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太子党 作者:楚清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贡院的通知,宝儿急得红了眼睛,直骂那名小厮黑了心肠,狼心狗肺,胡乱攀咬。
  崔容倒尚能淡然处之,对前来安慰的张仪等人道:“听闻黑衣骑铁面无私,倘若真的对簿公堂,我定能找到可反驳之处!”
  ****
  春试舞弊案由大理寺卿王远光亲自审理。
  私下里,王远光将那李林从里到外骂了一遍又一遍。若不是李林多事,这烫手山芋也不会落到他手中。这下可好,要是一个弄不好,得罪得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人,那他这顶上乌纱,可能也就到头了。
  审理当日,所有涉事的进士齐聚于大理寺。有功名的进士们不需跪拜,便三三两两立于堂下。
  主审座上的正是大理寺卿王远光,他的左侧,是御史中丞刘维瑞,主要行使监察之职;而右侧,却是一名戴着面具的黑衣骑首领。
  黑衣骑首领亲自监审尚属首次,由此也可证实承乾帝对此事的重视,堂下的进士们纷纷松了口气。
  崔容在见到那名首领时,不自觉地有些心虚。
  他并不确定对方还记得自己,也许那偶尔投过来的眼神不过是巧合罢了。只希望上次违反宵禁的事不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以至于影响春试舞弊案的判断。
  御史中丞的态度很倨傲,似乎堂下站着的举子通通都是案犯。而王大人就要随和得多,只挨个问了问进士们试题的情况。
  进士们纷纷表示全不知情,那些文章不过是平日学习之作罢了。
  崔容听着听着,微皱起眉头。
  看来,其他进士的文章,至少是他们亲自写的,与他自己的情况不大一样。
  崔容可以肯定,他绝没有在春试前写过关于粮荒的文章,应该说他甚少在崔府中动笔墨。那小厮拿出来的东西,当然是伪造的无疑。
  看来,是有人想借着这次舞弊案扳倒他——不用想都知道是谁。
  为今之计,还是得从那卷作为证物的文章入手。
  想到这里,崔容向王远光示意有话要说。
  待王远光同意后,崔容上前一步行礼:“王大人,学生想借证物一观,不知可否?”
  王远光还没说话,御史中丞刘维瑞一脸严肃地开口:“春试舞弊之案事关重大,如此重要的证物,岂可轻易示人。”
  “学生……”
  崔容刚开口,又被御史中丞打断:“尔等清白与否,自有三司决断,此事休要再提。”
  崔容无法,只得行礼后退,回到进士们中间。
  黑衣骑首领不着痕迹地看了他一眼,又挪开目光,盯着堂下其他人。
  第一天的审理自然没有什么结果,数个时辰过去,也不过是将车轱辘话又说了一遍,最后各位进士暂且归家,崔府小厮收押在大理寺监中,等待下一次传唤。
  ****
  崔容回到宅子不久,杨进独自一人前来,且带着一样十分重要的东西——崔容想看的那卷作为证物的、据说是他在春试前书写的文章。
  “……怎么会?”
  崔容惊讶万分。御史中丞已经在朝堂上拒绝过他的请求,又怎么会轻易被杨进弄到手?
  杨进轻描淡写地说:“皇子总是有点特权的。”
  崔容顾不得细想,展开那篇文章细细研究字迹。
  不得不说,写出这卷文章的人极其仔细,将崔容的笔迹模仿的几乎相差无二,就连他书写中的一些微小的习惯也都注意到了。
  但崔容还是感到了一些古怪之处,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索性叫宝儿拿来笔墨,自己照着那篇文章逐字逐句誊写了一遍。
  这样一来,崔容终于发现问题在何处。
  那人虽然十分小心,但还是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一个应该是属于他本人的小习惯——在最后回笔时,那人下笔会比崔容稍重,因此墨迹要更为饱满。
  这一点小小的差别虽然十分不易被察觉,但崔容本人当然会感到字迹中的不怪。
  发现了这个重大的疑点,崔容只要在第二日审理时提出来,御史台便不能拒绝查验,以此为突破口应该并不太难。
  他松了口气,将证物还给杨进,见天色不早,便留下后者一道用饭。
  ****
  第二日在公堂上,崔容将笔迹的事提出,王远光便叫来知贡举官们当场勘验,确认证物果然有些可疑。
  王远光沉着脸:“把那小厮带上来!”
  小厮被差役带出,低头跪在堂下。
  王远光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堂下跪的是何人?!”
  小厮磕了个头回答:“小的乃户部尚书崔大人家的奴仆,在府中掌管马厩。”
  “你可知奴告主乃以下犯上、背主求荣,按律要先吃一顿板子的。”王远光说。
  小厮回答得振振有词:“小的并不敢以下犯上,只是看过皇榜之后心中实在不安。小的虽是一介贱民,但也晓得春试舞弊事关重大,唯恐不将此事说出,触犯了欺君罔上的大罪,这才不得不告发四少爷。”
  那小厮年纪不大,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但是口齿伶俐得很,一番话即攀咬了崔容“春试舞弊”,又扣了个“欺君罔上”的大帽子,可谓一箭双雕。
  王远光被噎得无语,见一旁御史中丞正虎目眈眈地,仿佛要找出他“欺君罔上”的蛛丝马迹,没好气地挥挥手:“先按律打十板子。”
  那小厮被拖出去打的空档,王远光手下一位寺正进来,对王远光行礼道:“大人,已准备妥当了。”
  王远光点点头,等那小厮挨完了打又问他:“你是何时何处看到崔进士写这篇文章的?又是如何发觉此文与春试题目相类?”
  小厮白着脸,动作艰难地磕了个头答道:“小的本来是掌管马厩,春试前七八日,小的有事去找世青少爷跟前的钟老爹,去了四少爷的院子。那日四少爷书房里没人,有张纸给风吹到地上了,小的便捡了起来打算放回原处,不小心看见了题目。当时小的不曾发现有异,直到前几日知晓春试策论的题目。”
  王远光问:“这么说,你肯定那文章出自崔进士之手?”
  “小的肯定。”小厮道。
  王远光令差役将那篇文章送到小厮面前:“你仔细看看,真的能肯定?”
  小厮看了片刻,磕头回到:“小的肯定。”
  “看清楚了?”王远光再问。
  “看清楚了。”
  谁知那小厮话音未落,王远光一拍惊堂木,怒喝道:“满口胡言乱语的混账!你其实根本不识字!”

    第三十四章、 三司会审(下)

  王远光如此表现;实际上是存了诈一诈的心思。如果这小厮肯自露马脚,就省得他多浪费时间。
  只是他一不小心;将多日来的诸多不满都发泄在了小厮身上;于是连“混账”这种话都当堂说了出口。
  小厮冷不防被一喝;竟不慌不乱;只俯身磕头;口中道:“小的冤枉!小的识字的!那文章小的会背!”
  说着,他开始背诵。
  那小厮背得很流利,的确与他呈上的文章丝毫不差。可惜王远光早有后招;命寺正准备的卷子上暗藏玄机。
  王远光令众进士都上前一观。
  进士中不乏博闻强记者,将纸上的文章与小厮所背暗自一对比,便看出蹊跷所在。
  纸上文章大体相差无几;但每一句都做了小改动——将其中笔划复杂的字用其他替代。
  那小厮自称识字;甚至能分辨笔迹,结果看了这么久,居然没看出来卷子已经不是原来那份。
  一时间,进士们都明白了,纷纷对小厮怒目而视。
  他诬陷崔容的举动犯了几处大忌:一不该谎称自己识文断字,这在进士的心中着无疑是种侮辱;二不该背主求荣,身为奴仆竟然不忠不义,简直罪大恶极;三不该借春试舞弊案的名头,众进士因为这小厮的缘故,生生多耽搁了数日,如何能不怨?
  到这地步,案情似乎已经可以水落石出,按照惯例,王远光也能当场结案宣判了。
  但春试舞弊案是承乾帝亲自下旨审理的,马虎不得;且他身边还站着一位御史中丞,王远光便想令那小厮自己认罪画押,这样程序上便没有什么错处可挑。
  谁知那小厮竟然也是个狡猾的,原本已经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见状他立刻一口咬定自己无罪。
  小厮对王远光辩道:“小的识字不多,有些是认不出,但题目和笔迹却是不会看错的。”
  对这种油盐不进的狂徒,王远光可谓恨之入骨。
  虽说他也有一点手段对付这种人,但再折腾下去,仅崔容一人的案子就要耽搁不知道多少日了。
  眼见大理寺卿十分为难,他手下一位寺正忽然上前耳语了几句什么。后者摇摇头,又犹豫片刻,最后道:“也罢,就让他来问吧。”
  只见王远光向御史中丞说了几句话,御史中丞看向小厮,脸上露出同情的神色,口中却道:“如此也好,就按王大人的意思办吧。”
  差役应声将那小厮带了下去,后者不知发生了何事,大概见御史中丞这次没有和王大人唱反调,他脸上终于显出一丝慌乱。
  所有人等了大约半个时辰,那小厮被带回来了。
  他一副面若死灰,失魂落魄的模样,见了王远光,立刻哀嚎着连滚带爬地跪在堂前,哭着喊着要认罪。
  崔容的反应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方才他站在堂下,听得不甚清楚,不过王大人貌似提到了“他”。这个人是谁还不得而知,但是能让这狡猾的小厮变化如此之巨,显然正是这个人的手段。
  大理寺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崔容心里实在好奇极了,暗自决定一定要弄个清楚。
  小厮招供,之所以会诬告崔容,是因为他贪图皇榜上说的丰厚赏赐,才一时鬼迷心窍犯下大错,求王大人从轻发落。
  闻言王远光和御史中丞都皱起眉头,黑衣骑首领带着面具,看不清神情,想来也是不怎么相信的。
  小厮的话乍一听有理,实际上仍旧疑点重重。
  要知道那伪造的笔迹曾经瞒过了数位知贡举官,这般超群的技艺出自何人之手?而那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