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2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仙人竟然敢向他提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两家确实不太对付。不过想想也很正常,斯维尔德洛夫现在跟某人现在更不对付,某人确实不可能去找斯维尔德洛夫商量,那是自找没趣。

    除开斯维尔德洛夫,唯一能在这个问题上给李晓峰重大帮助的也就剩他托洛茨基了。很正常嘛,要改革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领导下台前干一票,另一种就是新领导上台时烧三把火。现在明摆着斯维尔德洛夫没兴趣烧这三把火,李晓峰要想改革,就必须借助托洛茨基这个老领导的影响力了。

    那么托洛茨基愿意帮这个忙吗?实话实说,一开始托洛茨基并没有这个想法,之前说过他是更倾向于和平过渡,不折腾的。这样对他的托派影响最小。但是李晓峰现在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了,他就不能不想一想了。

    哪个政治家不愿意青史留名,不愿意留下点政治遗产。列宁当时为什么选择退休,还不是想做个榜样留个样板,让后来的人都学习他。托洛茨基作为仅次于列宁的二导师,何尝不想也留下个样板。

    这样后来人一提起他,就不得不说他高瞻远瞩,说他为苏联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谁不喜欢这种调调?

    当然,喜欢归喜欢,作为一个政治家,托洛茨基也必须考虑一下方方面面的影响,得分析一下利弊。不利的一面是,他如果挑起这个头,肯定要得罪一部分老同志和既得利益者。看看列宁当年决定退休而且画了一个65岁的红线,多少老同志有意见。这还是列宁,他的声望还比不上列宁,恐怕遭到的非议更多,甚至不光是他会遭到非议,连带着他的托派也会受牵连,甚至托派内部的很多老同志都想不通,这样一来内部都有可能出乱子。

    这绝对是托洛茨基不愿意看到的,不过有利就有弊,不利的因素是不少,但是有利的因素也不是没有。先,某仙人肯定是欠了他人情,而这个人情肯定是要还的,怎么地未来某仙人都要照拂他的托派一二,至少是能避免许多恶意的打击和报复。其次,从整体上来看,这么做对苏联也是有利的,清除掉一部分冗员,开启打击官僚主义的步伐,这绝对是好事。最后,托洛茨基觉得中。央委员这一层的头头脑脑是会反对这么搞,但是中。央委员会马上也要换血了,一大批跟他一样到点的老同志都要退了,他们的影响力也要打折扣了,只要政。治局里支持的意见占上风,还是能弹压住的。

    那么政。治局的意见占上风吗?托洛茨基数了数,当前坐着的四个局委就有三个是肯定赞成的,捷尔任斯基就不用说了,反官僚主义的旗帜,只要是反官僚主义的活动他就愿意参加。鲁祖塔克最近一两年也是忙着搞制度建设,这方面他绝对没意见,至于某仙人,建议是他提的,他精神分裂了反对?

    如果再算上他托派的两派,那么政。治局就是一边倒的同意了。那时候斯维尔德洛夫能说什么?

    似乎是能做!托洛茨基算了算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只不过要不要做他还下不了决心,他只能告诉李晓峰他需要一定的时间考虑,需要捋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捋得清楚吗?能理清楚的,但是理清楚了不代表就有决心去做,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托洛茨基的小账是算了又算,但他就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乎这些天他失眠了。

    “你这一晚又一晚的不睡觉,瞎琢磨什么?”老托的夫人看不下去了,“又不是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刚刚爆的时候,形势紧张,睡不着情有可原。现在眼看要胜利了,你也要退休了瞎紧张什么?”

    托洛茨基没好气地回答道:“我这是有重大问题要仔细的考虑,我得想清楚了才能做决定。”

    “你这一个人瞎想了几天,有什么用?我看你还是找人商量商量,听听别人的意见吧!”

    你还别说,娶一个好老婆关键时刻是能够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经过夫人的提醒,托洛茨基也醒悟过来了,我这一个人瞎想也确实不是办法,找个头脑清楚的人帮着拿拿主意也是不错。

    不过马上托洛茨基又呆住了,找谁呢?乌利茨基?拉狄克?这两位说实话政治眼光实在差了一点,不是好选择。至少托洛茨基认为如今能够给他出主意的人不多。

    哪里是不多,根本就是很少,因为托洛茨基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列宁。此时此刻,唯一一个能给他出谋划策的也只有列宁了,只不过这个选择让托洛茨基很烦恼,他始终不愿意承认比列宁低一头,如今这个时候却又只能向列宁求助,这不是坐实了他比列宁差么。

    不管是出于自尊心还是那些难以名状的纠结,托洛茨基都很难下决心去找列宁。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不去找列宁,列宁反而来找他了。而且列宁见了他是开门见山:“我听说政。治局准备裁汰一些部委?”

    “呃……”托洛茨基忽然就有了挫败感,列宁的反应实在太快了,快得让他都有些措手不及,快得让他有些羞愧,因为他知道列宁接下来想说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是支持的,”列宁继续表明态度,“是很有必要裁汰一些多余的部委,现在的官僚主义问题实在是触目惊心!”

    托洛茨基有些狼狈,只能说:“其中的阻力还是不小的。”

    列宁很镇定地反问道:“比1917年的阻力还要大吗?”

    托洛茨基又是一阵无言,而列宁则继续说道:“这件事我认为是可以做,不,是必须做的,像我们这样的老同志也只有燃烧一些余辉,做一点我们本来就该做却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没有做的工作!我已经给中。央委员会写信了,准备提一提这个事儿!”

    托洛茨基知道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支持要么就只能反对了,但是这个事儿他真的能反对吗?恐怕是根本就不能反对,也就是说他只能选择支持了。

    所以他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下定了决心:“我同您一起联名,打响改革的第一炮!”

    多少年后,回想起那一天的决定时,托洛茨基是欣慰的,是轻松的,甚至是有些小得意的,因为历史证明他做出了正确的抉择。(。)8

531 再教育() 
装甲列车躺在壁炉旁打了个盹,虽然才刚刚进入11月,但是已经能感觉到寒意了,他默默地算了算时间,离主降生节已经没有多久了,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月,在两个月内能结束这场战争吗?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因为德军的战斗力现在是越来越难以估计了,有时候他们顽强得像岩石一样,但有时候软弱得又像奶酪。  至于什么时候像岩石什么时候像奶酪,这个真心是没有准。

    比如昨天,装甲列车带着他的突击连一路势如破竹将德国鬼子追得狼狈猪突,就在他已经一切都搞定了可以将德军包围起来吃肉了时候,这些家伙忽然又华丽丽的变身,其抵抗之激烈连装甲列车都不由得色变。

    反正一场恶战下来是消耗了他不少气力,他不得不放弃了继续向前突击扩大战果的想法,而是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整,先养一养。

    说起来,他率领的突击连也确实需要养一养了,这半年下来从白俄罗斯一直打到了波兰纵深,大部分小伙子都是疲惫不堪。没办法,战事太紧急了,让所有人都得连轴转,完全没有休假,更不能放松,而这么绷久了,人是容易出问题的。

    比如装甲列车就能感觉到政委鼓舞士气的讲话效果是越来越差,当类似的话听多了人是会免疫的。倒不是说小伙子们厌烦了,而是觉得寡然无味,很难刺激他们奋起了。

    类似的问题不止装甲列车的部队里存在,在一线的红军当中也是广泛存在的,三年多的奋战下来,就是再热血也有烧干的时候。而这种整体性的乏力和提不起精神就是一线指挥员最头疼的事情了,当战士们都是机械的执行任务的时候,效率真心是不好看的。

    装甲列车也在考虑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办法还是有的,最简单的就像叶夫根尼说的,给战士们放放假,让他们回家休息休息,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方面美军就做得很好,飞行员执行多少次飞行任务之后就有休假,普通的战士们奋战多长时间也会有轮休,回家充充电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

    但是这个办法对苏联红军是不适用的,整个苏德战场上对垒的双方士兵接近15万,每一边都有数百万人在战场上拼命,德国人不回去休假,红军怎么休假?**百万红军几乎耗尽了苏联可征用人员的极限,后方没有新的补充兵员,一线的战士怎么能离开岗位?

    总不能跟后世鬼子自卫队的公务猿似得,打卡上下班吧?这可是战争!最伟大也最残酷的世界大战,不是早九晚五的混吃等死年代。

    像装甲列车这样的老兵,基本上是从1941年6月就开始在第一线拼杀,截止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这三年中绝大部分老兵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作为红军当中的精锐,他们需要承担繁重的任务,战场上要充当突击队,战场下还要带新兵。除非是受伤才能离开第一线休整一二。但是有谁愿意受伤?

    “连长,连长,营长让你去开会!”

    就在装甲列车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怎么振奋士气的时候,传令兵将他推醒了。他对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又要打仗了!”

    反正装甲列车已经做好了立刻出的准备,离开连队时他对副连长和政委吩咐道:“让同志们做好准备,我们可能又要赶路了!”

    快步赶到了营部所在地,装甲列车并没有现营部有动员起来的紧张感,似乎不像是要马上前进。反倒是营部里的人一个个显得喜气洋洋,一个个就跟吃了二斤喜鹊屎似得。

    装甲列车信手抓住了他的老朋友胖伊万,这个胖子现在是愈的胖了,自从他担任了营里的后勤主管之后,这个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