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史记-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神农教而不诛①,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②,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③。且服奇者志淫④,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⑤,则是吴、越无秀士也⑥。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⑦,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⑧,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⑨。”遂胡服招骑射。



①虙戏:即伏羲。 ②三王:说法不一,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③多:赞许。 ④淫:浮荡,放纵。 ⑤辟:同“僻”。不正,偏邪,引申为奇异。 剔:轻率,简慢。 ⑥秀士:出众之士。 ⑦齐:齐一,整齐。 ⑧齐民:平民。 ⑨及:到达,这里引申为达理。明理。



二十年,三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①。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②,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十二五年,惠后卒。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③。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④,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⑤,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①致:招募。 ②陉:山脉中断的地方,山隘。 ③傅: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 ④传国:帝王传王位。 ⑤庙见:古代新君即位首先要参拜祖庙,称为“庙见”。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①,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②,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③,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④,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



①审问:仔细查问。 ②行:巡行。 ③酺:(pú;,仆):聚会饮酒。 ④侈(cǐ,尺):放纵。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①,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②。二人相得③,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侥幸④。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⑤,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⑥。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⑦。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⑧。变负之臣,不容于刑。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⑨。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①强壮:这里指壮年。 ②忍杀:残忍。 ③相得:互相投合。 ④出身:起而做某种事情。这里指挺身做乱。 ⑤相推:互相怂恿。 ⑥籍:记录在册。 ⑦变:变节。 ⑧负:负心。 ⑨累:牵累,牵连。



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①。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②;谗臣在中,主之蠹也③。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④,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⑤。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⑥,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四年,朝君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傫然也⑦,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⑧,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未决而辍。



①不子不臣:不孝不忠。 ②残:祸害。 ③蠹:蛀虫。 ④矫令:假讬君令。 慢:无礼。 ⑤逮:及。 ⑥当:抵挡。 ⑦傫(lěi,垒)然:颓丧的样子。 ⑧诎(qū,屈):屈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①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②,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之③,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⑤,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⑥。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①国:指国都。 ②距难:抵御变乱。距:通“拒”。 ③开之:开门接纳他。 ④夷:灭族。 ⑤爵:同“雀”。 鷇:(kò;u,叩):待哺的幼雀。 ⑥赴:报丧。同“讣”。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啵⒁住0四辏悄闲刑啤>拍辏粤航肫牒暇ズ谅彻叵隆<笆辏刈灾梦鞯邰佟J荒辏逵胛菏戏ニ危煤友粲谖骸G厝」Q簟J辏粤航テ搿J辏煳テ搿9魉馈J哪辏喙忠憬浴⑶亍⒑⑽骸⒀喙テ擘冢×榍稹S肭鼗嶂醒簦迥辏嗾淹趵醇U杂牒⑽骸⑶毓不髌耄胪醢茏撸喽郎钊耄〖嗲彚邸



①自置:自立,自称。 ②乐毅率五国军队代齐事,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及卷八十《乐毅列传》。 ③临菑:即临淄。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①: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②,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③。甘露降④,时雨至,年谷丰孰⑤,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令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⑥,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⑦,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⑧。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⑨。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⑩,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11),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12),秦独私之。赋田计功(13),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①苏厉这封书信,《战国策?赵策一》作“苏秦为齐上书说赵王”,内容及文字互有同异。 ②教顺:教训,教化。顺,通“训”。 洽:普遍。 ③时享:四时的供品。 常:通“尝”,品尝。 ④甘露:甘美的雨露。古代迷信认为,天降甘露是一种太平景象。 ⑤孰:同“熟”。 ⑥怨毒:怨恨。 ⑦与国:盟国。 ⑧餤:同“啖”。吃。引申为诱饵。 ⑨劫:胁迫。 ⑩亟:急速。 (11)楚久伐而中山亡:中山国原来依仗齐、魏与赵抗衡,齐、魏连年兴兵伐楚,无力顾及中山,中山终于被赵灭亡。 (12)祭器:指周王朝宗庙的祭器。取周之祭器即灭亡周朝。 (13)赋田:授给田地。



说土之计曰①:“韩亡三川,魏亡晋国②,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③。”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④,韩之上党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里而通矣⑤。秦之上郡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羊肠之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⑥。逾句注,斩常山而守之⑦,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⑧,昆山之玉不出⑨,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



①说:游说。 ②晋国:指原属晋国的土地。 ③市朝:市,集市;朝,朝廷,或指官吏聚集之处。市朝未变,喻时间很短。 ④敛:减少。 ⑤间:小路。 ⑥已:语气词,用法同“矣”。 ⑦斩:截断。 ⑧代马:代地多良马。 胡犬:《正义》引郭璞云:“胡地野犬似狐而小。”东下:指东至赵国。代、胡都在赵的西北。 ⑨昆山:昆仑山的简称。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①,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