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科索夫斯基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要问的不是这些,我们的损失如何?”

    参谋长赶紧回答道:“集团军上下都贯彻了弹性防御的战术,总体而言伤亡不算大,除了个别惩戒营……”

    “我知道了,”罗科索夫斯基打断了参谋长的话头,吩咐道:“让nkvd注意一点,不要盲目的牺牲生命。此外告之各师团长,战斗虽然进行得比较顺利,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必须看到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还要坚守此地十几天,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苦!”

    罗科索夫斯基说得一点都没错,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古德里安已经基本摸清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虚实,对那一套猥琐的防御战术已经了然了。

    “我们的敌人就是在用空间换时间,”古德里安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他们很难缠,也洞悉了我军突破战术中的弱点,对两翼的关注导致我们无法果断的向前。时时刻刻都担心侧翼会被合围……敌人的防线不是完整的线,而是密布的点。每攻克一个点我军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要时刻担忧来自两翼的侧袭……我的对手是一个聪明人,将一手烂牌打得相当的漂亮,这充分说明俄国将领中也不是没有天才,未来的战斗恐怕将不会一帆风顺……当然,我已经找到了应付这种猥琐战术的方法,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了!”

    那么古德里安究竟发现了什么破绽呢?很简单,罗科索夫斯基兵力不足!为什么罗科索夫斯基要用这种弹性防御战术。而不是一上来就硬顶?实话实说,不维持一条完整的防线是相当危险的,密布在战场上的那点防御节点很容易被包围,而敌人也可以利用这些点之间的空袭穿插深入。

    只不过是罗科索夫斯基之前用灵活的反击和侧袭打断了德军的穿插,而现在古德里安已经看穿了这一点,想继续用之前的战术将剩下的十几天混完恐怕是不可能了。

    那么古德里安究竟采用了什么战术来对付罗科索夫斯基的猥琐战术呢?很简单,一力降十会。按照古德里安的吩咐,德军改变了之前的攻击策略,不再采用全线推进战术,而是采取重点突破战术。集中几只精锐的部队。以及强火力支援的形式做重点突破。

    “我们的重点攻击方向有三个,左路由摩步10师负责,中路由帝国师负责。右路交给第二十九摩步师,装甲第3、7师和第1骑兵师担任二线预备队,做好纵深突破的准备。我的要求是将全集群的野炮全部集中在这三个重点方向上去,要一口气粉碎敌人的防线!”

    说到这里,古德里安忽然顿了顿,加强了与其不容置疑的说道:“我的要求是突破一定要果断坚决,要不惜一切的向前,一线部队不要管侧翼的事情,那些自然有人负责。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向前冲。明白了吗?”

    对于接受正统军事教育的德国军官来说,古德里安的吩咐有悖于军事常识。哪有不管两翼埋头突破的道理,敌人从两翼迂回过来包围怎么办?之前俄国佬的侧袭可是相当的犀利啊!

    “不要管那些侧袭,那些都是幌子,敌人的兵力不足,不足以包围我们!”古德里安不容置疑地命令道:“而且就算我们被包围的,也没有任何危险,敌人没有实力吃掉我们,只要他们敢包围我们,我们的后续部队就会断然投入一口气将其吃掉!”

    古德里安确实看穿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虚实,别看之前红军的侧袭和反击很犀利,但是说穿了那些都是骚扰战术,就是用来吓唬德国佬的,让参加袭击的部队真的实打实的吃掉敌人,根本就做不到。

    而现在,当古德里安不管不顾硬往里突破的时候,摆在罗科索夫斯基面前的就是难题了,按照他的弹性防御战术,正面防御的节点其实就是用来拖时间的,并不要求硬顶。可现在,德军只管突破不管两翼的威胁了,如果放任对手去突破,那很快就会被打穿,到时候就是完蛋。

    如果换一种战术,不用弹性防御了,让正面的节点去硬顶,那问题又来了,顶不顶得住,这是个问题,毕竟德军的投入还是很大很坚决的,而且集中了整个集群的野炮支援,火力完全可以碾压红军了。如果去硬顶,不光是顶不住,很可能瞬间就会被吃掉,接下来还是白搭。

    反正古德里安是给罗科索夫斯基出了个大难题,就是要用强大的实力去碾碎第六集团军,接下来罗科索夫斯基该怎么打呢?

    在德军转变战术的第一天,就有五公里的防线被轻易突破,如果不是罗科索夫斯基果断地投入了预备队反冲锋,这一天下来他的防线恐怕就崩溃了。而这一天所造成的伤亡,就顶之前的三五天。用集团军参谋长的话说:“按照这样的节奏去打,不超过一个星期,我军就会被消耗干净!”

    对罗科索夫斯基来说,一个星期是不够的,他接到的命令是坚守二十天,别说差6天,差一个小时都不行!

    “康斯坦丁同志,我们是时候投入装甲部队进行反击了,必须用反击打断敌人犀利的攻势,否则凶多吉少啊!”参谋长建议道。

    是的,之前的一个星期里,不管前线发生了什么,罗科索夫斯基保留下来的装甲部队都是纹丝不动,哪怕是今天形势一度相当恶劣,罗科索夫斯基也没有投入装甲部队,因为他认为还不到时候,而现在面对参谋长的建议,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现在还太早,而且我早就预料到敌人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但不必担心我早有准备……”

    ps:鞠躬感谢装甲列车、罗大文、喀秋莎、zzy5298、醉酒无枫和尤文图斯同志!

194 敌后(上)() 
罗科索夫斯基没有必要说谎,他说有办法那一定就是有办法,不过暂时容许我卖个关子,暂且不提第六集团军这一头,转过头来看彼得罗夫斯基的“越狱”生涯。

    随着别洛博罗多夫一声令下,这个临时凑合起来的装甲集群向着谢德尔采发动了进攻,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的正是老赫姆斯特拉所在的888号t54。

    对老头来说,这些天可是郁闷坏了,别人盼望着休整,而他却时时刻刻期盼着打仗。没仗可达的时候,他就跟戒断反应一样,真心是浑身难受。

    终于,又一次可以大开杀戒,老头简直是喜出望外,命令驾驶员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突进,第一个突入了苏霍热布雷城区。不过老头很快就失望了,城里的德军数量很少,而且完全丧失了警惕,轻而易举的就被打垮了。至于西波兰擦脚布,发现红军来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做鸟兽散了。

    总而言之,老头是一点也不过瘾。不过别洛博罗多夫却很满意,巴不得越轻松越好。而占领苏霍热布雷之后,别洛博罗多夫又马不停蹄的向谢德尔采进发。

    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别看谢德尔采是华沙通往白俄罗斯铁路线上的交通枢纽,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城市,在21世纪都只有不到6万人口。在当年更是只有三五万人。

    这是一座典型东欧风格的小城市,哥特式建筑随处可见,经历过东波兰的血战之后。相当一部分市民沦为难民逃往了白俄罗斯。此时。这座小城只剩下了一万多人。显得是那么荒凉。

    不过荒凉也有荒凉的好处,不管是对于红军还是德军来说,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十点钟方向树丛,”老赫姆斯特拉一边举着大号望远镜一边嚷嚷道:“反坦克炮!”

    几乎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隐蔽中的敌人开火了,一阵硝烟之后,一发穿甲弹呼啸着砸向了888号,在车首装甲上凿了一个小坑。然后就粉碎了。飞溅的弹体碎片将周围建筑的玻璃全部打碎,一扇结实的木门甚至被开了一个窟窿。

    “还愣着干什么,开炮!”老赫姆斯特拉踢了炮长一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因为就在刚才,一块弹片擦着他的坦克帽飞了过去,差一点就将他爆头。

    老头可不是个好脾气,相反他的脾气十分火爆,奉行的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处事原则,敌人朝他开了一炮。他就得将敌人撕成碎片!

    轰隆一声!

    在老头的催促下,炮长来了一发。榴弹在树丛中爆炸,两个德国鬼子被炸上了天。

    “白痴,打偏了!”

    但是老头却不满意,因为这一炮并没有解决掉敌人的反坦克炮,只是打死了两个搬弹手而已。

    不过炮长也有话说:“我瞄的就是那门炮,但距离太远了,我们的炮远距离精度不好!”

    老头又踢了他一脚:“那也别抱怨,有这功夫就再来一发!”

    老赫姆斯特拉奉行的是身体力行的作战原则,他将一旁的12。7毫米高射机枪摇了过来,瞄准敌人反坦克炮的方向打了一梭子点射,曳光弹再一次指明了敌人的位置。

    几秒钟之后,888号又一次嘶吼了一声,这次榴弹准确的摧毁了这门反坦克炮,而老头也喜滋滋的从衣兜里掏出小本子,详细的记录下了自己的这项新战果。

    按照老头的估计,以他记录下的战果,足以获得至少两枚红旗勋章了,如果接下来他还能更给力一点,列宁勋章也是小意思。

    做完记录工作之后,老头命令继续前进,他很想会会城里的那敌人,毕竟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这么一点点敌兵真心不够十辆t54分的。

    不过老头的举动却引起了别洛博罗多夫的注意,他命令道:“让888号注意位置,他太过于突前了!”

    对别洛博罗多夫来说,仅存的这十辆t54可全都是宝贝,是镇店之宝,不能损失在谢德尔采。

    很快老赫姆斯特拉就受到了这一指示,不过老头颇有微词:“上头就知道谨小慎微,打仗不就是得一往直前吗?畏畏缩缩的不像个男人!”

    不过老赫姆斯特拉和装甲列车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头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