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残破不堪的京都城,根本是一块能抽税征兵的真正疆域都没有……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先前为了给幕府捣乱,让幕府讨伐军后院失火,倒幕派在西国列藩煽动暴*搞得太过火了。现在看到幕府崩塌,总算是想要收手了,却发现已经根本控制不住局势——那些刀头舔血的土匪浪人,可没有什么效忠天皇的崇高觉悟;而野心勃勃的豪族首领们,更是才刚刚打出了火气,打出了劲头,不打出一个名堂来绝不罢休;至于土佐、长州这样的强藩,同样积极地想要对外扩张版图……就目前而言,和平的曙光依然遥遥无期。

    面对如此乱局,朝廷倒是想派遣几个公卿下去调停兼收权,但问题是谁都不愿意离开眼下还算安全的京都,自赴前途未卜的险境。而且就算真的有人被派过去了,按照他们平素只晓得吟风弄月、附庸风雅的作为,恐怕也是添乱帮倒忙的多,真能派上用场的少……

    对于完全脱离了根据地的萨摩军来说,京都简直就是一个大牢笼,四周全是可怕的杀戮场,进来不容易,出去更困难。而老家的情况,同样让岛津怒志感到忧心忡忡——自从幕府军主力在京都大战之中全灭之后,九州各藩立即联手造反,推举萨摩藩岛津家为盟主,发兵轻易攻克了幕府在九州岛的唯一据点,长崎奉行所。眼下的岛津家俨然已经成了九州之主,貌似前途一片光明灿烂……

    但岛津怒志这位藩主殿下的心中,其实却很清楚,曾经号称西国第一的萨摩藩兵卒,基本上已经都被自己用传送阵弄到了京都,留守在后方的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而萨摩藩的领地,也被佩里提督的耐色瑞尔远东舰队先是猛烈炮击,再是登陆蹂躏,摧残得破败不堪……凭借这样大幅度缩水的实力,萨摩藩能够自保都不容易,想要称霸九州岛,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以岛津怒志的经验推断,九州岛的其余各藩,之所以愿意推举岛津家为盟主,甘愿屈身其下,一方面是看重了萨摩藩这个勤王首功的头衔,以及他这个藩主对朝政的影响力——虽然眼下的萨摩藩实力大伤,但是贸然占这个便宜却很冒险。因为倘若朝廷复兴成功,岛津家必然要挟平定天下之威强势回归,没有任何一个藩国能够匹敌。与其届时再疏通讨饶,还不如现在就将对方高高捧起再说。

    另一方面,此番乱世的终局毕竟尚未明朗。万一幕府成功翻盘,各藩也好把岛津家这个其实没啥实力的主谋丢出去顶罪,以便于保住自己的身家领地……

    所以,岛津家看似风光八面的九州霸主之位,其实却是极端的不稳固,与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朝廷一样,都是缺乏根基的无本之木,只要稍有风波,便是灭顶之灾。

    但是,能看到问题所在,并不等于能解决问题。在当前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之下,岛津怒志只能勉强使用代价昂贵的传送魔法阵,来偶尔联系一下留守九州岛的几位家老,以了解后方领地的情况,交换一点信息,可惜通常都是互相叹叹苦经,根本想不出解决之道。

    ————————————分——割——线————————————

    事实上,朝廷方面并非完全没有军火来源,例如龙巫教在之前就借道高丽半岛,向朝廷慷慨提供过一大批军械弹药,但却被朝廷公卿们不知弄到哪儿去了,基本没发到各路军头手上。而之后继续运来的几批军械,又要优先装备龙巫教派遣来助战的图坎草原蛮族骑兵,因此岛津家的萨摩军并不能分到太多……

    ——事实上,龙巫教最初援助的这批军械弹药,基本上都被贪得无厌的公卿们给受贿漂没了,又经过几番匪夷所思的转手,最后落到了菲里的巨熊军团手中,眼下正等着士兵们使用熟练,就可以拿来好好“招待”一下原本应当装配这些玩意儿的朝廷官军……

    当然,有关军械弹药补充的棘手问题,岛津怒志虽然恼怒忧虑,却也很清楚,朝廷这边同样不会有解决对策,多说无益——所以,他要提起的事情,确实还是围绕着各路东征军口粮的供应。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针对天皇与朝廷下套的一个小小阴谋。

    “……陛下,沿途就地取材,现地调达,为我朝廷官军之勤俭传统,此言确实乃是至理也。只是陛下可能忘了,京都起兵之初,陛下曾经授命相乐总三建立赤报组,作为官军先遣队挺进关东,向各藩庶民宣布朝廷免除关东今岁一切田赋年贡,以休养民力的德政,与幕府争夺民心……如此一来,当今即将开拔的三路东征官军,若是再向沿途藩国庶民征收兵粮米的话,岂不是会让朝廷有出尔反尔之嫌吗?而那个已经成功扎根关东、打下一片天地的赤报组,又该如何自处呢?”

    ————————————分——割——线————————————

    PS:双倍月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抬爱,希望继续投票支持。今天还有一更。

第三卷 寒风中的战火 一百四十五、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下)

    一百四十五、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下)

    一百四十五、各怀心思的“官军”们(下)

    先遣队?赤报组?免除关东今岁年贡的圣旨?

    听了岛津怒志的上奏,仁孝天皇先是眉头一皱,接着又摸着下巴苦思良久,总算是依稀回忆起来一点东西——好像确实是曾经有过那么一回事来着?

    嗯嗯,那似乎还是京都之战刚刚落幕的时候,虽然幕府新式陆军的主力已经被摧毁,但是各藩的态度和国内的形势一时尚不明朗,朝廷颁发的倒幕诏书,在几天之内,也并没有立即得到多少回应。

    在当时的皇室公卿们看来,如果幕府组织得力,各藩积极配合,并非没有迅速整军再攻京都的可能,因此朝廷公卿们尽管个个弹冠相庆,但心中也多少有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做相乐总三的土豪小地主,带着一群子侄从乡下进京觐见天皇,原本朝廷是不屑于招待这种土得掉渣的卑贱粗人的,更何况这土包子竟然连贡品都没准备。但他毕竟是第一个响应朝廷倒幕诏书的地方势力,必须予以鼓励,因此仁孝天皇还是破例予以了接见,还给他封赏了一个空头官职。

    进宫觐见之后,相乐总三便针对此时的僵持局面,很热心地向朝廷献上一计。

    按照他的说法,当前世道衰颓,饥荒蔓延,民心思乱,各处的暴*、骚动、抢米风潮此起彼伏, 现在全国各地的形势,都非常紧张,真可谓是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江户幕府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已经快要无法维持下去,这是天下人几乎都明白的事实。

    但问题的关键是,虽然各地的暴动情绪都已在酝酿之中,只要有一点点的火星,马上就能燃起冲天的大火。可偏偏大家都在等着别人出头,自己不想冒风险,却又想跟着捞好处。朝廷虽然已经在京都之战竖起了榜样,但对于其它地方的人来说,还是未免太过于遥远。

    归根到底,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从众心理。根据自古以来的经验,在乱世之初,首先站起来当出头鸟的收获固然最大,只是风险同样也是最大的,必然立即沦为幕府和旧体制的重点打击对象。万一不成功,首先被剁碎的人就是他。因此,没有一点胆量和实力的家伙,是不会去做这个出头鸟的。

    不过,只要有人首先闹起来,又取得一点胜利,从众的人就会很多。到了那个时候,幕府的严刑峻法、抄家灭族,也就没有人会害怕了——德川幕府要灭他们的九族,他们还想着灭德川家的九族呢——这就好像是滚雪球,只要有人滚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越滚越快、越滚越大,直到撞个粉身碎骨为止。

    在这样一番分析之后,相乐总三又自告奋勇地表示,只要朝廷能够给他一个合适的大义名分,他就愿意作为官军的先遣队,前去关东挑动农民暴*。也就是替朝廷去做这个出头鸟,尽快给幕府的后方腹地放上一把大火,彻底搅乱他们的整军备战工作,也好让依旧保持观望态度的各藩尽快改变态度。

    这样一来,等到朝廷官军东征江户的时候,应该就能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了。

    对于这种貌似过于乐观的看法,仁孝天皇听得是半信半疑。不过既然无需朝廷出钱,他也就乐得慷慨,便大笔一挥,给相乐总三颁发了一道圣旨,宣布免除今岁一切田赋年贡,以减轻农民负担,争取举国民心。

    ——反正关东之地还在幕府手里,一时半会也成不了朝廷地盘。所谓免除今岁一切田赋年贡的德政,不过是慷他人之慨,而且还是慷敌人之慨,因此天皇陛下半点都不心疼。

    而相乐总三本人,仁孝天皇也被授予两面十六瓣菊花御旗,奉命带着一帮自家后辈,组成一个名叫“赤报组”的先遣队、工作队兼宣传队,从京都一路往东开拔,宣扬朝廷的这一伟大德政,给幕府添乱。

    只是后来事异境迁,貌似庞然大物的德川幕府,其内部矛盾一爆发,崩塌瓦解的速度简直是一日千里,闹到最后,连德川家族本身都投靠了朝廷……志得意满之下,仁孝天皇也就把这伙乡下人的事给渐渐淡忘了,直到刚才给岛津怒志一打岔,才略微有些想起。

    ————————————分——割——线————————————

    “……这个赤报组么……朕似乎有些印象。只是自从当日离京东行之后,那个相乐总三就再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莫非还真的让他折腾出了气候?”

    “……呃……陛下竟然不知道吗?”

    岛津怒志闻言抬起头来,满脸都是惊讶的表情,“……相乐总三以陛下仁德、免除关东今岁年贡为旗号,一进入东海道就四处煽动农民造反,攻打各地藩库分粮分钱,其声势之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