,p。3153。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558639520。jpg〃/''/p'

  台湾爆发二二八事件时,任职行政长官的陈仪

  毫无疑问,蒋下令“杀鸡儆猴”残暴镇压,有一部分来自于他已清楚认知到,一旦失去大陆,台湾将是他及其部队唯一安定的避难地。二十一师立刻坐船开向台湾,运送船只于3月9日抵达台北附近的基隆港,部队还没有下船就开始对着码头上与附近民宅的人开枪。这些士兵下船后和警备司令部会合,照名单抓人,枪决示众。数十年后,国民党为二二八事件致歉,估计有18000人至28000人丧生①。

  ① FRUS(1947); vol。7: The Far East; p。442。

  3月13日,蒋的电报珊珊来迟,指示陈仪不要对台湾民众展开报复。但是,事件早已铸成重大伤亡,引起国际抨击。司徒雷登大使递交一份批评甚力的鲜明报告给蒋,蒋晓得政治上、外交上这个祸害不小,下令成立台湾省政府,提前举行县市长选举、优先任命台湾人出任省府厅处首长,并且把若干公营企业民营化①。如果他早早采取这些做法,情势或许就会相当平静。他也把陈仪换成前任驻美大使魏道明,由这位新任省主席结束戒严、废止邮件检査、重申新闻自由,并开始推动地方选举。几个月之后,蒋又展现在他看来忠诚胜过一切,即使犯了大错也不妨的心态:他任命陈仪到他老家浙江担任省主席。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3月5…17日,pp。3150…3158。

  同时,白崇喜和国民党内许多元老非常不高兴政府决定正式废止训政。他们认为,内战方殷时冒出来的民主都不会完美,会受到操纵,因此恐怕比持续进行威权统治更糟。事实上,要蒋摆出民主姿态并不容易。宋美龄曾经告诉马歇尔将军,多年来她曾试图教她丈夫了解何谓民主,但只有“2%的印象”①。尽管如此,蒋似乎真心觉得1946年12月制宪国民大会制订的这部划时代文件,十分值得骄傲,甚至进而推动党批准了新政纲,保障人人享有公民自由。此时,他对这个新理想似乎是真心诚意。但是当学生示威和民间其他失序行为在1947年春天爆发开来,军事情势又转趋恶劣之下,国民党内为争国大代表、立法委员提名又吵翻了天,蒋又回到他长期以来的信念——中国还没准备好接受真正民主的社会。即令如此,正式执行宪政程序,还是争取美国及国内支持重要的一步②。

  ①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p。247。

  ② White Paper; p。243。

  4月17日,蒋公布各方期待已久的“国民政府委员会”之改组,国民党与非国民党各占12名,五院院长是当然委员,国民党藉此多了5票。另外还有11席空缺留给共产党和民盟。司徒雷登和美国大使馆认为从国民党提名人的阵容和立场观察,显示它“真正努力把最能干的现代人物摆到权责大位上”。名单上没有强大的军方人物,也没有声名狼藉的CC派人物①。

  ①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p。90…92; 蒋介石在会议上公告,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5月18日,p。3188。

  此时,蒋抽空带宋美龄和蒋经国回溪口老家。他很高兴母亲王太夫人坟头墓前“森林甚盛”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2; 1947; box 46; folder 7。

  司徒雷登支持蒋所提恢复美援的要求,但是他上华府的报告强调政府方面士气低沉,财政、战略和后勤因素迟早都会造成全面崩溃。同一时间,东北方面的解放军因为征兵成功、苏联又予以援助,实力继续大增。政府军青岛海军司令报告,他的船只侦察到几艘苏联货轮每周载运武装共军部队及军火在烟台登岸(烟台位于山东东北端,由中共占领)。共产党控制的东北地区,铁路线偶尔会遭到空袭,但是苏联陆军铁道兵团派了300人协助它运转。苏联也派医生协助扑灭解放军兵营的疫病。为了支付从苏联进口补给和器械,东北的中共在1947年以铁路运送110万吨谷物以及其他产品给俄国。可是,国共内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评估却一再说:“没有具体证据显示,苏联目前供应日本或苏联物资给中共。”①

  ① U。S。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hinese Capabilities for Control of All of China;〃 ORE 77…48; December 10; 1948; p。2; in Tracking the Dragon;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n China during the Era of Mao; 1948…1976。 (Pittsburgh: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4); Levine; Anvil of Victory; p。149; E。R。Hooton; The Greatest Tumult: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36…1949 (London: Brassey's; 1991); pp。91; 94。

  5月间,林彪动员40万大军、200门重炮,又发动一次作战。虽然有130架P…51战斗机和少许B…25轰炸机的支援,但整个东北地区的政府军全部也不过25万人。东北之战将决定中国的命运,它不是游击战,而是庞大的多兵团部队以传统方式大对决,成败要视领导力、空中支援、部队实力、武器、弹药、后勤、情报和部队士气而定。林彪再次获得初步战果,摧毁政府军几个团,还一度包围了长春和吉林。但是他试图正面攻击四平街时再度损失惨重;孙立人部队又一次把他赶回松花江以北。中共在“极罕发布的伤亡数字”中透露,从1947年3月至5月,“损失”11万6千人,其中大多在东北地区①。

  ① Dreyer; China at War; pp。330…331; Levine; Anvil of Victory; p。154。

  但是毛泽东预备维持主动。为了强化他不惜代价拖垮国军的努力,他下令在东北展开大规模征兵。共产党和政府一样,给每个地方订定名额,每次一抽就是上百名丁壮。中共各地干部每次都能如数达成任务。在国共内战期间,中共单在东北就征集了约100万人入伍②。

  ① Levine; Anvil of Victory; p。240。

  ② Pepper(胡素珊),Civil War in China; pp。242…243。

  共军4月间在孟良崮取得大胜,陈毅的华东军歼灭张灵甫“最英勇的”七十四师3万2千名官兵。张灵甫是位“勇敢、忠诚的爱国者”,出身黄埔军校、北京大学,因不甘被俘和手下四名将领自杀。殉难之前15天,张灵甫曾上书委员长慨叹国民党将领和军方文化的“各自为谋,同床异梦”。蒋颇有同感,把这封信传发给高级将领,它可能使得贤与不肖俱感挫折①。蒋在悼念孟良崮殉难英灵纪念会上表示,七十四师被歼灭“然究其最大缺点,厥为各级指挥官每存苟且自保之妄念……同时友军应援不力。”蒋保证将以军事法庭判明责任归属②。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4月30日,p。3197。

  ② 蒋纪念张灵甫的演说,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5月24日,p。3218。

  但是,蒋的教训还没完。他下令山东战场半数中高级军官回到南京参加特别讲习班。委员长向这群干部第一场训话,标题赫然就是“国军将领的耻辱与自反”。他说:“高级军官已成了军阀,腐败堕落,自保实力,不能缓急相救……各级官长缺乏研究精神,学术荒疏。”他又厉声抨击,官长和士兵“生活脱节,军心涣散”。他似乎已经对年纪大的将领放弃希望,表示年轻军官必须向张灵甫将军等烈士学习。事后他写说已尽最大努力鼓舞、训诫、启发前线个高级军官,他决定采取“斩钉截铁手段,拨乱反正”①。但是,他没有开革百名将官以示决心,其实一个也没有。他觉得现在还不是整饬部队的时候。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May 24; 1947; box 46; folder 8。

  到了1947年中,大多数城市青年偏向结束内战、组织联合政府,不论对共产党做什么让步都好。可是,民调显示只有一小撮人依然赞同共产党主政或是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司徒雷登的说法是:“95%的大学生反对国民党,而反对共产党的也有90%。”1947年5月开始,学生带头的反政府示威升高成为横扫全国大、中学的示威和罢工“潮”①。

  ① Pepper(胡素珊),Civil War in China; pp。58…65; 89…93;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p。136; 104; 106。

  蒋决心镇压,他的第一个严苛动作就是查封上海三家报馆,逮捕学生运动领袖。重庆警察也拘押200人,接下来2个星期,治安人员在各大城市逮捕大批涉嫌为首人士。有些嫌犯遭到警察强行架走,有些则消失了。武汉大学学生组织警车载走5名教授时,警察朝学生头顶上开枪,不料却穿过宿舍窗子,打死三个人。这下子全国爆发学潮。

  蒋立刻退却,放弃“强硬”政策。他发表个人谈话,谴责警方的行动;当被捕学生的家长申请人身保护令时,他几乎把他们全都释放,虽然当中很多学生以及激进的教职人员已被大学开除或免职。此外,武汉卫戍司令部侦查队队长被发现在长江淹死,显然是自杀①。天津《大公报》发表14篇社论直言支持学生,不久即和其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