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奉打更人-第9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谈的具体流程,是先定下主基调,再由鸿胪寺负责谈判,确认一些细枝末节,若是事情特别重大,则礼部也要参与其中。

    在这过程中,还得把每日得谈判流程,交给皇帝过目。

    最终结果也得由皇帝和诸公商量后,才能拍板。

    今日,定的就是“主基调”,先把谈判的框架搭建起来。

    姬远说完长篇大论后,道:

    “我云州大军势如破竹,已占领青州,大奉监正殉国于半月前。然,父皇心怀仁慈,不忍百姓再面临兵灾,愿意与大奉和谈,大奉需答应我们四个条件。”

    潜龙城主早已在云州称帝。

    父皇监正陨落永兴帝扫过姬远身后,那几名穿官袍的云州官员,深吸一口气,道:

    “姬使节请说。”

    姬远道:

    “第一,大奉每年向云州进贡岁币银五十万两、绢六十万匹,和谈结束后立刻生效,本官要先带回今年的岁贡。”

    他话刚说完,户部尚书便跳了出来,斥责道:

    “黄口小儿,睁眼说瞎话。

    “白银五十万两?绢六十万匹?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户部尚书跳脚是有理由的,这些钱在太平盛世时,倒也不算什么。

    但眼下国库空虚,为了维持朝廷运转、军费开支,本就苦苦支撑,连赈济灾民都钱粮都没有。

    一下子要走五十万两白银,云州甚至都不用打仗,坐等朝廷崩盘就行。

    这哪里是议和,这是包藏祸心,要逼死大奉。

    户部尚书生怕永兴帝不懂“经济”,贸然答应,因此先跳出来开喷。

    姬远“啪”的展开折扇,摇了摇头:

    “中原土地富庶,区区五十万两算什么。”

    他眼睛猛的一亮,道:

    “莫非,朝廷已经连五十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了?”

    户部尚书心里一凛,冷哼道:

    “我大奉国力雄厚,岂是你一个黄毛小儿能揣度。”

    姬远逼问道:

    “哦,既然如此,那就是大奉并无议和之意。”

    此子牙尖嘴利诸公暗暗皱眉。

 第一百零二 万事俱备否(20000/10万)

    五十万两,相比起朝廷一年的税收,不算什么,但也要看时机的。

    维持朝廷运转、支撑军费开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两,朝廷本就“穷困潦倒”,就等着开春后恢复耕种,回一口气。

    议和的初衷是“活下去”,云州想通过议和,把大奉往死路上逼,朝廷肯定不会答应。

    永兴帝淡淡道:

    “朕有意与云州和谈,看来,是云州不愿意与朝廷和谈。”

    姬远眉头紧皱:

    “陛下这就让我为难了,我云州军气势如虹,若非父皇顾念天下苍生,如今恐怕早已兵临城下。我们云州诚意和谈,怎地在朝廷眼里,就像是在施舍乞丐?”

    他再次提及云州军在战场上的优势,暗示双方的不对等关系。

    闻言,永兴帝与诸公眉头一皱。。

    这时,姬远突然话锋一转,叹息道:

    “罢了,本官就擅作主张,退一步,今年的岁贡可以折半;但来年要补。

    “陛下,各位大人;以为如何?”

    永兴帝默默吐出一口气;含笑道:

    “细则方面;就交由鸿胪寺与姬使节磋商。”

    所谓细则,就是继续讨价还价、扯皮。

    殿前议事;只讨论一个大概,细枝末节不谈。

    许元霜默默听着,差不多摸清了姬远的套路;昨夜姬远和葛文宣法螺传音,提前讨论、分析了大奉皇帝和诸公的心里,以及大概的承受能力。

    得出的结论是,极限在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两白银之间(绢另计)。

    出发的路上,许元霜还在想;这第一个条件;或许便是一场“恶战”;但以九哥的口才;想必没太大问题。

    如今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觑了姬远。

    他为何估算的如此精准许元霜心里一动,猜测是与昨日在京城外摆架子试探有关。

    初步敲定第一个条件后,姬远继续道:

    “第二个条件;父皇希望陛下能广贴告示,承认我云州一脉亦是中原正统。”

    诸公对此倒是还是镇定,没有人跳出来疾言厉色的指责。

    “欺人太甚!”

    穿常服的乾亲王;元景帝的弟弟,大步出列;怒视姬远;喝道:

    “尔等反贼,配称中原正统?不过占山为王的匪寇罢了。”

    当即就有几位君王、亲王出列,跟着附和。

    与诸公的反应截然不同,皇室宗亲的态度极为激烈;中原一脉算中原正统;那我们呢?我们难道是反贼?

    如果非要深究,还真是,但正因为这样,大奉皇室宗亲是绝对不会承认、退让的。

    姬远脸色一冷;扫过几位亲王、郡王,淡淡道:

    “武宗皇帝当年怎么得的天下;诸位心里不清楚?我们只是要回自己的身份、地位,乃人之常情。”

    方才站出来的那位亲王训斥道:

    “五百年前,昏君无道,亲贤臣远小人,残害忠良,武宗皇帝为保祖宗基业,挺身而出,乃顺应民心之事。”

    姬远针锋相对,拔高声音:

    “先帝元景昏聩无能,沉迷人宗道首美色,修道二十载不理朝政,以致于民不聊生。我云州一脉不忍祖宗基业毁于昏君之手,揭竿而起,亦是天理昭昭,顺应民心。”

    几位亲王、郡王勃然大怒:

    “口出狂言!陛下,此子当斩!”

    如果让诸公来选择,这是不需要犹豫就能答应的条件,因为不必付出实质性的代价。

    当然,也不是没有代价。

    一旦朝廷承认此事,那么云州乱党就变的“名正言顺”了,百姓归顺倒还是其次,怕就怕那些乡绅地主,地方官员会理直气壮的叛变,投靠云州。

    既是中原正统,那就不算背叛,便是想当忠烈之士,宁死不降都难。

    但这些都是小事,因为就大奉目前的情况,打是打不赢了,既然打不赢,官员们叛变投靠是迟早的事。

    所以诸公对此,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可在皇室宗亲眼里,承认云州是中原正统,可比五十万两白银更难以接受,因为这是对祖宗的背叛。

    永兴帝眉头紧锁,缓缓道:

    “此事容后再议!”

    他不打算在此时做决定,反正殿前议事是定主基调,“两国”谈判,涉及到的细节繁杂,不是短时间内能出结果。

    岂料姬远极为强势,摇了摇头:

    “来之前,父皇特别交代,此事,陛下若不答应,和谈便不用继续了。”

    这相当于把话堵死。

    你永兴帝要么答应,要么中止和谈,云州在这件事上绝不退让。

    “痴心妄想!”

    誉王也站了出来,沉声道:

    “本王也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朝廷绝不退让。”

    姬远负手而立,叹息道:

    “本官已经在岁贡上做出如此大的让步,给足了朝廷面子,没想到得来的是这样的回报。”

    他脸色一沉,厉声道:

    “尔等真不怕我云州十万铁骑吗!”

    先占理,再用势,腰杆挺得笔直,把一众亲王郡王衬托的强词夺理,不识抬举。

    一位郡王喝道:

    “那就先把你杀了祭旗!”

    姬远冷笑道:

    “本官若是怕死,便不会进京。”

    其实本次和谈的真正目的,是兵不血刃的逼大奉割地求和,争夺地盘乃云州的核心目标。

    因为得到的地盘越多,国师许平峰凝练的气运越多,距离天命师就越近。

    姬远咬着第二个条件不放,乍一看是舍本逐末,其实是吃准了永兴帝会答应。

    相比起实际利益、生死存亡,宗族的名声就要往后靠。

    而此事更多的是大奉皇室两脉之争,不算触及核心利益,诸公反对的情绪不高。

    那么,就凭几位皇室宗亲再怎么叫嚣,也不过是无能狂怒。

    永兴帝盯着姬远看了片刻,一字一句道:

    “好,朕答应!”

    此言一出,殿内的宗室脸色一变,高呼道:

    “陛下”

    永兴帝抬了抬手,用锐利的目光逼退众亲王、郡王:

    “朕主意已定!”

    包括誉王在内,一众宗室看永兴帝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

    永兴帝转而看向姬远,问道:

    “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姬远伸出手掌,五指张开,朗声道:

    “割地,大奉要把雍州、禹州和漳州割让给我们。”

    金銮殿内,一瞬间陷入死寂,然后又在下一刻掀起嘈杂的议论声。

    尽管诸公,以及永兴帝都提前猜测到云州可能会狮子大开口,要求赔偿和割地,让委实没想到胃口竟然这么大。

    两边打生打死这么久,大奉也才损失一个青州。

    然后想通过和谈兵不血刃的拿走三州之地?

    首辅钱青书出列,目光冰冷的扫过姬远等人,道:

    “青州虽然失守,但大奉仍有十一洲疆域,兵多将广,真以为怕了你区区云州一个弹丸之地?

    “陛下愿意与尔等议和,同样是不忍百姓再受战火荼毒,并非怕了你们云州。”

    姬远哈哈大笑起来,道:

    “没记错的话,秋收前,魏渊率十万精锐讨伐巫神教,险些全军覆没,此为其一。

    “入冬后,朝廷再次集结九万大军,与我云州将士鏖战于青州,折损超过一半,此为其二。

    “西北三州的兵力,则要用来抵御西域联军的骚扰,抽调不出兵力驰援南边战事,此为其三。

    “兵多将广,好一个兵多将广,敢问钱首辅,朝廷还有兵力可与我云州一战?”

    姬远每说一句,殿内诸公脸色就难看一分。

    他们口头不会承认,但心里知道,姬远说的句句属实,句句戳中要害。

    西边雷州的战事并不严重,西域各国联军以骚扰为主,小战不断,大战没有,毕竟佛门有南疆妖族牵制。

    但为防万一,确实不能大规模调兵遣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