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奉打更人-第10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位宦官匆匆入内,低声道:

    “陛下,许家主母方才去了太后娘娘那儿。”

    怀庆淡淡道:

    “知道了。”

    她停顿一下,说道:

    “去一趟司天监,把许七安留在那里的女子,送到许府去。而后给灵宝观带个消息,就说许银锣和临安在一个月后大婚。”

    怀庆还是不屑针对临安这种菜鸡的,她只是给亲爱的许银锣制造一点点压力。

    让他好好在雍州打仗,莫要想着儿女情长了。

    浔州,知府衙门,议事厅。

    杨恭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在此议事,其中包括许七安这位顶梁柱。

    浔州守城战赢了,但只是局部胜利,形势依旧严峻。

    接下来,才是大奉守军要面临的真正危机。

    孙玄机带着袁护法进入议事厅,杨恭和众将领吃了一惊,望着袁护法,心说这是怎么回事?

    袁护法穿着囚衣,带着手铐脚镣和木枷,一副即将上刑场被砍头的模样。

    袁护法扫了众人一眼,轻易读出了他们的心声,了解了他们的疑惑,袁护法悲伤的解释道:

    “这是许银锣给我戴的,目的是让我长长记性,牢记祸从口出。”

    众人心里大喜,同时忍不住问道:

    “若是不长记性呢?”

    袁护法悲伤的说道:

    “我都这样了,下一步当然是拉出去斩首。”

    杨恭摆摆手:

    “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许二郎摆摆手:

    “大哥有些过分了。”

    苗有方叹息道:

    “好歹袁护法也是盟友,许银锣确实过分了。”

    袁护法看了他们一眼,更悲伤了。

    杨恭的真实内心是:

    这猴子也有今天,果然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许银锣为民除害啊。

    许二郎的内心是:

    大哥肯定遇上了无比窘迫的事,回头打探一下情况,哈哈。

    苗有方的内心是:

    斩首之后猴脑能分我一口吗。

    但有了许银锣的前车之鉴,袁护法硬生生的违背本能,忍住了解读内心并付之于口的冲动。

    李慕白没好气道:

    “猴子,你怎么惹到许宁宴了?”

    袁护法正要说话,许七安姗姗来迟,从厅外走了进来。

    众人看着他,惊呆了。

    许银锣脑壳上插着一把明晃晃的铁剑,剑身从天灵盖贯入,只露出一个剑柄。

    太,太惨了吧杨恭等人瞠目结舌,齐刷刷的看向袁护法,心说你都造了什么孽?

    “大,大哥,你这是?”

    许二郎心疼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

    “不小心得罪国师,国师让我插剑反省,哪天剑原谅我了,她就原谅我。”

    许七安看一眼袁护法:

    “她什么时候原谅我,我就什么时候原谅你!”

    袁护法焦急得问道:

    “那剑什么时候原谅你?”

    许七安闻言,用一种“看开点”的眼神,注视着猴子:

    “这是一把没有器灵的神剑。”

    “”袁护法呆若木猴。

    孙玄机拍了拍袁护法的肩膀。

    下辈子争取做个哑巴。

    许新年“咳嗽”一声,道:

    “杨公,人都到齐了,开始议事吧。”

    他怕自己控制不住,狠狠嘲笑大哥。

    想当年大哥经常揪着他的糗,使劲的埋汰他。

    如今大仇得报。

    ps:肘子新书《夜的命名术》,简介我就不发了,肘子的书不需要简介。

    这本书很好看,我亲自验证过的,文笔细腻,质量高。肘子的新书,就如他古道热肠的本人,让人欲罢不能。

    推荐大家去看看。

    另外,今天一滴都没了,我要睡觉去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如何晋升一品武夫

    许七安天灵感插着剑柄,坐在议事厅的主位。

    他坐这个位置,并非众人敬于他声望,畏于他修为。

    理论上来说,许七安现在明面上的官职是打更人衙门的首领,权位堪比朝堂诸公,就算没有实权,官帽子是要比杨恭这位一州布政使大的。

    “诸位只管说吧,本官听着。”

    许七安环顾两侧官员,起了个头。

    行军打仗、调粮运兵,稳定后方等等事宜,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在这些领域里,出出主意,指出不足倒是可以,让他去统筹、安排,那只会碍事。。

    杨恭点点头,接替许七安的话语权,说道:

    “本次议事,有三件事要与诸位讨论,分别是钱粮、兵源、防线。

    “其中,钱粮和兵源息息相关。青州失守后,尽管我们带走了绝大部分的军需辎重,但钱粮短缺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

    “从漳州运来的粮草,不久前沉江了,押送粮草的大军全军覆没。”

    漳州是大奉粮仓之一,粮草储备最充足,一旬前;议和期间,漳州运往大奉的船队遭遇袭击;粮草沉江不说;随行押送的军队全军覆没。

    这是云州叛军在有目的的截断各州运往雍州的粮草。

    大奉疆域辽阔;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路途都极为遥远;押送过程中遭遇敌人埋伏,属于不可规避的意外。

    当然,大奉军也有派精锐高手潜入云州、青州;做着截道的行动。

    这种时候,拼的就是双方的物资底蕴,以及高手数量了。

    云州和大奉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战略纵深不足,没错;地盘小也有小的好处;这意味着押送路程短;地形不复杂;失误的概率也相应的减少。

    李慕白沉吟道:

    “雍州富庶;但一边要稳灾民,一边要供养军队,最多支撑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们就要搜刮“民脂民膏”了。”

    许二郎插了一嘴:

    “如果募兵的话,可以大大缩减钱粮开支。”

    把那些吃白食的流民编入军队;让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李慕白沉声道:

    “这样的话,可以撑三个月”

    他看了一眼苗有方身边的力蛊部战士莫桑;改口道:

    “两个月没问题。”

    众官员、将领沉默着;眉头紧锁。

    钱粮问题,向来是大奉面临的首要难题,没钱没粮,打什么仗?

    我可以让花神催熟一批粮食;但只是杯水车薪啊许七安想到了花神的灵蕴。

    但旋即觉得这个提议不靠谱;慕南栀能催熟的粮草有限,而朝廷需要多少粮草?有多少嘴吃饭?不是一个量级,不过,这个法子可以用来应急。

    到时候;催熟完毕的花神会哭着说:没有了,一滴都没有了!

    许七安想到这里;嘴角翘了翘。

    “咚咚!”

    他敲了几下桌面,吸引众人目光,说道:

    “陛下会在楚州和禹州境内增设集镇,开关市,不需要多久,大奉会有钱粮。”

    当即把怀庆朝会上的政策告知众人。

    朝廷政令传入各州需要时间,这肯定比不过“天机宫密探”这类快马加鞭,且依靠传送术传递消息的组织。

    当然,等孙玄机的传送阵法搭建完毕,雍州这边的消息往来速度会得到巨大增幅。

    “妙!”

    张慎抚须微笑:

    “这两条政令能解大奉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增设集镇,开通关市,可以充盈国库,解朝廷国库空虚之急。收回荒废农田,则能让流民在开春之后,有田地耕种。

    这年头,安抚百姓其实很简单,给他几亩田,云州叛军再想招募流民当炮灰,就难了。

    李慕白赞叹道:

    “陛下当初在云鹿书院求学时,便展露过不俗的实干能力。如今登临大宝,乃大奉百姓之福。”

    众人纷纷开口称赞,相比起永兴,女帝登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大概也只有许银锣才有这样的魄力,扶植一位女子登基。

    众官员、将领,用敬佩的眼神看向许七安,但看到他头顶的剑柄后,又纷纷低下了头,没让自己笑出声。

    袁护法蔚蓝色的目光扫过众人,嘴唇动了动,正要开口,孙玄机把茶杯递到他面前,面无表情的说:

    “喝!”

    袁护法连忙张开嘴,喝了一口,借此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下去。

    众官员、武将,心里捏了一把汗,朝孙玄机投去感激的目光。

    如果他们刚才的心里话被袁护法读出来,那么现在,大家就是站着议事,或者跪着议事了,总之许银锣不会放过他们。

    杨恭轻咳一声,把话题扯回来,脸色无比严肃的说道:

    “第三个问题,防线!

    “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估测云州军下一次的进攻是在何时。”

    前青州都指挥使周密,沉吟一下,道:

    “云州军遭逢大败,浔州城一战,算是伤了筋骨,没有那么快卷土重来,应该会等那位传说中的白帝返回九州大陆。”

    白帝的存在,对于在座的高层来说,并不是秘密。

    斩首黑莲的行动中,白帝没有出现,暴露了它不在九州的事实。

    “不,我觉得,他们会在近日内进宫雍州。”

    李慕白给出不同意见,这位云鹿书院的大儒分析道:

    “首先,春祭将近,这场战打半年一年,云州能承受。打了几年,他们会被战争拖垮。而陛下的两条计策,正是打持久战的基础。

    “云州叛军若是得知,就绝对不会拖延下去,会即刻进宫。”

    苗有方突然说:

    “也有可能进攻禹州,阻止朝廷的计策。”

    禹州与南疆紧邻。

    他刚说完,便被身边的许二郎否决:

    “云州的兵力,不足以支撑他们两线作战。”

    这就是当初云州想要议和,兵不血刃的拿下禹州的原因。

    众人再次意识到,当时如果议和成功,云州军接管禹州或漳州,那才是真正的大势已去,朝廷灭亡只剩时间问题。

    大奉已经在灭亡的边缘徘徊过一次了文官和武将们心里感慨。

    许银锣的这场政变,改变了大奉王朝的命运。

    杨恭做最后总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