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8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个时候能拿下一座像康斯坦察一样重要的大城市。那将更加沉重地打击罗马尼亚法西斯份子的势力,将迫使罗马尼亚更快的改变他们的选择。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迫使罗马尼亚投降,那德国人的南线将开一个巨大的天窗,引的连锁反应将彻底地改变苏德战场的态势。

    自然的,出于政治考虑。托洛茨基也希望华西列夫斯基越快越好,最好是能三下五除二就搞定康斯坦察。在政。治局和军。委,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总攻既不推迟也不提前,按照华西列夫斯基和波格丹诺夫的计划执行吧。

    总攻的时间有了定论之后,困扰华西列夫斯基的唯一问题就是补给问题了,之前华西列夫斯基还特意为此向托洛茨基求助,经过与后勤部门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在进攻开始之前的两天内红旗**滨海集团军将获得不少于1。5个基数的炮弹和迫击炮弹,而主攻的第37集团军则应该获得不少于2。5个基数的炮弹和迫击炮弹。另外储备的燃料必须足够机械化部队半个月的使用。

    到了6月4日。也就是开战的前一天,华西列夫斯基和波格丹诺夫的部队已经为最后决定性的进攻最好了充足的准备。红旗**滨海集团军投入了8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四个军属炮兵团。而红军第37集团军则投入了6个步兵师、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机械化师以及6个军属炮兵团和两个集团军所属的炮兵旅,总计大约2o个师约3o余万人以上的庞大兵力。

    与红军的精心准备呈现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希特勒一再号称康斯坦察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被攻克”的要塞,但是其驻军笼统也才12万人,而且这12万人分散在康斯坦察周边纵深三十公里的庞大的区域里,导致兵力被分摊得很薄,以至于总指挥阿尔门丁格尔中将手上能动用的预备队加起来也只有区区三个营,这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很多同志恐怕会情不自禁地问: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希特勒哪来的这份自信呢?实话实说。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时间很快就走到了6月5日凌晨四点,33o多门重炮、4oo多门火箭炮和不计其数的重型迫击炮长达几个小时的猛轰拉开了红军总攻的序幕。

    上午八点半,红军红旗**滨海集团军的步兵跃出了战壕,在茫茫弹幕的掩护下冲向了德军第44山地军把守的康斯坦察港北部防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山地军现在是由一名只剩下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的哈特曼中将指挥,这是一名作风十分硬朗的普鲁士风格

    格将领。

    伴随着战场四周的滚滚浓烟,起第一波攻势的红军四个步兵师很快便冲到了德军前沿阵地面前。但让红军将士们惊讶和失望的是,在遭受如此猛烈的炮火蹂躏之后,第336师的德国掷弹兵居然没有崩溃,还能不断地从战壕里跳出来沉着应战。

    而在另一边德军第5o步兵师的阵地上。刚刚达成突破的红军立马遭到了德军预备队的凶残反击,好不容易打穿德军两条战壕的红军突击队官兵在惨烈的肉搏战中几乎全员阵亡。

    很显然,红军依然低估了德军的战斗力,虽然德国人逃得很辛苦很狼狈,但是他们不缺乏死战到底的勇气。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红军看似凶猛但实际上效果很一般的炮火急袭,看看那些被红军炮弹亲吻过的碉堡,依然能够喷射火舌,这说明罗马尼亚人的工事并没有偷工减料,是相当的给力。

    由于在这一天的战斗中步兵始终未能在敌人的防线上撕开一个真正的口子,装甲部队就成为了战场上的看客,这让华西列夫斯基多少有点郁闷和无可奈何,他只能希望在明天的战斗中红旗**滨海集团军能更给力一点了……(。)

    ps:鞠躬感谢风雨曾经、天煞邪刀、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

    。。。

381 死亡之海(上)() 
“6月5日,按计划发起辅助攻势的红旗**滨海集团军近卫步兵第30师的情况很不理想。整整一天,战线只向前推进了一千五百米老实说我很担心转移敌人视线的计划是否会因为这里不见起色的进攻而化为泡影,这里的战斗确实要比我预想中要困难得多”

    从华西列夫斯基当晚提交给军。委的正式报告中,尤其是结尾那三个醒目的感叹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战事的忧心已经是溢于言表,但情况真像华西列夫斯基说的这么糟糕吗

    恐怕也不见然,倒不是华西列夫斯基谎报军情,或者故意夸大了难度和困难,而是因为就在他无比头疼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喜出望外。根据侦察部队抓获的德军“舌头”供认:“鉴于来自红旗**滨海集团军巨大的压力,阿尔门丁格尔将军已经决定抽调预备队加强那一侧的防线”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德军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了,可以说华西列夫斯基和波格丹诺夫的企图已经基本上达到了。

    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苏联近卫军士兵再度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厮杀,波格丹诺夫这一天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德军防线上达成实质性突破”

    在那个年代,下层指挥员对于这样的命令还是相当重视的,知道今天的战斗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否则人头难保。而昨天战斗中一直扮演看客角色的红军装甲部队这次也被第一时间投入战场。

    只不过德军依然继续着前一天的优异表现,竭尽全力死死明了战斗是多么的激烈和残酷。

    但无论过程有多艰难,德军第50师和第师的崩溃已经将康斯坦察柔软的腹部暴露在了红军锃亮的刺刀面前。心急火燎的阿尔门丁格尔在当天下午只能命令第50师和第师立刻进行反击夺回阵地。但是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在两天的战斗中,这两个师损失了超过五千名士兵,所谓的反击更多的只是在象征性的放了两炮之后便草草收场,阿尔门丁格尔也意识到了如何阻止西线守军全面溃败才是最棘手的问题。他不得不将手头最后的预备队派给了第50师和第师,希望能够稳住防线。

    与此同时,在北面,红旗**滨海集团军稍作休整之后,也再次投入了进攻,不堪重压的德军第336步兵师被迫进一步向城内收缩。一部已经退到了港口码头区。

    波格丹诺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自豪地宣称:“6月日的黄昏来临之前,我红旗**滨海集团军已经将整个康斯坦察市区置于炮火控制之下,德国人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波格丹诺夫的宣言并没有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康斯坦察的陷落已经是不可不免了,哪怕阿尔门丁格尔不断地给自己的士兵打气鼓劲,但连他自己都承认:“继续坚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是的,德国人已经认为守不住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被红军彻底分割包围之前尽可能多的从康斯坦察将宝贵的有生力量运出去。在阿尔门丁格尔的不断请求以及古德里安的强烈建议下,终于在六月九日凌晨。在遥远的狼穴,希特勒终于点头同意放弃康斯坦察并将那里的所有部队全部用船运往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港。

    哪怕这道命令实在是来的太迟了一些,但是包括阿尔门丁格尔在内的所有德官和士兵都兴奋不已,只要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他们就非常高兴了也别无所求了。

    在六月九日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手里捏着撤退旨意的阿尔门丁格尔迅速地草拟了一份撤退计划,他知道想要在红军的炮火笼罩下从容的登船离开根本是不可能的,他还需要海军和空军的配合,而希特勒也终于给阿尔门丁格尔亮了绿灯,要求海军和空军全力掩护其撤退。

    而在战线的另一端。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在六月九日彻底的解决康斯坦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按照他和波格丹诺夫的计划,红旗**滨海集团军必须在当天肃清康斯坦察北部的全部德军,并完全控制住码头。而第37集团军将一刀横切入康斯坦察,将德军的主力彻底分割包围。

    早上八点,一阵急促的炮火准备之后,第37集团军和红旗**滨海集团军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对康斯坦察市区核心地带实施了最后的总攻。突入市区的红军士兵很快就发现,战斗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残酷,很多看似坚固的阵地一个冲锋就被拿了下来,甚至不少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精心构筑的混凝土工事也是空空如也。原因很简单德国人已经跑了

    当前天深夜,罗马尼亚和德国动员了一切能够动员的船只一股脑的投入到了康斯坦察,而不得不说,红军在这个夜晚又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完全没有料到德国人会忽然撤退,仅有少数护卫舰在罗马尼亚海岸线活动,而黑海舰队主力还在塞瓦斯托波尔休息。

    当然,虽然红军的粗心大意给了德国人可乘之机,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能轻松的跑路了,毕竟罗马尼亚海军和可以利用的民船有限。晚上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足以撤走十来万人。而红军一旦反应过来,留给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的将是苦涩的悲剧。

    早上六点,从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起飞的红海军航空兵首先发现了逃难中的敌人,并第一时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微微放亮的天空中出现一队队呈品字形的伊尔2或者苏2攻击机群。对于那些急切逃跑的德国和罗马尼亚士兵来说。当红军攻击机的炮弹、炸弹和鱼雷打下来的时候,一点儿安全都没有了。

    比如说载客量很大的罗马尼亚运输船托蒂拉号,当时船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近四千人,面对红军的空中打击时,这艘笨重蹒跚的船只只能用少量的高射机枪自卫。只不过这样的自卫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垂死挣扎。

    很快托蒂拉就被命中了三枚炸弹,猛烈的火势燃遍了船体。烧得通红的甲板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士兵互相践踏着争相跳海,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出的逃生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