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2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重大协定肯定不是一个下午就能搞定的,实际上法国和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谈了很久,在杜勒斯访问法国之前就已经达成了草案,而随着杜勒斯强势的表态,阻止法国人在正式协定上签字的最后阻力也没有了。

    对法国人来说,北约这个东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美国的核保护,而一旦苏联宣布不再主动对法国进行核威胁,这种保护作用也就大大的削弱了。相反,因为美国人霸道,法国人内心会十分的不满,这个民族本来就很情绪化,一旦逆反心理爆,谁也挡不住了。

    杜勒斯也听到了戴高乐的全国讲话,此时他才现自己掉进了陷阱里。作为一个老练的外交家,他自然知道那份协议中的猫腻,很有可能法国和苏联早已达成了一致,就是等他来才故意宣布的。原因非常简单,退出北约这种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借口,而他这个霸道的美国国务卿无疑就是最好的借口。对于戴高乐来说,唯一担心的始终不是美国的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的法国民意,如果能让法国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支持,退出北约又如何?怕个鸟!

    也就是说杜勒斯被实实在在的利用了一把,搞清楚了这一切的杜勒斯被气得半死,他再也没脸留在法国,不打招呼直接就飞走了。对此法国媒体在报纸上直言不讳的表达喜恶地写道:“杜勒斯滚蛋了!”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杜勒斯是走了,但是戴高乐也没有马上宣布退出北约,实际上他对此毫无表示,仿佛已经忘记了有北约这个玩意儿。因为他早已不是愤青,不会冲动的去做事。他确实可以借此退出北约,但是这只是一时的痛快,毕竟法国老百姓现在只是在气头上,所以还没咂摸出其中的滋味,可一旦这股怒气结束了,说不定他们又会改变主意,所以主动退出北约不是正确的做法,暂时保持镇定,把皮球踢给美国人,让他们去头疼吧!。大雁塔拍**写真美女一丝不挂尺度全开不雅照曝光!!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o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686() 


    主动退出北约和被美国人踢出北约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主动退出那说明你戴高乐根本就不想跟北约混,是铁了心的跟北约分道扬镳嘛。这说明之前的那些事儿全都是你主动搞出来的,为的就是达成退出北约的目的。如此一来美国人就可以绝地反击将一切问题都推给戴高乐了。

    而如果戴高乐不主动退出北约,讲事情就吊在那里随你美国处理,你美国人能怎么办?对美国来说如果戴高乐耍赖皮的话,还真没有太好的对策。要么将法国踢出北约,要么强忍着恶心默认法国继续留在北约。

    但不管是哪种选择,对美国来说都是蛋疼之极。赶走高卢***戴高乐就会顺理成章的将一切黑锅都扣在美国头上,他可以宣布:“法国并没有退出北约,并没有远离盟友的想法,我们愿意留在北约当中发挥作用,是小肚鸡肠的美国人执意要赶走我们,他们就是不允许欧洲有自己的意见,就是见不得欧洲好!”

    甚至更煽情一点戴高乐还能这么说:“法国始终是同欧洲盟国一条心的,始终是同欧洲的盟国站在一起的,哪怕是被赶出了北越,法国也依然愿意跟盟国共同进退!”

    可以想象如果戴高乐如此这么一说,舆论的压力全部都会转移到美国头上,诸如霸权主义,赶走盟友,目中无人之类的帽子就会全部扣到美国头上。那时候国际舆论就很不好看了,至少艾森豪威尔是不能忍受这样结果的。

    那么就不赶走法国人,就当没看见这帮混蛋算了?这样不是不可以,但是太蛋疼了,等于是让法国人占尽了便宜,这样的结果美国人也是不喜欢的。

    那么美国人最后是作何选择呢?美国人选择了第二种做法,暂时容忍法国留在北约,但是又给予了新的警告:“法国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被对北约的背叛,之所以没有将法国驱逐出北约,是美国政府认为犯错的只是极个别政客,跟广**国人民没有关系。崇自由也愿意维护自由以及和平的美国政府哪怕是被冒犯被背叛但也不会忘记自己维护民主自由的责任,所以我们愿意保护法国人民,我们也相信法国人民很快就会看穿那些卑鄙政客的真面目,会理解美国政府的伟大之处!”

    实话实说这番话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美国人口头上帮自己找回点面子而已。至于法国人民会不会领情,真心是不好说,至少暂时看来不领情的居多。

    对于这个结果戴高乐也是比较得意的,这一番交锋之后,他几乎是全盘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得到了苏联更慷慨代价更低的援助,驱逐了英美在法国的势力,顺带着刷了一波脸将支持率提到了新的高度。而且随着新宪法被通过,他这个总统的权力被大大加强,不客气地说他现在就是法国的毒菜者了。

    戴高乐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站稳了脚跟之后,他立刻开始清算第四共和国留下来的旧账,狠狠地打击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国民议员,将法国的国家机器重新开动起来。

    不过摆在戴高乐面前的问题还不少,比如摩洛哥、比如突尼斯、比如阿尔及利亚。对此他的应对措施是逐步撤军,放任这些前殖民地自治或者独立。虽然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很多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攻击,但是老百姓对此意见不大,因为这三块殖民地消耗了太多的财政资源。放弃他们之后,法国的财政就被解放了,可以投入更多的钱在社会福利项目,而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这一点。

    这些节省出来的军费开支大约一多半被扔进了社会福利项目,三分之一被分配给了科研机构,剩下的全部减免。所以法国老百姓觉得自己的福利被改善了,而且税负还降低了,甚至因为军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经费,就业岗位还增加了。这样的调整你说他们能不欢迎吗?

    反正戴高乐没费什么力气就解决了那些殖民主义者的反抗,他的支持率是一路走高,而总统的地位也是越来越稳固。

    而这对美国人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了,原本戴高乐宣布从北非撤军的时候,美国的智囊们普遍认为这将引爆法国政坛,戴高乐将很快被赶下台,然后一切就都会恢复正常了。但是戴高乐不但没有下台,反而是地位越来越巩固,这对美国人来说简直如鲠在喉。

    是的,法国就变成了一根讨厌的鱼刺,在北约内部,法国就是不跟着美国的节奏走,几乎是美国人说什么他们都要反对,美国人想将自己的武器标准强塞给北约,可法国人就是不同意,哪怕是英国都屈服了相关协议也通过了,但法国就是不履行,而且言之凿凿的说什么绝不会接受美国人强加的标准,这让美国人是又气又恨。

    而法国带了这个坏头之后,让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也跟着不是那么听话了,这又让美国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拉拢他们。总而言之,美国人恨死了戴高乐。

    艾森豪威尔发怒了:“必须给那个混蛋一点颜色看看!”

    为什么艾森豪威尔如此生气呢?原因非常简单,在北约的火炮口径选型大会上,法国又对北约新标准的39倍口径的155毫米火炮说不,法国人偏偏要搞自己的一套。而且在对苏联问题上,法国人也态度强硬的表示不会追随美国的强硬政策,主张缓解欧洲的对抗,要求什么和平政策。

    这些都是让积极主张对外扩张的艾森豪威尔所无法忍受的,所以总统先生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法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了!

    “收回那批m48坦克,不要再租借给法国人了!”

    可能有同志觉得奇怪,这个m48坦克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二战结束之后,加入了北约阵营的法国应该承担北约框架内的军事任务,这些任务要求法国必须建立一支像样的装甲部队。但是我们知道法国的坦克工业在1940年就截然而止了。别看只中断了仅仅五六年,但是这五六年是坦克发展最迅猛的五六年,1940年的技术和设计放在别说1946年就是1944年都是过时到了家。而且战后法国经济紧张,又拿不出大笔的资金去发展装甲力量,所以短时间内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唯一办法就是引进坦克了。

    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在1951年法国决定引进美国的m47/m48坦克。倒不是说这种坦克性能有多么理想,主要是不要钱。这些坦克算是美国无偿租借给法国使用的,其实就相当于是军援。利用这批m47/m48坦克法国发展了还像个样子的装甲部队。

    但是,现在美国和法国闹翻了,前面说了这批坦克仅仅是美国租借给法国使用的。也就是说所有权依然在美国手里头,现在法国人不老实,美国人也就决定给法国上眼药了。所以美国政府很快就通知法国,要求或者说命令提前收回这批坦克。

    戴高乐能不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报复措施,讲心里话他觉得美国人挺没品的,刚刚达成不久的租借协议就要撕毁,这不是没招了是什么。而戴高乐也是硬气的人,不给坦克就不给,你以为这就能让老子屈服?将这些m47/m48全部退回去,老子还就不要你的破铜烂铁了。

    刚刚抵达法国还没用半年的一百多辆m47坦克就被退回了美国,连带着一起退回去的还有1945年胜利之后美国人赠送给法国的一批m4中型坦克。戴高乐的意思很简单,你们美国人不是要卡脖子吗?行,你们的破铜烂铁我都不要了,统统换给你们,大家一拍两散好了!

    当然,戴高乐硬气归硬气,可是法国的装甲部队还得过日子不是。那么此时的法国有刊用的坦克吗?实话实说,还真没有。此时法国唯一能自产的坦克就是那个摇摆式炮塔的amx…13坦克,这个玩意儿的防御力几乎等于零,更像是自行反坦克炮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坦克。

    反正这玩意儿的效能是非常有限的,别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