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鬼坟-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牛假装不理会,却说道:“铁锁锈烂了,你比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帝王墓值钱的东西遍地都是,没准一脚踩破一块砖都值钱呢,要是这样算的话,我们别往里走了。”

    大牛虽然是开玩笑,但说的是实情。皇家陵墓极尽奢侈,足下的青砖,每一块都是官窑烧纸,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所代表的价值绝对不能用钱来衡量。

    大概时间太久的缘故,青砖脆弱得像春天即将融化的河冰,我们即使蹑手蹑脚地走,还是踩碎了不少,心里那个疼啊别提多难受了,不知道这些青砖的价值倒也罢了,偏偏我们心知肚明。

    每次听见“咔嚓”的碎响,海爷便无奈的叹息一声“可惜了”。

    大殿漆黑一片,我们只好打亮了手电筒,仔细搜索大铜钟,大殿里面离着许多柱子,四周设置了不少大腿高的白玉栏杆。四个人搜索了半天,也没找到大铜钟。

    我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找不到铜钟,大殿这么广,我们根本找不到地下宫殿。

    大牛指着模型嘟嘟囔囔说:“应该就是这个位置啊,我们脚下出现了不规则的石阶,你们看,模型这边分明有道屏风,这里却没有,难道模型和实际不是一回事?”

    海爷点头说:“古代帝王墓一砖一瓦都不能改变,一经发现,那可是要砍看脑袋的大事。”

    我说:“我比对了,确实少了一道屏风,大铜钟也不知去向。真有不怕掉脑袋的,胆敢犯下欺君之罪?”

    海爷沉吟说:“铜钟下面藏着地宫入口,这个位置比这座大殿重要的多,如果人为改变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失去了参照,我们等于瞎人摸象,根本无法找到地宫入口。”

    田七眨巴着眼睛说:“门外的铁锁依然存在,这么大一个铜钟自然不会消失。如果我们用脚跺地面的青砖,震动之下,铜钟一定会发出声音,我们只要辨别位置,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我喜形于色说道:“聪明!”

    海爷重重叹息说:“可惜了满屋子的青砖,方法虽好,可是跟杀鸡取卵一般无二啊。”

    我安慰说,有舍才有得,我们不这样做,永远找到铜钟。既然它消失了,我想应该是被埋于地下,然后再用青砖垒砌,外面看不出一丝痕迹。帝王墓不希望被世人发掘,所以才有人故意埋藏,既是不希望我们找到它。

    青砖发出脆响,我们竖起耳朵仔细辨别回声,尽量保护这些青砖,我决定从里面开始入手,傻子都知道,大铜钟如此重要,显然不会摆放在门口位置,藏着越深也好。所以大殿门口附近的青砖就逃过一劫,但其他地方的可就遭殃了,被我们踩碎了一塌糊涂,直到听见嗡嗡的声响。

    大家同时指向一尊佛像,那是一个弥勒佛,咧开大嘴嬉笑人间的玩世不恭,每个人每个角度看向它,有意无意地感觉到一种人世的冷暖和百态,我心里涌现出一股子羞愧,弥勒佛的笑似乎是对盗墓者的嘲讽。

    我轻声说道:“大钟藏在弥勒佛基座下面。”

    大牛应声走过去,移开弥勒佛,下面盖着一块石板,敲了敲,感觉是空的,趴上面听,里面传来嗡嗡的钟声回响。

    青石板很沉,大牛抬了两下纹丝不动,说明它少说几百斤重,一两个人恐怕抬不起来。

    我招呼一声,四个人使劲掀开,青石板很厚,怪不得如此沉重。

    下面是个地窖,铜钟立在其中,四周盖着很多青砖,很凌乱,不像外面的建筑那样考究。

    我领头跳下去,随手翻开青砖,地下铺着一层细沙,经验告诉我,这是防潮用的,地宫入口应该就在下面。

    四个人将青砖全部掀开,清理掉细沙。大牛推倒了铜钟,下面果然露出一块铁板,上面写了许多元代文字,记载着地宫建筑时间及所藏物品数量,上面记叙的数字密密麻麻,虽然大多数看不懂,但明眼人心知肚明,地宫所藏之丰令人叹为观止。

    海爷掀开铁板,一股霉气冲鼻而来,我划了根火柴扔下去,很快熄灭了。里面氧气不够,我们需要外面的空气流动进去。

    半个小时后,再划根火柴扔下去,火星子很久才熄灭。我说下去的时候都小心点,缺氧的地方,一般不会有活着的,但要小心机关。

    大家都是倒斗的,普通机关对我们不起作用,帝王墓地宫入口肯定步步机关,我们势如破竹,几乎毫不费力就通过了第一道石门。

    我细细算了一下,第一道石门所经墓道,少说布下了十几道机关,吊石、陷坑、暗箭,火洞子、碎石路、拌腿刀

    我突然招手大家别往前走了。大牛不解,问我说:“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你停下来干嘛?老子破机关上瘾了,有点欲罢不能了。”

    我说你丫别吹了行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第二道墓道指定凶险,刚才的机关陷阱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一看就是个高手,第一道墓道只不过让我们热热身,这后面才是要命的。

    海爷“嗯”了一声,说道:“赖天宁判断是对的,三流盗墓贼会死在第一道墓道,活着的,即使进入第二道,后面还有第三、第四道墓道等着呢。你们发现没有,墓道是环形设计的,一环一环相扣,直到最后通向墓室。”

    我回忆了一下,所经之路曲折迂回,经海爷提醒,我才明白,这座帝王墓是环形墓道,墓室中枢在圆心位置。

    本章完        

第382章 不死肉菌() 
我鼻子使劲抖动了一下,眯着眼睛,心胸起伏,像是做着吸纳呼吸的样子。

    田七不明所以地问我:“干嘛?你有鼻窦炎?”

    我翻着白眼球,像瞎子一样白了她一眼,这妮子有时候粘上毛比猴子还精,有时候傻得跟个白痴一样。

    这种二百五的话,我甚至都懒得回答,白眼珠子一翻,算是客气得了,换做往日,老子少不得一顿揶揄和取笑她,哪怕借故逗逗闷子也算开心得不得了。

    然而此时我真的没有好心情,刚才我闻到了一股子味道。

    海爷老江湖了,像是自语自语,又像是给大家提醒:“什么东西发霉了,腥臭味十足,却又不像是腐烂,带着一股浓浓的泥土腥味。”

    大牛不以为然:“嘿,我以为什么了不起的大惊怪,墓道常年失修,地上落着不少渗水,受潮之后,里面的衣服、尸体和五谷杂粮之类的肯定腐烂啊。”

    我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蹲地上查看地面的泥土,顺着墓道边缘,留着两条水痕,很深,明这里渗水情况比较严重,地面的积水跑了没了,也明墓道排水系统设计的不错,这也是支撑墓道没有塌陷的主要原因。

    地面铺着一层沙子,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下面有渗水,扒开沙层,露着下面的泥土,抠了一把土,细细的碾碎了,然后握在手心里,等土有了温度,我才慢慢地举到鼻子跟前,连续闻了几遍,才交给海爷。

    海爷什么都没问,也学着我的样子闻了闻土,随即点头道:“大牛虽然判断有道理,但大错特错了。”

    海爷看了我一眼,见我面无表情地闭着眼睛,大概猜不到我心里所想,便又道:“我们脚下的泥土味单一,最多是受潮而已,与空气中弥漫的味道完全不同。尸体和谷物的腐烂,这些味道我们比较熟悉,一闻便知。”

    田七和大牛急得不耐烦,催促:“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了,还藏着掖着?”

    海爷像一个老学究般深深地凝视着我,因为此时我已经睁开了眼睛,看到三个人目光,我只好替海爷下去:“墓道内种植着一种肉菌,腥臭味和土腥味都是它们呼吸发出的。”

    大牛炸着舌头,喊道:“啥玩意儿?肉菌?还能呼吸?它是植物还是动物?”

    海爷对我敲了敲大拇指,算是点赞吧。然后一脸严肃:“肉菌一半是孢子植物一半是冷血动物,能够跟蛇类一样冬眠,也能像人一样呼吸。”

    田七真:“管它什么肉菌呢,只要不妨碍我们通过墓道,我们和它们井水不犯河水。”

    我你俩有点真过头了吧?死人之地种植肉菌绝对不是为了给你俩观赏的,肉菌的呼吸能让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从而保持尸体千年不腐,只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尸体栩栩如生,跟生前活着的样子一模一样。

    大牛如有所悟:“能杀死细菌的话,我们闻多了也要命啊!”

    我算你子学精了,只要咱们四个戴上防毒面具,呼吸氧气瓶里的氧气,肉菌奈何不了我们。

    海爷监督我们戴好面具和氧气瓶,他和我一左一右往里走去,田七和大牛识趣地跟随,墓道中怪异的事情很多,不懂或者不熟悉的话,最好跟在后面。

    走了几十米的样子,我和海爷几乎同时停下了脚步,两道明亮的手电光定格在几米远的地面。

    肉菌只是听过,今个亲眼目睹了。个头长得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孩子,除了两条腿埋于地下,露在外面的跟人一般无二,若是不知情,很容易被缺做一些默默站立的孩子。

    肉菌体格巨大,繁殖速度很慢,而且永远长不大,始终保持婴儿的姿态,甚至永远不会死去。还听一个肉菌一百年才能培育出下一代,看这段墓道全是它们的影子,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墓主人下了血本,事先种植了不少,要知道肉菌主要生长在百米之下的洞穴中,寻找它们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另一种可能就是,这里的肉菌得到了某种变异,经历千年百年的繁衍早已非同昔比了,或许繁殖下一代根本不要很长时间,所以才能繁殖一大片。

    田七和大牛有点害怕:“到底是孩子还是肉菌呀,看起来恐怖无比,要是给它们穿上衣服,打死我都不相信它们是半植物半动物的肉菌!”

    大牛有做生意的头脑,突然间手舞足蹈起来,拉着我的胳膊,像是中了彩票似地喊道:“发财了我的亲娘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