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朝求生记-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存留养亲是朝廷对百姓的德政,是皇上重视孝道的仁心,云锦哪里会有什么意见?”云锦笑着想把话题岔过去,“对了,爷,您看皇上还是真喜欢元寿,元寿这小子也是怪了,跟皇上倒是自来熟。”
    “他们是祖孙俩,血脉相连的,亲近些也是正常的,还有,那是爷的儿子,你别小子小子的乱喊,”四阿哥白了云锦一眼,“别跟爷耍你那小聪明,对那个存留养亲有什么看法,还不痛快的说出来。要是现在不说,那以后就别说了。”
    “云锦是觉得这有些个问题弄不明白,本也想着问问爷呢,只是碍于这是皇上的意思,所以才有些犹豫的,”云锦听四阿哥这话,也不好再矫情儿了,现在他愿意和自己讨论朝局,是对自己有那么一份信任,如果自己只顾着明哲保身,藏着掖着,那恐怕他以后就再也不会和自己说这些事儿,“这个存留养亲所应用的人,都是些应该判以死刑或者流刑的人吧?”
    “是,”四阿哥一点头,又加上句,“还有徒刑。”
    “也就是说,这人都是些重犯了,他们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却没有得到惩处或者是惩处的很轻,会不会引发百姓对朝廷法制的怀呢,也许他们会觉得,既然他犯下了这么大的事儿都不用受处罚,那我也可以去犯些案子了。”云锦先说出第一点。
    “这个问题刚才我和老三跟皇阿玛也说过了,”四阿哥神情平静的说道,“对适用于‘存留养亲’的从轻处罚,自是要将理由公之于众的,这样那些百姓也就知道这种情况只是特例,不是对所有人的,那么他们也只会感念于皇阿玛的对孝道的重视,而不会乱来了。”
    “可是些独子呢,有没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身份而无所顾忌的犯案呢?”云锦看了看四阿哥,就自己了解的他而言,应该不会把事情想的如此简单的,想来这是康熙的想法,当然也不是说,康熙看问题就简单,只是他对名声有些看重而已,所以云锦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接着问出第二个问题了,“而且,也未见得独子就一定是孝顺的。听说,如果子孙不肖,还不如没有呢。”
    “这个我们过了,反正这种案子都是要上奏给皇阿玛,由他老人家亲自决断的,”四阿哥淡淡的说道,“我相信皇阿玛一定会仔细研判,区别对待的。”
    “云锦当然相信皇上是会明公正的,只是他老人家日理万机,却是不可能亲自去调查的,所知道的,也不过是那些官员奏折上所写的东西,可是谁又能保证这些官员说的就都是实话呢?有了这么一条可以保命的路,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自然是要卯足了劲儿找人托关系的,他们不惜花重金,想当然也会有人为了钱帮他们作假的。”云锦又说出了第三条。
    “这个也是我们商谈过的,”四阿哥看着云锦说道,“可以不定期的抽查他们报上来的人员情况,如果真有人循私枉法,那肯定是决不轻饶的。”
    “还有,这存留养亲是照顾了一些犯案人的父母尊长,”云锦见四阿哥盯着自己的眼神,知道他是想让自己把话说接着说道,“可是对受害者的考虑似有不足。那些受害者无辜被害,本来就很可怜了,可是害他的人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难免会让他和他的家人心有不平,也许还会对朝廷产生不信任,而且,还有个问题,犯案人的老人倒是有人可以管了,可是受害人的呢,说不定,受害人的家中也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呢,那他的老人又该怎么办?”
    “这倒是个问题,”四阿哥沉思了一下,“我可以跟皇阿玛说说看,在用到存留养亲的时候,也得先看看被害者家中是否有成年和未成年的男子,否则被害人家里的老人没有人养,而所杀人之人反得留养,这样就合情理了。”
    云锦强力忍住自己挠头的**,可却是抑制不住脑子里浮现出一副画面,四阿哥板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却跪在下面的一干人犯训斥道:“你们杀人前也不先看清楚了,还以为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朝廷就会对你网开一面,可是你要是杀了别人家唯一的男丁,那照样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云锦这时也真没什么话好说了,加了四阿哥的但书之后,本来按存留养亲来说,定罪判刑要看犯案人家里的情况,现在又要加上看看那倒霉的被害者家里是个什么情况了,不过先就这样吧,至少比原来公平些,等真正实施起来,弊端呈现了,他们自然就会想到修改了,总不能真的叫他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吧,即便是面子上的事儿,只是喊个口号,他们也是不可能同意的。
    四阿哥和云锦谈完存留养亲的事儿之后,又说了些个家长里短的,然后就起身准备回府去了,云锦也不挽留,一直送到院门口。
    “对了,”四阿哥已经迈步出去了,又回身对云锦说了一句,“能后没事儿少折腾元寿。”
    PS:
    推荐朋友的书:
    书名:《艳帜》,作者:江渚客,书号:1276550
    花潋滟,意缠绵,艳帜高伫!
    人徘徊,影凌乱,情归何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见人爱?
    后元寿还是在康熙五十一年的太后寿诞之时,由乌了宫,等到晚上送回来的时候,乌喇那拉氏兴奋的满面红光,滔滔不绝的跟云锦说着太后见了元寿如何的高兴,贵妃娘娘也是争着抱不停,元寿又是如何的乖巧可爱,对着谁都是一张笑脸,只是对太后和康熙则显得更亲密些,乐得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康熙也是时常把他抱在怀里。
    而其他给太后贺寿的人,看到这副场面,自然是心领神会,红包礼物的,送得可着实是不少,让元寿成了这天除太后以外收礼最多的人了。当然有些特别贵重的,四阿哥都给推了,实在推不掉的,也让人悄悄送到康熙那儿去了。
    元寿受到宫中三大巨头的宠爱,云锦心中自然是欢喜的,可是欢喜之余,也有隐忧,这树大招风,康熙的皇孙有很多,却惟独元寿风光无限,别说其他的皇子会有想法,怕是四阿哥府里的其他女人们心里也不一定会舒服的。
    当然乌喇那拉氏是除外的,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有孩子了,虽然有可能会触景生情想到弘晖阿哥,但元寿也是她名下的,自然对他的受宠乌喇那拉氏也是乐于看到的。
    云锦的担心其实也没多一会儿,她就这点好,除了那次险些送命的经历对她造成了很长时间的困扰以外,其余的事儿她都不会太费心神的,能想清楚了拿出应对的办法是最好,一时想不明白也无所谓,反正事情也急,元寿也不是经常出现在人前的,慢慢想,总会有办法的,就算自己实在想不出来,不是还有四阿哥吗?他到底是自己的男人,总得尽点义务吧。
    云锦这边继续小院子里养儿为乐熙那儿的心情也逐渐的好了起来,在这一年二月的会试,康熙特旨命张廷玉为同考官,考题是《春秋》书中的一句,因为江南的科场案现在还正在审着解了两个封大吏的职,所以这次会试的考官们都很注意,结果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平,最后得士的十六人,如浙江徐云瑞、徐杞潘允敏、冯皓、陶贞一、鲍开,福建何腾三,山西田嘉谷是知名的人士,康熙自是很满意,将他们授了司经局洗马职,掌局事翰林院修撰。
    然后在二月二十九日,康又下诏:“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嗣后滋生户口,毋庸更出丁钱,即以本年丁数为定额,著为令。”这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了全国的丁银总额基本固定,从中央到地方都不得随意增加广大农民的负担也相对稳定了,逃亡人口也减少因此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称颂声一片。
    再接下来就康熙的万寿节了喇那拉氏又带着元寿进了宫,这时候他已经能各处爬了,在小车上也坐的稳稳的,因为他总是呆在那个小院子里,难得出来一回,所以对周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更难得的是,看到那么多人居然也不害怕,还是端着一张笑脸冲着康熙一个劲儿的张手要他抱。
    想来这也是各人的缘法,康熙见寿心里也是喜欢的紧,点手让乌喇那拉氏将元寿送了过去,自此除了处理排泄之物由奶奶妈去做以外,元寿就在太后、康熙和贵妃娘娘三个人的怀中轮流传递了,直到四阿哥一家离宫之时,乌喇那拉氏才重新得回了抱着元寿的权利,当然她是不会对此有埋怨的,正相反,她是乐不得如此呢,元寿得宠,她作为四阿哥的嫡福晋、元寿名份上的母亲,脸上也增光不少,还因此得到了不少的赏赐和夸赞呢。
    四阿哥看自己的儿子么得康熙的疼爱,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再加上是康熙的生日,所以也多少收起了平日的刻板表情,与在坐的其他阿哥们不时的寒暄着,虽然话依旧不多,但比起往常来已经是好很多了,惹得一些人拿他取笑,说他连得了两个儿子,可谓是春风得意,一定要他请客。
    但是雍亲王府里地两个:福晋却并没有四阿哥和乌喇那拉氏那样地好心情。年氏嫁入府中之后。始终没有所出。反而是两个在她位份之下地两个格格接连为四阿哥生子。心中自然是有些不舒服。
    次进宫。乌喇那拉氏要照顾元寿。李氏有自己地女儿和儿子要照顾。而耿氏现在地位份还没有资格进宫来。所以小名叫天申地弘昼阿哥就由年氏来带着。可是天申比起元寿来。所受到地关注可就少太多太多了。这怎么能不让心高气傲地年氏心情郁闷呢。好在这孩子不是她自己所生地。否则还不知会如何呢。就这样。她也是不愿意再抱着天申了。而是一直让旁边地奶妈看着。
    四阿哥另一个侧福晋李氏。比起年氏来受到地关注要多一些。只是这种关注却是让她心里别扭极了。原来她生地弘时是四阿哥现存地唯一地儿子。可没想到从八月到十一月。才三个多月地时间。四阿哥就又得了两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