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走这边更加方便和快捷。

    那么这是古德里安错了吗?应该说不是,以古德里安的水平怎么会不关注交通尤其是重要的铁路线呢?他当然知道走科诺托普一线,补给和运输都容易不少,可他偏偏就选择了运输麻烦的绍斯特卡,这不是他傻!

    而是古德里安很清楚,红军也知道科诺托普的意义,更知道铁路的意义。显而易见,在科诺托普一带肯定有红军的重兵布防。而从一开始,古德里安就反对继续硬碰硬,他要做的是庖丁解牛,从红军防御的空隙地带切入,用带有奇袭性质的突击一举给红军的战线捅个大窟窿。

    而现在,约德尔和凯尔特不是庖丁解牛,而是举起砍刀硬砍人家的硬骨头,这不是突袭,而是强攻!

    在古德里安看来,本来德军的装甲集群实力就有限,还一路强攻碾压,这种打法恐怕不等抵达沃罗涅日就是樯橹之末了。而且因为还要留下相当数量的部队牵制基辅一线的红军,突击集团的实力是有限的。这么深入敌后一旦耗尽了突击力,结果恐怕只有一个——惨遭围歼!

    所以,当狼穴和总 参谋部通知古德里安,告诉说他的作战方略经过修改后被通过时,古德里安半截腰都凉了,他要的不是这个啊!

    阅读完了约德尔和凯尔特修改和润色之后的雪崩计划后。古德里安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反而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太危险了!”

    并且他不顾凯尔特的劝告和约德尔的暗示(约德尔暗示他,这是元首首肯的计划,不能更改),再次向希特勒上书,建议不要强攻科诺托普。而是转向俄军薄弱的所在。

    古德里安的建议不出意外的再次激怒了希特勒,小胡子又是一通大发雷霆:“之前要求搞突破的是海因茨,现在反对搞突破的还是他!他到底想干什么?看他那个畏手畏脚的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德意志军人的骄傲!危言耸听,老是高估布尔什维克的战斗力,简直就是胆小如鼠,我看他也就是一个上将的料子……”

    希特勒最后一句话是戏言,因为他还是挺欣赏古德里安的,在波兰和法国都表现得很出彩。巴巴罗萨中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按照小胡子的想法,没有意外的话,古德里安绝对是陆军元帅的料。这时候吐槽古德里安,更多的恐怕还是小胡子恨铁不成钢。

    不过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句戏言最后变成了现实,古德里安终其一生都没能成为陆军元帅,仅仅是大将。而原因也跟这次雪崩行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德里安的建议被驳回了,所以雪崩行动只能按照小胡子的意思行事了。按照他的计划。在雪崩行动的第一阶段,首先将由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打通切尔尼戈夫和戈梅利之间的联系,必须将攻占奥列什尼亚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赶走。打通了铁路交通线之后,新组建的古德里安突击集群再向科诺托普进攻。

    看得出,小胡子这是被补给搞怕了,所以这回准备是大军未动粮秣先行。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再开打。不过在古德里安看来,这又是不折不扣的败笔。

    因为夺回奥列什尼亚并不容易,而且很有可能打草惊蛇,俄国人又不傻。自然会想:“德国佬这么急于夺回奥列什尼亚,这恐怕是有大行动吧?”

    哪怕苏联没有马上猜出雪崩行动的企图,但只要加强侦察,绝对能找到蛛丝马迹。一旦雪崩行动暴露,那苏联很快就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那时候雪崩行动将更加困难了。

    总而言之,古德里安心里头是沉甸甸的,每天都是对着作战地图愁眉不展,很显然,他对雪崩行动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那情况真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吗?

    应该说,古德里安确实有点担心过度了。苏联这边一开始并没有识破德军的企图。图哈切夫斯基依然判断德军还是准备在基辅打歼灭战,之所以猛攻奥列什尼亚,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疏通后勤线路而已。

    所以图哈切夫斯基以总 参谋部的名义命令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让其务必继续坚守奥列什尼亚。此外还命令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要求他们加强防御,做好抗击德军更猛烈攻击的准备。

    至于科诺托普,图哈切夫斯基想都没往那边想,所以那里的防御依然显得薄弱。四月五日,随着德军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主力抵达,奥列什尼亚终于失守,不过退走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指战员并不觉得有多沮丧,因为他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不光无法指责,还应当立功受奖。

    至少当时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都是比较高兴的,因为他们的坚持,基辅地区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总算是稳住了阵脚,不存在被德军击溃的可能。也就是说,他们的行动保证了基辅解围战役胜利落幕。

    不过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也没有想到,基辅解围战役是胜利了,但德国人并没有善罢甘休,很快就发动了雪崩行动,一下次就打了红军一个措手不及。

    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奥列什尼亚再次陷落之后的第十天,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古德里安的突击集群突然袭占了梅纳,并顺着铁路向南直扑巴赫马奇。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沙波什尼科夫措手不及,因为在此之前总 参谋部一直告诉他,需要警惕德军继续强攻涅任。要做好严防死守的准备。但谁知道,一眨眼的功夫,德军的装甲矛头忽然就绕到了巴赫马奇,这是来抄后路的?

    是的,沙波什尼科夫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敌人准备穿插包围。攻占巴赫马奇之后,德军很有可能继续向南,剑指伊奇尼亚和普里卢基,达到从后方合围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目的。

    当时沙波什尼科夫并没有想到德军的目标是科诺托普,所以并没有命令当地的部队加强警惕。当时驻防在科诺托普附近的是潘菲洛夫。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少将,他是步兵第316师师长。

    步兵第316师原属于列宁格勒军区,后来体制调整之后,划入了莫斯科中 央军区,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作为中 央方面军一员加入战斗。在图哈切夫斯基第二次大反击时期,被划拨给白俄罗斯方面军使用。

    在第二次反击中,该师损失惨重,随着方面军主力后撤,然后一直留在后方进行整补。在基辅解围战爆发后,该师刚刚完成补充和训练,重新分配给基辅军区作为预备队使用。

    在三月下旬,该师才刚刚从斯摩棱斯克调到科诺托普。沙波什尼科夫给该师的任务就是原地驻防,防止德军向俄罗斯纵深突破。所以该师实际上是没有参加基辅解围战斗的。

    四月十七日。古德里安没有费太大的劲就攻占了巴赫马奇,然后以第46装甲军充当先锋,一马当先的向科诺托付碾压过去。

    请注意,此时科诺托普周边的防御是比较空虚的,除了潘菲洛夫的第316步兵师之外,也只剩部分nkvd边防部队在驻守。总体而言兵力不到两个师。而向他们冲过来的是整整一个装甲军,而且在这个装甲军后面还有一个装甲军和三个步兵军。说心里话,换做胆小一点儿的人,直接都能被吓尿,因为实力对比太不成比例了。

    但是潘菲洛夫并没有被吓尿。他很平静,平静得就好像不是五个军的德国兵向他涌过来,而是五头猪一般。他淡定的带上火车头帽子,很平静地命令道:“让各团做好战斗准备,坚守防线!”

    你没有看错,潘菲洛夫的命令就是这么平淡,平淡得让他的部下们都有些抓狂。尼玛,坚守防线?说得容易,这是五个军好吧!咱们一个师怎么顶得住?

    潘菲洛夫很平静地瞟了他们一眼,淡淡的说道:“守不住也得守,我们身后就是俄罗斯!”

    说完,这番话,潘菲洛夫自顾自的登上了汽车,命令道:“去一团!”

    德军第46装甲军抵达科诺托普的时候,放眼望去并没有看到多少红军,这让古德里安有些疑惑,他实在想不明白俄军的防备为什么会如此松懈?摆在第46装甲军面前的充其量就是一个师,其他的俄国军队呢?

    其他的红军还在涅任,沙波什尼科夫贯彻了总 参谋部的指示,将重兵集群堆积在涅任附近,此时自然是鞭长莫及。

    “潘菲洛夫说发现了敌人第46装甲军?这可能吗?”

    沙波什尼科夫对这一情报感到怀疑,德国鬼子跑到科诺托普去干吗?老子的主力不在那个方向啊!所以,他第一时间怀疑潘菲洛夫的情报有误。

    沙波什尼科夫很严肃地强调道:“让他再次确认一遍,务必肯定是第46装甲军!”

    潘菲洛夫呆在前线指挥所里,德军铺天盖地的炮火震得天花板上簌簌地落灰尘,不一会儿,他的身上就铺了一层灰。但他没有时间去管灰尘,因为他面前的五台电话响个不停,不断地有各种糟糕的情报反馈上来。

    他刚刚挂断三团长请求增援的电话,这时候他哪里还有预备队,师部里连打酱油的警卫都派上去,难不成要让他这个师长扛枪亲自上?

    电话又响了,可能在旁人听来所有的铃声都是一样的,但是潘菲洛夫却分明感到这次的铃声更加急促。

    “我是潘菲洛夫,您好,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同志。是的,我师遭到了敌第46装甲军的围攻,现在科诺托普已经被团团包围。我用党性和军人的荣誉发誓,绝对没有说谎。经过初步侦察,在我师对面,有敌人两个装甲军和三个步兵军……”

    沙波什尼科夫头上的冷汗瞬间就冒出来了,两个装甲军和三个步兵军,这是什么概念?不用看地图他都知道,德国人这回要玩一票大的了。他们的目标是哈尔科夫还是别尔哥罗德?

    是的,沙波什尼科夫首先想到的就是哈尔科夫危险了,毕竟这里是重要的军工基地,一旦有失,将影响全盘占据。他瞬间就紧张了起来,严厉地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