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蒋介石1940年10月19日给何应钦的指示,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四,p。1637;Han Suyin(韩素音),Elder Son; p。174。 毛泽东给共产国际的密电明白提到,蒋介石要求中共所有武装部队退到黄河以北地区——换句话说,完全退出江苏,及大部分的山东。Dallin and Firsov; Dimitrov and Stalin; pp。125…134; Gregory Benton; 〃Maogate at Maolin Pointing Fingers in the Wake of a Disaster; South Anhui; Janyary 1941;〃 East Asian History(1992): 131…134。

  为遵守其接受军事委员会调动部队之承诺,毛对于蒋要求他撤退的回覆是原则上同意,且旋即以无线电通知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率领在安徽的部队渡江北上——不过,毛给了项英长达2个月的时间去完成移防。毛把蒋的要求视为对中共抗战以来成果的威胁,也会限制中共未来在全国的扩张。他设法向莫斯科挑拨,要他们注意蒋的真正意图。毛向斯大林发了一封信,它和周8月间给季米特洛夫的无线电报信息完全不同。毛警告说,蒋介石计划个别与日本谈和,并且全面进击把共军部队赶到旧黄河流域,再予以歼灭①。毛提议先下手为强,发动“以守为攻”的反攻,可以“粉碎”蒋的部队,“扭转政治局势”。季米特洛夫立刻以无线电答覆,毛的计划“使我们很疑惑”,毛必须搁置任何行动,等待更完整的答覆。不久之后,季米特洛夫在详尽的覆信中强烈不同意毛的评估,表示中共“切切不可”对中央政府发动军事行动。不过季米特洛夫也说:“如果蒋介石攻打人民军,你必须全力反击。”为表示共产国际的支持,季米特洛夫两天后拍发电报给毛,说明如果毛能在中共基地和蒙古之间找到安全的路线,“就可能经由这条路送给你相当数量的武器。”②

  ① Dallin and Firsov; Dimitrov and Stalin; pp。131…134。

  ② 同上注,pp。125…134。

  应周恩来要求,蒋在12月9日把八路军移防的截止期限延到新年除夕,也同意新四军只需在当天之前进入长江以北,但仍须继续前进到黄河以北。圣诞日,蒋周共进晚餐时(蒋一向重视此一假日,两人会挑此时会餐,很有意思),毛发出有关军事策略的新密令,只字不提共军向北移防,只宣布“我们必须竭尽可能地扩张八路军和新四军”①。新四军1月4日开始移防时,却往南走,不是向北走。根据中共官方版本对新四军事件的说法,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的用意是要避开北方的日军,先绕向东南,再转而北上。中共后来声称,项英曾把规划路线报告国军将领顾祝同;但中共就新四军事件提交给莫斯科的报告,却根本没提这一点。蒋介石读了顾祝同的报告,可能认为长江以南的新四军部队根本无意渡江,更不会要移防到黄河以北。

  ① Han Suyin(韩素音),Elder Son; p。174。

  毛很可能是要藉端滋事,有意利用新四军移防挑起事端,来合理化他拒绝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撤出共军的决定。在长江南边的新四军只有师级规模,为此目的,它是可以牺牲的一颗棋子。但是,项英这个人“精力充沛,在党内有不同意见时一向直言不讳”,也不无可能自行其是。中国大陆1984年出版一本“半学术”的小说,描绘项英预备率领皖南部队回到江西的共产党旧根据地,打算在当地打游击抗日,脱离中共中央的管制①。

  ① Benton; 〃Maogate at Maolin〃 p。121。 顾祝同所部俘虏了新四军参谋长赵凌波(Zhao Lingbo,音译),据说赵供出,项英、叶挺打算移动到江苏南方,派了2000人打头阵。见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五,p。1665。

  新四军往南移动时,与国军部队发生小冲突。1月7日,毛以无线电通知项英“不要等太久”,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6天后,顾祝同向蒋报告,项部攻击中央军40师①。接到顾的报告,蒋决定必须针对中共未获核准即扩张一事,严正要求他们退让。他说:“此种匪心奸谋如不以革命精神临之,整个国家几乎为其所卖矣。”②

  ① Benton; 〃Maogate at Maolin〃 p。124。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Janyary 28; 1940; box 41; folder 7; John W。Garver(高龙江),Chinese…Soviet Relations; 1937…1945 (Oxford; 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44。

  顾祝同发动优势兵力进攻共军,杀死、俘虏9000余人,项英本人也被俘。但是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共军虽然损失惨重,民心却同情他们,转而气愤国民党。毛可能预期会有此一反应;但同情声浪之大却远超过他想像。周恩来主持的公关机器也全力开动。中共在重庆的《新华曰报》、国民党地区若干独立报纸,以及“第三势力”知识分子,指控国民党在“新四军事件”中竟然毫无理由的将枪杆子掉转头,在国家抗日的紧要关头让中国人打中国人。毛泽东向季米特洛夫夸耀:“从来没有这么多人站在我们这一边。”他说中共已经“激发全国舆论”,甚至英美外交官也谴责蒋介石①。

  ① Dallin and Firsov; Dimitrov and Stalin; p。139; Garver(高龙江),Chinese…Soviet Relations; p146。

  蒋要求周恩来想办法摆平,2月1日他派专机送一个方案到延安,提议以长江以北的新四军残部组成一支军队,移防西北。毛当然拒绝,并提出一份中共的要求清单,其中要求重庆对事件全面道歉①。蒋不愿认错,但是他实质上放弃原本要逼共军退到黄河以北的大计划。除了皖南和遭冈村宁次“三光”政策驱出的地区,共军依然留在年初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西北、散布在长江以北的平原、另在长江以南有许多地区的小股游击队。到头来,新四军事件让蒋落得一场空,无法弥补他在宣传战上的重大损失。此后,一直到抗战终止,他只试图围堵中共,防止它扩张。

  ① 同上注,p。139。它引述毛泽东1941年2月13日拍发给共产国际的Dimitrov。中共表面上接受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命令,毛泽东在电报中却告诉Dimitrov说,蒋要求共军北调,“我们还不能接受。”

  虽然蒋的长期忧患是共产党的威胁,新四军事件后不久,他展现出他近期的优先目标仍是抗日。他从布防在西北、围堵共产党的中央军抽调20万人,派到南方抵挡日军在河南的新攻势。这项大规模调遣,其实距美国驻华官员开始一再指控蒋抗战不力,只专注围堵中共、摧毁中共,仅18个月的时间。但是,毛泽东本人向莫斯科报告中央军这项部署时,却声称“日蒋矛盾依然是(在中国)根本的矛盾。”换句话说,毛泽东承认蒋清楚地以抗日为优先,而非专注对付共产党。在这场战役的第一阶段,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折损1。6万名兵力。毛在1941年2月告诉斯大林:“目前是我们取得上风的最佳时机,我们不能错失它。”但是他保证,不会排除与蒋介石达成协议的可能①。

  ① Dallin and Firsov; Dimitrov and Stalin; pp。139…140。

  同时,情势明朗化,日本真正的野心已转到别的地方。日本海军南方舰队总司令的座机在中国坠毁,日本海军的机密计划留在残骸中。这份计划订定即将进攻中国南海和东南亚的蓝图;蒋介石把虏获的文件转交给盟国。蒋写下,日本显然已放弃“先擒服中国、再南进”的构想。他挖苦地认为,日本海军在中国派不上用场,“唯一能发挥的是南进。”这意谓日本现在已走向和英、美开战的路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24; 1941; box 41; folder 10。

  这个发展对蒋是个好消息。尽管过去3年迭吃败仗、损失惨重,要主持政府、经济和流亡军队也很困难,而且在国际上几乎是孤立无援,不过蒋依然坚定不移地深信他和中国一定会战胜日本。由于苏联的因素,他一直不能确定他跟毛泽东中共的斗争,结果会是如何;但是这个问题可以之后再处理。现在当务之急是,固然新四军事件余震犹存,非正式的中美同盟已在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罗斯福总统已把中国列入他新的“租借法案”对象,此一法案原本主要用意是透过供应大量作战物资以拯救英国。罗斯福也决定派他的个人代表来华,与蒋对话。这位代表居里(Lauchlin Currie)虽然正式官衔是总统个人经济顾问和行政助理,和外交事务扯不上关系,本身对中国所知也不多,却在白宫处理远东事务扮演关键角色。此外,居里还有另一个不寻常的特点——他是莫斯科认定的华府“有影响力的代理人”官员中之一员。这些官员绝大部分因个人理念同情苏联、痛恨法西斯,持有自由经济及社会观点。有些人(如居里)并非共产党员,可能最多只称得上是民主派社会主义者,但是他们相信法西斯的威胁优于一切顾虑,也相信促进莫斯科的利益、提供它敏感资讯,符合美国的利益。他们可能反对被称为“有影响力的代理人”,但至少他们的判断确实很糟。毕竟,当时的苏联和纳粹德国缔结盟约,表示他们的意识形态终究不全是以反法西斯为目的。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126558827。jpg〃/''/p'

  蒋介石夫妇与美国特使居里合影

  蒋2月10日在重庆接见居里时,居里告诉他,美国不久就会交运4500万美元的武器和军事设备给中国。蒋表达谢意后,又要求美方的财务援助以协助稳定中国的“法币”,并且资助改善滇缅公路。这还只是开端。宋子文3月31日代表总司令向居里提出包罗万象的要求,譬如:1000架军用飞机,供应30师的军火等等。部分飞机是要用来装备一支中国空军部队,交由陈纳德(Claire Chennau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