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元恺说:“在大凌河怎么伏击日军?现在的大凌河早就冻成冰了,从河这头能看到河那头,连个能藏身的地方都没有。”

    林远笑道:“放心,我们就在这里伏击日军!”

    驻守锦县的日军大队长川谷正雄此时如坠五里雾中,据前哨营地的人讲,他们遭到了清军的猛烈炮击,而事先的侦察表明,驻守锦州的清军只有重型的要塞炮,那种火炮只能放在城墙上,不可能拿下来运到营地附近。

    更重要的是:清军的炮火极其猛烈,射速很快,就算是清军把要塞炮搬了过来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川古正雄不禁想道:“是不是清军秘密增兵了,而我们不知道,没错,一定是清军瞒过了我们的眼线,派部队增援了。”

    这时,传令兵来报告说:“锦县城防外发现清军!”

    川古正雄连忙问:“人数有多少?”

    传令兵报告:“据清军营地的炊烟估计,清军至少有六千人以上。”

    川古正雄心想:“看来清军真的派了援军。”

    就在他琢磨的时候,又有传令兵来报告:清军一部,向锦县北部发起攻击,目前已被击退,川古正雄随即判断,这样的攻击只不过是试探性的,真正的攻击可能随时会到来。

    川古正雄很快向他的上级。。第一师团第一旅团第十八联队联队长青田刚信报告,青田刚信一接到命令,就立刻命令麾下的三个步兵大队做好准备,随时向锦县进发。

    很快,这个消息就摆在了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元治的桌上,山地元治并没有直接下令让青田刚信进攻锦县外围的清军,他想到了清军有可能在支援的道路上设下了埋伏,但是很快,一条电报的到来让他打消了全部顾虑。

    这条电报正是林远故意发出的那条,围攻锦县的清军兵力不足,望宁远清军尽快支援,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元治立刻下令:驻盘锦的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第十八联队立即赶赴锦县,解救锦县的日军,伺机攻占锦州。

    林远找来陈飞,说:“我要你带上几个人,去执行一个任务。”

    陈飞问道:“什么任务,是要刺杀山地元治吗?”

    林远笑道:“山地元治现在远在沈阳,嗯,这个时候沈阳还叫奉天,隔着几百里,你恐怕过不去,我是要你去大凌河设伏。”

    陈飞瞪大了眼睛问道:“设伏?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你让我带着几个人去伏击三千人!”

    林远说:“当然不是了!我要你们带上炸药,在日军到来的时候,炸开大凌河的冰面!”

    陈飞惊讶地说:“舰长,这不会就是你的妙计吧?这怎么可能呢?冰面那么大,那么厚,得有多少炸药才能炸开。”

    林远说道:“你在铺设炸药的时候,在冰面上打上一个洞,炸药爆炸的时候,会产生应力波在冰层里面传播,如果我们控制好炸药的数量,那么我们就能让应力波频率达到冰面的共振频率,这样就可以破坏冰面。”

    陈飞说:“这个听着都悬!能办到吗?”

    林远说:“别忘了,我们的背后可是北京舰上的专家,这点小问题,他们会解决的。”

    林远很快把想法告知了北京舰,北京舰上的工程师们很快算出了大凌河冰面的共振频率,并把埋设炸药的数量和位置告知了林远。

    陈飞知道了该怎样埋设炸药,又问道:“还有一个问题,大凌河很长,我们怎么知道日军会从哪里渡河?”

    林远说:“我们已经发现,日军已经离开盘锦,他们为了尽快赶到锦县,一定会选取最短的路径,所以我们可以提前预知日军渡河的位置。”

    陈飞点点头,去选人手了。

    不出林远所料,日军为了赶在宁远援军的前面,有意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百五十里的路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在行进过程中,甚至都没有留出吃饭的时间,感到饥饿的日军士兵就把糖和奶粉含在嘴里充饥。

    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如果排成一条长线的话,那从队首到队尾差不多要三千米长,这个距离,足够一个人跑上十几分钟,一但队首或是队尾遇见敌人,整个部队的反应速度都会很慢,所以日军采用了四人排成一个横队的方式行进。

    按照行军常识来说,三个大队之间应该至少间隔上200米左右的距离,这样很难被包围,而且在某一个大队遭到袭击时,其他两个大队也可以采取两翼迂回包抄等灵活的反应形式。

    由于林远的那一封电报,日军料定围攻锦县的清军兵力不足,为了尽快展开战斗,三个大队之间仅仅隔了十几米的距离。在大凌河东岸的时候,青田刚信下了一个致命的命令,全军休息十五分钟,三个大队排成一个横队,一起渡河。

    后来的战史学家在分析这个命令的时候,普遍认为这是青田刚信想要把三个大队尽快投入战斗。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日军三个大队行进到冰面上,在中国东北,这个季节的冰面可能厚达一米,所以没有人担心冰面无法承受日军部队。

    突然,一记沉闷的爆炸声从冰面下传来,这是由于声波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要快得多,所以给了士兵这样的感觉。

    陈飞他们把炸药埋在了冰面以下,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在冰层里迅速移动着,如果有一个人,能切开冰面,从侧面以细微的尺度观察此时的冰面,他能看到,冰层正在像一条正弦曲线那样上下波动着,冰层每振荡出一个波形,都会在冰层之间产生了无数细小的裂纹。

    就在日军部队迷惑不解的时候,接二连三的爆炸声相继传来,冰层的振动幅度越来越大,终于,冰面下传来了令人心悸的脆裂声。

    那“咔咔”的声音就像是魔鬼的大手,瞬间攥紧了每个日军士兵的心,可是他们并没有慌乱地奔逃,青田刚信也没有下命令加速渡河,因为他知道,快速地行进很有可能加快冰面的破坏。

    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匹战马嘶叫了一声,在众人的视线里,那匹马瞬间就矮了一大截,顿时,一阵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每个人的心。

109 激战大凌河() 
然后就听见“咔嚓”一声,战马所在的冰面顿时碎裂开來,那匹马扑通一声落在水里,原來这匹马的背上驮着150多斤的炮弹,马蹄又那么细,对冰面的压强极大,所以这匹马首先掉进了水中。

    固体力学的理论证明:当一个固体产生裂纹时,裂纹附近的应力会远远超过其他部分,这匹马压碎了被应力波破坏的冰面,紧接着,周围的冰面相继碎裂了。

    冰面碎裂成巨大的冰块,被上面的人一踩,直接在水面直立起來,上面的一个日军士兵想要抓住冰块不被滑下去,哪里能抓得住,“扑通”一声落入水中,不幸的是,冰下面的水是流动的,水流的冲击力把他带到了洠в兴榱训谋嬷隆

    那个日军士兵本能地屏住呼吸,可是气息很快就不够了,他拼命地击打着冰面,想要凿出一个窟窿來把头露出水面,这样做加剧了身体的缺氧,很快,窒息令他失去了意识,像一块石头一样向河底沉去。

    一些士兵一瞬间就掉落到水里,很多不会游泳的挣扎了一阵子就沉到了水底,有些会游泳的士兵想要把他们抓上來,洠氲饺幢患瓤只诺氖勘艚糇プ。约阂脖淮肓怂祝换褂械氖勘圆凰闾茫窃谄绞甭淙胨镆残聿换嵊惺拢墒窍衷谑窃诙欤勘砩隙即┳藕窈竦拿抟拢抟挛チ怂拖窀勘┥狭艘患乱谎林兀庑┦勘颂诹艘换岫渤寥肓怂住

    贴近冰层的河水大概在零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用冰冷刺骨來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突如其來的冰冷刺激,让一些士兵的腿部腓肠肌剧烈地痉挛,强烈的痛疼让他们无法在水中进行划水动作,也沉入水底。

    在周围冰面上洠в械舻剿械氖勘胍斓愕酱锒园叮谑遣挥勺灾鞯丶涌炝诵薪俣龋庋粊肀闼榱训酶炝耍械氖勘人榱吮妫苯铀さ皆诒希馊竦谋夂莺莸馗钇屏怂纳硖澹恃廖藜傻乇加砍鰜怼

    慌乱中,一个中队长叫了一声:“快趴下。”压强等于压力除以接触面积,当人趴下的时候,接触面积增大了,压强也就变小了,冰面也就不容易破裂。

    很多士兵慌忙爬着冰面上,向着对岸爬去,正在这时,冰面上传來了令人不安的振动声。

    日军士兵抬起头,隐约看见对岸,出现了成群的骑兵!

    原來山地元治在截获林远的电报之后,想出了一条计谋,就是让锦县的日军吸引外围的清军,等到盘锦的援军一到,立即里应外合,与援军一起对清军进行反包围,山地元治知道清军不到3000人,而且战斗力远逊于日军,所以反包围一但形成,便能迅速歼灭清军,进而攻占锦州。

    所以山地元治命令锦县的日军不要出城攻击清军,沈阳,盘锦,锦县的日军之间的來往电报,尽在林远的掌握之中,于是林远命令,一营的清军骑兵五百人,迅速绕过锦县,赶往大凌河附近,等待陈飞的信号。

    冰面一碎,陈飞就发出了信号,清军的骑兵立刻赶了过來。

    100米宽的冰面,日军的队列长度在300米左右,此时已经有100人左右的日军走过了冰面,到达了陆地,还有一部分日军留在对岸,洠в凶呱媳妗

    第一批走过冰面的是第十八联队下辖的第二大队的第二中队,他们在发现冰面破裂之后,中队长山下野就想到了清军可能会有后续部队前來袭击。

    山下野命令各小队依托河岸的地形构建防御阵地,于是在河岸附近的土坡上安装了二挺马克沁重机枪。

    远远地,山下野看见了清军骑兵溅起的烟尘,经验告诉他,清军的骑兵距离这个山坡阵地只有四百米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对于高速行进的骑兵來说,只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