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刀之秦皇秘藏-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不由道:“老师傅,什么成了?老师傅能不能跟我们讲讲昨夜兽潮的事情?我们有朋友昨夜失踪,我们是一直循着踪迹追到兽潮发生的地方,结果却遭遇了那场变故。我心中着急朋友安危,所以老师傅您要是知道些什么,请给雨寒一些指点,雨寒感激不尽。”

    老和尚笑呵呵摆摆手道:“莫急,莫急,老和尚守了这许久岁月,终于等到了功成之日,若非可助你等一臂之力,老和尚也不会邀诸位施主来大悲寺了。”

    顿了顿,老和尚续道:“此中情由,渊源悠久,是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啊。”老和尚目光渐渐变的深邃,话音停住后,竟又陷入了沉默,似乎在回味,亦似乎在搜寻,搜寻记忆中那些埋藏在深山老林中的惊天动地的秘密。

    吴飞见老和尚的目光似乎又游离了,心中担心秦雨寒着急,却又不好不断催促老和尚,心中琢磨着:“这老和尚估计在深山里呆太久了,可能不太习惯跟人沟通交谈。还不如我来引导他开口算了。”

    想了想,随即开口问道:“老师傅,故事长,慢慢讲,先捋个头绪出来吧。老师傅,我们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呢?”

    老和尚目光一闪,似乎被打断了思绪,看了看吴飞,突然咧嘴一笑:“老和尚自己也忘了法号为何了,姑且叫贫僧一忘吧。”

    吴飞顿时满脸黑线,这老和尚口音带着陕北乡音,虽然不重,却也不算是普通话,这法号听来跟“一王八”很相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连忙扯到其他方向:“好吧,一忘师傅,大悲寺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啊?为什么会在这种深山老林里建寺?您难道一辈子都守在这林中么?”

    一忘大师见吴飞问起大悲寺,突然神秘一笑:“大悲者,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佛菩萨悲心广大,四无量心中已分别,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李二鹏听得一忘大师深解大悲之意,竟而颇为心动,抚手拍掌道:“《大般涅盘经》卷十一: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

    一忘大师似乎微微一怔,双眼微微眯缝着扫了李二鹏一眼,嘴角边逸出一丝微笑,轻声道:”施主习得《大般涅磐经》?既能通解大悲之意,便是可渡之人。“说完,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李二鹏呵呵直笑,那神情,分明就是对上眼了。

第185章 一忘解惑() 
吴飞一见一忘大师这神情,便知道他下一句肯定是“可愿随老和尚修禅?”吴飞可不想一直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而且此刻已经成功将一忘大师代入沟通环节,连忙插口道:“一忘大师,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为何不大出天下,普度众生,却守在这秦岭老林之中苦守,这恐怕与佛祖许下的宏远背道而驰了吧?”

    一忘大师见吴飞提及佛祖,表情凝重,回头看他道:“小施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和尚今日坦诚相告,这世上,只有三座真正的大悲寺,这三座大悲寺,守住了三个神秘的地方,守住这些地方,则众生因果,正入轮回,守不住,则天道佞囵,人道分崩,天劫不远矣。”

    吴飞听着这些惊人言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道:“大悲寺,中国好像有很多吧?怎么会只有三座?”

    一忘大师摇头道:“悲,救拔苦难之意。凡夫之悲,心量小矣。世间大悲有三味,低等爱缘悲,即缘于世间****之悲。中等众生缘悲,即缘于众生的悲。高等法缘悲,即缘于法理的悲。而吾等大悲者,无缘悲,即没有任何条件的悲。此为佛菩萨的大悲,是同体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才是大悲寺的真正意义。”

    众人听得一忘大师精解大悲,竟一时听得入神起来,浑然忘了身外之事。一直沉默不语的万显突然轻声问道:“一忘大师,这三处大悲寺坐落何处?这秦岭之中这座应该就是其中一座吧?”

    一忘大师缓缓点头道:“不错,这三座大悲寺,一座深埋秦岭深处,一座藏于香格里拉飘渺之境,另外一座隐与东北雪林之中。”

    万显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幅图画来,这三处位置,斜跨中国,似乎可以连成一线。不自觉的浮现出这几个月来所经历的事情,那藏于南疆十万大山之中的半仙之心,还有卢剑锋曾提及改变他身体血脉的东北老林之中的放射之井,会是巧合么?

    李二鹏显然更关心眼前的事情,听到一忘大师说到这里,立刻追问道:“老师傅,这秦岭之中的大悲寺,究竟在守护着什么样的秘密?”

    众人听李二鹏终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不由得都收摄心神,知道下面将要听到的,或许又是一段惊天动地的秘闻。更牵扯到接下来众人的行动与营救姜媚的成功几率,所以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坐正身体,盯着老和尚看。

    一忘大师原本数十年不与生人交谈,早已不擅沟通之法,所以之前与众人交流,每每跑题不说,更是自己脑子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此时经过众人一番牵引沟通,渐渐思路清晰,此时见众人问及此时,一忘大师长嘘口气,盘膝正坐,呼吸吐纳一番,接着,向众人讲述了一个匪夷所思而又离奇荒诞的故事。

    时间追朔到战国末期,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在公元前310年,迎来了秦国历史上号称最勇武过人,而又最二的国王,赢荡,史称秦武烈王。

    秦武烈王,是秦王赢荡的谥号。谥号,首出于周朝,周作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出他一生的功过是非,叫谥号。最早的有史可考的帝王,推翻了传说中的夏朝的商汤,就是后人追述的谥号,古代除残去虐曰汤,商汤推翻夏桀,所以定了商汤为谥号。

    《谥法》云:武,克定祸乱曰武、刚强直理曰武。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以烈惟绩,给赢荡定了个武烈王的谥号。说来好笑,这个秦国史上唯一一个有些犯二的国王,却美名这么一个谥号,实在有些名不副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得从赢荡这个人本身来说说。赢荡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这个惠文后乃胡人妃子,是秦惠文王返咸阳后所纳,同时秦人原本就有胡人血统,这赢荡天生一副胡人相,五大三粗,勇武过人,天生力士,却稳健不足。

    赢荡为太子时,便受命更名改姓,随秦国军神白起将军在军中历练。

    其时白起还只是个伍长,率赢荡与孟贲,乌获同为将军白山帐下开路尖刀,也就是马前卒,每每冲锋在第一线的开路先锋。

    白山就是春秋霸主秦穆公时期,秦国三大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之中,白乙丙的后人。孟西白三家世代为秦国栋梁大将。

    赢荡由于勇武过人,胆大包天,在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攻克巴蜀两地之役,立有战功,后回到咸阳,这个犹如黑猩猩般的太子被人冠上了文武全才,胸襟开阔,礼贤下士,雄心远图等等美好的词汇。

    其时历史上赢荡这个人,确实勇武盖人,力大无穷,但却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时常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比如赢荡被立为太子之后,自然开始重视自己的子嗣后裔,遂将太子府内众妻妾编号,每晚必御十女不歇,美其名曰孝以种马,可能现代种马一词便来源于此。赢荡天生异禀,太子一众妻妾晚晚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却一直无有所出,最终导致赢荡死而无后。

    再比如攻克巴蜀,班师咸阳,为了彰显自己名望,稳固太子之位,班师大会上,私下里伙同孟贲,乌获两人,在咸阳大校场上演了一出大力士角斗剧。

    秦人自古民风彪悍,好战成性,秦人有胡人血统,因此崇尚武力更甚于智谋。太子赢荡为了能在秦人心中竖起自己堪比天神的光辉形象,在班师校场上,先让孟贲上演了一出一人力抵五牛分尸的表演。

    这五牛分尸,就是用五匹健壮青牛,绑住人体四肢头颅,青牛牛尾缚干草黑油,一声令下,燃油烈火,青牛受惊,撒蹄猛扯,人必四分五裂惨死。历史上,最牛的法家代表商鞅,便是死在这种残酷的刑罚之下。

    商鞅对于秦国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秦人恭称其为商君,如果没有他,秦国不可能有奠定后世一统华夏的根基。

    而商鞅之死,由于种种因由,被冠上了罪恶的名字,但是老秦人心中对商君的崇敬,日甚一日,如今这孟贲竟然在公开场合搞出这么一出,让所有人心中都大大起了个疙瘩。

    随之出现的赢荡,见孟贲的表现完全没达到预期中的火爆场面,还以为秦人心中对此不甚以为是,便自己下场,招来水象,以一身蛮力力抵水象而不败落。

    这种水象是秦川山野中的一种野象,几千年前,野象体积庞大无比,暴躁异常,长长的獠牙仿佛两柄弯刀一般,声如霹雳,直可撼天。

    就是这种恐怖的动物,那赢荡竟然站在场中,吐气开声,野兽般怒吼,抵住水象的巨大象牙,硬生生的玩起了顶牛。

    力到极致,赢荡浑身肌肉仿佛石头般隆起,一身汗气瞬间蒸腾在身体周围,竟而造成淡淡雾气,随着赢荡一声大吼,那巨大的水象竟而双腿一软,扑啦啦穿出几坨粪便,便瘫软在地。

第186章 那段古老的历史一() 
虽然老秦人心中对之前孟贲的举动心有不忿,可是这秦国太子,未来的国王竟有如此武力,当真惊为天人了,再加上环绕赢荡四周淡淡的雾气蒸腾,整个校场顿时山呼起来,称赢荡为秦国大力神。

    然而,任谁也不知道,赢荡这自不量力的举动,虽然赢得了一时的崇拜,赚足了目光,却也给自己亲自挖了一个坟墓。

    他身体周围淡淡的雾气之中也隐约闪烁着红光,那是他用力过度,伤了一臂一腿的经脉,血管破裂,血气外溢的结果。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赢荡即位。

    赢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