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30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此之时,谁不先容地步,提前示好,万一这位年少气盛的唐副委员长,取代那位蒋委员长,登上民国第一人的宝座,还别怀疑,人家有这个实力和威望,背后可是几百万百战雄兵,绝对有让民国政坛改天换地的能力。

    别看人家唐副委员长这几年来,一直在海外征战,对于国内的时事基本上不过问,但谁敢忽略他,那么,自己提前拜会,就是一次稳赚不赔的政治投资,至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混个亲热,在未来的民国政坛,为自己和自己的派系,搏得个更好的前程。

    于是,唐秋离下榻的宾馆前,可就是空前的热闹起来了,车水马龙,达官贵人齐聚,如果没有此前的吩咐,唐秋离恐怕连中午饭都吃不消停,山虎是个称职的门神,无论是谁,一概对待,话可以带到,礼物收下,然后请您走人,唐副委员长身体不适,需要休息。

    宾馆外面的熙熙攘攘,没有影响到唐秋离的心情,他胃口大开,清静的吃顿安稳饭,又美美的洗个热水澡,然后,一头扎在床上,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下午醒来之后,神清气爽。

    半个多小时之后,委员长侍从室的专车,准时到达宾馆门口,上来两位挂着上校军衔的军官,身份是委员长侍从室副官,非常恭敬和客气的请唐副委员长移架委员长官邸。

    蒋委员长位于重庆黄山的官邸,一如几年前的旧貌,石子小径,葱绿的树木,只不过多了一丝岁月的痕迹,倒是身着中山装的便衣警卫多了些,身影时不时的闪现在各处。

    张群亲自到门前迎接,寒暄几句,也没有太多的废话,直接进了蒋委员长的书房。

    蒋委员长高瘦的身影,早就在书房里恭候,见到唐秋离一身便装进来,清瘦的脸颊上,带着些许微笑,神态颇为复杂的打招呼道:“秋离,一别数年,你风采依旧,我倒是老了!”言语之中,颇为唏嘘感慨。

    蒋委员长的心情,的确复杂,当年,这个毛头小子初进关,还得需要自己来庇护,不过七八年的光景,就成长为与自己平起平坐,不,足以把自己掀下民国第一人宝座的存在,还在海外打出大片领土,只手灭了日本,到了自己需要忌惮和惶恐的程度,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将其彻底压制,乃至消灭,悔之晚矣啊!

    “劳烦委员长挂念!”唐秋离平静的回应道,落座之后,便单刀直入的问道:“委员长,不知道急召秋离回国,所为何事?中常委会议,要议的是什么议题,委员长提前召见,又有什么吩咐?”他的确没有什么耐心,跟蒋委员长玩儿什么太极推手。

    蒋委员长的脸色顿时有些变了,唐秋离这几个问题,带有隐含的逼问之意,言语之中,缺乏恭敬的成分,试问,在国民政府内部,哪一个大员敢这样跟自己说话,唯独唐秋离尔!竖子目空一切,咄咄逼人,着实可恨!

    张群见势不妙,急忙打圆场道:“唐副委员长,蒋委员长与您两位,是国民政府擎天之柱,凡有大事,提前取得一致意见,乃为国家之幸,亦为我党同志内部,就大事互相协商之优良传统!”

    张群把场面转圜回来了,蒋委员长也不好再给唐秋离脸色看,不过,还是来了一句,“秋离依然是年少气盛啊!言语之间咄咄逼人,我倒是了解秋离的脾气,恐怕为外人所误解啊!”

    对此,唐秋离淡然一笑,未置可否,没必要来这些虚的兜圈子,直来直去,自己就是想知道,他蒋某人在中常委会议召开之前,提前约见自己,打的是什么主意?

    唐秋离的话,态度不算强硬,语气也还温和,但却把蒋委员长逼到墙角,不得不直面问题,沉吟一下,蒋委员长缓缓开口道:“秋离,日本灭国,此后民国无外患之忧,外患既除,本应该是大力建设国家,发展民生民计之时,但内忧依在,不知道秋离对此有何高见?”

    ()

第三千二百八十四章 国家之命运() 
蒋委员长说完,便停住了话头,目光炯炯的盯着唐秋离,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自己最希望得到的答案,话虽然说得隐晦,但相信以唐秋离的政治智慧,能够理解是怎么意思。

    在约见唐秋离之前,蒋委员长跟张群,以及心腹的党政军大员们,经过多次商议,对于争取唐秋离站在国府一边儿,做了三种估计,最好的一种,是唐秋离以及麾下的数百万精兵强将,归蒋委员长所用,一切都好办了,有了百战之师的独立师部队,灭掉**军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第二种,是基于唐秋离不肯出兵,帮助国府讨伐**军队,那么,至少也要争取唐秋离,不偏向**,采取两不想帮的中立立场,国共相争,各凭本事,虽然有困难,但凭着休养生息多年的中央军,灭掉**军队还是很有把握的,尤其是国府还搭上一个强有力的外援。

    第三种,也是最坏的结果,就是唐秋离的屁股完全坐到**那一边去,果真如此,对于国府和国民党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仗都不用打,就败了,哪怕是有那个强有力的外援都不成,毕竟,外援不可能直接出兵中国,帮着国民党打内战。

    蒋委员长和幕僚们,定下的策略是,争取第一种结果,次之则是争取唐秋离保持中立,两不想帮,避免最坏的第三种结果,本来,蒋委员长是想与唐秋离唠唠家常,拉进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润物细无声,把这个手握数百万精兵强将的唐副委员长,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

    可是。一见面儿,唐秋离就直奔主题,把蒋委员长预先准备好的说辞。都憋回肚子里,只好在没有前戏的情况下。摊牌了。

    “嗯?”唐秋离的目光一凝,浑身的汗毛顿时炸起来,一阵战栗瞬间掠过心头,他终于明白了,蒋委员长为什么要在中常委会议召开之前,约见自己,是想知道自己的态度,甚至。什么中常委会议都是幌子,要自己的态度才是真。

    所谓的外患,当然是日本人,自己已经解决掉了,那么,内忧则是呼之欲出,无非是**势力罢了,看来,他蒋某人要对**动手啊,甚至是已经开始了动手的准备。只不过,他看不准自己的步子,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而自己这个实力派。则是决定国共是否爆发内战的根本因素,如果自己反对,蒋某人绝不敢向**动手,独立师主力兵团虽然都在海外,但拉回国内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偏安大西南的几百万中央军,不是对手。

    唐秋离内心里不免唏嘘不已,历史的走向如此的顽固,尽管随着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但再改变了之后。依然回到原来的轨迹上,比如。一触即发的国共内战。

    就唐秋离的本意而言,绝不想看到内战的发生,但是,他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在国内,与国共两党争夺天下,独立师势力早晚要退出中国大陆,在海外建国,那么,自己离开国内之后,国共两党是否还会为争天下而大打出手,他不知道?

    以自己现有的实力和能力,是否能为国共两党捏合一个两党执政的联合政府,有可能,但难度极大,国共两党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宗旨,截然不同,勉力捏合在一起,最终还是刀兵相见的局面,况且,国民党已经烂到根子里。

    一瞬间,唐秋离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不希望看到国共两党爆发内战,但对以后是否依然会爆发内战,不敢妄下结论,而且,奇怪的是,蒋委员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底气,急着与**开战?

    毕竟,中央军是什么德行,国人尽知,整个中国大陆的抗日战争,中央军都是躲在大西南,尽管实力没有受损,还大幅度增加,但没上过战场的,没见过血的部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蓦的,唐秋离想起了情报处的那份情报,张群和陈诚,最近频繁的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接触,莫非,蒋某人要对**动手的底气,来自于德国人,来自于希特勒的帮助亦或是承诺?

    “好啊!德国人的手,悄无声息的伸到中国大陆来了!”唐秋离的心头,涌起一股怒气,不过,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现,还得跟把戏演下去,看着蒋委员长希冀的目光,故作不解的说道:“请恕秋离愚钝,所谓的‘内忧,’指的是什么?”

    顿时,蒋委员长气得两眼冒金星,这个混蛋小子,真是滑头,以你的政治智慧,能不知道我话里的含义,装什么糊涂,非得逼着我把话挑明了吗?

    这会儿,便看出来张群的功力来,他急忙接过话头,道:“唐副委员长,毋庸讳言,内忧正是目前的**势力,为了国家之命运,内忧必除!对此,想必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您,也是深明其意吧?”

    不用说得过多,张群是个超级高手,寥寥数语,便把问题直接挑明了,逼着唐秋离必须拿出明确的态度来,也没说什么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等道理,在场的三个人,都是站在民国政坛顶尖的人物,何须太多的废话?

    唐秋离必须要表态了,他平静的说道:“深明其意?蒋委员长,秋离不想看到国共两党爆发内战,战端一开,受苦的是黎民百姓,我态度是,绝不参与内战,还有一点,必须当面讲明,秋离志不在国内,自然不会参与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不过,若说国家之命运,秋离还是要提醒蒋委员长一句,不是掌握在某个人亦或是某个政党手中,顺应民意,民意不可违,再有,不可轻言对**开战,请蒋委员长三思!”

    见唐秋离这么说,蒋委员长和张群两人,自然是相当的失望,但失望之中也带着某种轻松,没有再做进一步的劝说,都是政治上的老手,既然事不可为,不做无谓的努力,话到此处,已经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唐秋离便起身告辞,自始至终,蒋委员长也没再提起什么中常委会议。

    看着唐秋离的背影,消失在书房里,蒋委员长的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