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梦入凡尘-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原来留下的将领,人都没见就随手挑了两个,经过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俩人还真是最有能力的,都是可以独挡一方的大将之才。

    如今更是奇诡,逼着自己找人才,而且素未谋面,甚至荀彧的名字自己都没说,就说要重用,难道真的能掐会算?反正一直自谓聪明的荀攸现在糊涂了。

    如果王渊知道荀攸的想法,肯定会偷笑,任你百般聪明,都想不到哥的灵魂是两千年后的。

    当然王渊不知道荀攸的想法,很快,荀堪被任命为五原太守,荀彧成了太原太守兼钟繇的副手,杜袭这人不怎么熟悉,但历史上有名,当个雁门太守没问题。

    目前关键位置上算是都安置了可用之才,不是说原来留下的人无才,而是王渊并不了解,最近也忙的没顾上了解,等这段时间闲下来,好好梳选一下,以后用人的地方多着呢。

    新的又开始了,算算如今已是公元186年了,新年刚过,并州在王渊的带领下,再次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当中。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纸城、书城两座小城已经修建完毕,技术虽然已经到位,但专业人才稀缺,尤其雕刻印刷的匠人,很是稀缺,这是一项精细而复杂的工作,没有几年的磨练,是很难上手的。

    造纸相对来说简单一点,第一批纸张已经制造完成,但纸张依然厚重,虽然已经能够用于书写,但是没有达到印书的标准,所以并没有公布于世,只是在并州小范围的利用了起来,但数量稀少,并不能完全代替书籍。

    一来这些技术人才还要积累,二来现在还不是公布的时候。这是造福社稷的国之利器,提早公布,先不管汉灵帝的反应,满朝文武就能把自己生吞活吐。所以暂时先保密为好。

    但有一件东西是可以被利用的,那就是翻斗犁,翻斗犁出现,很快在并州掀起一股风暴,而且很快传遍了中原大地,一度引起的朝廷的注意,刘宏亲自下旨奖励了王渊。

    翻斗犁的出现,大大的改善了这片大地上生活这的人民的生活,被后世人亲切的称为“晋候犁”。

    新人作品,求支持!!!各位看官老爷的每一个点赞、每一个评论、每一个收藏、每一个推存,都能化作北山台坚持的动力,不求排名,只求能够让更多的人在茫茫书海中能够找到三国之梦入凡尘几个字,北山台就有动力完成这部徘徊好久才下笔的首作。

    新人作品,求支持!!!各位看官老爷的每一个点赞、每一个评论、每一个收藏、每一个推存,都能化作北山台坚持的动力,不求排名,只求能够让更多的人在茫茫书海中能够找到三国之梦入凡尘几个字,北山台就有动力完成这部徘徊好久才下笔的首作。

第51章 休养生息(三)() 
并州虽然暂无战事,但鲜卑人依然存在,汉帝刘宏压力很大,曾派遣亲信想让王渊回朝帮忙,但王渊以边患未定,加上匈奴部卒没有融合为由拒绝,这也是当年董卓拒绝放弃军权的理由,王渊提前利用了起来。

    西凉战事同样没有彻底解决,战乱不断,中平三年(186年)初,皇甫嵩、董卓对阵西凉叛军不利,加上宦官张让因为勒索皇甫嵩未逞,联合赵忠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再派张温出任“车骑将军”,督战西凉。

    中平三年五月十八,刘婕生下王渊嫡长子王诚。

    中平四年三月,凉州沦陷,凉州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先后战死。汉军退守扶风一带。

    中平四年六月,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人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中平五年二月,由于地方叛乱不断,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增设州牧,以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

    随后刘宏开始逐渐调整州牧、刺史人选,大量任命皇亲、亲信老臣,任命刘虞为幽州牧、任命刘岱为衮州刺史,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任命孔融为青州刺史、任命陶谦为徐州牧等人事方面的调动。

    同年刘宏设立西园军,开始尝试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军队。并再次启用皇甫嵩,以左将军之职督战西凉。

    在刘宏一系列的行动之后,王渊安排到洛阳探子传来了刘宏病重的消息。

    这两年王渊过的是比较清闲的,一边关注朝廷的消息,一边指导一些并州的政务、军务,一边陪陪家人老婆,如今刘婕已经再次怀孕。

    当刘宏生病的消息悄悄传到王渊这里后,养精蓄锐两年多的王渊准备出手了。

    五月中旬王渊召集晋阳城的重臣议事。

    王渊坐在一个宽长的大方桌首座,州牧府以及将军府的主要官员已经到齐,左手荀攸、贾诩王晨、司马防;右手钟繇、王和、华歆、荀彧等人已经到齐。

    “如今天气变暖,春耕已过,我并州修养两年,我打算出兵讨伐鲜卑,彻底解决边患,诸位有何看法。”

    “主公以为现在时机恰当?”贾诩问道。

    王渊自是明白贾诩的意思,但这种事情不能明说,固引开话题说道:“如今虽然鲜卑人北上放牧,但这两年匈奴人已经稳定了下来,开始归心,匈奴人了解草原地形,这给我们进入草原作战提供了便利,加上匈奴斥候大量进入草原,刺探消息,也基本掌握了鲜卑人的部署。正是出击的时机。”

    贾诩见王渊引开话题,心照不宣的说道:“的确如此,鲜卑人被打疼后不敢南下,而冬季鲜卑人南下后,又临近寒冬,不足打一场战争。只能进入草原求战”

    “主公,经过两年的军屯,府库充裕,可以支撑一场战争。”钟繇说道。

    “后方屯军本是穷苦人出生,如今主公能够让他们吃饱饭,并且安置他们的家属,分给他们土地房屋,非常感激主公,军心安定,而且也有一定的训练,后方没有顾虑。”见王渊看向自己,华歆起身说道。

    “如此便好,”王渊知道这个时代穷苦人,只有给口饭吃,即便冲锋送死都愿意,何况以带罪之身军屯种田。但毕竟是做苦力,有这后世思维的王渊还是不放心的询问华歆。

    “财政方面呢?”王渊看向王晨问道。

    “财政方面比较紧缺,这几年打造了很多装备,但挤一挤坚持半年问题不大。”王晨说道。

    “荀攸,你有什么看法?”王渊问道。

    “发动战争的条件已经具备,如今只需上报朝廷,让幽州方面协同作战。”荀攸说道。

    “是需要协调的,能牵制一些也好。”王渊说道。

    “主公,何人负责后勤调拨?”钟繇问道。

    王渊突然想道,这次战争和以往不同,对阵黄巾自己只带骑兵做前锋,不用管后勤的问题,后来都是本土作战,也不用后勤调拨。

    这次却不同,这次是出击作战,是要远距离行军的,而且不知道这一丈要打到什么时候,所以虽然粮草物资已经早早的运到了前线,但需要一个人统筹调拨的。

    “荀彧,此次你也跟我北上,粮草调度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王渊看向荀彧说道,这个年轻人随着两年多官场的磨练,已经开始沉稳了下来。

    “是”荀彧答应了下来。

    “另外,华歆,你抽调十万屯军北上,一来负责补上防御空缺;二来稳定在阴山一带打造土块的匈奴人和鲜卑俘虏。大军北上,防止这些人动乱。”王渊说道。

    “夏粮收割怎么办?”华歆问道。

    “人手不够就雇一些人过来,前几年不是在太行山雇佣过很多劳力吗,方式一样,没钱就给粮食。”王渊说道,王渊从来都不征什么劳役的。

    “好,”华歆答应了下来。

    “既然大家都认为时机恰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两位军师随我北上,其余众人配合钟繇,负责后方事务。大军都齐心协力,争取一战而定。”王渊最后说道。

    “愿主公凯旋。”众人抱拳祝愿。

    王渊告别众人,率领亲兵北上,前往北部前线。

    北线将领接到通知,知道大战即将到来,安排副将提前备战,前往云中议事。

    “子龙,先介绍一下近期鲜卑的一些情况。”王渊说道,各部将领分守各地,情报难免不全,而这两年情报都是又骑兵侦查,前线由赵云负责,骠骑将军府由荀攸、贾诩二人负责整合分析情报。

    “自沙陵湖战役后,中部鲜卑损伤惨重,被迫向王庭靠拢,由于扶罗韩投靠蒲头单于,使得蒲头部开始壮大,经过两年多的整合,蒲头基本控制了东北鲜卑的各部落。虽然西部鲜卑布度根部目前态度不明确,但我军进入草原,要做好对抗全族的准备。”赵云介绍道。

    随后赵云看向下手的鲜卑降将轲比能说道:“轲比能,你来介绍一下鲜卑各部的具体情况。”

    新人作品,求支持!!!各位看官老爷的每一个点赞、每一个评论、每一个收藏、每一个推存,都能化作北山台坚持的动力,不求排名,只求能够让更多的人在茫茫书海中能够找到三国之梦入凡尘几个字,北山台就有动力完成这部徘徊好久才下笔的首作。

第52章 进击草原(一)() 
轲比能此人颇有血性,被去卑活捉以后,宁死不降。为了以后对战鲜卑大计,以及稳定鲜卑降卒的军心,王渊亲自招降轲比能,当王渊告诉轲比能,自己能够解决鲜卑人过冬问题,并且带领轲比能观看集中安置匈奴人的房屋后。轲比能被王渊的诚意打动,归心于王渊,被王渊安排道赵云手下,和去卑两人派和赵云收集情报。

    轲比能对鲜卑的情报收集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赵云不想抢攻,所以让轲比能汇报。

    “是,”轲比能起身走向地图,这张地图是近期整理出的草原地图,加上轲比能的校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