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伤亡的士兵要发放抚恤金、烧埋费,年老的士兵还要发放一笔退休金。

    综上所述,当某个政府进行大规模动员,职业军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消耗就会迅速变成了足够拖垮财政的恐怖支出。不管是再怎么丰厚的国库,都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被彻底搬空。对于实际货币收入相对贫乏的传统农业国家而言,这个矛盾更是尤为突出。

    因此,所谓的兵贵胜,不贵久,绝非是一句泛泛之谈那么简单。而军队中的贪污腐败,还会进一步加剧这一消耗速度——所以全国人口接近三千万,直辖人口也约有六百万的江户幕府,才会连供养两万近代化海陆军都感到捉襟见肘,压力沉重。

    当然,投机取巧的省钱办法,也不是没有。

    首先,假如不实行职业兵制,而是采取义务兵制,让人们“被自愿”从军,那么第一项费用就可以基本节约掉了。

    其次,假如要求士兵自行购买军械弹药,自己负责训练,自己弄服被,自己花钱治疗伤病,在短期作战之中,甚至还可以让士兵自备一定数量的粮食,那么第二项和第四项费用也就顺利解决了。

    最后,剩下来的军饷、抚恤金和退休金,就更容易解决了。只要先发一笔数额不大的开拔费,然后让他们“破城之后,任由掳掠”,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吃到哪里,基本上就不必再发军饷了。至于抚恤金、烧埋费和退休金,可以用占领的土地来顶账。假如不怕士兵造反的话,甚至还可以根本不用付账,只要宣布“参军打仗是你的义务”就行了!

    如今那个无粮无饷只有一个大义空名的京都朝廷,就是用这样的办法,一下子拉起数万队伍的。

    与按照前一种方法,在每一项成本上都花了大价钱的江户幕府相比,朝廷建立军队的成本实在是低廉至极,甚至还有办法倒过来进赚一些利润——靠出售军官头衔来向各路“义兵”捞钱!

    正是因为这种建军方式的截然不同,朝廷才能只花一点微不足道的小钱,就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组建起数倍于幕府军队的庞大武装力量。

    但问题是……像这样偷工减料建立起来的军队,真的能打仗吗?

    连一分安家费都不给,就要士兵为你卖命,很可能会让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士气低落。

    而让士兵自备军械弹药甚至粮食的做法,就更是凄惨了——那些有钱的阔人,多半不会乐意上阵搏命,而没钱的穷人就算愿意赌命,也照样买不起趁手的家什,只能弄点木棍菜刀来凑合。此外,自备的武器显然难以统一规格,花样繁多的弹药口径很可能会让后勤官在第一时间精神崩溃。

    至于训练也同样是一个大问题,那些没有训练过的士兵,必然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恐怕连排列阵型都困难。就算政府下令自己组织训练,可问题是这种荒谬的命令根本无法落实——该由谁来牵头组织,谁来承担食宿,谁来寻找场地,谁来充当教练?

    根据以上所述推断,这支几乎不用钱就建立起来的军队,在没有其它因素激励的情况下,十有八九必然是要士气没士气,要装备没装备,要纪律没纪律,要训练没训练,要凝聚力没凝聚力……就算在数量上是对方的十倍,也必然和一堆废物无异,连顺利开赴战场都不容易做到,这种数量优势又能有什么意义?

    所以,假如身为实际统治者的江户幕府脑残突发,为了节省金钱,居然想要用这种偷工减料的办法来建立军队,那么其结果不是未战即溃,就是暴动叛变,根本是一种自杀性的愚蠢行为。

    但是,作为事实上的造反派的京都朝廷,却有办法克服以上劣势——当然,是通过最残酷,最血腥,影响最恶劣的方式。即使被掩盖在“王政复古”的华丽旗帜之下,也无法改变其野蛮凶残的本质。

    这种方法,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说,就是一个字,抢!

第三卷 寒风中的战火 六十五、恶意讨薪VS恶意欠薪(3)

    六十五、恶意讨薪VS恶意欠薪(3)

    六十五、恶意讨薪VS恶意欠薪(3)

    叛乱者和政府军。在战争中所面临的财政压力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筹款渠道”明显要丰富得多。

    作为幕府眼下的实际当家,三井龙姬很清楚地知道,就在幕府面对着战争导致的财政危机一筹莫展之余,纠集了更多军队的朝廷那边,却是正赚得盆满钵翻,数钱数到手抽筋……自然,这些钱财全都是被鲜血和尸臭给彻底浸透了的。

    根据大阪前线断断续续传回来的消息,自从朝廷正式发动倒幕战争以来,已经有约摸六万多名“倒幕志士”陆续集结于京都,除了萨摩、长州、土佐等倒幕藩国派遣的三万人左右的正规军以外,还有其余三万多名零散成员,大多为穷困潦倒的失业浪人,以及很多前来碰运气试图混一张官皮的流氓、无赖、山贼、海盗和通缉犯等等,基本上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堪称是聚集了各种各样穷光蛋和人渣典型。

    这些穷光蛋和人渣两手空空地赶到京都,本来想乘着朝廷发动倒幕战争的东风,设法捞一个“复兴功臣”的头衔,从此过上三妻四妾外加顿顿白米饭天天有鱼吃的幸福生活。哪里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赶到了京都这个“**中心”,加入了组织,结果却是连一文钱的军饷都捞不着,吃喝拉撒一概没人管。别说什么白米饭和烤鱼了,根本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毕竟朝廷已经沦为提线木偶和花瓶摆设太久了,久到完全忘了要如何履行政府职能,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打算要给军队提供粮食!

    眼下这会儿的朝廷,虽然号称要“王政复古”,实际上依然和往日一样,只知道一个劲地收钱卖官,将“倒幕义军”的各级官位一律明码标价,却从未想到过要给“义士”们提供吃喝,认为所有“倒幕志士”都会继承和发扬**时代的艰苦朴素精神,做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不给天皇增添任何麻烦……

    至于各藩的军队和领主,在这种灾荒动荡的年代,能维持住自己人的补给就很不容易了,既没有这份财力也没有这份善心去接济这些新来的“**同志”兼竞争对手。

    于是,在生存压力和朝廷大义的双重激励之下,这些饿死鬼不得不自己动手找饭吃。他们先是积极响应朝廷圣旨的号召,对京都周边地区的“秽多”、“非人”聚落进行了拉网式的清剿,逐一血洗和焚烧了近畿地区所有“秽多”、“非人”等贱民聚居的村镇,许多传承上千年的古老村庄因此灰飞烟灭。

    根据京都方面出台的最新政策,凡是有着“秽多”、“非人”的贱民身份,或者与这些卖国贱民杂居的人,一律自动全家触犯死刑,应当尽快给予人道毁灭。所以,在这一系列的剿灭卖国贼作战行动之中,根据朝廷的重要指示,诸位“倒幕志士”严格执行了相应的俘虏政策。基本上是每到一处贱民聚落,就杀一处、抢一处、烧一处,处处三光,上自八十老汉下至三岁小儿,一律不留半个活口,通过这一最具说服力的实际行动,向朝廷和天皇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与勇敢。

    时至今日,光是侥幸逃进大阪城避难的“秽多”、“非人”难民,就已经达到了三万余人。即便是三井龙姬脚下这座和京都关山远隔的江户城,这一个月里也有超过两千名难民携家带口飘洋渡海而来。至于在大屠杀中死掉的贱民究竟有多少,已经是谁都没办法说清楚了。

    虽然这些贱民近年来依仗洋人巧夺豪取、作威作福,在庄子里很是积攒了不少钱财,诸位倒幕志士在剿灭他们之后的获利颇多。但是一来其中的大部分贱民消息灵通跑得快,在志士们杀到之前就已经带着积蓄躲出去了,二来即使搜刮到若干尚未转移的财宝,也还得给朝廷公卿和几路强藩诸侯上缴一部分充当孝敬。此外,要参与分钱的总人数也未免多了一些……所以折腾到最后,真正落到每位“倒幕志士”手中的东西其实很有限,几番花天酒地下来,就又变得囊中空空了。

    如此一来,诸位被养刁了胃口的倒幕志士们。只好重新提起刀子,继续去抢劫商铺和民家。但京都乃是众位公卿聚居之地,又有大军屯驻威慑,终究是不敢闹得太过分,而且普通百姓家中也没有多少余财可抢。于是,这些胆子越来越大的家伙,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京畿一带的诸侯和寺院头上!

    先说诸侯,京都周边除了十万石皇家御领、四十万石寺庙庄园和少量幕府直辖区之外,还安置着三十几个藩国,都只有一两万石的规模,按版图和势力来算都是迷你型的,在幕府体系内属于“无城”级别(5万石以上方可筑城堡居住),顶多也就相当于西方中原天朝的一个大地主,住着一个大院子,家中有几房妻妾,几十个侍女小厮,在农闲时能够动员起几百号农民,去邻居的地盘打群架而已。

    更何况东瀛此前一直是太平世道,京都周边又是富庶繁华之地,这些藩主基本上都把军费挪用到了挥霍享乐上,军备防务废弛至极。京都事变之初,他们原本还想着观望一下看看风色,等到此刻大祸临头,已经是出战则无兵丁,防守则无堡垒,连易帜投靠都没人理会,除非逃跑,否则就只能束手待毙了。

    其中最最冤屈的,要数京都南郊的淀藩了。这个封地不过两万石的小藩。由于紧贴着京都,从很早以前就和朝廷来往密切,暗中资助着倒幕行动,其藩主虽然身居幕府老中之职,但依旧一颗红心向着朝廷,不断从江户传递出各种隐秘消息,给倒幕组织通风报信,堪称是地下工作者的典范。

    在京都事变之时,淀藩虽然事先没有得到消息,但还是仓促拼凑了几百号闲人充当“义兵”,从幕府军的背后打黑枪。只可惜兵力太少装备太差,也没有勇将猛士带队,一路磨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