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这些混蛋更可能的是借着苏联的好意向英国干爹施压,让英国人不那么偏向于阿拉伯人而已。一旦英国人给了那些混蛋这种承诺,他们立刻就会把苏联丢在一边。

    这种政坛把戏李晓峰实在是太熟悉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是最擅长玩这一套了。所以从一开始李晓峰就很清楚,巴勒斯坦本地的犹太人是靠不住的,这就跟后世的巴基斯坦放风要买华夏的j…10一样,其实就是用来给美帝施压,迫使美帝出售更多的f…16。在商场上类似的手段更是举不枚举,否则这些年过去了,类似的新闻一波接一波,所谓的巴铁买过一架j…10吗?

    总而言之政坛就是大戏,大家伙都是靠演技吃饭的,别太当真。比如说,上一幕中约书亚等死硬的亲英份子被赶走之后,犹太公会也没有立刻通过同苏联合作。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剩下的那些中立派其实依然是准备骑墙的,依然是打着借苏联给英国施压的想法。

    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要促成这次合作,就必须把那些抱有类似想法的中立派赶走。或者改变这些中立派的想法。这项工作如果搁一般的人那里。恐怕就是一遍遍的游说以及开更高的价格了。

    但李晓峰不是一般的人。浪费口水去游说他没有多少兴趣,至于开更高的价格,他实在觉得犹太人不值那个价钱。本着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的宗旨,李晓峰果断的让英国人出手帮忙了。

    是的,李晓峰太了解李尔文和英国人的处事风格了,感觉良好的英国人最可能使用的就是强权就是用暴力碾压,反正这一两百年在巴勒斯坦他们就是这么维持统治的,历史的惯性以及急于搞定阿拉伯人的心态会让他们继续这么干。

    后面的情况也正如李晓峰的估计。英国人立刻就扔掉了节操,用各种莫名其妙的所谓借口大肆抓捕犹太公会成员。当然被抓住的都是傻兔子,那些完全没有准备的中立派就被英国人丢进了大牢,而已奥利华为首的亲苏联派则早就躲了起来。结果嘛,就是英国人帮忙再次改变了犹太公会中的力量对比,支持保持中立和亲英国的那一票人损失惨重。

    而接下来感觉良好的约书亚又跳出来帮忙了,被气死的那个中立派大佬用血的教训告诉了剩下的那些举棋不定的犹太大佬——英国人靠不住了,英国人这是准备完全偏向阿拉伯人了,不然怎么对咱们下狠手呢?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立刻就紧张了起来,开始做最后的挽救工作。他们决定上街抗议英国人的暴行,给英国施加压力。让英国人看到他们不是好欺负的。结果是英国人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当然,这个当头一棒不是指血腥的镇压。那点儿程度的流血牺牲算得了什么?在犹太人历史上被看他们不顺眼的统治者杀得血流漂杵的时候多了去了,这点牺牲根本就是小场面不值得一提。

    真正让犹太人倒向苏联那边的是他们从秘密渠道获知了一个消息,就在镇压行动开始前不久,英国人已经同阿拉伯人达成了秘密协定,将开展所谓的深入友好的合作。

    虽然这个所谓的深入友好的合作究竟是到程度,犹太人并没有搞清楚,但是他们明白了一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已经度蜜月去了,已经将他们抛弃了!

    而这才是让犹太人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原因,他们认为英国干爹将他们放弃了,自然要找一个新的干爹罩住他们,而当时看来苏联最有诚意。

    好吧,这真心是个茶几,上面摆满了犹太杯具、阿拉伯杯具和英国杯具。为什么说这三国都是杯具呢?原因很简单,这三家都掉坑里了。

    先说阿拉伯人吧,在未来将有一个看他们不顺眼以及他们也看对方不顺眼的恶邻毗邻而居,双方隔三差五的就要为了宅基地的事情上演全武行,那叫一个热闹啊!

    再说英国人和犹太人,英国人的本意是拉拢阿拉伯人统治中东赚取巨额的石油利益,但是随着犹太人这么一闹腾,隔三差五这里就要武斗,想安安稳稳的采油,做梦去吧!而犹太人也没占什么便宜,老要打仗老要流血,想安稳过日子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英国人就算拉拢阿拉伯人也不会完全将他们放弃,前面说了英国人最善于找平衡了。就算要跟阿拉伯人合作也会防一手,一旦傻骆驼要尥蹶子,那分分钟就会让犹太人给他们一个教训。

    只不过犹太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意识到了也会忽视,因为当时苏联给的加码确实比英国的高,更重要的是,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看到了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太高了,忙于打二战的英国人在巴勒斯坦力量空虚,而东普鲁士方面则保证能给老家的乡亲们最大的支持。这个时候闹独立,英国人根本就管不过来。至于阿拉伯人,哼,犹太人是真心瞧不起这些傻骆驼。

    当然,犹太人也不傻,直吼吼的跟大英帝国叫板要独立那就是找抽的,必须得师出有名不是。很快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这一次除了要求英国人赔礼道歉并立刻释放大牢里的大长老之外,还强烈要求英国人落实《贝尔福宣言》中承诺犹太人自治的条款。

    简而言之,犹太人这是合理合法的闹事,你们英国人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这《贝尔福宣言》通过多少年了,总要兑现承诺了吧?

    当然,最主要的是犹太人这是争取世界的同情,如果他们直接要求独立那是打大流氓的脸,但是要求自治,尤其是英国人承诺他们可以自治,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被动的是英国人。尤其是英国人刚刚闹出了那么一出流血冲突,这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比如说东普鲁士,比如说苏联都明确表示英国人的做法太出格了,必须抵制这种殖民主义的遗毒和暴行……(。)

    ps:  鞠躬感谢苍之流星ex、老学生、皇l蓝华和尤文图斯同志!

430 起义() 
东普鲁士和苏联指责说实话英国人并不是很怕,如果嘴炮能说死大英帝国,那拿破仑和威廉二世岂不是很冤?不就是嘴炮么,以大英帝国的厚脸皮真心要装聋作哑谁拿他也没辙。↖頂↖点↖小↖说,

    所以一开始英国人并不是特别紧张,反正就是打太极要不就是诋毁是犹太人首先挑起冲突,反正是各种洗刷刷自己。这是一方面,英国人肯定要维护自己的国际形象,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赶紧做犹太人的工作,不管是丘吉尔还是李尔文,都觉得犹太人好打发,随便给三瓜两枣这帮异教徒就会消停了。

    那么英国人所谓的三瓜两枣是什么呢?就是犹太人保证放弃闹事,而大英帝国许诺在事情风平浪静之后就释放他们的大长老。至于什么自治权,想都不要想了。

    甚至丘吉尔还做出了误判,他认为犹太人之所以喊着要自治,其实就是漫天要价,自然的大英帝国就要落地还钱,自治权自然是不给的,充其量就是放人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是的,丘吉尔觉得,他这边提出的条件肯定要苛刻一点,然后犹太人再要要价,他在假模假式的还还价,然后就以放人成交。

    可惜,丘胖子完全就没有想到,犹太人根本连自治都没什么兴趣了,他们是抓住机会准备建国的,自然是谈不拢的。

    不过犹太人在李晓峰的建议下也是相当的狡猾,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想要建国的意思,反而装出一副对谈判抱有莫大希望的样子。这极大的误导了英国人。让英国人觉得一切依然尽在掌握。

    可是英国人完全没有想到,犹太人真心是在演戏,表面上一套私底下又是另外一套了。在麻痹英国人的同时,犹太人在积极的做着战争准备工作。李晓峰用聚宝盆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输入了大约五万只步枪、五千挺机枪以及五千只冲锋枪。此外还送去了72门122毫米榴弹炮和24门152毫米榴弹炮,至于迫击炮就更多了,反正足以装备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

    当然,这些装备并不是免费的,美帝的犹太土豪负责买单,北方工业并不负责生产。北方工业所做的就是用t…54坦克和t…35坦克同苏联政府做交易,将一大批红军淘汰下来的旧货低价购入,然后高价转手卖给犹太人。这笔买卖真心是好赚!

    不过光有枪有炮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人。这个其实也不是问题,东普鲁士虽然正在抗击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但实话实说,防御战他们是打得有声有色,而且彻底动员起来的犹太人又有苏联红军的支持,哪怕是从本国抽调走一个步兵师问题也不大。

    而这一万多犹太战士需要做的就是脱下军装。伪装成从德国出逃的犹太难民,经过第三国前往巴勒斯坦。实际上这项工作半年前已经开始进行了,所以英国人并没有察觉。

    这一万多犹太战士抵达巴勒斯坦之后,立刻就开始了扩编工作,吸纳了大量当地犹太民兵和青壮年之后,扩充成五个步兵师就跟玩一样。所以此时巴勒斯坦犹太民兵比英国人想象中要强得多,而且一心想要夺回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真心是不缺乏斗志,和他们相比英国人留在巴勒斯坦的那点治安维持部队和二鬼子真心是不够看的。

    当然犹太人并没有贸然行事。他们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比如说美国。这时候美国犹太财团又开始发挥作用了。收买了大量的国会议员之后,不说真枪实弹的支持犹太人,至少能给予嘴炮支持了。

    很快,美国也加入了对英国殖民政策的攻击,强烈的批评英国人依然试图奴役殖民地的少数民族。要求英国立刻改弦更张,立刻纠正这个错误。

    如果说之前苏联和东普鲁士的指责是小打小闹。那美国的加入就是重磅攻击了。丘吉尔显得措手不及,完全不明白美国人这突如其来的攻击究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