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奉打更人-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朝廷依旧没钱,陛下怎么办?又来一次号召捐款?

    最后,这本质上还是一场朝堂博弈。

    皇帝和官员,其实属于两个对立的阵营。新君上位就搞这么一出,让官集团们嗅到了一丝不妙的味道。

    不管是出于立场,还是出于爱财,本能的抵触、抵抗。

    别说永兴帝,元景帝当年上位时这么干,一样会遭遇阻力。

    刘洪看了一眼各自扎堆的,交头接耳的众官:

    “或许,这个时候,怀庆殿下正在冷眼旁观。哪些人是赞同捐款的;哪些人是心里赞同却不敢犯众怒的;哪些人是吝啬到不肯吐一钱的。”

    张行英恍然道:“她知道此计不可行?”

    他皱了皱眉:“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许辞旧。”

    刘洪笑道:“不至于,他有王首辅撑腰,顶多是坐几年冷板凳。”

    张行英点点头,叹息一声:

    “本官还是希望能把此事做成,国库实在没银子了,现在流民到处作乱,已有了江山大乱的苗头。不及早掐灭,迟早大乱。”

    刘洪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时,远处一阵骚动吸引了两人。

    刘洪和张行英眯着眼眺望过去,只见一个穿青袍的年轻官员,气势汹汹的站在同样穿青袍的许新年面前,痛声怒骂,唾沫横飞。

    刘洪眼睛不太好使,瞧了半天,问道:

    “那是谁?”

    张行英笑道:“今科探花,钱穆。”

    刘洪也跟着笑起来:

    “就是那些写折子状告吏部侍郎贪污受贿,连带出吏部一众官员的愣头青?

    “看来是冷板凳坐久了,屁股受不住凉,来这里立投名状了。”

    张行英摇摇头:“给人当枪使。短时间内确实会有收益,长远来看,呵,惹怒了陛下,他还想有什么好果子吃。”

    刘洪笑道:“倒也无妨,立了投名状,进了青党,一样可以好好的当官。往后只要低调些,陛下还能盯着他不放?”

    这边谈笑风生,另一边则剑拔弩张。

    钱穆指着许新年,咄咄逼人道:

    “岁大寒,朝中清廉者,缺米缺炭,不是人人都像许探花一般,家有千金万两,锦衣玉食。

    “三个月的俸禄,你让那些两袖清风的同僚,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不等许新年说话,他冷笑一声,讥讽道:

    “你为了讨陛下欢心,竟想出此等荒唐之计,小人尔。本官与你同期,亦感颜面无光。”

    边上围观的官员纷纷附和。

    许新年面无表情,道:“本官是为黎民百姓,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

    钱穆大笑三声,高声道:“本官愿散尽家产,填充国库,赈济灾民。许探花,你既然问心无愧,既然为黎民百姓,那你敢不敢如本官一般,把家产尽数捐出?”

    这话说完,四周一片叫好声:

    “钱大人高风亮节。”

    “钱大人大义。”

    一道道促狭的目光看向许新年。

    许新年皱了皱眉,钱穆的话实属无赖,许家有一众铺子、良田,以及大哥留下来的鸡精分红,而对方有什么?

    虽不至于一贫如洗,但坐了这么久的冷板凳,家里恐怕只有几斗米,几两银子。

    可他偏无法理论,因为不管是钱穆,还是他背后的人,亦或者周围的官员,都不是和他讲道理。

    人家就是来找茬的。

    若是不理吧,说不准朝会之后,他许新年又会多一个“伪君子”的骂名。

    就在这时,王首辅走了过来,没有说话,只是冷漠的扫了一眼周围的官员。

    众官当即噤声。

    钱穆笑了笑,不管许新年应不应声,他要表达的东西,已经传达出去。

    之后再无动静,直到卯时来临,鼓声响起。

    武百官保持沉默,穿过午门,过金水桥,从品级高低,依次列队。

    只有那一小撮人,能进金銮殿。

    许新年身为本次风波的核心人物之一,也被准许入殿,但得站在大殿门口位置。

    随着诸公入殿,几分钟后,永兴帝就到了。

    他高坐龙椅,俯瞰众臣,高声道:

    “各地灾情严重,朕身为一国之君,甚是痛心,诸位爱卿可有赈灾良策?”

    底下的诸公、勋贵们露出了“早知如此”的表情,不痛不痒的提了几个建议,比如减免赋税,号召乡绅捐款等等。

    永兴帝就说:

    “既要捐款,理当由朝廷做出表率,由众爱卿做出表率。如此,乡绅才能心甘情愿,也能警告办事官员,避免他们中饱私囊。”

    只号召乡绅捐款,不出意外,那些银子多半会被层层剥削。

    几名党派的党魁、勋贵,默契的先后出列,高呼“不可”。

    这时,大理寺卿出场了,沉声道:

    “陛下,朝中风气腐败,贪污之风盛行,以致于国库空虚,捐款治标却不治本。要想赈灾,必先清扫歪风邪气。”

    话音落下,好战分子,户部给事中出列,高声道:

    “陛下,臣要弹劾翰林院庶吉士许新年,收受贿赂。”

    殿内无人说话,也没人质疑翰林院的庶吉士能收受什么贿赂,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事。

    吏部给事中出列,高声道:

    “陛下,臣要弹劾翰林院庶吉士许新年,打着王首辅的旗帜,收受贿赂。”

    接着,六部给事中纷纷出列,弹劾许新年。

    能站在金銮殿里的,个个都是老油条,立刻明白这些人在玩什么把戏。

    这是他们的反击。

    以许二郎为切入点,反抗永兴帝,反抗王首辅。

    这么做既不会彻底激怒永兴帝和王首辅,又能给出自己的态度,告诉永兴帝,我们要干掉你的冲锋卒,来一个干掉一个。

    同时委婉的警告王首辅,王党固然势大,但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况且此事,王党里也有不赞同的声音。

    许新年有收礼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他作为王首辅未来的女婿,王党成员没少给他送礼,而在官场,收了礼物,才是自己人。

    他想以云鹿书院学子的身份融入王党,就不能太清高。

    虽说许新年推掉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这不能改变事实。

    “身在官场,洁身是好一事无成,和光同尘又容易在风口浪尖时成为政敌攻歼的把柄。所以,核心问题还是势力不够大。

    “解决的问题是:拉拢更多的人。”

    许新年心里忽有明悟。

    殿内诸公,有的在观察永兴帝的神色,有的在审视王首辅。

    看他们如何接招。

    永兴帝若是庇护许新年,他们还有后招,王首辅若是出面,也有后招,比如把他拉下水,一起弹劾。

    如今他们才是占据大势的一方。

    谁都没有注意到,刘洪慢条斯理的出列,作揖道:

    “陛下,臣认为,大理寺卿言之有理,国库空虚,赋税难收,皆因有人贪污舞弊,收受贿赂。

    “因此,臣请陛下严查百官,整顿风气。”

    有意思殿内众臣、勋贵,齐齐看向刘洪。

    这是要趁机浑水摸鱼啊,刘洪在朝中被视为魏渊的“继承人”,接手了魏渊的班底,在新君上位后,前魏党有不少人被贬被罢,势力削了近五成。

    空出来的位置,被王党和各党派瓜分。

    在官场,这是适当的退让。

    如今这刘洪站出来,很明显,执掌着御史台和打更人的前魏党,想趁机渔翁得利。

    永兴帝笑了:“刘爱卿言之有理,继续说。”

    刘洪朗声道:

    “自魏公故去,打更人式微,臣能力不及魏公万一,呕心沥血,精力不济。欲向陛下举荐一人,代替臣执掌打更人衙门。

    “以更好的监察百官。”

    诸公都是一愣,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台词,刘洪竟在这个节骨眼上,撂担子不干,把打更人的职位拱手让人?

    永兴帝故作诧异:“刘爱卿想举荐何人啊?”

    刘洪扫了一眼或疑惑,或警惕的诸公、勋贵,朗声道:

    “前打更人银锣,许七安!”

    PS:继续去码下一章,但建议明天看。因为很可能明早才更新,我习惯性的会码到半夜,然后睡一会儿。别等。

    今天测完核酸,过几天回家了。

 第一百零一章 威压百官(6000)

    许七安?!

    这个名字回荡在群臣脑海里,让人忍不住脸色微变,想起了很多不好的回忆。

    堵午门开群嘲;堵午门杀国公;斩先帝

    看着他上蹿下跳,耀武扬威,偏偏无可奈何。

    以前是有魏渊庇护此人,才让他这般嚣张跋扈。后来魏渊死了,当时朝堂很多人都在等元景帝清算此人。

    坐等他满门抄斩。

    嘈乱的声浪一下子起来,诸公面面相觑,相互低声询问着什么,有人不停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得到相应消息。

    许新年站在队伍的末尾,听见最多的就是“他不是离京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天杀的狗才回来作甚”这类言语。

    大理寺卿等党魁脸色一沉。

    张行英愕然的扭头,看着刘洪。前魏党的几名成员同样如此。。

    许七安回来了?

    他们竟没收到半点消息。

    那家伙回京了,回京就好这一刻,前魏党成员心里,居然是无比的踏实。

    永兴帝嘴角一挑,用眼神示意太监保持沉默,刻意没打断诸公的喧哗。

    一群老狐狸,治你们的人来了永兴帝神清气爽,只觉得这些天的郁气,统统一扫而空。

    等殿内喧哗稍歇,永兴帝这才缓缓开口,道:

    “据朕所知,许银锣早已离京,游历江湖去了。怎地又回来了?”

    刘洪高声道:

    “许银锣游历江湖,目睹百姓生计艰难,心中悲悯,每每回忆魏公的教导,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停止了游历江湖。

    “想代魏公执掌打更人,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众勋贵、诸公,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