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搬山寻龙匠-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若是真到了生命垂危的那一刻,谁又能坦然地面对生死一事呢。有人说,医院是世间最残酷的地方,它会把你最后一块遮羞布狠狠扯开,把你最狼狈、最脆弱、最自私的一面,坦诚在晾晒在阳光底下,将人隐藏最深的人性生生暴露出来。

    死亡临门,又有几人能做到豁达潇洒呢?有人哭求,有人颤栗,有人无助,也有人彷徨,更有人怨毒……可时辰一到,终究也逃不过天地大道。

    老话说,阎王让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若真到了那一日的时候,再多的坚持在死亡的利爪下,终究是苍白无力的。

    就拿秦始皇来说,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一生叱咤风云,极富传奇色彩。年少继位,国政却由仲父吕不韦把持。明明开局一手烂牌,却被他打得精彩漂亮。

    后一统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灵渠、长城……更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可既是这等人物,终也逃不过对死亡一事的恐惧。在秦始皇统治的后期,这位千古一帝开始迷恋长生不死之术,极其相信命数一说。

    当时,一些方士摸准了秦始皇的想法,就投其所好,编织出神仙一说,声称海上有仙山,传说中的仙人就居住在上面。只要吃了仙人炼制出来的仙药,就能位列仙班,从此长生不老。

    古籍有言:“始皇既平六国,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秦始皇对这些方士的说法信以为真,在祈求天神保佑起帝王基业的同时,也开始狂热的求仙寻仙和寻找不死之药。

    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一些苟合奉承之人,就纷纷赶来投奔秦始皇,例如,如卢生、韩终、徐福、侯生之徒。其中,徐福东渡、为始皇寻药一事,更是被民间传诵至今。

    我还记得第一次跟爷爷出活,在珉王墓中见到风水瓮时,我们说起的那个十二个风水瓮的故事。

    风水瓮的来由,源自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古人认为当年女娲以身补天以后,身上的骨肉毛发自天际落到凡尘,因天地之气的滋润浸养,化成了一种名为女娲骨的神石。

    天上来客,终究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女娲骨这种陨石,本身带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特性,能够吸收云雾山气。

    据说,女娲骨的周围,终年凝聚着一种烟雾状的古怪气体。而这种气体,看起来好像是气态的,实际却呈现一种非常诡异的固态性质。如果把手伸入其中,就能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烟雾抓在掌中。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却是,只要是患有疾病、或者身有不适之人,诚心的去女娲骨前祷告一番,然后再吸取两口烟雾,身上的小病小痛便会无药痊愈。

    虽然凝聚在女娲骨周围的烟雾,对某些比较严重的大病没有效果,但被人吸取以后,也能缓解一下身体上的不适感。

    旧时候的人迷信,一见到女娲骨的这种神秘特性,就不可避免的生出敬畏心理,成群结队的去石前焚香祭拜。而他们焚烧香烛所产生的青烟,也会被女娲骨全数吸收。

    如此一来,这些百姓更加敬畏这块神石,认为是天上神明听到他们心中的祈祷,才会接受了自己的香烛供奉。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这块名为女娲骨的神奇陨石,被秦始皇意外得到。如此天降之物,身负如此特性,让秦始皇更加深信世间必有仙家的存在。而他们手中,一定握有炼制长生不老之术的秘方。

    当时,有一些方士为了奉承秦始皇,就进言说这神石是天化之物,非凡尘所有,若是能将其善加利用,在炼成长生不老药的时候,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痴迷长生不老之术的秦始皇,听信了身边方士的建议,把这块陨石破开,制成了数只像翁缸一样的白色器皿,并起名唤作为风水瓮。

    当然,秦始皇制作这些风水瓮的目的,就是想根据方士口中所说的秘法,凝结出棺材涌这种东西。并把它作为药引,来炼制不老仙药,从而实现自己长生不老的痴念。

    在野史记载中,秦始皇共制作了一大十二小、一共十三只风水瓮。其中,最大的一只风水瓮,是秦始皇为自己所制的。据说在秦始皇死后,这只最大的风水瓮也随他一起埋入了陵墓,永生永生的陪同在他的身边。

    至于其余十二只风水瓮的下落,据说当年始皇派人在天下广寻找风水大穴,想要把风水瓮埋于其中,生出棺材涌为自己所用。

    话虽如此,可事实也是摆在眼前的。这天下龙脉虽多,但符合条件的宝穴吉眼却极为稀少。秦始皇穷尽了半生之力去寻找,也只埋下了七只风水瓮。

    最后,随着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的突然驾崩,这七只风水瓮就再也没有机会被取出。而没有被埋进穴眼中的另外五只风水瓮,也随着秦末的战乱而消失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猝然一暗。还记得当时,爷爷是这么对我说的。

    “美人靥,要想解蛊,只有将棺材涌和各种药材相互配合,才能办到。虽然其他药材也比较少见昂贵,但风水瓮中的棺材涌,才是解蛊的关键所在……”

    如果按照爷爷所说,美人靥只有用棺材涌才能解开,那我现在的处境也实在艰难。到现在为止,风水瓮这种东西,我也只是在珉王船墓和那个青铜人首棺墓里见到过。

    回忆之前经历的种种事情,珉王船墓的风水瓮,在我们封墓之后就被人刨走了。而青铜人首棺墓,却因为我们的一时大意,被一个处心积虑的向导给打碎了。

    传说中,遗失在战乱中的风水瓮只有五只,可现在,已经有两只已经面世了……

    (本章完)

第366章 忆枭雄() 
    一想到风水瓮这事,我就觉得头大。毕竟,我能不能活得下去,就依靠这风水瓮中凝成的棺材涌了。

    据说,当年秦始皇埋下那七只风水瓮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极其隐秘。秦始皇又害怕走漏风声,被歹人破坏自己的长生,遂当时被秦始皇派出去的人,在事情完成之后,就都被尽数斩杀了。

    所以在秦始皇死后,这七只风水瓮究竟埋在何处,俨然成了一个无解的谜团。不用想,除非有人阴差阳错的把那几只风水瓮给刨出来,否则这七只风水瓮,只怕要永生永世的埋在土中,终生不可得见天日了。

    我虽然心忧自己的小命,可我到底没有那等起死回生的本事,能让死了好几千年的秦始皇再次复活。估计,我要想知道这七只风水瓮的确切位置,只有等我死后,亲自去问秦始皇他老人家了。

    当然,这事能成功的前提,一是我先去地府点名报道,二是秦始皇他老人家还悠哉哉地呆在地府,没有着急再次转世投胎。

    不用多想,寻找风水瓮的其中一条路子走到这里,基本就可以宣告阵亡了。那个时候,既然我能见到秦始皇他老人家,那也就说明风水瓮这玩意对我来说,一点用处也都没有了。

    此路不通,咱们就另选别路呗。可是,除去这七只不知埋藏方位的风水瓮外,另外五只风水瓮的下落,也不是那么容易寻到的。

    时至此时,那流落在外的五只风水瓮,我也只是见过其中两只。抛开在我眼前打碎的那只,在珉王墓中发现的那只风水瓮的下落,一直是我心底的一个潜在隐患。

    我曾不止一次怀疑,那只风水瓮到底是不是孙弥勒那伙人盗走的。他们取走风水瓮的目的,究竟又是什么呢?是为了威胁我们?还是另有所图呢?

    后来,在跟爷爷的一次闲聊中,爷爷也曾透露过一点口风。根据爷爷当时的说法,孙弥勒那伙人取走那只风水瓮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作为筹码,来换取爷爷手中的一件东西!

    话虽如此,可爷爷从来没有跟我透漏那件东西究竟是什么。在那个青铜墓里,爷爷在慷慨赴死的前一刻里,除了交代我去寻找穆爷爷外,还给我留下了一串莫名其妙的数字。24737、893777。

    办完了爷爷的丧事,穆爷爷那边我们是去了不错,可根本连穆爷爷的人都没有见到,就更不可能知道爷爷要他传递什么消息给我们了。

    至于“24737、893777”这串莫名其妙的数字,任凭我使尽浑身解数、用过无数的方式去思考,仍旧没有发现隐藏在这串数字背后的隐秘。

    爷爷这人,向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主儿。只要是他办过的事情,从来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既然这串数字被他特意点了出来,肯定就有它存在的必要。

    24737、893777。这串莫名其妙的数字,实在搞得我头疼不已。可是,令我暗自憋闷的事情,可远远不止这一件。

    青铜墓中,爷爷那几段慷慨赴死的话语,至今还回绕在我的耳边,久久无法散去。

    “我林丙炎,枭雄一生,死也要轰轰烈烈!宁可死于万尸爪下,也不愿囚于床榻一方!”

    “想当年,我林丙炎横刀扫万冢,刀出群尸拜!现如今,枭雄虽老,宝刀不钝!老家伙,关了这么久了,今天随我杀个痛快可好!”

    “痛快痛快,一刀一江湖,平淡了半辈子,临了还能过把斗群尸的瘾儿!我林丙炎这辈子,值了!”

    忆当时,爷爷横刀而立,仰天大笑连连。被他握在手中的鬼头刀,隐隐之中似有嗡鸣之声传来,似乎也在回应着他的慷慨激言。

    一人一刀,一生浮沉。最后,一声划破天际的轰鸣后,这位老枭雄就永远地沉睡在他的传说里了。

    梁荣生,林丙炎。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名字,却同时属于一人。名字里面透漏出的霸道之气,更是让人心颤不已。

    我的爷爷,只是那个喝酒吃肉、笑谈风月的梁荣生。而林丙炎,却是梁荣生刻意隐藏起来的前半生。

    林丙炎这个名字,也许辉煌灿烂,也许腥风血雨,又或许……可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