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却不服气,他猛地站了起来:“安德烈同志仅仅是做了一次实验,这项实验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同资产阶级做交易,而是揭露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外的资产阶级并不是一条心。我们需要利用的是国外资产阶级彼此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醉心于做什么交易!托洛茨基同志,您的意见完全舍本逐末!”

    托洛茨基被气得够呛,他觉得斯大林就是在抬杠,什么狗屁的国外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利用个毛。人家本质上就只是想赚钱好不好。你丫的好歹也说说怎么利用啊,尽说一些空话套话,顶个屁用!

    眼瞧着这两个货就要兵戎相见,列宁说话了:“斯大林同志,你能说一说,具体怎么利用国外知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来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吗?”。

    斯大林还真有点想法:“我的意见是,应该由人民委员会牵头,从官方的渠道跟国外的资产阶级政府进行沟通,分化瓦解他们,从而从根本上解除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封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托洛茨基实在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尼玛简直就是屁话,钢铁,你丫的是没睡醒吧。怎么分化瓦解,你还能瓦解英美法意四国的同盟?这不是扯淡么!”

    列宁也觉得斯大林的想法不现实,协约国集团之间早就就俄国问题达成了共识,经济封锁是他们暂时无法进行武装干涉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好选择,指望通过分化瓦解的手段打破封锁,无异于痴人说梦。

    说实话,列宁刚才还对斯大林的发言有那么一点好感,觉得这货的发言有新意,符合他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斯大林的发言还是太空泛和想当然了,还是托洛茨基更加务实。

    所以列宁也没兴趣继续听斯大林的废话了,他转向了托洛茨基问道:“托洛茨基同志,虽然之前安德烈同志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你必须看到,即将运抵我国的粮食,数量还是很少的,不足以解决当前的危机。我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对于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意见!”(未完待续……)

193 语出惊人() 
列宁提出来的问题是很现实的,没错,李晓峰确实在协约国的经济封锁上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这个口子太小了,顶多只能算一条缝隙,指望通过这条缝隙来解决俄国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那根本是不现实的。

    而导师大人想要的并不止是这么一点点,他更想要的,是实质上突破封锁,也就是跟之前斯 大林的想法很类似,不过他跟斯 大林不同的是,他不认为仅仅诱之以利,就能够鼓动协约国的资产阶 级踊跃的去突破封锁。

    所以,他想听听托洛茨基有没有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老托仅仅是满足以现状,搞一点小打小闹,他会很失望。

    不过列宁很快就失望了,托洛茨基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想要做的顶多也就是将这条缝隙稍微扩大一点儿,能够稍微多搞到一点粮食而已,至于全面的突破封锁,他真心做不到。不光是做不到,实际上托洛茨基对全面突破封锁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者说以老托的革命主张,他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为什么呢?且听他往下说:“全面的突破协约国集团的封锁,并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而且意义也不是很大。我国的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俄国的革命是星星之火,它将吹响旧制度和旧社会的丧钟……随着我国革命初步的胜利,可以想象,革命的火焰将迅速的在世界燃烧,德国、奥匈帝国、法国、英国,很快欧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将变成历史,我可以断言。当新世界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封锁都将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突破封锁上,我们要做的是深化和拓展革命……”

    应该说,托洛茨基的发言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依然是他不断革命论的延伸,说直白一点,他完全没有兴趣去突破封锁。他觉得那是舍本逐末,真正高明的棋手不应该见招拆招,那只会被对手耍得团团转。

    就比如现在,如果把工作的中心放在突破协约国集团的封锁上,那就是下了一步臭棋,而高明的棋手会怎么做呢?那就是向外输出革命,将革命的红旗插满世界,只要颠覆了资产阶 级的政权,封锁自然不攻自破。

    托洛茨基的意见正确吗?说对也对。说不对也确实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废话,要打破敌人的封锁,将敌人消灭掉自然也可以达到目的,问题是,以俄国现在的实力能做到这一点吗?

    托洛茨基认为能做到,他认为只要将全世界的无产阶 级发动起来,效仿俄国的革命斗争,自然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列宁却不认为事情有这么简单,作为列强中革命客观条件最好、反动势力最弱的俄国,闹一个十月革命都出现了多次反复。党外的斗争就不用说了。党内都不止一次面临分裂的危险,好几次都差点全军尽墨,这容易吗?

    这还是俄国,想一想其他几国,貌似德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因为工业更发达,工人阶 级的力量更强大,似乎那里的革命基础更好。但问题是不能仅仅只看工人阶 级的力量。你也得看一看资产阶 级的力量吧?

    显而易见,这几个国家资产阶 级的控制力更强,牢牢的控制着国家机器,想要起义,谈何容易。从历史的进程也能看到这一点,受一战创伤最大,资产阶 级力量最弱的俄国首先崩盘,到了1918年下半年。鸭梨山大穷途末路的德奥紧接着崩盘,而老牌资产阶 级国家英法虽然也爆发了工人运 动。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

    像托洛茨基一样,将推动工人运 动、发动无产阶 级革命的全部希望寄托于资本主 义大国的自我崩溃而形成的连锁反应,这是很机会主 义的。

    当然,这种连锁反应确实有形成的迹象,但是随着德国无产阶 级的革命斗争被无情镇压,这种连锁反应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资本主 义国家对苏联的无情封锁。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也随着德国革命的失败而破产,在二十年代他跟斯 大林之间的斗争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的革命理论被证明是走不通的。理论基础的崩塌最终让托洛茨基失势,原本跟他关系不错和观点相近的那一批人,改旗易帜转而支持斯 大林,此消彼长之下,他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列宁比托洛茨基稍微现实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导师大人不支持输出革命,在输出革命上,列宁和托洛茨基观点是基本一致,两人为之而奋斗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无产阶 级的大同世界,不输出革命,怎么达成目的?

    导师大人和托洛茨基不同之处,在于对待德国革命的态度,托洛茨基是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德国革命上,而导师大人虽然也寄希望于德国革命的成功,但是他可没把全部的赌本都压上去,他更关注于俄国国内,认为俄国才是革命的根本,哪怕德国的革命没有成功,只要能保住俄国这个样板,那么来日方长。

    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托洛茨基属于那种赌红了眼的赌鬼,在一盘游戏中,一把就将所有的赌本全押上了,准备梭哈。而列宁更务实,他没有打算一把定胜负,而是选择延长赌局,打持久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列宁比托洛茨基更高明,实际上列宁的策略也很危险,俄国革命是很脆弱的,如果不掀起连锁反应,那么就只能孤军奋战。而以当时俄国的力量,面临全世界最强的几大流氓的围剿,结局恐怕怎么都不会乐观吧?

    历史上的俄国革命也确实一度相当的危险,若不是一战将几大流氓国家拖得筋疲力尽,实在是无力再去找俄国的麻烦。结果真的很难说。

    回到现实问题,到底要不要全力的突破经济封锁呢?托洛茨基认为不需要,列宁认为需要,这就是二者关于革命未来的不同估计而采取的不同思路。托洛茨基更激进,列宁更保守。

    但是不管是激进也好保守也罢,这两个人的根本目的还是一致的,完全不必要像斯 大林一样,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钢铁同志贬托洛茨基,那不过是政治的需要。

    如果李晓峰在现场的话,他恐怕会说,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导师大人,你们都太乐观了吧?一个yy德国革命的胜利,另一个yy能够突破协约国的封锁,你大爷的,这两条哪个都不现实啊!

    确实,随着俄国革命的初步胜利。布尔什维克内部对未来的预计都是乐观的。亢奋的像托洛茨基这样的,已经有点找不到北了,就算现实一点的,类似导师大人这样的,也不能幸免。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寄希望于德国革命的胜利,是远水解不了近渴,yy打破封锁也有那么一点想当然。看看德国人吧,公海舰队足够强大了吧?还不是被堵家里等死。俄国形势还更糟,谈什么突破封锁?能凿两个狗洞。偷偷摸摸的弄点粮食回来解饿就不错了。

    所以。当托洛茨基暴露出他的本意之后,导师大人是失望了,他暂时还不打算过于的激进,觉得应该立足于俄国,先解决好俄国的问题,再谈革命输出。而要解决俄国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粮食问题。虽然他不认为斯 大林分化瓦解协约国集团从而突破封锁的策略能成功,但他本质上还是希望尽早打破封锁的。

    “现在就谈国外的问题,有些太早了!”列宁斟酌着说道。

    没办法,不断革命论此时还很有市场,同志们都对此抱有极大的希望,连列宁也是比较认可的,他如果直接去否定托洛茨基的建议,那恐怕是要闹出一场血雨腥风的。

    这个时候。列宁可不想自乱阵脚,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