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捷尔任斯基却说道:“这确实不是小事,危言耸听胡说八道,败坏党和自己同志的名誉,这样的人都可以说是小人了,在1918年这就是严重的反革命行为。看在米哈伊尔同志过去的功绩上。我才网开一面,没有直接去驳斥他的胡言乱语……托洛茨基同志,作为一个老同志。作为党内的领导核心,你应该坚持原则,而不是跟他一起胡作非为,你的行为让我相当的失望,都不屑与你为伍了!”

    这下托洛茨基真心是急了,怎么求人求出反效果了。他苦苦哀求道:“菲利克斯同志,这次的事件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你应该从长远和大局出发,选择更恰当的立场,而不是……”

    这下捷尔任斯基真心是勃然大怒:“而不是什么?而不是说实话?托洛茨基同志,我最后提醒你一遍,你现在的思想很危险,已经无限接近于反革命了。决定大局方向的永远不是你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人,决定未来的只有组织,只有组织的集体领导才有未来。我请你牢牢地记住这一点,永远也不要将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这次的事件组织会得出正确结论的,而这个正确结论也是你如何串联和活动都无法改变的,至少你永远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我没有更多的话跟你谈的了,请你出去吧!”

    走出捷尔任斯基的办公室时,托洛茨基都有点失魂落魄了,他一直以为在关键的时刻捷尔任斯基会从长远的角度打算会站在他这边,很显然他错了,错得相当的离谱。捷尔任斯基依然是那个又臭又硬的铁面人,也将永远是。

    情况对托洛茨基相当的不利,可以说他已经站在了悬崖的边上,如果他不赶紧做点什么,当政治局正式讨论这个问题时,他就输定了。坐在汽车后座上,托洛茨基拍着自己的脸颊,他告诉自己必须冷静,他不能就这么束手待毙。

    “去列宁同志那里,快,去列宁同志那里!”

    短暂的思考后,托洛茨基认为自己找到了化险为夷的唯一路子,那就是去找列宁,让列宁做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工作,让列宁放他一马。

    当然,托洛茨基并不知道,列宁此时正在帮他。当图哈切夫斯基向军委和政治局鸣冤之后,列宁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大事不好,事情的发展已经渐渐脱离了控制,此时如果再继续放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当时列宁的选择跟托洛茨基不一样,他没有去找捷尔任斯基,因为他知道找了也没用,如果捷尔任斯基不再铁面、不再严守中立和公正,那么他也将不适合继续留在政治局里。

    列宁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解决问题只能找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他们如果不放手,托洛茨基必败无疑。

    列宁准备做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工作,让他们放图哈切夫斯基一马,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斯大林和小斯断然拒绝,而且拒绝的理由是相当的扎实。

    “从一开始要搞风搞雨的就是米哈伊尔,将事情变得不可收拾的就是他。我们一直都在忍耐,并且以公正的态度处理了这个案子……可米哈伊尔是怎么做的,胡说八道大放阙词,他这是想干什么?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像这种品性的人怎么适合留在军委,怎么适合当总参谋长?”

    面对左膀右臂的反问,列宁都哑口无言,只能说图哈切夫斯基真心是有点蠢,明明应该夹着尾巴做人明明应该耐心等待托洛茨基上台之后再搞事,连这几个月都忍不下去,真心是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十足的傻瓜!

    甚至列宁觉得托洛茨基也是莫名其妙,这种时候你就该拉住手下的小弟,别乱作死。这倒好,嫌天下不乱把事情搞得这么大,搞得根本就没办法收场了!

39 矛盾爆发() 
事情越闹越大也越闹越不可收场,对于列宁来说也是越来越头疼。拿下图哈切夫斯基吧,托洛茨基就军委就跛腿了,不拿下图哈切夫斯基的话,这个事儿又怎么收场呢?毕竟现在图哈切夫斯基把事情闹得不是一般的大,不给出一个结论双方都不可能善罢甘休。

    所以当托洛茨基进入列宁的办公室时,能看到列宁的脸色是相当不好看的,这让托洛茨基心里是咯噔一跳。

    “托洛茨基同志,咱们一起参加工作已经多少年了?”

    这个问题让托洛茨基很是一愣,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涌上了心头,不过不等他说话列宁就自顾自地说道:“从1905年算起,我们也一起战斗了29年,明年就是第三十年了……三十年啊!弹指一挥三十年……”

    托洛茨基心中不好的感觉愈发的强烈了,难道这是出了重大变故?难道列宁不准备让他接班了?想到这儿,托洛茨基都不由得有些肝颤。

    而列宁却完全没有注意到托洛茨基的异样,导师大人陷入了回忆当中,自顾自地说个不停:“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伦敦见面时的场景,更是记得十月革命胜利时我们狂喜的样子……”

    托洛茨基努力地控制着自己有些发抖的声线,惴惴不安地问道:“列宁同志,您这是?”

    列宁抬起头看了托洛茨基一眼。很淡然地说道:“刚才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来过了……”

    这一句话几乎击倒了托洛茨基,因为他非常清楚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抢在他前面见了列宁意味着什么,难道说一切都完了?!

    当时托洛茨基膝盖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不过列宁一句话就给他撑住了:“他们的搞法我是不赞同的!”

    托洛茨基直勾勾地看着列宁,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列宁还真有就是这个意思:“米哈伊尔同志在这次确实犯了错误,但这种错误并不是不能原谅的,整个二三十年代在红军的正规化建设上,他还是有卓越贡献的。就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就将一位功勋卓越的同志打倒。这太残酷了……难道我们的同志之间就不能多一点点包容吗?”

    这个问题托洛茨基没办法回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利益纠纷,而现在就是赤果果的利益纠纷之争。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没有人会包容。

    列宁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幼稚,也根本不会有答案。他本人之前就做好了包容吗?应该说没有。既然连他这个大导师都包容不了,怎么可能要求下面那些不如他的人去包容呢?

    实际上指望用包容解决问题,就等于是把遏制犯罪的希望放在了道德和良心上,这怎么看就是不靠谱的。而列宁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意识到了自己任期里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完善党内的制度建设,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而是将党的一切交给了职业革命家,指望用高素质的“人”来解决问题。

    很显然,“人”是不可靠也是靠不住的。当革命家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野心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大。看看1917年的斯维尔德洛夫和1934年的斯维尔德洛夫,这还是同一个人吗?

    不光是斯维尔德洛夫。大批老革命不断地在权力面前沦陷,沦为权力欲的俘虏,逐渐变得跟沙皇时代的官僚们一张嘴脸。一想到这一切就在他眼皮底下发生,列宁就止不住心痛。而更让列宁痛苦的是,他竟然没有能力去扭转这一切了,他没有时间了!

    不过就让列宁眼睁睁的放任这一切发生。列宁也绝对做不到,面对这种糟糕的局面。列宁认为自己有必要开一个头,有必要做出表率。

    整整一个下午,列宁和托洛茨基都在办公室里交流,联手掀翻了临时政府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两大导师,终于在十月革命之后又一次携手并进了!

    1934年7月17日,距离1917年布尔什维克第一次试图夺取政权的七月流血事件正好17年的那一天,在党内高调纪念这一事件的那一天,当着与会的全体中央委员的面,列宁做出了一个决定。

    “免除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总参谋长的职务,调任其担任国防人民委员会第一副委员。总参谋长的工作暂时由叶戈罗夫同志代理。同时免除加马尔尼克同志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职务,其工作由布林同志接任(原白俄罗斯军区政委)。”

    乍看之下结果似乎对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很不利,但是导师大人同时做出的调整还有很多:“免除邵武勉同志《真理报》总编的职务,免除莫洛托夫中宣部长的职务,免除鲁祖塔克同志组织局第一书记的职务,免除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同志总参情报处处长的职务……”

    这一下的动作就相当的激烈了,尤其是免除邵武勉同志《真理报》总编和莫洛托夫中宣部长的职务,这可是一颗重磅炸弹,党的喉舌部门换人,这真心是大事,弄不好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说不定会惹得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一起反扑,那恐怕连列宁都有够瞧的。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斯大林并没有反扑,他很淡定的接受了两个心腹被免职的结果。原因在后面,因为列宁同时免除了托洛茨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斯大林!!

    这一变化就相当的让人意外了,照理说下一届接班的托洛茨基怎么也该保留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这时候将其免职,似乎不妥哈!

    可列宁认为很妥当,用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换削弱斯大林系在党中央实权部门的存在。这其实是占了便宜的,毕竟托洛茨基还保留着军委主席的职务,而图哈切夫斯基也不过是被免了总参谋长,军委委员的身份还留着。这种转换对托洛茨基其实是有利的。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接受呢?怎么看这对他都不太有利,他没道理坐以待毙不是?列宁依然有办法,鲁祖塔克的组织局第一书记交给了莫洛托夫,斯大林终于抓住了组织部。这让斯大林也没办法说导师大人不公道。

    甚至另一个损失比较大的斯维尔德洛夫也没办法炸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