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p。333…334。

  三

  虽然南京人人都预料马歇尔即将结束调处任务,1月7日白宫宣布他次日就要回美国的消息,大家还是觉得意外。当天下午,马歇尔发表一篇平衡的声明,责备“双方的极端分子”造成他任务失败,但实际上比较苟责中共。他说,在早先几个月,共产党“显示不愿做出公平的妥协”,并且虽然大会通过的宪法“采纳他们要求的每一个重点”,中共却不参加国民大会。他说:共产党里头有“自由派”,也有“激进派”,还有“食古不化……死不妥协的共产党”。他发觉国民党内也有同样的阻碍,“政府中主导的反动派”和“军中的主流势力”制造出许多问题。

  蒋很快地安排饯别晚宴,在用餐时两位将帅互相敬酒。根据蒋的说法,马歇尔表示对蒋的“礼遇……耐心与衷诚”印象深刻①。事实上这两位性格内向的人变得相互尊重,甚至有点拘谨的亲近。这位美国特使一向是个正人君子、职业军人,从来没在报告里或和部属谈话中詆毁蒋。多年后,他对替他写传记的作者说,虽然委员长“有好几次出卖他……我过去是、现在还是喜欢蒋介石”②。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1月9日,pp。3114…3115。

  ② Bland; Marshall Interviews and Reminiscences; p。575。

  马歇尔仍在太平洋上空的途中,白宫宣布杜鲁门总统已提名他出任国务卿。蒋认为马歇尔没在离华前告诉他此一新职,是瞧不起他。可是次日,马歇尔拍发电报,道歉兼解释他也是在启程后才知道有此一人事案。蒋写下:“此事之虚实如何,可置不问,唯彼既有此一表示,可知其对余之感情有增无减,对我国当不有损害也。”①这些话证实了蒋相信他一直和马保持不错的关系,而且最后总算让马回到比较中立的位置。他相信他已技巧地处理另一次危险的美国经验——他认为这结果来自于他耐心、坚定的领导,军事的果决,并且绝对不因美国人威胁抛弃而害怕。这股自认外交成功的心理更加重他误判的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把解放军在东北的部队围堵在东北北部地区;同时在东北南部及关内地区,政府军也可以在大型的多兵团战役中“击溃”强大的共军部队②。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anuary 10; 1947; box 46; folder 4。

  ② 秦孝仪,《大事长编》,1947年1月12日、2月2日,pp。3115…3116,3113。

  然而就军事情势而言,新的一年(1947年)并没有好的开始。徐州总部因为部署在前线太久,以致损失两营的美制重炮兵力;林彪跨越冰封的松花江,发动小规模突袭,摧毁孙立人五十师2个团的兵力①。尽管一开始就遇到挫败,还有民间零星的动乱、飞腾的通货膨胀,蒋氏政府的支持度和正统性都达到另一个新高。1946年的气氛就是:政治秩序有新宪,重建有进展以及政府军频频告捷。某些批判的西方观察家回顾这段时期的发展得到结论:此时中国民众“把蒋及其党认同为国家”的心理达到“最高点”②。当蒋要求看一下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导时,很高兴获悉纽约、伦敦和巴黎多数重要报纸,都一致认为总的来说他居于上风。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anuary 4 and 5; 1947; box 46; folder 4; Odd Arne Westad(文安立); Decisive Encounter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64; Edward L。Dreyer; China at War (Longman; N。Y。: 1995); p。330。

  ② Westad(文安立),Decisive Encounters; p。65。

  为了对付飞腾的通货膨胀,蒋禁止外币和金条的买卖,对利率设定上限,搁置许多政府计划,把所有工资冻结在1月的水平,订定若干基本商品(如小麦、炒菜油、米)的物价,并且开始以固定价格供应基本粮食和布料给城里的政府公务员①。这些措施很快就收到成效,也让蒋有相对的高满意度,但蒋自己也说他不知道它们能否解决严重的问题②。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2月16日,pp。3139,3143。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February 28; 1947; box 46; folder 5。

  财政危机的真正原因当然还是军费已经失控,它消耗掉政府5%以上甚至可能高达9%的预算①。3月初,宋子文和委员长就战事升高及如何支应军费有“坦诚的谈话”。委员长坚持要对部队加薪饷,宋子文不肯,最后辞去行政院长的职位。他告诉贝尔,他很高兴能在国家财政坠入深渊前去职,但是宋美龄对司徒雷登抱怨:“他们拿我哥哥当代罪羔羊。”②蒋要宋子文下台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政府调査上海黄金炒作的报告指出,好几个宋的部属牵扯到“即使不是不高尚、也高度有疑问的活动”③。虽然蒋派他出任广东省主席,宋子文在中国政坛的影响力已经终结。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2月16日,pp。3139…3141。

  ②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p。360…361;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65。

  ③ Stuart; Forgotten Ambassador; p。72。

  四

  同时,军事严重受挫的报告也开始频频出现在每天上呈给委员长的报告中。蒋甚至飞到济南亲自指挥山东剿共作战,命令两个集团军追击陈毅部队,执行南北夹击战略,但是即使有空中侦察,情报作业拙劣仍造成大败。共军伏袭,国军惊慌溃逃,好几名将领遭中共俘虏①。蒋深怕这种不名誉的败绩会使“其将领更倾向守在城中”②。宋美龄写信给马歇尔夫人说,在这种时候蒋会走上屋顶,失望地抱头呻吟,他竟然无法下达命令、让将领奉行不渝③。林彪在东北的大批共军部队也再度跨越松花江,南下夺取沿铁路线若干城市,孤立了长春和四平街——直到杜聿明以12个师的兵力反攻,把林彪又赶回松花江以北④。参谋总长陈诚又向民众担保,中央军将在6个月内击败共产党⑤。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六,1947年2月24日,p。3145。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February 27; 1947; box 46; folder 5。

  ③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p。247。

  ④ Levine; Anvil of Victory; p。132。

  ⑤ White Paper; p。238。

  城市经济状况恶化下,劳工骚乱也增加。劳工领袖也在言词请愿上与呼吁终止内战的学生互相呼应。但抗议者并非就是亲共者,所以当中共试图吸收城市里的大批工会成员和学生时,大体上都失败①。蒋相信藉着逼迫实业家及其他重要雇主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国民党可以把逐步升高的劳工运动转为对己有利。陈立夫奉蒋指示,率先筹组劳工领袖训练中心、成立劳工福利协会和地方民兵部队,目标在使劳工觉得国民党真正保护劳工权益②。有一阵子,这些做法看似就要成功,但是不久后它便与打击通膨的需求起冲突,局势开始迅速恶化③。

  ① Westad(文安立),Decisive Encounters; p。78。

  ② 同上注,p。76。

  ③ Levine; Anvil of Victory; p。184。

  2月间,蒋介石把教育部长陈立夫调回中央党部,要他根据新宪法负责国大代表选举事宜。中国陷于内战、黄河以北地区一半以上落入中共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要办大选的确困难;但陈立夫最棘手的工作是如何挑选党员代表国民党角逐2908的国大代表。这样有影响力且可能有利可图的职位,竞争自然非常激烈;数以千计的资深党员和高级军官,多年来就是等这个机会攀登中央级的官位。

  陈立夫仍对党的宗旨念兹在兹,他数度上书委员长,警告说贪婪、腐败和缺乏意志力正在侵蚀国民党和国家。他宣称,有害的“外国势力”也在蠢动,显然指的是文化衰颓和要求西方式民权。他认为,唯有彻底扫除贪腐、不守法纪分子,蒋才能救党、救己①。5月间,《时代》周刊以封面故事报导陈立夫的哲学——“生命的本质即是行善”——以及他的强烈反共②。陈立夫的廉正之声和对蒋的忠心耿耿,正是他得到蒋宠信的关键。可是,他的改革运动却窒碍难行,因为蒋仍然相信扫除数以千计贪腐高级文武官员的时候还未到来。

  ① Westad(文安立),Decisive Encounters; p。182。

  ② Chen Lifu(陈立夫),The Storm Clouds Clear over China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4); p。197; Time(《时代》),May 25; 1947。

  委员长和夫人去年10月初访台湾时,觉得它十分安定。但是1947年冬天,台湾突然爆发中国数年来最惨烈的内乱。其实,18个月前数以千计的大陆文武官员随着新任行政长官陈仪来台接收就种下了因。他们占据了实际上所有的政治、行政、保安官职,也控制了所有公营企业——意即原本是日本官、民企业,主宰了经济。到了1947年初,这些国民党官员接收或捜刮了10亿美元左右的不动产和其他资产①。

  ① 以下两段有关二二八事件的叙述,摘自下列书中的平衡报导,Lai Tse…han(赖泽涵),Ramon H。Myers(马若孟),and Wei Wou(魏萼),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White Paper; p。309。

  “光复”已有一年半,岛内却民怨沸腾。2月28日,因为抗议逮捕一名女子(林江迈)贩卖私烟,爆发大乱。陈仪拍电报给蒋,把责任推到台湾菁英里的亲日分子,以及反对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激进派分子头上。蒋认为,事件很可能是中共策划的阴谋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